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与在中国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传统故事《米缸里的老鼠》中,都有着两种老鼠形象——“机敏通灵”与“贪婪无餍”。其中,中西两种小老鼠既有着相同的老鼠本色,又有着鲜明的个性,同时也反映着中西相同而又不同的文化观念。
关键词:老鼠;形象;比较
《谁动了我的奶酪》里,“嗅嗅”和“匆匆”两只小老鼠以适应变化并快速行动的风格为人熟知,成为人们学习的正面典型。而中国传统故事《米缸里的老鼠》中,老鼠形象极具人类负面特性,成为人們自省的反面典型。其形象特点在借老鼠形象进行寓意的两个故事中都有所体现。
一、两种老鼠的机敏形象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被赋予文化意义的老鼠总是以胆小多疑、警惕性极高的机敏形象出现,该形象在两部作品中均有相同的特性,但在文学具体化时,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相同:诱惑当前的危机意识
《谁动了我的奶酪》里,老鼠通过鼻子闻出奶酪的大致方位,在迷宫中数次碰壁后终于找到想要的食物。尽管“奶酪C站”里的奶酪“堆积如山”,却不像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如此忘我,狂欢之余也不忘在脖子上挂着跑鞋以便需要时快速逃跑。同样在《米缸里的老鼠》中,老鼠也是在饥饿难耐之时发现“意外之财”,喜出望外时还会“警惕地环顾四周”,确定没有危险后才“一顿猛吃”。两个寓言中的老鼠都在艰难的觅食中发现大量食物,面对巨大的诱惑都会保持高度警惕。敏感的嗅觉、灵巧的身体使两个故事里的“老鼠”在生理上就十分有助于它们发现危机并随时逃脱,在老鼠本身的特性上,中西两种文化对这一老鼠形象达成共识。
(二)不同:奶酪站前的老鼠“警惕自始至终”,米缸里的老鼠“警醒有头无尾”
虽然“嗅嗅”和“匆匆”与米缸里的老鼠在巨大的诱惑面前都保持着本能的警惕,但这一形象特点在两个故事的呈现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嗅嗅”和“匆匆”从进入“奶酪C站”至离开安乐窝的每一天都保持着自始至终的警惕,确定没有异常后才会好好享受他们的奶酪。《米缸里的老鼠》与此相反,意外掉入米缸的小老鼠喜出望外,警惕也是出于本能,没有危险后的日子也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虽然它犹豫过自己的选择,但依然沉浸于诱惑。这种警惕就显得有头无尾。斯宾塞·约翰逊借老鼠的正面形象来讽刺人们的反面特性,对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大和无知,《米缸里的老鼠》中的老鼠则被看作是具有自大无知、沉迷诱惑等特点的人的一种形象代替,以反面形象让人们反躬自省。
二、两种老鼠的贪婪形象
老鼠在中西文化中都有着贪婪的形象,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着贪婪的特性。作为借老鼠形象展开叙述的寓言故事,两种老鼠既有相同点,也有着显著不同。
(一)相同:发现危机也要将贪吃进行到底
“嗅嗅”和“匆匆”早已察觉到奶酪每天在变化,毕竟它们每天都会对自己的“领地”好好检查,但即便感觉到“最近好像有一些奇异的事情正在奶酪C站里发生”,也不会因为发现不利的变化就立刻穿上鞋子离开这里。一方面对变化心知肚明,一方面又坚持留下,这种对奶酪的执着暴露着老鼠贪婪的本性。在《米缸里的老鼠》中,虽然“掉进米缸里的老鼠——因祸得福”,小老鼠可以借此饱餐一番,但“掉进米缸里的老鼠——一半喜一半忧”则预示着危险。它也曾经历过是否跳出米缸的艰难抉择,但在还可改变处境之时难抵大米的诱惑。米缸里的老鼠和奶酪站的老鼠都选择对危机视而不见。这两个广为人知的寓言故事对老鼠贪吃的刻画都有着相似之处,都旨在启迪人们及早观察变化并做准备,反映出在中西方文化中,老鼠的贪婪形象及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射有着普遍的共通性。
(二)不同:两种老鼠的贪婪方式
奶酪站的老鼠“勤奋节制”的贪婪,米缸里的老鼠“懒散放纵”的贪婪。“嗅嗅”和“匆匆”发现大量食物时完全可以对“安乐窝”寸步不离,但它们却坚持往返于家和站点,并未对“奶酪C站”赋予太多意义,有节制地进行着规律的生活。米缸里的老鼠则每天衣食无忧,米缸不只是简单的食物储藏地,而是属于它的天堂,意味着悠闲的生活和更多重要的事情。“嗅嗅”和“匆匆”的贪婪显得勤勉、节制,米缸里的老鼠则懒散、放纵,这也为不同的结局埋下伏笔。同时,中西对老鼠“贪婪”形象的写照可看出不同的文化观念,西方更愿意将人类对欲望永不满足地追求赋予合理化意义并起到积极作用,而在中国文化里,对欲望永不满足则会“物极必反”,起到消极作用。
奶酪站的老鼠留有出路,米缸里的老鼠不留退路。“嗅嗅”和“匆匆”不论是饥肠辘辘还是食物狂欢时,都在往返于觅食的道路上,并将鞋子挂在脖子上以备不时之需,每日例行检查也使它们及早地发现变化,对最坏的情况早有心理准备且“直觉地知道该怎么办”,始终都不放弃自己的觅食本领,永远保持冒险求得生存的胆量,为自己最后陷入窘境时留下出路。米缸里的老鼠就没这么聪明,虽也断断续续地意识到危机并犹豫是否跳出米缸,但最终放弃自己的生存本能,屈服于诱惑,未避免最糟情况的出现。《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老鼠有对当前食物的貪婪,也有对未来食物的贪婪,这种“贪婪”是对发现新食物信念的不放弃,也是使老鼠们最终成为赢家的最大动机。米缸里的老鼠的贪婪就显得眼光短浅,忘记了更重要的生存之道,无能为力的结局也不足为奇。这两种贪婪方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老鼠形象,也反映出在西方文化观念里,鼓励人类对欲望既要永不满足,更要准备应对变化,永远保持冒险精神开辟“新大陆”,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的鼓励保守、知足常乐以及“舍得”哲学有着些许不同。
《谁动了我的奶酪》与《米缸里的老鼠》中的老鼠形象在机敏与贪婪上相通,也有着显著的不同。前者用正面的形象来对比现实人类的不足,后者则更多地用反面形象来讽刺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缺陷。两种老鼠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各自的文化观念。这两部作品在寓意深刻与活泼有趣的同时,借老鼠形象启迪心灵,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生命哲理。
参考文献:
[1]潘大华.“奶酪”哲学与穿越“玉米地”智慧[J].读书品书,2002(11).
[2]刘瑛.探析《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人生哲学[J].长城,2013(12).
关键词:老鼠;形象;比较
《谁动了我的奶酪》里,“嗅嗅”和“匆匆”两只小老鼠以适应变化并快速行动的风格为人熟知,成为人们学习的正面典型。而中国传统故事《米缸里的老鼠》中,老鼠形象极具人类负面特性,成为人們自省的反面典型。其形象特点在借老鼠形象进行寓意的两个故事中都有所体现。
一、两种老鼠的机敏形象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被赋予文化意义的老鼠总是以胆小多疑、警惕性极高的机敏形象出现,该形象在两部作品中均有相同的特性,但在文学具体化时,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相同:诱惑当前的危机意识
《谁动了我的奶酪》里,老鼠通过鼻子闻出奶酪的大致方位,在迷宫中数次碰壁后终于找到想要的食物。尽管“奶酪C站”里的奶酪“堆积如山”,却不像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如此忘我,狂欢之余也不忘在脖子上挂着跑鞋以便需要时快速逃跑。同样在《米缸里的老鼠》中,老鼠也是在饥饿难耐之时发现“意外之财”,喜出望外时还会“警惕地环顾四周”,确定没有危险后才“一顿猛吃”。两个寓言中的老鼠都在艰难的觅食中发现大量食物,面对巨大的诱惑都会保持高度警惕。敏感的嗅觉、灵巧的身体使两个故事里的“老鼠”在生理上就十分有助于它们发现危机并随时逃脱,在老鼠本身的特性上,中西两种文化对这一老鼠形象达成共识。
(二)不同:奶酪站前的老鼠“警惕自始至终”,米缸里的老鼠“警醒有头无尾”
虽然“嗅嗅”和“匆匆”与米缸里的老鼠在巨大的诱惑面前都保持着本能的警惕,但这一形象特点在两个故事的呈现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嗅嗅”和“匆匆”从进入“奶酪C站”至离开安乐窝的每一天都保持着自始至终的警惕,确定没有异常后才会好好享受他们的奶酪。《米缸里的老鼠》与此相反,意外掉入米缸的小老鼠喜出望外,警惕也是出于本能,没有危险后的日子也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虽然它犹豫过自己的选择,但依然沉浸于诱惑。这种警惕就显得有头无尾。斯宾塞·约翰逊借老鼠的正面形象来讽刺人们的反面特性,对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大和无知,《米缸里的老鼠》中的老鼠则被看作是具有自大无知、沉迷诱惑等特点的人的一种形象代替,以反面形象让人们反躬自省。
二、两种老鼠的贪婪形象
老鼠在中西文化中都有着贪婪的形象,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着贪婪的特性。作为借老鼠形象展开叙述的寓言故事,两种老鼠既有相同点,也有着显著不同。
(一)相同:发现危机也要将贪吃进行到底
“嗅嗅”和“匆匆”早已察觉到奶酪每天在变化,毕竟它们每天都会对自己的“领地”好好检查,但即便感觉到“最近好像有一些奇异的事情正在奶酪C站里发生”,也不会因为发现不利的变化就立刻穿上鞋子离开这里。一方面对变化心知肚明,一方面又坚持留下,这种对奶酪的执着暴露着老鼠贪婪的本性。在《米缸里的老鼠》中,虽然“掉进米缸里的老鼠——因祸得福”,小老鼠可以借此饱餐一番,但“掉进米缸里的老鼠——一半喜一半忧”则预示着危险。它也曾经历过是否跳出米缸的艰难抉择,但在还可改变处境之时难抵大米的诱惑。米缸里的老鼠和奶酪站的老鼠都选择对危机视而不见。这两个广为人知的寓言故事对老鼠贪吃的刻画都有着相似之处,都旨在启迪人们及早观察变化并做准备,反映出在中西方文化中,老鼠的贪婪形象及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射有着普遍的共通性。
(二)不同:两种老鼠的贪婪方式
奶酪站的老鼠“勤奋节制”的贪婪,米缸里的老鼠“懒散放纵”的贪婪。“嗅嗅”和“匆匆”发现大量食物时完全可以对“安乐窝”寸步不离,但它们却坚持往返于家和站点,并未对“奶酪C站”赋予太多意义,有节制地进行着规律的生活。米缸里的老鼠则每天衣食无忧,米缸不只是简单的食物储藏地,而是属于它的天堂,意味着悠闲的生活和更多重要的事情。“嗅嗅”和“匆匆”的贪婪显得勤勉、节制,米缸里的老鼠则懒散、放纵,这也为不同的结局埋下伏笔。同时,中西对老鼠“贪婪”形象的写照可看出不同的文化观念,西方更愿意将人类对欲望永不满足地追求赋予合理化意义并起到积极作用,而在中国文化里,对欲望永不满足则会“物极必反”,起到消极作用。
奶酪站的老鼠留有出路,米缸里的老鼠不留退路。“嗅嗅”和“匆匆”不论是饥肠辘辘还是食物狂欢时,都在往返于觅食的道路上,并将鞋子挂在脖子上以备不时之需,每日例行检查也使它们及早地发现变化,对最坏的情况早有心理准备且“直觉地知道该怎么办”,始终都不放弃自己的觅食本领,永远保持冒险求得生存的胆量,为自己最后陷入窘境时留下出路。米缸里的老鼠就没这么聪明,虽也断断续续地意识到危机并犹豫是否跳出米缸,但最终放弃自己的生存本能,屈服于诱惑,未避免最糟情况的出现。《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老鼠有对当前食物的貪婪,也有对未来食物的贪婪,这种“贪婪”是对发现新食物信念的不放弃,也是使老鼠们最终成为赢家的最大动机。米缸里的老鼠的贪婪就显得眼光短浅,忘记了更重要的生存之道,无能为力的结局也不足为奇。这两种贪婪方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老鼠形象,也反映出在西方文化观念里,鼓励人类对欲望既要永不满足,更要准备应对变化,永远保持冒险精神开辟“新大陆”,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的鼓励保守、知足常乐以及“舍得”哲学有着些许不同。
《谁动了我的奶酪》与《米缸里的老鼠》中的老鼠形象在机敏与贪婪上相通,也有着显著的不同。前者用正面的形象来对比现实人类的不足,后者则更多地用反面形象来讽刺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缺陷。两种老鼠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西各自的文化观念。这两部作品在寓意深刻与活泼有趣的同时,借老鼠形象启迪心灵,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生命哲理。
参考文献:
[1]潘大华.“奶酪”哲学与穿越“玉米地”智慧[J].读书品书,2002(11).
[2]刘瑛.探析《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人生哲学[J].长城,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