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popularity of 3D technology to 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stic aesthetic and mass entertainment. It proposed that the arts industry should have the academic aesthetic taste, the public’s hysteretic aesthetic need expert to give directions, and detect the undercurrent prevailing crisis in time to predict some methods for national people approach heal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should have all kinds of professional vision and should be forward-looking for any phenomenon. It appeals scholars to sounding the alarm in advance. This is not only the problem of vision, but i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conscience.
春节期间,喜讯助兴,中央台宣布“3D频道”就要开播了。3D只是一门技术呀,以此类推,是不是可以应时开辟出PS的专项频道、拟音频道、校色频道、微波炉餐厅、菜刀馆,等等!
一时风潮
史上不乏类似风潮,一门新技术总是会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样的“炫技风”各地域、各时代都曾刮起过。当变焦镜头兴然上市的时候,各国的电影在拍摄中变焦泛滥,库布里克等许多著名导演也难免沾染些潮水的湿气。
透视学面世时,许多画家都在自己的画面中安排出些显眼的墙角线、台面边沿等,以充分地卖弄透视学提到的消失线,连大师级的达·芬奇、拉斐尔也难逃瘟疫的熏染。但很快他们就开始了自觉,有意地疏离这些过于机械的原理泛滥,进而也在那次误区中悟出更多深层的原理,更坚定地意识到:视觉对绘画的美感比仿真更值得在乎。
3D专项频道真要开通,也注定会短命收场,因为人的浮躁通常都是喧嚣一时。视觉盛宴之说只是广告的夸饰,只是用视觉轰炸来掩盖没修养的粗制滥造。精制的烹饪绝不属第一口的刺激,绕梁三日的回味肯定不是麻辣烫的串串香可以同日而语的。把《泰坦尼克号》用3D补拍,这类人压根都没注意到文本在电影中的意义,低估了观众的需求,也就是在侮辱着大众的品味,更是对人类视觉演化递进的谬误。
单一的进入
要为3D开辟出一个专项频道,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了史上曾有的香味影院、立体影院等一时尘埃。对某一技术的猎奇是商业的机敏,历来有之,这样的机巧之心显然不是艺术的做派?
香味是鼻子的对应内容,怎么又去干扰视觉的观赏呢?在视觉艺术作品那儿,无需眼睛之外的感官介入。就如芭蕾无需对话,话剧无需舞蹈,戏台无需真枪实弹,书籍也无需声响一样。经由一个单独的感官联袂出的通感效应才是艺术品的专攻内容,同时对准多个感官一齐开火只能归属于热闹刺激、轰炸、催眠、忽悠。正因如此,雕塑才以宁静和单色与现实的空间划开了距离;绘画以定点的视面与多相位的真实别开了生面;音乐强调着律动放弃了固定而狭隘的词语;歌唱的嗓音比字正腔圆重要得多;文字的讲述展示着中转站的描述之魅。不难看出,各门艺术无不都在以自己的材质去隔离着欣赏者与原物的过分亲密。
影视作品的劣根性
影视作品在逼真这一点上,本来就远远比其他先前的门类过于深陷。作为后来的一盘子杂拌,它是一门地道的综合性工业化产物。初来之时以及从默片向有声片的晋级,电影都曾遭到过被“艺术”拒之门外或另眼相看的经历。这都是因为,它的同步多相位对感官的刺激,的确有流于仿真的重大危机。3D的到来如果成为了仿真的泛滥,那不是正好又在夸大自身的劣根性,以加剧影视与现实的亲密而遗失了艺术的基本操守吗?
貌似一样的两路货色
我们之所以喜欢从黑白片、素描画中得到与现实有些距离的另类享受,也足以证明:作品走向艺术高度的基本要求就是,作品要疏离现实的原貌。
雕塑和彩塑的根本区分也正在于它们对现实原样的基本态度:一个是“离去”,另一个则是“走近”。以至于形成绝对的两类生产线,虽然都在制造着貌似一样的东西,却是绝对的两路货色。就因为在现实逼真的面前它们分手作别出的背向而行,便显示出了“进取”与“妥协”的品味的截然不同,从而拉开了“凝重端庄”与“花俏媚俗”的档位差距。绘画作品与留真照片的关系也是,绘画不在乎为忘了及时拍照而去做事后补白,去为曾有的现场做一个旁证、为某事件作影像物证。绘画的观赏性则要求自身呈现的图形和色彩在自己的整合中有更苛刻的行业标准而不是去与现实对位,这些图形和色彩是任何器械设备都无法捕捉抓拍的,而只能来源于人的用情与尽心的创造设计。
影视作品若是志在脱俗,逼真就只是它叙事的一面表层,怎样叙述才是它的核心魅力所在。尤其是纪录片之外的其他影像作品,只有在文本改编、镜点调度的前题之下,作为技工的3D才有可待参与的打零工的机会,任何主机的运行容不得配件的离心出格。所谓最好的素描是没有素描的素描,显然,任何艺术品都不会让自己有限的空间沦落为技术撒野的疆场。
现场幻象
视觉作品除了现实联想所需的逼真一面,更有视觉观赏的一面,而且观赏所需的美感完全可以凌驾于空间中的逼真性。那些拒绝透视学规律进入画面的画家,其实是不认同眼见的真实,他们更在乎整体的感受流溢在多情的笔迹墨痕之中。东方人宁可在饱览沃野山川之后才去挥毫泼墨,也不愿住脚于现场去对景写生,就是在对单一感受器官得来的片面信息予以蔑视。 现实联想
各艺术品种的写实内容的确离不开现实联想的一面,但这一对逼真的关联性无论如何都不会是它的内核所向,而只能以一个胁从的姿态去为它的观赏做出些帮腔而已。恰如美食中的菜肴,美味才是这里的核心内容。食材作为一个承载,既可以是厨师传递美味佳肴的盘中菜,也可以是烧饭婆胡乱倒腾的刀下鬼,甚至沦落为饿殍肚腹的填充物。在这里,无论是作为食材的载体去与逼真故事对位、还是作为刀铲的工具去与摄像机对位,它们都不是能与品尝和观赏对应的生发美感的内在质量,而只是作为介质的材料和制造效果的工具罢了。
话剧邻近于电影,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与其他门类比较起来,它与影视作品有更为接近的视觉效果。但是在这里,我们却可以清醒地意识到:人们很难为舞台布景或道具的逼真而盛赞某台话剧的品质。古罗马的圆形剧场似乎已经为戏剧的程式作了恰当的定调,让观众围坐着观赏演员的身体语言,冷静地旁听着他们的款款表白。可惜我们的春晚恰好已经从根儿上标明了要与此分道扬镳。好热闹的群体更愿意在癫狂中另辟蹊径,不惜离经叛道,硬是动用各路声色,让各形名角儿在人造的乾坤大挪移中象蚁群一样移山填海般出没无踪。
转述的魅力
许多文学名著都有反复重拍的记录,人们之所以要去再次观看。这里的观赏已经不再是对故事的好奇,而是去分享另一个读者的别样体会,只是这个读者是运用了电影语言去与您交流读后感。到此,欣赏者的重心显然已经从对原著的捧读转移到了与“书友”的议论交流。只是把面对面的常态换作了其他的介质,这样的中介交流本身就是艺术的所求。
如果这个“书友”不能说出新意,交流就不会有别样的滋味。如果只是多了些主题以外的八卦,就如花里呼哨的视觉噱头,那根本就谈不上交流的真诚度。在交流中如果没新意只有新玩意儿,还有什么交流的资格呢?以这样的角度去审视制片人,就会发现他们太过商业,只顾长度而不顾叙事的节奏和故事的浓度,不惜注水肿胀已有,利用观感刺激而已。
太过逼真,必然疏离艺术进而流于媚俗,这是许多行当“失足”后的必然表现。如:当绘画逼真得仿佛是照片、歌唱用叫卖来幌称原生态,音乐也就没有了对节奏和旋律的用心编排,就无异于是在对现实噪音进行模拟。
原物之外的它物转述
观赏者始终是一个静观默察的旁人,他们与演绎者的距离之必需不仅是一个长度的可丈量,因为,最佳的感同身受需得有心理的安全感作为基本的体验保障。深陷其中的紧张和惊悚犹如麻木和糊涂,必然无望慢嚼细咽,又何谈悉心品评其深藏的莫名滋味呢。这就注定了,一切艺术品首先得是原物之外的它物转述,也就注定了作品的物质材料一定是非原物原貌材料以外的它物做为中介。文字、色彩、声音、场景、影视等都是常见的介质。所以,作品中的文字就再也不是对现实对话的记录,莎士比亚戏剧的诗性也就远离了日常用语;绘画的色彩也不是照片的复制眼见的现实,而是色彩并置的交相辉映。
尽管许多写实绘画也兼顾着某些现实的任务,那也只是在基本功力之下的貌似逼真。绘画自身的魅力也只能是色形本身,戏剧的场景如果一味去罗列现实,景层就会重叠出无限的深度,而戏台的景层都是以扼要概括来象征,以固守自身的形式感为美,也就是在绝对远离着逼真。许多的戏剧服装连破衣烂衫都有图案的讲究,如:碗中无饭、杯中无酒,甚至举杯相邀也只是以挥手为式。到了影视,诚然应与逼真的视幻有更大的靠近,然而武打格斗却应该有舞蹈的观赏性为先。逼真也只是为可信度加码,如若失却分寸忘了自己的本分去向媚俗拉扯,就必然让欣赏者败兴。
技术的打工身份
任何一门技术都是双刃剑,人类的智慧也犹如光与影的共生同呈。3D的现实空间模拟效果在对视幻的逼真性上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天地,这样的平面再现立体、营造三维空间,可以摆脱实景的具体搭建、真人的现场进入。这在影视制品的投入成本上、演职人员的风险上都得到了相应的规避。尤其是在军事演训、驾驶训练中,模拟的现场都可以把风险成本降低为零。3D无疑是一种虚拟的三维造型技术,投放到视觉观赏时在仿真上,省时省功是它的长项。然而,实训所需、娱乐所需与艺术品所需,它们对现场的逼真度的分寸要求。的确有着极大的区别。
欣赏和娱乐
3D把观众活生生地拖进事端的现场,似有街头剧的逼真志向。“欣赏”和“娱乐”有许多交叉重叠的地方,就如开胃调料和营养品一样都是从口进入肠胃,但制作者应该清醒它们的质地区别及各自所抱的不同目的:一个是口腔的短暂刺激,另一个则是身心的长远补给。清醒地把握住它们在作品中的份额,这样的经营之道尤其值得为艺者,在商业大潮的疯狂热浪中持有些微的镇静。
3D的盲目推销员们,他们把影院的观众等同了大街上对突发事件好奇的围观者。这样的定位本身就是对族群的侮辱,他们以伤害对方的深层机制来唤起其表层的快感,从而获得短期的市场利益。围观是不假思索的猎奇!让每一个掏钱买票的人都为能看得真切而大叫值得?然而与事件零距离接触是有风险的,从通感的角度讲,其心理所受到的重创已经真切到与现实的受害者等同的级别,因为通过视觉的强刺激已经超越了经皮肉流血疼痛那条常规路径的常规效果。号称那是视觉盛宴?大不了就是场满汉全席,暴饮暴食要伤害脾胃,由此对感官刺激的生理摧残性不是明摆着吗?
古罗马圆形剧场背景和道具极简到几乎无有,重在肢体动作和对话传递,所以观众层层围坐静观,让身影、姿态及演艺缓缓进入视野,始终保持住观看的良好距离,犹如画家用绘画为您提供的那雅致的旁观感。音效渐次波及各个角落,那显然不是现实的原样,而是以仪态和语音为中介的演绎。这样的际遇与部落的篝火舞会不是场地的不同,而是在级别上的本质性区分。显然,娱乐重在投入的参与,欣赏则重在冷静的旁观。
市场调节
许多人认为,待没有了市场的时候3D频道就会自行消亡。那是市场调节,学者、智者更应该在曾有的先例中究其理由,昭示出潜藏的危机,治病在于未病之时。 应市随机的商道往往是买方来确定市场的走向,然而公共设施有别于商业机构。当对它的投入和发展的所有款项早已经得到了公众的预付,它的产出就不再是以营利为目的,它的所为就只能是对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在这儿,哪还会视后续的过程为商机呢?它更像社区的绿化及健身设施一样,不能让过路的业主每每路经一次、使用一次都还要再次遭受收费一次。
这类的文化设施肩负着公序良俗的倡导、提升民族品位的责任。一味地以收视率去吸引广告的投放量,就必然会以“向上”的反向去迎合大众。商机的“买方市场”就成了节目以观众的数量来定,而不是社会的上流去对现有的普遍状态予以整体的提升、亲切的引领、善意的劝解和有效的带动。
公共设施的应有担当
所谓上流社会不能混同于资源的持有者,而是为数不多的学术精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应该具备各类专业的眼光,对任何现象都要有前瞻性。而且,他们总是悲天悯人未雨绸缪,担心着一时的刺激会不会伤了脾胃而从此败了对高雅的兴致,必然会望穿眼前的火爆从而见出长远的红利。对那些伤风败俗损伤机能的刺激,相关学者有义务去提前拉响警报。这不仅是眼光的问题更是责任的担当、社会的良心。许多的商贩之所做所为其实并非出于无知,而是把众人的无知予以了充分的利用,从而把他们自己的有知恣意妄为,投进了不义的图谋之中。
电视台与商业团体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财源是事前的注。“治大国如烹小鲜”,民族的家园犹如私家的院落,院中的照明等基本设施,顶楼有无窗口的瞭望、阳台的避雷观景一样,它不仅显示了家族成员的现有品味,还为日后的眼界提供着视野的资源。院主人没有理由还要去被眼前利益左右,利用大众的低级趣味,迎合世人的倾向。
所以,国家级的CCTV对流行时髦应该十分慎重,组织相关学界分析研究,而不是瞄准收视率的市场调研。大众的滞后需得由少数的敏感精英去点化,及时发现盛极一时的暗流下的危机,更多地预测一些民族趋近健康的应然之道。
日本的NHK从2008年就开始摄像监督福岛核电站的动向进行长期监控。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更是决定强化监控。如此默默之举若是瞄准着明星的住宅窗台,肯定有收视率彪升,及更轰动的市场价值。然而电视台的所属应该有别于摄像机、播放器、发射台的一般性持有者或操控者,特别是冠有国家的字样,那就不仅是一个权力的级别,而是责任的重托,不仅在乎于它的覆盖的辽阔,而是对一个民族的心理健康的监护——利用人性的弱点,还是激发潜在的质地。视觉的审美这的确有一个认识能力的高低之差。投资健身器材还是拖延病情以便卖出更多的药,恰似一个民族的长远红利与集团的眼前盈利之对比。
3D的《泰坦尼克号》,其全球票房总值的一半居然是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周,这个民族的视觉感受力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细细思量吗?
春节期间,喜讯助兴,中央台宣布“3D频道”就要开播了。3D只是一门技术呀,以此类推,是不是可以应时开辟出PS的专项频道、拟音频道、校色频道、微波炉餐厅、菜刀馆,等等!
一时风潮
史上不乏类似风潮,一门新技术总是会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样的“炫技风”各地域、各时代都曾刮起过。当变焦镜头兴然上市的时候,各国的电影在拍摄中变焦泛滥,库布里克等许多著名导演也难免沾染些潮水的湿气。
透视学面世时,许多画家都在自己的画面中安排出些显眼的墙角线、台面边沿等,以充分地卖弄透视学提到的消失线,连大师级的达·芬奇、拉斐尔也难逃瘟疫的熏染。但很快他们就开始了自觉,有意地疏离这些过于机械的原理泛滥,进而也在那次误区中悟出更多深层的原理,更坚定地意识到:视觉对绘画的美感比仿真更值得在乎。
3D专项频道真要开通,也注定会短命收场,因为人的浮躁通常都是喧嚣一时。视觉盛宴之说只是广告的夸饰,只是用视觉轰炸来掩盖没修养的粗制滥造。精制的烹饪绝不属第一口的刺激,绕梁三日的回味肯定不是麻辣烫的串串香可以同日而语的。把《泰坦尼克号》用3D补拍,这类人压根都没注意到文本在电影中的意义,低估了观众的需求,也就是在侮辱着大众的品味,更是对人类视觉演化递进的谬误。
单一的进入
要为3D开辟出一个专项频道,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了史上曾有的香味影院、立体影院等一时尘埃。对某一技术的猎奇是商业的机敏,历来有之,这样的机巧之心显然不是艺术的做派?
香味是鼻子的对应内容,怎么又去干扰视觉的观赏呢?在视觉艺术作品那儿,无需眼睛之外的感官介入。就如芭蕾无需对话,话剧无需舞蹈,戏台无需真枪实弹,书籍也无需声响一样。经由一个单独的感官联袂出的通感效应才是艺术品的专攻内容,同时对准多个感官一齐开火只能归属于热闹刺激、轰炸、催眠、忽悠。正因如此,雕塑才以宁静和单色与现实的空间划开了距离;绘画以定点的视面与多相位的真实别开了生面;音乐强调着律动放弃了固定而狭隘的词语;歌唱的嗓音比字正腔圆重要得多;文字的讲述展示着中转站的描述之魅。不难看出,各门艺术无不都在以自己的材质去隔离着欣赏者与原物的过分亲密。
影视作品的劣根性
影视作品在逼真这一点上,本来就远远比其他先前的门类过于深陷。作为后来的一盘子杂拌,它是一门地道的综合性工业化产物。初来之时以及从默片向有声片的晋级,电影都曾遭到过被“艺术”拒之门外或另眼相看的经历。这都是因为,它的同步多相位对感官的刺激,的确有流于仿真的重大危机。3D的到来如果成为了仿真的泛滥,那不是正好又在夸大自身的劣根性,以加剧影视与现实的亲密而遗失了艺术的基本操守吗?
貌似一样的两路货色
我们之所以喜欢从黑白片、素描画中得到与现实有些距离的另类享受,也足以证明:作品走向艺术高度的基本要求就是,作品要疏离现实的原貌。
雕塑和彩塑的根本区分也正在于它们对现实原样的基本态度:一个是“离去”,另一个则是“走近”。以至于形成绝对的两类生产线,虽然都在制造着貌似一样的东西,却是绝对的两路货色。就因为在现实逼真的面前它们分手作别出的背向而行,便显示出了“进取”与“妥协”的品味的截然不同,从而拉开了“凝重端庄”与“花俏媚俗”的档位差距。绘画作品与留真照片的关系也是,绘画不在乎为忘了及时拍照而去做事后补白,去为曾有的现场做一个旁证、为某事件作影像物证。绘画的观赏性则要求自身呈现的图形和色彩在自己的整合中有更苛刻的行业标准而不是去与现实对位,这些图形和色彩是任何器械设备都无法捕捉抓拍的,而只能来源于人的用情与尽心的创造设计。
影视作品若是志在脱俗,逼真就只是它叙事的一面表层,怎样叙述才是它的核心魅力所在。尤其是纪录片之外的其他影像作品,只有在文本改编、镜点调度的前题之下,作为技工的3D才有可待参与的打零工的机会,任何主机的运行容不得配件的离心出格。所谓最好的素描是没有素描的素描,显然,任何艺术品都不会让自己有限的空间沦落为技术撒野的疆场。
现场幻象
视觉作品除了现实联想所需的逼真一面,更有视觉观赏的一面,而且观赏所需的美感完全可以凌驾于空间中的逼真性。那些拒绝透视学规律进入画面的画家,其实是不认同眼见的真实,他们更在乎整体的感受流溢在多情的笔迹墨痕之中。东方人宁可在饱览沃野山川之后才去挥毫泼墨,也不愿住脚于现场去对景写生,就是在对单一感受器官得来的片面信息予以蔑视。 现实联想
各艺术品种的写实内容的确离不开现实联想的一面,但这一对逼真的关联性无论如何都不会是它的内核所向,而只能以一个胁从的姿态去为它的观赏做出些帮腔而已。恰如美食中的菜肴,美味才是这里的核心内容。食材作为一个承载,既可以是厨师传递美味佳肴的盘中菜,也可以是烧饭婆胡乱倒腾的刀下鬼,甚至沦落为饿殍肚腹的填充物。在这里,无论是作为食材的载体去与逼真故事对位、还是作为刀铲的工具去与摄像机对位,它们都不是能与品尝和观赏对应的生发美感的内在质量,而只是作为介质的材料和制造效果的工具罢了。
话剧邻近于电影,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与其他门类比较起来,它与影视作品有更为接近的视觉效果。但是在这里,我们却可以清醒地意识到:人们很难为舞台布景或道具的逼真而盛赞某台话剧的品质。古罗马的圆形剧场似乎已经为戏剧的程式作了恰当的定调,让观众围坐着观赏演员的身体语言,冷静地旁听着他们的款款表白。可惜我们的春晚恰好已经从根儿上标明了要与此分道扬镳。好热闹的群体更愿意在癫狂中另辟蹊径,不惜离经叛道,硬是动用各路声色,让各形名角儿在人造的乾坤大挪移中象蚁群一样移山填海般出没无踪。
转述的魅力
许多文学名著都有反复重拍的记录,人们之所以要去再次观看。这里的观赏已经不再是对故事的好奇,而是去分享另一个读者的别样体会,只是这个读者是运用了电影语言去与您交流读后感。到此,欣赏者的重心显然已经从对原著的捧读转移到了与“书友”的议论交流。只是把面对面的常态换作了其他的介质,这样的中介交流本身就是艺术的所求。
如果这个“书友”不能说出新意,交流就不会有别样的滋味。如果只是多了些主题以外的八卦,就如花里呼哨的视觉噱头,那根本就谈不上交流的真诚度。在交流中如果没新意只有新玩意儿,还有什么交流的资格呢?以这样的角度去审视制片人,就会发现他们太过商业,只顾长度而不顾叙事的节奏和故事的浓度,不惜注水肿胀已有,利用观感刺激而已。
太过逼真,必然疏离艺术进而流于媚俗,这是许多行当“失足”后的必然表现。如:当绘画逼真得仿佛是照片、歌唱用叫卖来幌称原生态,音乐也就没有了对节奏和旋律的用心编排,就无异于是在对现实噪音进行模拟。
原物之外的它物转述
观赏者始终是一个静观默察的旁人,他们与演绎者的距离之必需不仅是一个长度的可丈量,因为,最佳的感同身受需得有心理的安全感作为基本的体验保障。深陷其中的紧张和惊悚犹如麻木和糊涂,必然无望慢嚼细咽,又何谈悉心品评其深藏的莫名滋味呢。这就注定了,一切艺术品首先得是原物之外的它物转述,也就注定了作品的物质材料一定是非原物原貌材料以外的它物做为中介。文字、色彩、声音、场景、影视等都是常见的介质。所以,作品中的文字就再也不是对现实对话的记录,莎士比亚戏剧的诗性也就远离了日常用语;绘画的色彩也不是照片的复制眼见的现实,而是色彩并置的交相辉映。
尽管许多写实绘画也兼顾着某些现实的任务,那也只是在基本功力之下的貌似逼真。绘画自身的魅力也只能是色形本身,戏剧的场景如果一味去罗列现实,景层就会重叠出无限的深度,而戏台的景层都是以扼要概括来象征,以固守自身的形式感为美,也就是在绝对远离着逼真。许多的戏剧服装连破衣烂衫都有图案的讲究,如:碗中无饭、杯中无酒,甚至举杯相邀也只是以挥手为式。到了影视,诚然应与逼真的视幻有更大的靠近,然而武打格斗却应该有舞蹈的观赏性为先。逼真也只是为可信度加码,如若失却分寸忘了自己的本分去向媚俗拉扯,就必然让欣赏者败兴。
技术的打工身份
任何一门技术都是双刃剑,人类的智慧也犹如光与影的共生同呈。3D的现实空间模拟效果在对视幻的逼真性上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天地,这样的平面再现立体、营造三维空间,可以摆脱实景的具体搭建、真人的现场进入。这在影视制品的投入成本上、演职人员的风险上都得到了相应的规避。尤其是在军事演训、驾驶训练中,模拟的现场都可以把风险成本降低为零。3D无疑是一种虚拟的三维造型技术,投放到视觉观赏时在仿真上,省时省功是它的长项。然而,实训所需、娱乐所需与艺术品所需,它们对现场的逼真度的分寸要求。的确有着极大的区别。
欣赏和娱乐
3D把观众活生生地拖进事端的现场,似有街头剧的逼真志向。“欣赏”和“娱乐”有许多交叉重叠的地方,就如开胃调料和营养品一样都是从口进入肠胃,但制作者应该清醒它们的质地区别及各自所抱的不同目的:一个是口腔的短暂刺激,另一个则是身心的长远补给。清醒地把握住它们在作品中的份额,这样的经营之道尤其值得为艺者,在商业大潮的疯狂热浪中持有些微的镇静。
3D的盲目推销员们,他们把影院的观众等同了大街上对突发事件好奇的围观者。这样的定位本身就是对族群的侮辱,他们以伤害对方的深层机制来唤起其表层的快感,从而获得短期的市场利益。围观是不假思索的猎奇!让每一个掏钱买票的人都为能看得真切而大叫值得?然而与事件零距离接触是有风险的,从通感的角度讲,其心理所受到的重创已经真切到与现实的受害者等同的级别,因为通过视觉的强刺激已经超越了经皮肉流血疼痛那条常规路径的常规效果。号称那是视觉盛宴?大不了就是场满汉全席,暴饮暴食要伤害脾胃,由此对感官刺激的生理摧残性不是明摆着吗?
古罗马圆形剧场背景和道具极简到几乎无有,重在肢体动作和对话传递,所以观众层层围坐静观,让身影、姿态及演艺缓缓进入视野,始终保持住观看的良好距离,犹如画家用绘画为您提供的那雅致的旁观感。音效渐次波及各个角落,那显然不是现实的原样,而是以仪态和语音为中介的演绎。这样的际遇与部落的篝火舞会不是场地的不同,而是在级别上的本质性区分。显然,娱乐重在投入的参与,欣赏则重在冷静的旁观。
市场调节
许多人认为,待没有了市场的时候3D频道就会自行消亡。那是市场调节,学者、智者更应该在曾有的先例中究其理由,昭示出潜藏的危机,治病在于未病之时。 应市随机的商道往往是买方来确定市场的走向,然而公共设施有别于商业机构。当对它的投入和发展的所有款项早已经得到了公众的预付,它的产出就不再是以营利为目的,它的所为就只能是对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在这儿,哪还会视后续的过程为商机呢?它更像社区的绿化及健身设施一样,不能让过路的业主每每路经一次、使用一次都还要再次遭受收费一次。
这类的文化设施肩负着公序良俗的倡导、提升民族品位的责任。一味地以收视率去吸引广告的投放量,就必然会以“向上”的反向去迎合大众。商机的“买方市场”就成了节目以观众的数量来定,而不是社会的上流去对现有的普遍状态予以整体的提升、亲切的引领、善意的劝解和有效的带动。
公共设施的应有担当
所谓上流社会不能混同于资源的持有者,而是为数不多的学术精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应该具备各类专业的眼光,对任何现象都要有前瞻性。而且,他们总是悲天悯人未雨绸缪,担心着一时的刺激会不会伤了脾胃而从此败了对高雅的兴致,必然会望穿眼前的火爆从而见出长远的红利。对那些伤风败俗损伤机能的刺激,相关学者有义务去提前拉响警报。这不仅是眼光的问题更是责任的担当、社会的良心。许多的商贩之所做所为其实并非出于无知,而是把众人的无知予以了充分的利用,从而把他们自己的有知恣意妄为,投进了不义的图谋之中。
电视台与商业团体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财源是事前的注。“治大国如烹小鲜”,民族的家园犹如私家的院落,院中的照明等基本设施,顶楼有无窗口的瞭望、阳台的避雷观景一样,它不仅显示了家族成员的现有品味,还为日后的眼界提供着视野的资源。院主人没有理由还要去被眼前利益左右,利用大众的低级趣味,迎合世人的倾向。
所以,国家级的CCTV对流行时髦应该十分慎重,组织相关学界分析研究,而不是瞄准收视率的市场调研。大众的滞后需得由少数的敏感精英去点化,及时发现盛极一时的暗流下的危机,更多地预测一些民族趋近健康的应然之道。
日本的NHK从2008年就开始摄像监督福岛核电站的动向进行长期监控。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更是决定强化监控。如此默默之举若是瞄准着明星的住宅窗台,肯定有收视率彪升,及更轰动的市场价值。然而电视台的所属应该有别于摄像机、播放器、发射台的一般性持有者或操控者,特别是冠有国家的字样,那就不仅是一个权力的级别,而是责任的重托,不仅在乎于它的覆盖的辽阔,而是对一个民族的心理健康的监护——利用人性的弱点,还是激发潜在的质地。视觉的审美这的确有一个认识能力的高低之差。投资健身器材还是拖延病情以便卖出更多的药,恰似一个民族的长远红利与集团的眼前盈利之对比。
3D的《泰坦尼克号》,其全球票房总值的一半居然是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周,这个民族的视觉感受力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细细思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