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作业过多地拘泥于课堂和课本,显得较为单调、枯燥,形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大多是进行机械、重复的练习,学习兴致并不高,学习效率自然不理想。因此,探索有效的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策略极为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优化策略
时光飞逝,转眼间笔者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已二十多年了,每天忙忙碌碌,除了备课、教学、参加教研,剩下大部分的时间就是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每到布置作业时,学生们就变得愁眉苦脸、怨声一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学生不明白写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补充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加强练习的重要性吗?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问题就在于作业的设计上。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教师该如何布置有效的语文作业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对此,教师需要做到并且能够做到的是在作业设计上进行创新,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作业设计中的几点尝试来谈谈如何优化作业以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实效性。
一、作业设计应多样化,让学生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感兴趣,那他们做起作业来肯定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所以,笔者布置作业时会一改以往单调、枯燥的做法,不会局限于词语、句子的抄写,或是背诵课文等,而是遵循作业的多样性原则,让看、听、说、读、写、做、玩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的血液里流淌着新鲜的活跃的学习因子。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从“要我做作业”变为“我想做作业”,甚至是乐意做作业。
(一)续写练习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笔者在新授课结束后会布置续写的作业。如学完《穷人》一文后,笔者让学生续写:西蒙的两个孩子最后的命运怎样了呢?桑娜和渔夫又会带领孩子们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呢?通过这样设计作业,学生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对桑娜夫妇的优秀品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而且拓展了思维及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绘画想象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语文文字的无限魅力,笔者让学生通过绘图进行想象,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学习《渔歌子》这首词后,笔者布置了给诗歌配上图画这样的作业。学生通过手中的五彩画笔,描绘了“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斜风细雨中,渔夫悠闲自在”的江南水乡图。
(三)编排课本剧
对于一些具有很强的教育性、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文章,可以安排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课文内容进行整理再加工,编排成课本剧。这一个过程实际上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学习《巨人的花园》这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为了掌握文中巨人与小男孩的性格特点,学生必须仔细研读人物的心理、语言、神态、动作等,反复揣摩,与文本进行对话,并且自制课本剧表演所需要的道具。虽然这个过程很费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对编排课本剧这种个性化的作业情有独钟,他们既出色地完成了舞台创作表演,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可贵的是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二、作业设计应分层,让学生自由选择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态度。作为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为此,笔者设计了作业“小超市”,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难易有分层,让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数量、形式及难度。如学习了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山一程》后,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1)背诵、默写《长相思·山一程》。(2)《长相思·山一程》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发挥想象写一段话)(3)爱画画的你能把《长相思·山一程》所描绘的画面画下来吗?(4)课后收集1~2首关于秋思的古诗词,并背下来。这四项作业,除了第一項为必做题,其他三项为选做题。能力一般的学生基本能默写、熟背整首词,而能力稍强、有好胜心的学生就会挑战更多、更难的作业。这样设计作业,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香”。在作业“小超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这何尝不是一种愉快的学习呢?
三、作业设计应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效资源和信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利用父亲节、母亲节,让学生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过节日,让其常怀感恩之心;教师节,让学生自己制作精美的卡片,画一幅表达心意的画或写一首隽永的小诗,献给最敬爱的老师们;中秋节,班上的学生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城市,让他们上网搜索或到图书馆查找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针对班上有个别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情况,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一次以“小学生是否可以上网打游戏”为主题的辩论赛;让学生调查附近使用错别字的现象,探究其原因并制定出相关的对策,或写一份调查报告;小区附近的公园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可教学生写倡议书,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加强了课内外、校内外的融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他们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四、作业评价倡导赏识和激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手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充满赏识。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寻找亮点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如有的学生书写工整、大方,就奖励他“最佳书写”章;有的学生所写的答案别具一格,见解独到,就奖励他“最佳创意”章……这样,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得到了赏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就会更加喜欢做语文作业了。
(二)多向评价
新学期开始,笔者让学生以4人为小组,完成评价任务。笔者首先发给每个小组一本“轮流周记”本,然后,每周由一位组员写一篇文章,其他三人进行批改、评价,以此类推。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评价的主体,也能在评价中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扬长避短,从而获得进步。
(三)多次评价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可能一次作业就能做得十分令人满意。于是,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作业后,依次通过自评、同桌互评、教师评价,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如果修改正确,同样可以得到奖励的小印章。通过多次评价一次作业,学生在养成改错的良好习惯的同时,自信心也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总之,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且情感丰富的学习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巧妙地利用作业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实践、研究,让作业真正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并且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勤于做作业,乐于做作业,从而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探索》(课题批准号:2016YQJK0163)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效性;优化策略
时光飞逝,转眼间笔者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已二十多年了,每天忙忙碌碌,除了备课、教学、参加教研,剩下大部分的时间就是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每到布置作业时,学生们就变得愁眉苦脸、怨声一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学生不明白写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补充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加强练习的重要性吗?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笔者:问题就在于作业的设计上。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教师该如何布置有效的语文作业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对此,教师需要做到并且能够做到的是在作业设计上进行创新,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作业设计中的几点尝试来谈谈如何优化作业以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实效性。
一、作业设计应多样化,让学生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感兴趣,那他们做起作业来肯定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所以,笔者布置作业时会一改以往单调、枯燥的做法,不会局限于词语、句子的抄写,或是背诵课文等,而是遵循作业的多样性原则,让看、听、说、读、写、做、玩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的血液里流淌着新鲜的活跃的学习因子。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从“要我做作业”变为“我想做作业”,甚至是乐意做作业。
(一)续写练习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笔者在新授课结束后会布置续写的作业。如学完《穷人》一文后,笔者让学生续写:西蒙的两个孩子最后的命运怎样了呢?桑娜和渔夫又会带领孩子们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呢?通过这样设计作业,学生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对桑娜夫妇的优秀品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而且拓展了思维及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绘画想象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语文文字的无限魅力,笔者让学生通过绘图进行想象,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学习《渔歌子》这首词后,笔者布置了给诗歌配上图画这样的作业。学生通过手中的五彩画笔,描绘了“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斜风细雨中,渔夫悠闲自在”的江南水乡图。
(三)编排课本剧
对于一些具有很强的教育性、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文章,可以安排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课文内容进行整理再加工,编排成课本剧。这一个过程实际上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学习《巨人的花园》这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为了掌握文中巨人与小男孩的性格特点,学生必须仔细研读人物的心理、语言、神态、动作等,反复揣摩,与文本进行对话,并且自制课本剧表演所需要的道具。虽然这个过程很费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对编排课本剧这种个性化的作业情有独钟,他们既出色地完成了舞台创作表演,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可贵的是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二、作业设计应分层,让学生自由选择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态度。作为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为此,笔者设计了作业“小超市”,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难易有分层,让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数量、形式及难度。如学习了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山一程》后,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1)背诵、默写《长相思·山一程》。(2)《长相思·山一程》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发挥想象写一段话)(3)爱画画的你能把《长相思·山一程》所描绘的画面画下来吗?(4)课后收集1~2首关于秋思的古诗词,并背下来。这四项作业,除了第一項为必做题,其他三项为选做题。能力一般的学生基本能默写、熟背整首词,而能力稍强、有好胜心的学生就会挑战更多、更难的作业。这样设计作业,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香”。在作业“小超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作业,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这何尝不是一种愉快的学习呢?
三、作业设计应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效资源和信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利用父亲节、母亲节,让学生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过节日,让其常怀感恩之心;教师节,让学生自己制作精美的卡片,画一幅表达心意的画或写一首隽永的小诗,献给最敬爱的老师们;中秋节,班上的学生有可能来自不同的城市,让他们上网搜索或到图书馆查找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针对班上有个别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情况,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一次以“小学生是否可以上网打游戏”为主题的辩论赛;让学生调查附近使用错别字的现象,探究其原因并制定出相关的对策,或写一份调查报告;小区附近的公园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可教学生写倡议书,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加强了课内外、校内外的融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他们的综合素养的提高,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四、作业评价倡导赏识和激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手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充满赏识。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寻找亮点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如有的学生书写工整、大方,就奖励他“最佳书写”章;有的学生所写的答案别具一格,见解独到,就奖励他“最佳创意”章……这样,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得到了赏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就会更加喜欢做语文作业了。
(二)多向评价
新学期开始,笔者让学生以4人为小组,完成评价任务。笔者首先发给每个小组一本“轮流周记”本,然后,每周由一位组员写一篇文章,其他三人进行批改、评价,以此类推。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评价的主体,也能在评价中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扬长避短,从而获得进步。
(三)多次评价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可能一次作业就能做得十分令人满意。于是,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作业后,依次通过自评、同桌互评、教师评价,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如果修改正确,同样可以得到奖励的小印章。通过多次评价一次作业,学生在养成改错的良好习惯的同时,自信心也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总之,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且情感丰富的学习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巧妙地利用作业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实践、研究,让作业真正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并且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勤于做作业,乐于做作业,从而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探索》(课题批准号:2016YQJK016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