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高危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高危因素。

方法

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因门静脉高压择期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高危因素。

结果

共70例因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术,术后出现持续性发热37例,其中21例存在感染因素(已剔除),16例无感染因素(发热组);33例无发热(非发热组)。非感染性发热发生率为22.9%(16/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感染性发热与门静脉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术中出血量、Child-Pugh分级、术后门静脉血栓、术后3~ 14 d血小板、手术时间有关(P < 0.05),与性别、年龄、合并症、是否输血和术前1 d血小板无关(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门静脉血栓、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和7 d血小板为脾切除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OR= 1.267、3.114、1.285、1.003、1.007和1.004,P<0.05)。

结论

脾切除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生率较高,Child-Pugh分级、术后门静脉血栓、术后血小板、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为脾切除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高危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内镜超声(EUS)引导下125I粒子腹腔神经丛放射术和无水乙醇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晚期胰腺癌腹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43例伴有中重度腹痛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接受EUS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CPN),23例接受EUS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放射术(CPR),即在腹腔神经丛植入125I粒子。比较CPN组与CPR组患
期刊
@@
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手术情况、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8例,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对
目的观察干扰Twist基因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Twist的siRNA(siRNA-Twist),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以非特异性siRNA(siRNA-NC)作为阴性对照,以未转染细胞作为空白对照。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Twist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
目的评价囊液癌胚抗原(CE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进展期胰腺囊性肿瘤(A-PCN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上海长海医院行内镜超声下细针穿刺术(EUS-FNA)后囊液分析并进行外科手术获得病理学诊断为PCNs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PCNs 32例,非A-PCNs 46例。比较囊液CEA水平和液基细胞学在A-PCNs和非A-PCNs中是否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