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超级稻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6-0142-02
中浙优1号(航恢570×中浙A)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4009)。4年来该品种在淡溪镇作单、连晚稻示范和推广,表现为株形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米饭口感软,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但也存在着易倒伏的缺点,栽培上注意防止倒伏。4年来全镇累计推广1 288.33hm2,其中,2004年引入试种86.03hm2,2005年全镇迅速扩大示范331.3hm2,2006年推广种植面积达420hm2,2007年推广种植面积达451hm2。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产量高
2004年乐清市柳市镇创新农场示范13.3hm2,平均产量7.55t/hm2,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2.8%[1];2005年11月13日,经温州市农业局和乐清市科技局等专家领导在乐清市七里港镇曹田后村40.1hm2示范方进行了实地实产验收,平均产量8.46t/hm2,最高产量9.46t/hm2,平均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5.8%。2006年乐清市淡溪镇示范33.33hm2,平均产量8.28t/hm2,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2.8%。
1.2生育期较长
2004年乐清市淡溪镇桥底村于6月12日单晚播种,秧龄30d时移栽,9月16日始穗,9月21日齐穗,10月25日成熟,全生育期144d;连晚播种,秧龄28d时移栽,9月18日始穗,9月23日齐穗,10月26日成熟,全生育期138d。
2005年乐清市淡溪镇桥底村于6月16日单晚播种,秧龄30d时移栽,9月18日始穗,9月22日齐穗,10月27日成熟,全生育期142d;连晚播种,秧龄30d时移栽,9月20日始穗,9月24日齐穗,10月29日成熟,全生育期139d。全生育期比对照协优9308长4d。
1.3主要农艺性状
该品种属于感温性,株形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一般,米饭口感软,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适宜作单、晚稻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止倒伏。播始历期96d左右,株高116cm,穗长25cm,单晚栽培平均每穗总粒183粒,实粒161.8粒,结实率88.4%;连晚栽培平均每穗总粒150粒,实粒138粒,结实率90.2%,千粒重27.1g。
1.4抗倒性差
2005年遭受5次台风袭击,2007年遭受2次强台风影响,2年来表现出大面积倒伏。栽培上应注意防止倒伏栽培技术措施。
1.5米质优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年检验报告,中浙优1号糙米率81.3%、精米率73.4%、整精米率41.3%、粒长6.7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14%、垩白度5.5%、透明度2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2.8%、蛋白质10.8%[2]。稻米外观品质好,米饭软、清香,适口性好,饭冷不回生。
2高产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
中浙优1号播种至抽穗,即播始历期(约96d左右)较稳定,适时播种至关重要。因此,该品种作单季晚稻栽培于6月上旬播种,作连晚稻栽培于6月18~20日播种为宜。播种量105kg/hm2,大田用种量9kg/hm2,采用半旱育秧,做到稀播匀播,中浙优1号秧龄弹性较好,秧龄控制在32d左右。
2.2合理密植
中浙优1号产量达9.0t/hm2以上,单晚栽插16.5万丛/hm2,连晚19.5万丛/hm2,插植密度单晚26cm×23cm,连晚26cm×20cm。插秧方式提倡宽行密株,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成穗率,能在足穗的基础上发挥大穗优势。主攻目标:单晚丛有效穗14~15穗,有效穗225万穗/hm2以上;连晚丛有效穗13穗左右,有效穗240万穗/hm2以上。
2.3科学施肥
2.3.1秧田管理。秧田增施磷钾肥,用过磷酸钙375kg/hm2、氯化钾150kg/hm2作基肥。在二叶一心期采用多效唑控苗促蘖(喷过有利于后期抗倒伏),用15%的多效唑1 500g/hm2对水50kg/hm2喷雾[3],同时看苗施断奶肥,施尿素37.5 kg/hm2,起身在移栽前4d施尿素75kg/hm2,力争培育3~4个带蘖壮秧。
2.3.2大田管理。方法一:大田总需氮量187.5kg/hm2,氧化钾112.5kg/hm2,五氧化二磷78.8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穗肥以保花肥为主,结合始穗期喷“粒粒饱”和齐穗期喷磷酸二氢钾(保持后期叶色清秀,延长功能叶寿命)。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增施磷钾肥,切忌过迟过量偏施氮肥,一般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4∶0.6。分蘖肥在插后6~10d和穗肥在抽穗前15d进行为宜。
方法二:采用肥料一次入库施肥法,底肥施温州产水稻专用肥600~750kg/hm2或复合肥375kg/hm2 加拿大钾肥150kg/hm2。适时施分蘖肥,追肥在移栽后8~12d施尿素75~120kg/hm2。不施穗粒肥,此法在台风年份和平原地区易倒伏的情况下,可增加抗倒伏。2007年在淡溪镇种植8.13hm2示范方中没有出现倒伏。产量在9 225kg/hm2,比片外增产15.5%。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2.4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前期应浅水勤灌,促壮苗早发,分蘖中期每丛苗株数达15个时开始搁田,分多次轻搁,倒2叶露尖后终止,减数分裂期田间要保持水层,以协调根系对水气的需求,控制无效分蘖和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培育优质群体和提高成穗率,后期干干湿湿到黄熟,严防断水过早,直至收获前7d为止。
2.5病虫害防治
根据本地病虫预测预报,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一定要掌握时机,增加喷水量,并注意喷雾方法,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确保稳高产目的。
3参考文献
[1] 叶曙光.杂交晚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5(4):22-23.
[2] 项雄,倪日群,王铁忠,等.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6(4):22-23.
[3] 白朴.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关键词 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6-0142-02
中浙优1号(航恢570×中浙A)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4009)。4年来该品种在淡溪镇作单、连晚稻示范和推广,表现为株形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米饭口感软,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但也存在着易倒伏的缺点,栽培上注意防止倒伏。4年来全镇累计推广1 288.33hm2,其中,2004年引入试种86.03hm2,2005年全镇迅速扩大示范331.3hm2,2006年推广种植面积达420hm2,2007年推广种植面积达451hm2。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产量高
2004年乐清市柳市镇创新农场示范13.3hm2,平均产量7.55t/hm2,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2.8%[1];2005年11月13日,经温州市农业局和乐清市科技局等专家领导在乐清市七里港镇曹田后村40.1hm2示范方进行了实地实产验收,平均产量8.46t/hm2,最高产量9.46t/hm2,平均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5.8%。2006年乐清市淡溪镇示范33.33hm2,平均产量8.28t/hm2,比对照协优9308增产12.8%。
1.2生育期较长
2004年乐清市淡溪镇桥底村于6月12日单晚播种,秧龄30d时移栽,9月16日始穗,9月21日齐穗,10月25日成熟,全生育期144d;连晚播种,秧龄28d时移栽,9月18日始穗,9月23日齐穗,10月26日成熟,全生育期138d。
2005年乐清市淡溪镇桥底村于6月16日单晚播种,秧龄30d时移栽,9月18日始穗,9月22日齐穗,10月27日成熟,全生育期142d;连晚播种,秧龄30d时移栽,9月20日始穗,9月24日齐穗,10月29日成熟,全生育期139d。全生育期比对照协优9308长4d。
1.3主要农艺性状
该品种属于感温性,株形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一般,米饭口感软,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适宜作单、晚稻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止倒伏。播始历期96d左右,株高116cm,穗长25cm,单晚栽培平均每穗总粒183粒,实粒161.8粒,结实率88.4%;连晚栽培平均每穗总粒150粒,实粒138粒,结实率90.2%,千粒重27.1g。
1.4抗倒性差
2005年遭受5次台风袭击,2007年遭受2次强台风影响,2年来表现出大面积倒伏。栽培上应注意防止倒伏栽培技术措施。
1.5米质优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年检验报告,中浙优1号糙米率81.3%、精米率73.4%、整精米率41.3%、粒长6.7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14%、垩白度5.5%、透明度2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2.8%、蛋白质10.8%[2]。稻米外观品质好,米饭软、清香,适口性好,饭冷不回生。
2高产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
中浙优1号播种至抽穗,即播始历期(约96d左右)较稳定,适时播种至关重要。因此,该品种作单季晚稻栽培于6月上旬播种,作连晚稻栽培于6月18~20日播种为宜。播种量105kg/hm2,大田用种量9kg/hm2,采用半旱育秧,做到稀播匀播,中浙优1号秧龄弹性较好,秧龄控制在32d左右。
2.2合理密植
中浙优1号产量达9.0t/hm2以上,单晚栽插16.5万丛/hm2,连晚19.5万丛/hm2,插植密度单晚26cm×23cm,连晚26cm×20cm。插秧方式提倡宽行密株,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成穗率,能在足穗的基础上发挥大穗优势。主攻目标:单晚丛有效穗14~15穗,有效穗225万穗/hm2以上;连晚丛有效穗13穗左右,有效穗240万穗/hm2以上。
2.3科学施肥
2.3.1秧田管理。秧田增施磷钾肥,用过磷酸钙375kg/hm2、氯化钾150kg/hm2作基肥。在二叶一心期采用多效唑控苗促蘖(喷过有利于后期抗倒伏),用15%的多效唑1 500g/hm2对水50kg/hm2喷雾[3],同时看苗施断奶肥,施尿素37.5 kg/hm2,起身在移栽前4d施尿素75kg/hm2,力争培育3~4个带蘖壮秧。
2.3.2大田管理。方法一:大田总需氮量187.5kg/hm2,氧化钾112.5kg/hm2,五氧化二磷78.8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穗肥以保花肥为主,结合始穗期喷“粒粒饱”和齐穗期喷磷酸二氢钾(保持后期叶色清秀,延长功能叶寿命)。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增施磷钾肥,切忌过迟过量偏施氮肥,一般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4∶0.6。分蘖肥在插后6~10d和穗肥在抽穗前15d进行为宜。
方法二:采用肥料一次入库施肥法,底肥施温州产水稻专用肥600~750kg/hm2或复合肥375kg/hm2 加拿大钾肥150kg/hm2。适时施分蘖肥,追肥在移栽后8~12d施尿素75~120kg/hm2。不施穗粒肥,此法在台风年份和平原地区易倒伏的情况下,可增加抗倒伏。2007年在淡溪镇种植8.13hm2示范方中没有出现倒伏。产量在9 225kg/hm2,比片外增产15.5%。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2.4水浆管理
水浆管理前期应浅水勤灌,促壮苗早发,分蘖中期每丛苗株数达15个时开始搁田,分多次轻搁,倒2叶露尖后终止,减数分裂期田间要保持水层,以协调根系对水气的需求,控制无效分蘖和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培育优质群体和提高成穗率,后期干干湿湿到黄熟,严防断水过早,直至收获前7d为止。
2.5病虫害防治
根据本地病虫预测预报,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一定要掌握时机,增加喷水量,并注意喷雾方法,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确保稳高产目的。
3参考文献
[1] 叶曙光.杂交晚稻新组合“中浙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5(4):22-23.
[2] 项雄,倪日群,王铁忠,等.中浙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06(4):22-23.
[3] 白朴.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