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已成《新课标》的要求之一。本文介绍了教学过程中利用一切教学因素让学生通过关注理解读、引导轻重读、尊重品味读、倡导领悟读、创设明理读、升华表情读等六方面就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阐述。
关键词主动学习 个性化行为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学生个性化阅读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笔者认为:学生个性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鉴赏、评价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变万化各有差异,所以产生学生个性化阅读。
2 关注理解读
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垦文本的空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方式与方法,这样既保护学生的个性学习,又不导致教与学的脱离。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在教学时,以读为本,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重点。理解语言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法。因此,我大胆采用“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的方法。既通过“读”去促进学生的理解,通过“读”促进学生深入地体会、想象。这样不断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在反复读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大量的典范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言语。
而且在朗读时,笔者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如在体会并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时,让学生动情、传情地朗读。如读“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句话时,我让学生通过重点词“抽出” 理解朗读,体会树木长得很快的样子和新长出的嫩叶满眼碧绿。这样通过理解,加以想象,把重音落在“抽出”,再读出惊喜的感觉,才能把自己的独特见解读出来。
3 引导轻重读
引导学生通过个性轻重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展现出来。如教学《搭石》一文,有这样一个重点句:“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我让学生根据重音的落脚点不同,思考这个句子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读法。结果学生找出以下八种答案:(1)重音落在“无论”,强调无条件的;(2)重音落在“只要”,强调充足条件;(3)重音落在“一定”,强调任何情况;(4)重音落在“合适”,强调不是随便;(5)重音落在“几个”,强调次数极多;(6)重音落在“满意”,强调满足心里;(7)重音落在“才肯”,强调某种条件;(8)重音同时落在以上情况中的任意几项。每个学生朗读时都找到重音落脚点不同,因为这些重音落脚点都生动地刻画了老人整搭石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这是搭石的心灵美,学生从中深刻感悟到祖国文字的奥妙。
4 尊重品味读
在阅读教学中,品析精彩语段的过程也是触摸作者丰富内心、感受作者语言风格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研究文本中的字词句段,想象作者的脑中景、心中情、胸中境、笔下意,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整体品味。如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这段话时,能否抓住“犹豫”这个词引导学生深入地品文是关键。此时,对于饥饿的“我”来说,面包是用来救命的,还在犹豫什么?“慢慢解”、“再展开”这两个动作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什么?为什么说五星红旗依然是那么鲜艳?这样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教学带动了整个片段的教学,学生对文本的揣摩和品味也更深刻。在感悟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学生也领会了语言的韵味,提高了自读自悟的能力,达到耐心地品文的效果。
又如《检阅》这篇课文中一名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正当同学们用赞美的语气努力读好这两句评价时,班上一位平时很少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突然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是不是也要夸夸负责训练这些同学的老师。”“如果老师没有同意让残废儿博莱克参加的话,那么博莱克也没有机会表现自己,其它同学说什么也没用。”这就是每个学生在生活积淀影响下个性阅读的感受。因为平时学生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了,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品味读,切切实实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5 倡导领悟读
在有情感的朗读中,学生在分析判断将要对某个词语读重些,某句话读得缓慢些时,这正需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对所学内容的思想感情有了正确理解的结果或表现。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我们花大量时间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方式反复的读来完成对文本的感悟。
(1)读通,针对“读通”的要求,学生找出长句子练习朗读,(写榕树枝干的句子)这样很快克服了朗读难点。
(2)读懂,学生找到“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一理解难点,相互讨论,解决并读懂了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鸟儿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没有加引号。
(3)读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些阅读活动都需要从时空上给予充分的自由读书活动,尽可能的让学生从多读几遍中获对文本的感悟,才能达到充实地悟文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倡导领悟读。
6 创设明理读
我们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首先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真正的读者,当成学习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对象,关注他们各自不同的阅读需要。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接近尾声时,我出示文本结束句:“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怎样才能把这句读懂,才能将其中所含的道理读出来呢?(学生自读自悟)
生1:“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强调“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是当时最有名的科学家,而伽利略却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生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突出“大”和“全部”,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权威,但他有时也会犯错误,伽利略敢于怀疑大哲学家的结论很了不起。
生3:“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是都对的。”我还加重一个“也”字,是为了表示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其他人更是如此,我们不应该盲目崇拜某一个人。
师:那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生4: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也会犯错误。
生5: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师:你有具体例子吗?
生5:以前我很相信学习参考书,有一次预习“辉”字时,有本参考书上说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光”部,我在《新华字典》里根本找不到“光”这个部首,最后问老师才知是查“小”部。今天学了这一课,我更加认识到做任何事都要敢于提出疑问,有自己的主见。
7 升华表情读
学生的朗读技巧需要教师的指导,正确的朗读需要智慧能力,流利朗读是在正确的基础上经过训练达到的一种状态。有感情地朗读则是在朗读过程中,通过轻、缓、急等形式,将作者或读者的情感表达出来。以读怡情,以情悟文,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教学中,“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一句,有的学生轻声读后说:“阮恒在抽血过程中吓呆了,所以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他悟出的是阮恒抽血时的担忧、害怕的心理;有的学生读得坚定有力:“阮恒在抽血过程中,开始还不知道害怕,很沉着坚定。”他悟出的是阮恒坚强的性格。“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起来,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学生反复品读这句话后,说:“突然”这个词说明他一下子感到害怕。这时孩子悟出原来的“一动不动”、“一句话不说”确实是不知道害怕,现在知道害怕了,才突然哭了,全身也颤抖起来。从而说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更深刻具体了,读的感情也更准确了。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个性阅读各种各样,所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精神愉悦振奋,能使他们所积累的词语在运用中增值,生成新的言语和新的思想,且每一种话语,每一种语体风格,每一个发展的背后,都蕴藏着典型、独特的言语与活生生的个性。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舞台,让阅读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天地,让阅读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个性阅读之花会越开越美丽!
关键词主动学习 个性化行为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学生个性化阅读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笔者认为:学生个性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鉴赏、评价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变万化各有差异,所以产生学生个性化阅读。
2 关注理解读
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垦文本的空间,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学习方式与方法,这样既保护学生的个性学习,又不导致教与学的脱离。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在教学时,以读为本,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重点。理解语言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法。因此,我大胆采用“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的方法。既通过“读”去促进学生的理解,通过“读”促进学生深入地体会、想象。这样不断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在反复读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大量的典范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言语。
而且在朗读时,笔者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如在体会并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时,让学生动情、传情地朗读。如读“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句话时,我让学生通过重点词“抽出” 理解朗读,体会树木长得很快的样子和新长出的嫩叶满眼碧绿。这样通过理解,加以想象,把重音落在“抽出”,再读出惊喜的感觉,才能把自己的独特见解读出来。
3 引导轻重读
引导学生通过个性轻重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展现出来。如教学《搭石》一文,有这样一个重点句:“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我让学生根据重音的落脚点不同,思考这个句子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读法。结果学生找出以下八种答案:(1)重音落在“无论”,强调无条件的;(2)重音落在“只要”,强调充足条件;(3)重音落在“一定”,强调任何情况;(4)重音落在“合适”,强调不是随便;(5)重音落在“几个”,强调次数极多;(6)重音落在“满意”,强调满足心里;(7)重音落在“才肯”,强调某种条件;(8)重音同时落在以上情况中的任意几项。每个学生朗读时都找到重音落脚点不同,因为这些重音落脚点都生动地刻画了老人整搭石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这是搭石的心灵美,学生从中深刻感悟到祖国文字的奥妙。
4 尊重品味读
在阅读教学中,品析精彩语段的过程也是触摸作者丰富内心、感受作者语言风格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研究文本中的字词句段,想象作者的脑中景、心中情、胸中境、笔下意,还原作者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整体品味。如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这段话时,能否抓住“犹豫”这个词引导学生深入地品文是关键。此时,对于饥饿的“我”来说,面包是用来救命的,还在犹豫什么?“慢慢解”、“再展开”这两个动作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什么?为什么说五星红旗依然是那么鲜艳?这样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的教学带动了整个片段的教学,学生对文本的揣摩和品味也更深刻。在感悟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学生也领会了语言的韵味,提高了自读自悟的能力,达到耐心地品文的效果。
又如《检阅》这篇课文中一名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正当同学们用赞美的语气努力读好这两句评价时,班上一位平时很少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突然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是不是也要夸夸负责训练这些同学的老师。”“如果老师没有同意让残废儿博莱克参加的话,那么博莱克也没有机会表现自己,其它同学说什么也没用。”这就是每个学生在生活积淀影响下个性阅读的感受。因为平时学生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了,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品味读,切切实实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5 倡导领悟读
在有情感的朗读中,学生在分析判断将要对某个词语读重些,某句话读得缓慢些时,这正需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对所学内容的思想感情有了正确理解的结果或表现。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我们花大量时间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方式反复的读来完成对文本的感悟。
(1)读通,针对“读通”的要求,学生找出长句子练习朗读,(写榕树枝干的句子)这样很快克服了朗读难点。
(2)读懂,学生找到“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一理解难点,相互讨论,解决并读懂了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鸟儿幸福生活的地方,因此没有加引号。
(3)读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些阅读活动都需要从时空上给予充分的自由读书活动,尽可能的让学生从多读几遍中获对文本的感悟,才能达到充实地悟文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倡导领悟读。
6 创设明理读
我们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首先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真正的读者,当成学习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对象,关注他们各自不同的阅读需要。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接近尾声时,我出示文本结束句:“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怎样才能把这句读懂,才能将其中所含的道理读出来呢?(学生自读自悟)
生1:“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强调“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是当时最有名的科学家,而伽利略却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结论是错误的。
生2:“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我读时突出“大”和“全部”,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权威,但他有时也会犯错误,伽利略敢于怀疑大哲学家的结论很了不起。
生3:“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是都对的。”我还加重一个“也”字,是为了表示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其他人更是如此,我们不应该盲目崇拜某一个人。
师:那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生4: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也会犯错误。
生5: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师:你有具体例子吗?
生5:以前我很相信学习参考书,有一次预习“辉”字时,有本参考书上说这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光”部,我在《新华字典》里根本找不到“光”这个部首,最后问老师才知是查“小”部。今天学了这一课,我更加认识到做任何事都要敢于提出疑问,有自己的主见。
7 升华表情读
学生的朗读技巧需要教师的指导,正确的朗读需要智慧能力,流利朗读是在正确的基础上经过训练达到的一种状态。有感情地朗读则是在朗读过程中,通过轻、缓、急等形式,将作者或读者的情感表达出来。以读怡情,以情悟文,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教学中,“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一句,有的学生轻声读后说:“阮恒在抽血过程中吓呆了,所以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他悟出的是阮恒抽血时的担忧、害怕的心理;有的学生读得坚定有力:“阮恒在抽血过程中,开始还不知道害怕,很沉着坚定。”他悟出的是阮恒坚强的性格。“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起来,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学生反复品读这句话后,说:“突然”这个词说明他一下子感到害怕。这时孩子悟出原来的“一动不动”、“一句话不说”确实是不知道害怕,现在知道害怕了,才突然哭了,全身也颤抖起来。从而说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更深刻具体了,读的感情也更准确了。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个性阅读各种各样,所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精神愉悦振奋,能使他们所积累的词语在运用中增值,生成新的言语和新的思想,且每一种话语,每一种语体风格,每一个发展的背后,都蕴藏着典型、独特的言语与活生生的个性。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释放的舞台,让阅读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天地,让阅读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个性阅读之花会越开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