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教师需切实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在写作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写作的意义,明确习作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强化读、记、练融合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写作和评改训练活动拓展学生的作文视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发展敏捷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化底蕴,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写作的意义
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生活进行写作训练,促使学生对生活保持热情,让学生在观察和体悟生活中陶冶情操,锻炼敏捷的作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进而助力其养成富有创造性的写作综合素养。为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师应对写作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创新调整,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写作的意义所在,从而指导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写真人、真事,抒真情,不再为了作文而作文,而是通过习作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升华表达,为孩子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提供助力。
二、引导学生懂得写作时抓住典型素材行文
教师应在深刻把握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基础上,以写作训练内容作为切入点,给予学生科学指导,明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如何教、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何种方式来拓宽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明确写作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寻找具有意义的典型写作素材。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写作指导,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宜的内容展开写作,在这一过程中要确保所选择素材的精当性与典型性。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多媒体”节选电影或连续剧中的经典片段进行呈现,如网络搜索节选《暖春》剧中主人公小花为了上学,跟着爷爷砍柳条被大雨浇湿的场景,运用多媒体播放,引导学生观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写作和连续剧一样,只有运用富有真情实感的典型情节才能打动人,进而促使学生侧重积累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为写作提供支撑。
三、引导学生认识写作,读、记、练综合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日积月累过程。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樹立大语文观,将课内外写作学习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多读多记多练,循序渐进地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写作水平。多读,要在学生深入阅读课内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课外阅读资源,确保学生读得多、读得广、读得懂;多记,要在学生广泛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将优美的语句摘录下来,反复熟悉内化,并在课堂上交流,引导学生养成随时“记”的良好习惯;多练,要在多读多记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训练中要引导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行反复涵咏,如其中包含诸多的成语、诗词以及名人名言等。同时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指导,确保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需要指出的是,读、记、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只有三方面密切配合推动学生的写作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掌握如何描写四季的特点,将文中重要的词句记录下来,课后反复强化记忆。同时让学生阅读课外相关文章,可以网络搜索也可以在课外读物中挑选,通过对比学习,丰富学生写景状物的语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在《美丽的家乡》写作训练中加以运用,通过同步强化读、记、练,尤其是“练”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实践活动
传统闭门造车式的写作教学,文章字数、格式以及结构等受到约束,这就导致学生的习作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严重桎梏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习作教学有效性可想而知。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写作的魅力,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深入自然、融入社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侧重积累素材,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写景类写作教学中,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到森林、田野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语言进行生动的描述,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组织运用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锻炼。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导游和游客,轮流对眼前景物进行介绍,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景物的印象,并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互动。同时,为有效强化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定期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寻找劳动小标兵、享受快乐国庆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受,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见闻和想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开放性的写作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写作环境,助力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作文综合素养。
五、引导学生养成修改的好习惯
小学生特别看重教师对自己学习成效的看法,因此教师要着重加强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为学生指明修改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评改中,教师要侧重为学生做出示范性修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精修细改习惯。学生沿着教师的评改方向继续深化写作,认识和克服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对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对进步较大,水平较高的作文用多媒体展示,和学生一起赏析,并共同进行完善修改,引导学生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评改,同时对优点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避免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师生对展示的习作进行评改后,让学生基于教师和同学的评改意见再次修改,学生反复修改后,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通过修改前后的对比,帮助学生掌握习作修改的基本方法,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当习作最后成稿后,可让学生将作品上传到班级微信群或QQ群,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够互相浏览。在“群”里,教师可组织开展“赠送评语”“佳作推荐”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进而实现共同进步。以网络为平台,学生能够进行良性互动,互相品鉴同学的作品,有助于学生拓宽思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最佳小作家”“最佳语句”等习作有奖评比活动,将学生习作内容打印成册,制作成班级习作集,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这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总之,教无定法,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能切实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写作的意义,懂得抓住典型事物进行创作,进而通过强化读、记、练及修改完善,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阈下习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研究”(编号:FJJKCG18-253)研究成果。
一、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写作的意义
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生活进行写作训练,促使学生对生活保持热情,让学生在观察和体悟生活中陶冶情操,锻炼敏捷的作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进而助力其养成富有创造性的写作综合素养。为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师应对写作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创新调整,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写作的意义所在,从而指导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写真人、真事,抒真情,不再为了作文而作文,而是通过习作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升华表达,为孩子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提供助力。
二、引导学生懂得写作时抓住典型素材行文
教师应在深刻把握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基础上,以写作训练内容作为切入点,给予学生科学指导,明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如何教、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何种方式来拓宽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明确写作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寻找具有意义的典型写作素材。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写作指导,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宜的内容展开写作,在这一过程中要确保所选择素材的精当性与典型性。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多媒体”节选电影或连续剧中的经典片段进行呈现,如网络搜索节选《暖春》剧中主人公小花为了上学,跟着爷爷砍柳条被大雨浇湿的场景,运用多媒体播放,引导学生观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写作和连续剧一样,只有运用富有真情实感的典型情节才能打动人,进而促使学生侧重积累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为写作提供支撑。
三、引导学生认识写作,读、记、练综合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日积月累过程。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樹立大语文观,将课内外写作学习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多读多记多练,循序渐进地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写作水平。多读,要在学生深入阅读课内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课外阅读资源,确保学生读得多、读得广、读得懂;多记,要在学生广泛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将优美的语句摘录下来,反复熟悉内化,并在课堂上交流,引导学生养成随时“记”的良好习惯;多练,要在多读多记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训练中要引导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行反复涵咏,如其中包含诸多的成语、诗词以及名人名言等。同时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指导,确保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需要指出的是,读、记、练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只有三方面密切配合推动学生的写作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要求学生细读课文,掌握如何描写四季的特点,将文中重要的词句记录下来,课后反复强化记忆。同时让学生阅读课外相关文章,可以网络搜索也可以在课外读物中挑选,通过对比学习,丰富学生写景状物的语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在《美丽的家乡》写作训练中加以运用,通过同步强化读、记、练,尤其是“练”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实践活动
传统闭门造车式的写作教学,文章字数、格式以及结构等受到约束,这就导致学生的习作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严重桎梏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习作教学有效性可想而知。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写作的魅力,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深入自然、融入社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侧重积累素材,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写景类写作教学中,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到森林、田野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语言进行生动的描述,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组织运用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锻炼。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导游和游客,轮流对眼前景物进行介绍,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景物的印象,并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互动。同时,为有效强化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定期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比如寻找劳动小标兵、享受快乐国庆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受,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见闻和想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开放性的写作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写作环境,助力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作文综合素养。
五、引导学生养成修改的好习惯
小学生特别看重教师对自己学习成效的看法,因此教师要着重加强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为学生指明修改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评改中,教师要侧重为学生做出示范性修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精修细改习惯。学生沿着教师的评改方向继续深化写作,认识和克服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对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对进步较大,水平较高的作文用多媒体展示,和学生一起赏析,并共同进行完善修改,引导学生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评改,同时对优点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避免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师生对展示的习作进行评改后,让学生基于教师和同学的评改意见再次修改,学生反复修改后,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通过修改前后的对比,帮助学生掌握习作修改的基本方法,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当习作最后成稿后,可让学生将作品上传到班级微信群或QQ群,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够互相浏览。在“群”里,教师可组织开展“赠送评语”“佳作推荐”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进而实现共同进步。以网络为平台,学生能够进行良性互动,互相品鉴同学的作品,有助于学生拓宽思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最佳小作家”“最佳语句”等习作有奖评比活动,将学生习作内容打印成册,制作成班级习作集,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这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总之,教无定法,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能切实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写作的意义,懂得抓住典型事物进行创作,进而通过强化读、记、练及修改完善,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阈下习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研究”(编号:FJJKCG18-25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