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据“项群理论”,体操、武术、游泳、滑冰的共同點是表现运动的难点;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的共同点是隔网对抗性;篮球、足球、手球是同场对抗性;自行车、竞走是周期耐力性。这样分类,揭示了各类运动的相互联系,利于以项群来研究独特规律,为抓管理和训练带来了方便。受此启发,运动项目的改革虽有不同点,但在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评价上存在共同点,对每个共同点优化,就会得出抓宏观带微观课程改造的措施。这样,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训练能力、组织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就能提升,从而会增加就业水准。
【关键词】体育教育;术科课程;共同要素;项目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术科课程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设置术科30项,竞技类19项,非竞技类11项(占三分之一)。日本体育大学设置术科课20项,非竞技类6项(占三分之一)。我国体育总局直属院校设置24项,非竞技类占四分之一。这说明我国非竞技类课程偏少。
必修课比例越大,专业教育的划一性越强,选修课比例越大教育的弹性、灵活性就越大。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体育高校课程的划一性强,弹性、灵活性不足。这说明外国能根据人才市场变化,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每年都有新课程出现,而我国体育高校对市场反应迟钝,这与我国市场机制待完善有关。
从体育院校课程改造现状的调研知道,高校尚存在片面追求技术化,体质强度化,课程内容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训练化,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师资素质难满足育人目标要求等问题。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是:传统教育思想、理念、思维方式束缚,教学手段单一,知识缺乏综合,整体功能差等。
从课程改造的发展趋势看出,竞技项目正向大众健身项目改造,课程又向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体育方向发展,向灵活多样方向实践(如选项课原则上学生一年选一项课,素质好的学生则可以每学期选一项;选修课可采用比赛和娱乐健身等教学手段),还向多类型方向组织(普通课、专项课、提高课、选修课、保健课)。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正向精炼、趣味、实用方面进展。教材建设已向完善新的教学体系,能自主实践的走势进展。
总体看,体育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正向终身体育为主线,把育体与育心,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紧密结合,向充实就业能力方向细化。以上情况,为课题的研究提出了背景、基调、路线。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教育部体育课程改革文件,查阅图书、期刊、资料、论文集,从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能掌握别人的研究情况,防止重复。
(二)访谈法。
了解专家、教师对体育高校教学的经验、体会、意见。与学生座谈,知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向中小学教师征求提高育人质量的建议。
(三)对比法。
比较国内外体育学院术科课程设置情况,以改进我国的教学,更好落实培养规格。
(四)逻辑分析法。
对体育高校课程面向市场需要的实用性改造,应首先明确教学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共性问题,为此要进行分析,而且要创造性地勇于实践。
三、用三维健康理念作为体育课程改造的切入点
一切先进的课程改革都是从更新观念生发出来的。一切课程教育的困难和问题都源于旧观念的束缚。观念对课程改造的实践起着宏观控制的作用,因此应选好课程理念作为体育院校课程改造的切入点。
体育技术论突出了技术目标,强化了技术的规范性,却忽视了体育的锻炼价值。体质论在实践中对体质的概念认识模糊,往往把运动素质理解为体质,因不适当的运动负荷,致使学生身体体机能下降。近年来又有了快乐体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终生体育观念等。对这些观念,由于理论上的含糊和实践操作上的片面性,在体育课程改造实践中还没有产生主流影响。
教育部2002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体育课程性质的确定,同样适用于体育院校的教学。它触动了技术教学论的观念,也改变了唯生物学功能观,指出了在体育技能学习的同时,要有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功能,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丰富生活情趣及文化素养的功能。对体育课程的实践,应能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提高生活质量等。
以上看出,要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必须提倡“三维健康观”,因为它能反应课程设置的两条主线:(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这使学生的认知有了基本载体;(2)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这能体现出体育课程的价值基础。由此,用这种观念指导实践,会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体育与生活习惯。
为了更好落实三维健康观,应强调健康在学校体育中的基础地位,贯彻好以人为本的宗旨,将学生活动融入课程目标中。因此,我们提倡在体育课程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的育人思想。利用这样观念和思想的指导和统帅作用,就不难做到(1)让学生体验运动学习中的乐趣,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在体育实践中养成喜爱运动的习惯。(2)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参与学习,自定学习目标,自我评价,培养自学自练习惯。(3)改变教育中划一化、统一化,被动,机械性教学。(4)把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兴趣养成,及掌握一定运动技能作为学习评价标准。
四、体育传统术科课程改造实践的设计
课程是知识、经验、活动的载体。体育课程是健康第一思想、三维健康理念、体育理论、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
(一)新的课程目标设计要点
课程目标即是教学目标,是学生行为变化在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其功能主要包括判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教学方法最有实效,应采用的课程类型,便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判断。传统的教学目标编制是强调教师要做的事,提出抽象笼统的陈述,没有功能的特征,认知、技能、情感的三要素不全面等。改造后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下列要素:(1)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形成的具体行为,如完成、解决、达到、运用、形成等;(2)指出实现学生行为的条件,如相互讨论后,在教师提示下,在一分钟内做到等;(3)学生要达到的水准,如准确完成、基本达到等。我们可以列举一堂耐久跑课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的示例。 (1)通过学生讨论后和自由体验,明确耐久跑對发展心肺功能的作用,了解耐久跑动作要领及呼吸方法;(2)动作技能练习正确后,85%以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跑完1500米;(3)在活跃的气氛环境中,体验运动愉快的情感,形成用耐久跑进行锻炼的愿望;(4)以发展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养成良好意志品质。
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应学会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以更好就业。例如:对小学生不强调正规的竞技技术,应多练自然跑,培养自尊自信心,兴趣、提高体能;初中生则要掌握常见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方法;高中生则以竞技性运动项目为主,体育保健教育为主,加强运动学习的文化性,培养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由此,课程目标应有层次性,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
(二)体育课程内容改造的实践选择
二、三类体育高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而不是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因此,对传统的术科体育课程应不断调整、变革、创新、以更好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课程内容存在着重复现象严重,短距离跑、跨越式跳高、推铅球等项目从小学到大学在学,学生总是处在初级尝试中,没有做到不同学段的层次性、连续性。目前的教学内容没能很好满足健身、娱乐、体育教养、文化传播、个性发展塑造的需要。因此,应强调如网球、羽毛球、健身操等有氧运动项目,应重视田径的1500米跑、800米跑的极点体验,以培养人的意志力,以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而对于马拉松跑、划船等偏冷项目可以不教。
1、对竞技性项目内容的改造原则。我们不应把高水平竞技体育项目内容搬到课堂上,但它又属社会文化娱乐的区域,因此应引进和改造为教学内容。改造的原则是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群众体育活动特点,有选择的加工改造。改造项目的选择应是有教育价值的,能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的,场地器材和教师能力能达到的,改造的方法是:(1)简化技术结构,减小动作难度;(2)降低负荷要求;(3)调整场地器材规格,修改或简化比赛规则;(4)减小技术环节,突出主要要素;(5)突出整体,简化局部要求。
例如:武术教学内容改造后,套路运动就不是太多了,要求精,突出武术运动本质,降低了运动难度、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选编的内容重视了文化教育性、健身性,体现了武术运动攻防实用等技术特点,这就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武术素养。
2、对民间体育项目内容的改造方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中,由于教材内容的统一性要求,民间传统的运动项目没有得到很好开发。现在,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相互学习地域体育项目的条件,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内容需改造才能搬到课堂上。改造的原则应是把个体性的改造成群体性的(如踢毽子、跳格子等);有安全隐患的则在场地、器材、规则难度上改造(如放风筝、跳竹竿等)。
3、对健身运动项目内容的充实。软式排球是新兴运动项目,速度稍慢,有对抗性,不易造成伤害,老少皆宜,场地随意,规则多变,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从欧美、日本到我国均开展了此项运动。1995年北京体育大学将软式排球引入我国。2000年6月1日,教育部同意将软式排球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内容,现在它已成为全面健身的一个新亮点。它包括硬排的基础练习、大众娱乐、游戏、健身等内容。
对台球、轮滑、沙滩排球,要求场地器材高,应借鉴它们的运动内容,简化场地,运动规则,便于课堂教学。对于体育舞蹈、韵律操、街舞、街头篮球、街头足球等运动被汲取为教学内容,应以简洁、大方、活泼、美观、文明、健康为原则进行选择性改造。总之,教学内容的改造、选择、调整、补充应做到健身性与文化性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结合。
(三)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造的实践建构
教学方法指向教学目标,受教学内容制约,是教学的手段、措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填鸭式”。它有待改进的一些问题是:(1)教学和运动训练常采用从分解到完整的教学方法,可是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顺序却是从整体到分解,这就颠倒了认知过程。(2)不论是什么项目及学生的基础,都采用3—5学时的小单元学习安排,蜻蜓点水,造成内容过大过密学不会,而往往大单元教学才能解决这样问题。(3)对体育活动的方法开发较多,而对学会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学方法开发较差,个别教师甚至把教学方法变成惩罚学生的手段。
现在采用较多的教学方法的类型是:(1)提示型教学法(讲解、示范等)。长处是在短时间内理解、接受大量知识,有助于认知能力发展。这种教法适用于讲解、实际观察、看实验、看录像、电影、投影等。它适宜培养主体人的情感、审美体验(如足球运动教学中的表象训练)。这种教法的短处是不利于操作能力发展,限制了探究能力的发展(2)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特点是师生间、生生间共同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人格。这种教法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态度。采用这种教法的条件是学生有一定基础知识,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会流于形式(例如篮球、排球的对抗练习中对技术的学习)。(3)自主型教学法。特点是学生独立地解决本人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只需提供适当帮助。它的优势是学生能更自觉,更深刻,更持久掌握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如学会组织比赛,在比赛中学习裁判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考虑课程的难度是否适合自主学习,学生是否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学习的条件(资料、模型、标本等)。
未来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题是:万能的教学方法不存在,但无论何法必须重视认知、情感、技能目标达到的协同方法。(1)互动方式多边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活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增强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2)价值取向的个性。重视每个个体学习的参与度,发挥每个人潜能,强调教懂、教会、教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3)目标达成的全面性。改变传统方法达成单一目标的情况,为此对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等不同类型课选不同教法,强调教法的包容性,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4)选择方法运用的综合性。注重多种方法结合,互配使用,以反应教学的复杂性(思维方法、观察方法、评价方法等学法)。 (四)体育高校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改造的思路
传统的学习评价手段是考试,标准是分数,注重的是技术、技能评定,忽视对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评价,因此不能反映学生接受体育学习的实质效果。新的评价思想是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注重学习的过程(体能、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这就能做到为改进教学活动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
1、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范围。(1)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基础,应该确立相对统一的评价内容标准。(2)从个体差异上考虑,评价的内容则主要是每个学生在项目上的特长。(3)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应作为学习评价的内容。(4)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帮互学能力、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参与竞赛能力,对终身体育有重要影响,应该评价。
2、学习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因此学习评价不仅采用终结性评价,更要采用学习过程评价,而且要注重相对性评价。应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思考学习现状和改进目标。
3、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为了表明学生在各个领域所处的状态和进步情况,一般采用五级文字记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级制对大部分学生不会造成对学习信心的损伤,能较公平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学分制是对学习领域内容确定学分,要與等级评定结合运用,这在实践中证明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对难以从等级上反映的成绩,可以用评语反映,这会对学生起到良好激励和促进作用。
五、结论
(一)要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体育学院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与规格,组织模块性教学,注重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培养,完成专业基础课、限制选修课、专项选修课、辅修专业方向课的学分。
(二)持续发展是对师资水平的要求标准。(1)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落实三维健康理念,都要求教师要做到持续发展。(2)体育教师应由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3)体育教师应由体育课程复制者成为体育课程建设者、开发者。
(三)以三维健康观指导课程设置。体育高校课程改造的实践应改变落后的技术论和体质论观念,不能离开大纲、教材的技术目标就束手无策,不能把运动素质理解为体质,不能忽视教学作为育人手段的本质认识。快乐体育、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终生体育由于认识上的含糊和实际操作上的片面性,在高校还没有产生主流影响。现在课程设置的主线是体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
(四)要考虑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层次性、连续性。通过改造使竞技体育项目大众化,民族体育项目得以引进吸收,健身项目得到充实。要改变课程多而杂,内容陈旧、功能单一,选修课分量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人的能力发展现象。课程应向精炼、趣味、实用方向实践。
(五)教学方法要改变照葫芦画瓢的做法,让学生学会生存、促进健康。应探索适应个体差异,不同需求的教学方法。要强调教学的多边互动性,价值取向性,目标达成的全面性,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六)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法。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方
法应采用五级文字计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学分制应与等级评定相结合,还可以用评语对学生学习效果给予评定。
参考文献:
[1]张瑞林、闻兰、黄晓明,普通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1
[2]董俊、刘雪冰,高校体育教学新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1
[3]李晋裕等,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关键词】体育教育;术科课程;共同要素;项目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术科课程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设置术科30项,竞技类19项,非竞技类11项(占三分之一)。日本体育大学设置术科课20项,非竞技类6项(占三分之一)。我国体育总局直属院校设置24项,非竞技类占四分之一。这说明我国非竞技类课程偏少。
必修课比例越大,专业教育的划一性越强,选修课比例越大教育的弹性、灵活性就越大。与一些国家相比,我国体育高校课程的划一性强,弹性、灵活性不足。这说明外国能根据人才市场变化,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每年都有新课程出现,而我国体育高校对市场反应迟钝,这与我国市场机制待完善有关。
从体育院校课程改造现状的调研知道,高校尚存在片面追求技术化,体质强度化,课程内容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训练化,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师资素质难满足育人目标要求等问题。课程改革的制约因素是:传统教育思想、理念、思维方式束缚,教学手段单一,知识缺乏综合,整体功能差等。
从课程改造的发展趋势看出,竞技项目正向大众健身项目改造,课程又向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体育方向发展,向灵活多样方向实践(如选项课原则上学生一年选一项课,素质好的学生则可以每学期选一项;选修课可采用比赛和娱乐健身等教学手段),还向多类型方向组织(普通课、专项课、提高课、选修课、保健课)。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正向精炼、趣味、实用方面进展。教材建设已向完善新的教学体系,能自主实践的走势进展。
总体看,体育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正向终身体育为主线,把育体与育心,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紧密结合,向充实就业能力方向细化。以上情况,为课题的研究提出了背景、基调、路线。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教育部体育课程改革文件,查阅图书、期刊、资料、论文集,从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能掌握别人的研究情况,防止重复。
(二)访谈法。
了解专家、教师对体育高校教学的经验、体会、意见。与学生座谈,知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向中小学教师征求提高育人质量的建议。
(三)对比法。
比较国内外体育学院术科课程设置情况,以改进我国的教学,更好落实培养规格。
(四)逻辑分析法。
对体育高校课程面向市场需要的实用性改造,应首先明确教学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共性问题,为此要进行分析,而且要创造性地勇于实践。
三、用三维健康理念作为体育课程改造的切入点
一切先进的课程改革都是从更新观念生发出来的。一切课程教育的困难和问题都源于旧观念的束缚。观念对课程改造的实践起着宏观控制的作用,因此应选好课程理念作为体育院校课程改造的切入点。
体育技术论突出了技术目标,强化了技术的规范性,却忽视了体育的锻炼价值。体质论在实践中对体质的概念认识模糊,往往把运动素质理解为体质,因不适当的运动负荷,致使学生身体体机能下降。近年来又有了快乐体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终生体育观念等。对这些观念,由于理论上的含糊和实践操作上的片面性,在体育课程改造实践中还没有产生主流影响。
教育部2002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体育课程性质的确定,同样适用于体育院校的教学。它触动了技术教学论的观念,也改变了唯生物学功能观,指出了在体育技能学习的同时,要有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功能,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丰富生活情趣及文化素养的功能。对体育课程的实践,应能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提高生活质量等。
以上看出,要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必须提倡“三维健康观”,因为它能反应课程设置的两条主线:(1)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这使学生的认知有了基本载体;(2)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这能体现出体育课程的价值基础。由此,用这种观念指导实践,会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体育与生活习惯。
为了更好落实三维健康观,应强调健康在学校体育中的基础地位,贯彻好以人为本的宗旨,将学生活动融入课程目标中。因此,我们提倡在体育课程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的育人思想。利用这样观念和思想的指导和统帅作用,就不难做到(1)让学生体验运动学习中的乐趣,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在体育实践中养成喜爱运动的习惯。(2)使学生充分理解和参与学习,自定学习目标,自我评价,培养自学自练习惯。(3)改变教育中划一化、统一化,被动,机械性教学。(4)把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兴趣养成,及掌握一定运动技能作为学习评价标准。
四、体育传统术科课程改造实践的设计
课程是知识、经验、活动的载体。体育课程是健康第一思想、三维健康理念、体育理论、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
(一)新的课程目标设计要点
课程目标即是教学目标,是学生行为变化在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其功能主要包括判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教学方法最有实效,应采用的课程类型,便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判断。传统的教学目标编制是强调教师要做的事,提出抽象笼统的陈述,没有功能的特征,认知、技能、情感的三要素不全面等。改造后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下列要素:(1)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形成的具体行为,如完成、解决、达到、运用、形成等;(2)指出实现学生行为的条件,如相互讨论后,在教师提示下,在一分钟内做到等;(3)学生要达到的水准,如准确完成、基本达到等。我们可以列举一堂耐久跑课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的示例。 (1)通过学生讨论后和自由体验,明确耐久跑對发展心肺功能的作用,了解耐久跑动作要领及呼吸方法;(2)动作技能练习正确后,85%以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跑完1500米;(3)在活跃的气氛环境中,体验运动愉快的情感,形成用耐久跑进行锻炼的愿望;(4)以发展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养成良好意志品质。
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应学会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以更好就业。例如:对小学生不强调正规的竞技技术,应多练自然跑,培养自尊自信心,兴趣、提高体能;初中生则要掌握常见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方法;高中生则以竞技性运动项目为主,体育保健教育为主,加强运动学习的文化性,培养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由此,课程目标应有层次性,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
(二)体育课程内容改造的实践选择
二、三类体育高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而不是高水平的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因此,对传统的术科体育课程应不断调整、变革、创新、以更好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课程内容存在着重复现象严重,短距离跑、跨越式跳高、推铅球等项目从小学到大学在学,学生总是处在初级尝试中,没有做到不同学段的层次性、连续性。目前的教学内容没能很好满足健身、娱乐、体育教养、文化传播、个性发展塑造的需要。因此,应强调如网球、羽毛球、健身操等有氧运动项目,应重视田径的1500米跑、800米跑的极点体验,以培养人的意志力,以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而对于马拉松跑、划船等偏冷项目可以不教。
1、对竞技性项目内容的改造原则。我们不应把高水平竞技体育项目内容搬到课堂上,但它又属社会文化娱乐的区域,因此应引进和改造为教学内容。改造的原则是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群众体育活动特点,有选择的加工改造。改造项目的选择应是有教育价值的,能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的,场地器材和教师能力能达到的,改造的方法是:(1)简化技术结构,减小动作难度;(2)降低负荷要求;(3)调整场地器材规格,修改或简化比赛规则;(4)减小技术环节,突出主要要素;(5)突出整体,简化局部要求。
例如:武术教学内容改造后,套路运动就不是太多了,要求精,突出武术运动本质,降低了运动难度、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选编的内容重视了文化教育性、健身性,体现了武术运动攻防实用等技术特点,这就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武术素养。
2、对民间体育项目内容的改造方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中,由于教材内容的统一性要求,民间传统的运动项目没有得到很好开发。现在,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相互学习地域体育项目的条件,但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内容需改造才能搬到课堂上。改造的原则应是把个体性的改造成群体性的(如踢毽子、跳格子等);有安全隐患的则在场地、器材、规则难度上改造(如放风筝、跳竹竿等)。
3、对健身运动项目内容的充实。软式排球是新兴运动项目,速度稍慢,有对抗性,不易造成伤害,老少皆宜,场地随意,规则多变,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从欧美、日本到我国均开展了此项运动。1995年北京体育大学将软式排球引入我国。2000年6月1日,教育部同意将软式排球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内容,现在它已成为全面健身的一个新亮点。它包括硬排的基础练习、大众娱乐、游戏、健身等内容。
对台球、轮滑、沙滩排球,要求场地器材高,应借鉴它们的运动内容,简化场地,运动规则,便于课堂教学。对于体育舞蹈、韵律操、街舞、街头篮球、街头足球等运动被汲取为教学内容,应以简洁、大方、活泼、美观、文明、健康为原则进行选择性改造。总之,教学内容的改造、选择、调整、补充应做到健身性与文化性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结合。
(三)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造的实践建构
教学方法指向教学目标,受教学内容制约,是教学的手段、措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围着教师转”、“填鸭式”。它有待改进的一些问题是:(1)教学和运动训练常采用从分解到完整的教学方法,可是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顺序却是从整体到分解,这就颠倒了认知过程。(2)不论是什么项目及学生的基础,都采用3—5学时的小单元学习安排,蜻蜓点水,造成内容过大过密学不会,而往往大单元教学才能解决这样问题。(3)对体育活动的方法开发较多,而对学会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学方法开发较差,个别教师甚至把教学方法变成惩罚学生的手段。
现在采用较多的教学方法的类型是:(1)提示型教学法(讲解、示范等)。长处是在短时间内理解、接受大量知识,有助于认知能力发展。这种教法适用于讲解、实际观察、看实验、看录像、电影、投影等。它适宜培养主体人的情感、审美体验(如足球运动教学中的表象训练)。这种教法的短处是不利于操作能力发展,限制了探究能力的发展(2)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特点是师生间、生生间共同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人格。这种教法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态度。采用这种教法的条件是学生有一定基础知识,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否则会流于形式(例如篮球、排球的对抗练习中对技术的学习)。(3)自主型教学法。特点是学生独立地解决本人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只需提供适当帮助。它的优势是学生能更自觉,更深刻,更持久掌握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如学会组织比赛,在比赛中学习裁判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考虑课程的难度是否适合自主学习,学生是否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学习的条件(资料、模型、标本等)。
未来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题是:万能的教学方法不存在,但无论何法必须重视认知、情感、技能目标达到的协同方法。(1)互动方式多边性。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活动,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增强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2)价值取向的个性。重视每个个体学习的参与度,发挥每个人潜能,强调教懂、教会、教悦,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3)目标达成的全面性。改变传统方法达成单一目标的情况,为此对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等不同类型课选不同教法,强调教法的包容性,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4)选择方法运用的综合性。注重多种方法结合,互配使用,以反应教学的复杂性(思维方法、观察方法、评价方法等学法)。 (四)体育高校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改造的思路
传统的学习评价手段是考试,标准是分数,注重的是技术、技能评定,忽视对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评价,因此不能反映学生接受体育学习的实质效果。新的评价思想是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注重学习的过程(体能、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这就能做到为改进教学活动及时提供有效的信息。
1、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范围。(1)对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基础,应该确立相对统一的评价内容标准。(2)从个体差异上考虑,评价的内容则主要是每个学生在项目上的特长。(3)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应作为学习评价的内容。(4)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帮互学能力、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参与竞赛能力,对终身体育有重要影响,应该评价。
2、学习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信心,因此学习评价不仅采用终结性评价,更要采用学习过程评价,而且要注重相对性评价。应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思考学习现状和改进目标。
3、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为了表明学生在各个领域所处的状态和进步情况,一般采用五级文字记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级制对大部分学生不会造成对学习信心的损伤,能较公平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学分制是对学习领域内容确定学分,要與等级评定结合运用,这在实践中证明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对难以从等级上反映的成绩,可以用评语反映,这会对学生起到良好激励和促进作用。
五、结论
(一)要强调课程的实用性。体育学院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与规格,组织模块性教学,注重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培养,完成专业基础课、限制选修课、专项选修课、辅修专业方向课的学分。
(二)持续发展是对师资水平的要求标准。(1)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落实三维健康理念,都要求教师要做到持续发展。(2)体育教师应由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3)体育教师应由体育课程复制者成为体育课程建设者、开发者。
(三)以三维健康观指导课程设置。体育高校课程改造的实践应改变落后的技术论和体质论观念,不能离开大纲、教材的技术目标就束手无策,不能把运动素质理解为体质,不能忽视教学作为育人手段的本质认识。快乐体育、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终生体育由于认识上的含糊和实际操作上的片面性,在高校还没有产生主流影响。现在课程设置的主线是体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
(四)要考虑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层次性、连续性。通过改造使竞技体育项目大众化,民族体育项目得以引进吸收,健身项目得到充实。要改变课程多而杂,内容陈旧、功能单一,选修课分量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人的能力发展现象。课程应向精炼、趣味、实用方向实践。
(五)教学方法要改变照葫芦画瓢的做法,让学生学会生存、促进健康。应探索适应个体差异,不同需求的教学方法。要强调教学的多边互动性,价值取向性,目标达成的全面性,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六)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法。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方
法应采用五级文字计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学分制应与等级评定相结合,还可以用评语对学生学习效果给予评定。
参考文献:
[1]张瑞林、闻兰、黄晓明,普通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1
[2]董俊、刘雪冰,高校体育教学新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1
[3]李晋裕等,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