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构建高效课堂一道途径,可以给我们解决课堂教学中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从课前准备、教学方式创新、学法优化指导等方面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高效;课堂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设置“活动单”,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活动为载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学习。活动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其本质内涵是心灵与心灵的敞亮、思维与思维的对话。
布伦达·兰登曾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是建立在其原有的实际经验之上,而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则给他提供补充这些实际经验的一个途径。”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使课堂教学出现效率低下的现象。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形式主义”
在活动单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活动单教学的认识不足,强调合作学习,他们认为将课桌椅摆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如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等就是合作学习。另外,不管什么科目、什么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讲究场面的热闹。在合作学习形式上变化甚多,而对合作学习的有效价值和方法途径研究较少。其实,这些倾向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将产生不利影响。
2.缺少技巧,影响学习实效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有些教师安排小组是按座位随意安排组员的,以致部分小组成员水平有限,成员之间没什么可交流,都发呆坐在哪里;部分小组则是由于成员性格内向,成员之间很难开口交流;另外一些同学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对提问的问题没有兴趣,很少进行交流。语文课堂教学要对课堂进行开放,要让成员的眼、耳、脑、口、手最大限度地动起来,使成员在学习时发挥天性、灵性和个性。例如在阅读时,让成员自读、老师范读、学生学读、课代表领读、小组间赛读、成员个人背读等。
3.时机把握不准,时间不充裕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但合作学习存在一个时机问题,即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安排活动单的时候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有些课堂小组合作的时候,看似热热闹闹,可是学生才讨论30秒,1分钟,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还在“尝试错误”,教师就手一拍;“好!”“停!”——这就存在着一定的“假讨论”“假合作”。
那么该如何使学生在“活动单导学”学习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呢?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
1.小组分工要明确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让学生有充分的讨论时间和空间
语文学习的过程充满着探索性和体验性,所以在小组讨论时,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习过程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出来,学习成果才能瓜熟蒂落。那些違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最终并不会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什么值得回忆,回味的东西(哪怕你塞给他许多知识)。有的甚至造成学生后继学习的困难。这些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警醒吗?故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时应充分发动学生去体味,去感受,去交流,去概括,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参与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来。
3.高效课堂需要优化学法指导
学贵得法,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每一位教师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要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特点、学科方法及其作用,对本学科学习进行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自学。教师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各学科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确定自学内容。
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鼓励学生就学科学习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发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4.教师必须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之中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活动单让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除了这些,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说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学生经常缺席本小组的活动等。当然,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随着“活动单导学模式”地不断深化,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质的飞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当然,对于这种学习方式,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符合新的理念要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载体。
作者简介:
张飞(1980—),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发表省级论文多篇,主要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高效;课堂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设置“活动单”,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活动为载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学习。活动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其本质内涵是心灵与心灵的敞亮、思维与思维的对话。
布伦达·兰登曾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是建立在其原有的实际经验之上,而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则给他提供补充这些实际经验的一个途径。”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使课堂教学出现效率低下的现象。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形式主义”
在活动单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活动单教学的认识不足,强调合作学习,他们认为将课桌椅摆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如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等就是合作学习。另外,不管什么科目、什么内容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讲究场面的热闹。在合作学习形式上变化甚多,而对合作学习的有效价值和方法途径研究较少。其实,这些倾向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将产生不利影响。
2.缺少技巧,影响学习实效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有些教师安排小组是按座位随意安排组员的,以致部分小组成员水平有限,成员之间没什么可交流,都发呆坐在哪里;部分小组则是由于成员性格内向,成员之间很难开口交流;另外一些同学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对提问的问题没有兴趣,很少进行交流。语文课堂教学要对课堂进行开放,要让成员的眼、耳、脑、口、手最大限度地动起来,使成员在学习时发挥天性、灵性和个性。例如在阅读时,让成员自读、老师范读、学生学读、课代表领读、小组间赛读、成员个人背读等。
3.时机把握不准,时间不充裕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但合作学习存在一个时机问题,即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安排活动单的时候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有些课堂小组合作的时候,看似热热闹闹,可是学生才讨论30秒,1分钟,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还在“尝试错误”,教师就手一拍;“好!”“停!”——这就存在着一定的“假讨论”“假合作”。
那么该如何使学生在“活动单导学”学习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呢?
二、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
1.小组分工要明确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让学生有充分的讨论时间和空间
语文学习的过程充满着探索性和体验性,所以在小组讨论时,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习过程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出来,学习成果才能瓜熟蒂落。那些違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最终并不会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什么值得回忆,回味的东西(哪怕你塞给他许多知识)。有的甚至造成学生后继学习的困难。这些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警醒吗?故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时应充分发动学生去体味,去感受,去交流,去概括,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参与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来。
3.高效课堂需要优化学法指导
学贵得法,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每一位教师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要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特点、学科方法及其作用,对本学科学习进行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自学。教师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各学科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确定自学内容。
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鼓励学生就学科学习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顺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学生发问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4.教师必须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之中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活动单让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除了这些,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说学生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学生经常缺席本小组的活动等。当然,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随着“活动单导学模式”地不断深化,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质的飞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当然,对于这种学习方式,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符合新的理念要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载体。
作者简介:
张飞(1980—),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发表省级论文多篇,主要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