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德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具备了师德的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上来说才有资格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师德的最关键体现在于在历史知识的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态度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师德师风;高中历史;方法策略
师德师风建设是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国家针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的师德也应当作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注意的一部分重点内容。本文探讨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对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教师就应当首先在教育教学中保持一种面对历史的客观冷静的态度,并科学地指导学生开展学习。
一、增强教学活动的延伸性,培养自身敬业精神
教育教學的效果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师德建设落实的一个重要方法,敬业精神的检验,也可以通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进取和钻研程度,以及知识讲解的拓展程度来完成。例如,为了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在开展具体教学时,就应当提出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的要求,因为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要求本身就会获得很大程度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中“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这一章节教学时,基于这部分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叙述性过强,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枯燥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罗马法从性质到形式内容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应当提高教学敏感性,及时注意到学生在这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自主搜集教学资料,针对罗马法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史找寻更加充分的资料,并且先自主开展相关的研究,随后在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这部分内容。
二、丰富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上文已经提到,从历史教学本身的角度上来说,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历史观也是教师师德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当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另一方面,也应当应用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例如,在进行“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由虎门销烟联系到现代的禁毒,辅助学生对于过去的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在现阶段树立一个客观正确的态度,认识到毒品问题的严重性,对国家和个人带来的严重伤害。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人生的教育和引导,有助于其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三、构建终生教育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职业修养
有一些教师觉得自己已学了一辈子的历史,教了一辈子的历史,那些知识都印在脑海里了,不用继续学习了;也有一些教师觉得历史知识就是固定不变的,没有必要继续学习。这些观点都是不客观的。活到老,学到老。当今社会的发展只能用飞速来形容,而随之而来的则是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历史教学上面的例子有很多,在这里只简单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比如,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的“如何评价李鸿章”的问题,在原来的教材中李鸿章一直以卖国贼的形象出现。但现行的新教材中已经取消了这一说法,对其评价也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既讲述了他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事实,又描写了他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这就说明旧的历史观念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改变;还有著名的“不抵抗政策”,一直以来教科书中都写明这是蒋介石下达的命令。但是后来张学良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这个命令并非出自蒋介石,而《蒋介石日记》的公开也表明蒋介石当时并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这就是由于新史料、新证据出现而使原来的观念或者结论受到挑战。这里并不想就这两个问题的最后结论进行讨论,只是想以此来说明历史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教师要明白,现在所说的历史只是相对真实的历史。而这种“真实”随时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不能盲目迷信权威或者传统的说法,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究来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同时历史教师在工作之外也要做个有心人,无论是看书、读报,还是看电视、出去郊游,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多多收集各种历史资料,讲课过程中适时讲出,既可以增加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教师由奇生敬,由敬生爱,由爱而主动学习。
总之,在高中历史的课程教学中融入体现和弘扬师德,是师德建设最为有效的办法,学校管理人员再同步地完成师德评价体系的完善,就能够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以及监督管理层面全面实现高中历史教师的师德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良.素养观之下提升教师胜任力的三个维度[J].辽宁教育,2017(10):5-8.
[2]落松泽仁.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J].文渊(高中版),2019(10):435.
【关键词】师德师风;高中历史;方法策略
师德师风建设是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国家针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的师德也应当作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注意的一部分重点内容。本文探讨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对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教师就应当首先在教育教学中保持一种面对历史的客观冷静的态度,并科学地指导学生开展学习。
一、增强教学活动的延伸性,培养自身敬业精神
教育教學的效果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师德建设落实的一个重要方法,敬业精神的检验,也可以通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进取和钻研程度,以及知识讲解的拓展程度来完成。例如,为了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在开展具体教学时,就应当提出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拓展教学内容的要求,因为到了高中阶段,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要求本身就会获得很大程度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中“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这一章节教学时,基于这部分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叙述性过强,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枯燥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罗马法从性质到形式内容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应当提高教学敏感性,及时注意到学生在这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自主搜集教学资料,针对罗马法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史找寻更加充分的资料,并且先自主开展相关的研究,随后在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这部分内容。
二、丰富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上文已经提到,从历史教学本身的角度上来说,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历史观也是教师师德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当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另一方面,也应当应用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例如,在进行“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由虎门销烟联系到现代的禁毒,辅助学生对于过去的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在现阶段树立一个客观正确的态度,认识到毒品问题的严重性,对国家和个人带来的严重伤害。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人生的教育和引导,有助于其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三、构建终生教育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职业修养
有一些教师觉得自己已学了一辈子的历史,教了一辈子的历史,那些知识都印在脑海里了,不用继续学习了;也有一些教师觉得历史知识就是固定不变的,没有必要继续学习。这些观点都是不客观的。活到老,学到老。当今社会的发展只能用飞速来形容,而随之而来的则是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历史教学上面的例子有很多,在这里只简单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比如,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的“如何评价李鸿章”的问题,在原来的教材中李鸿章一直以卖国贼的形象出现。但现行的新教材中已经取消了这一说法,对其评价也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既讲述了他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事实,又描写了他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这就说明旧的历史观念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产生改变;还有著名的“不抵抗政策”,一直以来教科书中都写明这是蒋介石下达的命令。但是后来张学良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这个命令并非出自蒋介石,而《蒋介石日记》的公开也表明蒋介石当时并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这就是由于新史料、新证据出现而使原来的观念或者结论受到挑战。这里并不想就这两个问题的最后结论进行讨论,只是想以此来说明历史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教师要明白,现在所说的历史只是相对真实的历史。而这种“真实”随时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不能盲目迷信权威或者传统的说法,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究来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同时历史教师在工作之外也要做个有心人,无论是看书、读报,还是看电视、出去郊游,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多多收集各种历史资料,讲课过程中适时讲出,既可以增加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教师由奇生敬,由敬生爱,由爱而主动学习。
总之,在高中历史的课程教学中融入体现和弘扬师德,是师德建设最为有效的办法,学校管理人员再同步地完成师德评价体系的完善,就能够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以及监督管理层面全面实现高中历史教师的师德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良.素养观之下提升教师胜任力的三个维度[J].辽宁教育,2017(10):5-8.
[2]落松泽仁.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J].文渊(高中版),2019(1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