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p1012m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超级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6-0142-02
  
  中浙优1号(航恢570×中浙A)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4009)。4年来该品种在淡溪镇作单、连晚稻示范和推广,表现为株形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米饭口感软,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但也存在着易倒伏的缺点,栽培上注意防止倒伏。4年来全镇累计推广1 288.33hm2,其中,2004年引入试种86.03hm2,2005年全镇迅速扩大示范331.3hm2,2006年推广种植面积达420hm2,2007年推广种植面积达451hm2。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产量高
  2004年乐清市柳市镇创新农场示范13.3hm2,平均产量7.55t/hm2,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2.8%[1];2005年11月13日,经温州市农业局和乐清市科技局等专家领导在乐清市七里港镇曹田后村40.1hm2示范方进行了实地实产验收,平均产量8.46t/hm2,最高产量9.46t/hm2,平均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5.8%。2006年乐清市淡溪镇示范33.33hm2,平均产量8.28t/hm2,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2.8%。
  1.2生育期较长
  2004年乐清市淡溪镇桥底村于6月12日单晚播种,秧龄30d时移栽,9月16日始穗,9月21日齐穗,10月25日成熟,全生育期144d;连晚播种,秧龄28d时移栽,9月18日始穗,9月23日齐穗,10月26日成熟,全生育期138d。
  2005年乐清市淡溪镇桥底村于6月16日单晚播种,秧龄30d时移栽,9月18日始穗,9月22日齐穗,10月27日成熟,全生育期142d;连晚播种,秧龄30d时移栽,9月20日始穗,9月24日齐穗,10月29日成熟,全生育期139d。全生育期比对照协优9308长4d。
  1.3主要农艺性状
  该品种属于感温性,株形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一般,米饭口感软,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适宜作单、晚稻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止倒伏。播始历期96d左右,株高116cm,穗长25cm,单晚栽培平均每穗总粒183粒,实粒161.8粒,结实率88.4%;连晚栽培平均每穗总粒150粒,实粒138粒,结实率90.2%,千粒重27.1g。
  1.4抗倒性差
  2005年遭受5次台风袭击,2007年遭受2次强台风影响,2年来表现出大面积倒伏。栽培上应注意防止倒伏栽培技术措施。
  1.5米质优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年检验报告,中浙优1号糙米率81.3%、精米率73.4%、整精米率41.3%、粒长6.7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14%、垩白度5.5%、透明度2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2.8%、蛋白质10.8%[2]。稻米外观品质好,米饭软、清香,适口性好,饭冷不回生。
  
  2高产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
  中浙优1号播种至抽穗,即播始历期(约96d左右)较稳定,适时播种至关重要。因此,该品种作单季晚稻栽培于6月上旬播种,作连晚稻栽培于6月18~20日播种为宜。播种量105kg/hm2,大田用种量9kg/hm2,采用半旱育秧,做到稀播匀播,中浙优1号秧龄弹性较好,秧龄控制在32d左右。
  2.2合理密植
  中浙优1号产量达9.0t/hm2以上,单晚栽插16.5万丛/hm2,连晚19.5万丛/hm2,插植密度单晚26cm×23cm,连晚26cm×20cm。插秧方式提倡宽行密株,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成穗率,能在足穗的基础上发挥大穗优势。主攻目标:单晚丛有效穗14~15穗,有效穗225万穗/hm2以上;连晚丛有效穗13穗左右,有效穗240万穗/hm2以上。
  2.3科学施肥
  2.3.1秧田管理。秧田增施磷钾肥,用过磷酸钙375kg/hm2、氯化钾150kg/hm2作基肥。在二叶一心期采用多效唑控苗促蘖(喷过有利于后期抗倒伏),用15%的多效唑1 500g/hm2对水50kg/hm2喷雾[3],同时看苗施断奶肥,施尿素37.5 kg/hm2,起身在移栽前4d施尿素75kg/hm2,力争培育3~4个带蘖壮秧。
  2.3.2大田管理。方法一:大田总需氮量187.5kg/hm2,氧化钾112.5kg/hm2,五氧化二磷78.8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穗肥以保花肥为主,结合始穗期喷“粒粒饱”和齐穗期喷磷酸二氢钾(保持后期叶色清秀,延长功能叶寿命)。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增施磷钾肥,切忌过迟过量偏施氮肥,一般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4∶0.6。分蘖肥在插后6~10d和穗肥在抽穗前15d进行为宜。
  方法二:采用肥料一次入库施肥法,底肥施温州产水稻专用肥600~750kg/hm2或复合肥375kg/hm2 加拿大钾肥150kg/hm2。适时施分蘖肥,追肥在移栽后8~12d施尿素75~120kg/hm2。不施穗粒肥,此法在台风年份和平原地区易倒伏的情况下,可增加抗倒伏。2007年在淡溪镇种植8.13hm2示范方中没有出现倒伏。产量在9 225kg/hm2,比片外增产15.5%。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2.4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前期应浅水勤灌,促壮苗早发,分蘖中期每丛苗株数达15个时开始搁田,分多次轻搁,倒2叶露尖后终止,减数分裂期田间要保持水层,以协调根系对水气的需求,控制无效分蘖和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培育优质群体和提高成穗率,后期干干湿湿到黄熟,严防断水过早,直至收获前7d为止。
  2.5病虫害防治
  根据本地病虫预测预报,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一定要掌握时机,增加喷水量,并注意喷雾方法,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确保稳高产目的。
  
  3参考文献
  
  [1] 叶曙光.杂交晚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5(4):22-23.
  [2] 项雄,倪日群,王铁忠,等.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6(4):22-23.
  [3] 白朴.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 阐述协优085在肥东县店埠镇示范种植表现的特征特性,总结出该品种的栽培技术,并介绍该品种在示范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协优085;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  中图分类号 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3-0168-02    协优085(原名协优979)是以协青早A为母本,以镇恢085为父本配组杂交而成的新品种
摘要:研究了如皋市土肥站制定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后,如皋市稻麦增产效果十分显著,2006年、2007年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小麦比习惯施肥的小麦分别增产660kg/hm2、435kg/hm2,水稻分别增产735kg/hm2、675kg/hm2。  关键词:测土配方;水稻;小麦;效益;江苏如皋  中图分类号:S147.3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
摘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确立并进入完善阶段,在制度扩面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如覆盖率的确定、资格条件的界定、入户调查的实施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低保制度完善和发挥制度有效性的主要障碍。因此,正视这些问题并予以主动化解,是当前农村低保制度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农村低保制度;覆盖率;资格条件;入户调查  中图分类号 F323.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
摘要: 对高油玉米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概述,介绍了玉米含油量的遗传特性以及玉米种质的扩增与创新的梗概,并对“三利用技术模式”中的若干问题作了评述。  关键词:高油玉米;种质资源;伴侣杂交种;育种;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077-03    1高油玉米研究简况    1.1高油玉米在美国的研究进展概况  著名美国学者Hopki
摘要 通过分析早熟花椰菜台友早生50天近年示范推广情况,总结出早熟花椰菜台友早生50天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早熟花椰菜台友早生50天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花椰菜;台友早生50天;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4-0043-01    花椰菜属福建省主要蔬菜品种,目前市场上花椰菜主要为春秋栽培中晚熟品种,常出现淡季供应矛盾。为满足市场
摘要 介绍了海垦13号荔枝品种特性,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从而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海垦13号;荔枝;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2-0025-02    1品种特性    海垦13号,又名紫娘喜、紫娘鞋、蟾蜍红、蟾蜍皮,是从海南本地荔枝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一个优良品种。该品种枝条细,分枝多,叶片小,属细枝小叶型;花穗
摘要 阐述了YG001甘薯无公害大田栽培技术,同时介绍了其贮藏技术,以期为YG001甘薯栽培与贮藏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YG001甘薯;大田栽培;贮藏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41-02    YG001甘薯是扬州大学从美国引进的高胡萝卜素、高Vc的食用甘薯,块根中除含有大量淀粉外,还含有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
摘要 从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高淀粉马铃薯青薯3号丰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品种的大田栽培。  关键词 高淀粉马铃薯;青薯3号;栽培技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 S6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1-0021-01    为了使青薯3号在适宜地区发挥较大的增产潜力,为栽培管理提供技术依据,经多年试验和详细观察记载,从选地、备耕、播种及田
摘要 介绍了GS(国审)鄂早18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育秧、移栽、施肥、田间管理、收获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GS鄂早18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鄂早18;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0-0188-01    GS(国审)鄂早18(原品系名20257)系黄冈市农科院与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责任公
摘要 稻田轮作制度是整个农业耕作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合理、高效的稻田轮作制度,对于增加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以及恢复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江西稻田轮作制度的发展现状,包括稻田轮作的类型、模式及效益,以及未来稻田轮作制度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等进行了探讨,可为江西及南方稻区建立合理稻田轮作制度、发展农田循环生产技术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稻田轮作制度;农田循环生产技术;农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