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实验教学是一种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数学实验教学所进行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种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做事风格,办事能力及态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实施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使其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当然,要想达到“做中学,学中教,教中共同进步”的相对完美局面。教师要以数学学习论、数学教学论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数学教学问题,在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真正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对教材进行精心的设计。
一、实施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发现数学规律
波利亚认为学习“各种各样的规则还是有的,诸如行为准则、格言、指南等等。”这对以后类似情景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与指导,例如,学习“三角形”时,可以设计实验环节:用计算机《几何画板》软件,画一个任意三角形△ABC,画出三条中线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分析、猜测、初步归纳规律。然后,让学生随意改变所画三角形的形状,看看这个规律是否改变。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这个规律吗?三角形的三条高呢?尽管教材对三角形有关的一些概念要求是达到了解(认识)的程度,但在本章设置这样的实验教学设计可以为后续学习奠定心理和知识基础。学生在该实验中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为“四边形”一章“重心”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为以后“圆”一章学习外心、内心做了准备。
二、实施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中检验数学猜想
数学知识需要实践的检验和逻辑的证明,它是现实真理和模式真理的复合体,数学归纳与演绎二重性正表现于此。数学猜想是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价值体现,数学实验教学活动的设置由于受数学知识具体性和个别性的限制,在现实中很难做到,但蕴含抽象性与普遍性的数学定理,是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在具有普遍性的个案和实例中辅助“实现”,进而达到对数学定理的证明。这类实验的原型就是数学学习中的具体知识。例如:在上“整式的加减”教学时,可以设置“用火柴棍拼图形”实验),拼一个三角形用几根火柴棍?拼含有2,3或4个的一排三角形,分别需要几根?如果拼一排含有n个三角形的这样的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又如:用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拼第1个正方形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第2个正方形需要9个小正方形…拼一拼,想一想,按照这样的方法拼成的第n个正方形比第(n-1)个正方形多几个正方形?
三、实施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中探究数学知识
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数学实验教学指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教具或自備材料、工具的操作,进行探究数学知识和检验数学结论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形式比较适用于与几何图形有关的数学知识的教学。比如在学习“图形认识初步”时,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的实验教学形式:提供一些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的图片,让学生在剪剪拼拼中“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经历从富有现实生活气息的图片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中体会平面图形,感受数学的现实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等。再如,“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更给了采用数学实验教学的机会。教科书对于该活动做了细致的安排,包括活动名称、方法、材料,准备及活动步骤等,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特点,设计更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制作等。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逐步提高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实施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中训练数学思维
以思维为主的数学实验教学是指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同一数学知识的不同表现形式的观察与辨析,经历尝试、归纳、猜想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验证与掌握目的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形式比较适用于探索解题方法和途径方面的教学,亦称“思想实验”,这类思想实验从表像看简单,但其内涵却丰富且复杂,实验是在想象中做的,是设想的,是思想的运作,不受具体条件限制,只要求“在理论上或者假设能办到”就可以。但思想实验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源于数学知识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一种隐性数学知识,在这样的思维训练中积累起来的数学素质是数学学习的更高境界。比如,学生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数学学习对象的一般问题特殊化,抽象问题形式化,复杂问题简约化,数字问题图形化等的归纳与猜想、数形结合,化归思想方法,也会逐渐在其它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极大的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当然,思想实验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还是以具体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为依托的:要检验的是数学结果,应用的公式或原理及计算方法就应该是已经被证明了其成立性的;如果检验的是公式或计算方法,则需要最初操作中的实验数据和实验外的一个正确资料,否则,获得的只能是相关资料的有关公式或方法的猜想,这些猜想的正确性没有保证。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验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方式。学生们对于实验过程十分喜爱,这不仅基于其具备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及体会教学内容,最后得到相应的成果,这带给他们很大的成就感。
一、实施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发现数学规律
波利亚认为学习“各种各样的规则还是有的,诸如行为准则、格言、指南等等。”这对以后类似情景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与指导,例如,学习“三角形”时,可以设计实验环节:用计算机《几何画板》软件,画一个任意三角形△ABC,画出三条中线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分析、猜测、初步归纳规律。然后,让学生随意改变所画三角形的形状,看看这个规律是否改变。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这个规律吗?三角形的三条高呢?尽管教材对三角形有关的一些概念要求是达到了解(认识)的程度,但在本章设置这样的实验教学设计可以为后续学习奠定心理和知识基础。学生在该实验中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为“四边形”一章“重心”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为以后“圆”一章学习外心、内心做了准备。
二、实施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中检验数学猜想
数学知识需要实践的检验和逻辑的证明,它是现实真理和模式真理的复合体,数学归纳与演绎二重性正表现于此。数学猜想是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的价值体现,数学实验教学活动的设置由于受数学知识具体性和个别性的限制,在现实中很难做到,但蕴含抽象性与普遍性的数学定理,是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在具有普遍性的个案和实例中辅助“实现”,进而达到对数学定理的证明。这类实验的原型就是数学学习中的具体知识。例如:在上“整式的加减”教学时,可以设置“用火柴棍拼图形”实验),拼一个三角形用几根火柴棍?拼含有2,3或4个的一排三角形,分别需要几根?如果拼一排含有n个三角形的这样的图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又如:用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拼大正方形,拼第1个正方形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第2个正方形需要9个小正方形…拼一拼,想一想,按照这样的方法拼成的第n个正方形比第(n-1)个正方形多几个正方形?
三、实施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中探究数学知识
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数学实验教学指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教具或自備材料、工具的操作,进行探究数学知识和检验数学结论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形式比较适用于与几何图形有关的数学知识的教学。比如在学习“图形认识初步”时,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的实验教学形式:提供一些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的图片,让学生在剪剪拼拼中“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经历从富有现实生活气息的图片世界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在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中体会平面图形,感受数学的现实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等。再如,“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更给了采用数学实验教学的机会。教科书对于该活动做了细致的安排,包括活动名称、方法、材料,准备及活动步骤等,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地特点,设计更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制作等。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逐步提高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实施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中训练数学思维
以思维为主的数学实验教学是指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同一数学知识的不同表现形式的观察与辨析,经历尝试、归纳、猜想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验证与掌握目的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形式比较适用于探索解题方法和途径方面的教学,亦称“思想实验”,这类思想实验从表像看简单,但其内涵却丰富且复杂,实验是在想象中做的,是设想的,是思想的运作,不受具体条件限制,只要求“在理论上或者假设能办到”就可以。但思想实验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源于数学知识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一种隐性数学知识,在这样的思维训练中积累起来的数学素质是数学学习的更高境界。比如,学生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数学学习对象的一般问题特殊化,抽象问题形式化,复杂问题简约化,数字问题图形化等的归纳与猜想、数形结合,化归思想方法,也会逐渐在其它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极大的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当然,思想实验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还是以具体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为依托的:要检验的是数学结果,应用的公式或原理及计算方法就应该是已经被证明了其成立性的;如果检验的是公式或计算方法,则需要最初操作中的实验数据和实验外的一个正确资料,否则,获得的只能是相关资料的有关公式或方法的猜想,这些猜想的正确性没有保证。
初中数学教学中,实验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方式。学生们对于实验过程十分喜爱,这不仅基于其具备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及体会教学内容,最后得到相应的成果,这带给他们很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