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他们的生理开始迅速发育,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再加上家长的殷切期望、同学的激烈竞争、现代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传播等,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对知识体系的接受。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工作是整个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应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着手。
一、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体现人格平等的策略
中学阶段,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频繁的人就是班主任。而此时的中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个性进一步凸显。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师生人格的平等。班主任如果居高临下,虽然有时可以较快地“解决”一些事情,但实际上,学生更内在的真实感受得不到宣泄,更深层的矛盾得不到解决,结果必然只是在表面上消除了一些现象,而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并易导致师生的隔阂甚至对立。此外,尊重学生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而歧视他,使每个学生都有向上进取的机会。班主任的歧视行为和偏爱行为,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等,给整个班级工作带来许多不利。有少数学生反映:在班上“有两个世界”,尽管自己有时想上进,但想到老师的态度,就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想放弃学习。如果班主任协商其他任课教师尊重学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提高。
二、班主任要信任学生,达成与学生交朋友的策略
班主任要信任学生,这有利于学生表达出更真实的内在感受,有利于发现学生更内在更全面的矛盾。近几年,笔者一直任高三班主任,每次刚刚接班的时候,笔者总是先向学生以前的班主任进行了解,抓住最顽皮的学生,委任他当科代表,给予他重新生活、重新开始的信心。满足学生的自尊心,他就会感受到最大程度的愉快,对别人的观点、态度就容易接受。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班主任要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采取爱的导航策略
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教师对其错误观点和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不能总是通过简单的训导加以解决。班主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本身,更要挖掘出形成这些问题的诱因,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剖析,要用爱来沟通心灵,方能收到“釜底抽薪”之效。这要求班主任要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价值、无限潜力的人,要理解他们的需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是天然合理的,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欢乐、忧愁、困惑,学会抓住他们的行为动向,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前有个男生找笔者,说自己一旦受到别人侵犯,就会控制不住,拿起手边的东西猛打对方,为此深感苦恼。笔者和该生谈心,挖掘该行为的原因,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他从心底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和一定的厌恶之情。不久之后,这个以打架闻名的学生彻底告别了不良行为习惯。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班主任若能挖掘出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就能帮助对方顺利地获得合乎社会规范的正确成长,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学生了。
四、班主任要多与学生作讨论式的沟通,展现人格魅力的策略
劝导说服的内容与时代特征一致,就迎合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班主任应积极地充电,完善自己的学识,以学识服人、人格感人。学生永远是自己成长的主人,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去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惑,而讨论式的沟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强有力的方式,它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所遇到的困惑,更能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班主任在谈话中应多作开放性、启发性提问,经常引导学生思考。当然,这种开放不能漫无目的,相反,它始终有一根主线,是针对学生实际而精心设计的。如高三女生王某,多才多艺,但她对笔者说自己是一串被遗忘在角落的珠链,再也不像高一高二时那样得到老师的重视,而近期学习成绩逐步下降,非常苦恼。笔者没有指出她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去教育她应当怎样怎样,而是与她一起探讨在高三阶段,如何正确认清自己的现状,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她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了教师的关爱,认识到自己的精力应放在学习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修养,超越自我。在一个月后的考试中,这个成绩一般的女生,一下子跃居全班第二名。后来她还在紧张的学习中抽空写了一封信给笔者,自称是“您永远的学生”。
总之,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班主任可在实践中去慢慢探索和总结,以上几点是笔者的一些基本策略。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师生关系绝对不是对立的,班主任不应总是扮演一个强有力的指挥者,他还应是一个“朋友”式的陪伴者,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启发者,是一个温和的引导者,是一个耐心的示范者。
一、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体现人格平等的策略
中学阶段,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频繁的人就是班主任。而此时的中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个性进一步凸显。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师生人格的平等。班主任如果居高临下,虽然有时可以较快地“解决”一些事情,但实际上,学生更内在的真实感受得不到宣泄,更深层的矛盾得不到解决,结果必然只是在表面上消除了一些现象,而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并易导致师生的隔阂甚至对立。此外,尊重学生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而歧视他,使每个学生都有向上进取的机会。班主任的歧视行为和偏爱行为,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等,给整个班级工作带来许多不利。有少数学生反映:在班上“有两个世界”,尽管自己有时想上进,但想到老师的态度,就打起了退堂鼓,甚至想放弃学习。如果班主任协商其他任课教师尊重学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提高。
二、班主任要信任学生,达成与学生交朋友的策略
班主任要信任学生,这有利于学生表达出更真实的内在感受,有利于发现学生更内在更全面的矛盾。近几年,笔者一直任高三班主任,每次刚刚接班的时候,笔者总是先向学生以前的班主任进行了解,抓住最顽皮的学生,委任他当科代表,给予他重新生活、重新开始的信心。满足学生的自尊心,他就会感受到最大程度的愉快,对别人的观点、态度就容易接受。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班主任要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采取爱的导航策略
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教师对其错误观点和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不能总是通过简单的训导加以解决。班主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本身,更要挖掘出形成这些问题的诱因,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剖析,要用爱来沟通心灵,方能收到“釜底抽薪”之效。这要求班主任要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价值、无限潜力的人,要理解他们的需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是天然合理的,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理解他们的欢乐、忧愁、困惑,学会抓住他们的行为动向,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前有个男生找笔者,说自己一旦受到别人侵犯,就会控制不住,拿起手边的东西猛打对方,为此深感苦恼。笔者和该生谈心,挖掘该行为的原因,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他从心底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和一定的厌恶之情。不久之后,这个以打架闻名的学生彻底告别了不良行为习惯。在心理辅导工作中,班主任若能挖掘出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就能帮助对方顺利地获得合乎社会规范的正确成长,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学生了。
四、班主任要多与学生作讨论式的沟通,展现人格魅力的策略
劝导说服的内容与时代特征一致,就迎合了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班主任应积极地充电,完善自己的学识,以学识服人、人格感人。学生永远是自己成长的主人,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去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惑,而讨论式的沟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强有力的方式,它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所遇到的困惑,更能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班主任在谈话中应多作开放性、启发性提问,经常引导学生思考。当然,这种开放不能漫无目的,相反,它始终有一根主线,是针对学生实际而精心设计的。如高三女生王某,多才多艺,但她对笔者说自己是一串被遗忘在角落的珠链,再也不像高一高二时那样得到老师的重视,而近期学习成绩逐步下降,非常苦恼。笔者没有指出她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去教育她应当怎样怎样,而是与她一起探讨在高三阶段,如何正确认清自己的现状,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她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了教师的关爱,认识到自己的精力应放在学习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修养,超越自我。在一个月后的考试中,这个成绩一般的女生,一下子跃居全班第二名。后来她还在紧张的学习中抽空写了一封信给笔者,自称是“您永远的学生”。
总之,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班主任可在实践中去慢慢探索和总结,以上几点是笔者的一些基本策略。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师生关系绝对不是对立的,班主任不应总是扮演一个强有力的指挥者,他还应是一个“朋友”式的陪伴者,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启发者,是一个温和的引导者,是一个耐心的示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