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历史课堂的讲台上,常常会感到那么的束手无策和捉襟见肘。因为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正因为他是过去的一切,是不能再现的,对于形象思维正活跃的中学生来说,单凭反复的描述、讲解就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于是乎历史似乎成了一门枯燥的学问。微课的出现则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微课,从字面上理解:微小的课堂。具体而言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微课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将历史上的细节和片断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笔者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也有意识的适时适度运用微课,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呈现场景的多样化,提高历史课堂的愉悦性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心理特征:形象生动、有趣的材料容易记,记得牢。微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视频为载体”。这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和黑板为主角的刻板的形象,从视觉上赋予学生活泼、新奇的感觉,使学生伴随着愉悦的感受进行学习,并能产生长久持续的学习兴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历史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历史中涉及大量的历史事件的背景、意义、过程需要记忆,对于课业负担日渐增加的学生来说,这足以让他们头疼,有的甚至因此畏惧学习、逃避学习。微课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形式,将知识线索连成串,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记忆和运用,免除了刻板背诵带给学生的压力。现代微课技术可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使历史课堂由单一的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再现历史情景,把悠久、陌生、抽象的史实变得贴近,并且生动、形象,给学生以新奇、醒目的视听感官刺激。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微课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课堂的愉悦感能激起持久高涨的学习兴趣。
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头绪众多,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播放经过自己剪辑过的相关历史事件的影音材料,如真实的历史纪录片。在学习经典战例,长征路线,新航路的开辟中,可以利用power point或flash等软件,制作动画路线,可以随时控制,并且使学生一目了然。
二、引导学生自主化学习,扩充历史课堂的丰富性
利用微课,有效地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历史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历史教学中“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分析能力”是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有效地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加大教学密度。而利用微课,可将课堂中要解决的问题:数字统计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习题等,在课前做成相应的学习课件。微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学生针对教学中一些关键概念或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这些以简短形式呈现的课程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注意力在短时间内聚焦于一个单一的主题,防止学生分散注意力。而且由于学生可以自主掌握音视频的播放进度,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重点重复观看某些教学片段。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习惯。同时,学生在课堂外观看教学视频而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开展教学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能个性化地自主选择微课资源进行专题复习,能够集中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微课在支持翻转课堂模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课的有效运用既避免师生用大量的时间抄写,又可以减轻学生负担,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思考,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教材内容,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不可能重演历史。我们不可能把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重新发生。研究和学习历史知识时,我们只能根据遗留的历史文字资料或图片或部分录像资料再次了解它。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技术,将考古资料、图片佐证书本内容,或利用动画和影视、纪录片剪辑等再现历史风云。这样既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又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自身的历史知识。
三、全面构建知识网络,增强历史问题的探究性
历史是综合性强、内容丰富、涵盖面大的学科,而且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每一桩历史事件都和上、下、左、右的历史事件有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一些不易说明,头绪众多的历史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带来困难。微课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在教者充分理解说理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历史知识的链状结构、网状结构和历史概念的塔状结构,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做到视听并用,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历史的博大精深有所理解感悟,接受繁杂的知识体系就会相对容易。
在进行《西安事变》一节教学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通过当时新闻的报道及相关照片:①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②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③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④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⑤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等内容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介石?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美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这些照片、报道及教师补充的内容,经过思考,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可以在课前解決难点问题。
四、注重历史情景体验,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而是要通过这些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达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传统的语言描述,显然不够生动直接,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和逆反心理,收不到理想的功效。采用微课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难题。
微课手段的应用,能够生动地创设情景,形象地再现历史的容颜。将枯燥的说理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图片、音乐中,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景体验。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事物本身,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感受历史。当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的环境之中,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如《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剪辑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彻底战败。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场,清军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邓世昌驾舰直冲敌舰的壮举及生动感人的旁白,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不仅感到生动、形象、新颖,而且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事实时,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苍白的概念。同时,影片中历史人物光辉、高尚的形象,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使学生切身体会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微课虽小,功却不微.微课的合理利用为教师提供了与学生交流的捷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活跃了历史课堂,提高了效率。正所谓,以微见大,微可足道。合理有效、适时适度,充分运用微课,让微课更好地辅助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它定会让历史课堂生动起来,精彩起来!
一、呈现场景的多样化,提高历史课堂的愉悦性
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心理特征:形象生动、有趣的材料容易记,记得牢。微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视频为载体”。这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和黑板为主角的刻板的形象,从视觉上赋予学生活泼、新奇的感觉,使学生伴随着愉悦的感受进行学习,并能产生长久持续的学习兴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历史课堂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历史中涉及大量的历史事件的背景、意义、过程需要记忆,对于课业负担日渐增加的学生来说,这足以让他们头疼,有的甚至因此畏惧学习、逃避学习。微课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形式,将知识线索连成串,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记忆和运用,免除了刻板背诵带给学生的压力。现代微课技术可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使历史课堂由单一的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再现历史情景,把悠久、陌生、抽象的史实变得贴近,并且生动、形象,给学生以新奇、醒目的视听感官刺激。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微课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课堂的愉悦感能激起持久高涨的学习兴趣。
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头绪众多,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播放经过自己剪辑过的相关历史事件的影音材料,如真实的历史纪录片。在学习经典战例,长征路线,新航路的开辟中,可以利用power point或flash等软件,制作动画路线,可以随时控制,并且使学生一目了然。
二、引导学生自主化学习,扩充历史课堂的丰富性
利用微课,有效地增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历史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历史教学中“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分析能力”是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有效地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加大教学密度。而利用微课,可将课堂中要解决的问题:数字统计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习题等,在课前做成相应的学习课件。微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学生针对教学中一些关键概念或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这些以简短形式呈现的课程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注意力在短时间内聚焦于一个单一的主题,防止学生分散注意力。而且由于学生可以自主掌握音视频的播放进度,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重点重复观看某些教学片段。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习惯。同时,学生在课堂外观看教学视频而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开展教学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能个性化地自主选择微课资源进行专题复习,能够集中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微课在支持翻转课堂模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课的有效运用既避免师生用大量的时间抄写,又可以减轻学生负担,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思考,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教材内容,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不可能重演历史。我们不可能把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重新发生。研究和学习历史知识时,我们只能根据遗留的历史文字资料或图片或部分录像资料再次了解它。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技术,将考古资料、图片佐证书本内容,或利用动画和影视、纪录片剪辑等再现历史风云。这样既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又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自身的历史知识。
三、全面构建知识网络,增强历史问题的探究性
历史是综合性强、内容丰富、涵盖面大的学科,而且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每一桩历史事件都和上、下、左、右的历史事件有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这个特点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增加了难度,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特别是一些不易说明,头绪众多的历史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具体形象地加以描绘,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带来困难。微课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在教者充分理解说理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历史知识的链状结构、网状结构和历史概念的塔状结构,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做到视听并用,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历史的博大精深有所理解感悟,接受繁杂的知识体系就会相对容易。
在进行《西安事变》一节教学内容时,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各派的态度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通过当时新闻的报道及相关照片:①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②宋美龄及蒋介石的顾问端纳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③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④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⑤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等内容进而提问学生:张、杨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介石?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美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蒋介石是中国共产党最凶恶的敌人,为什么共产党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也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生联系这些照片、报道及教师补充的内容,经过思考,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目的,从而可以在课前解決难点问题。
四、注重历史情景体验,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性
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而是要通过这些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达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传统的语言描述,显然不够生动直接,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和逆反心理,收不到理想的功效。采用微课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难题。
微课手段的应用,能够生动地创设情景,形象地再现历史的容颜。将枯燥的说理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图片、音乐中,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景体验。在特定的情景中理解事物本身,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感受历史。当学生置身于历史事件的环境之中,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如《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节内容时,剪辑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的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奋勇抗敌,壮烈殉国;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彻底战败。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场,清军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邓世昌驾舰直冲敌舰的壮举及生动感人的旁白,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不仅感到生动、形象、新颖,而且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事实时,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苍白的概念。同时,影片中历史人物光辉、高尚的形象,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使学生切身体会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微课虽小,功却不微.微课的合理利用为教师提供了与学生交流的捷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活跃了历史课堂,提高了效率。正所谓,以微见大,微可足道。合理有效、适时适度,充分运用微课,让微课更好地辅助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它定会让历史课堂生动起来,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