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剪力墙及核心筒是高层建筑抗震的核心部分,约承担着结构整体80%以上的地震作用,因此研究新型组合剪力墙及核心筒是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关键。此前,国内外关于可显著提高剪力墙和简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多重组合抗震结构体系及其部件的系统研究较少。北京工业大学曹万林教授主持的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异形截面短肢剪力墙一筒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项目编号:8032005)与“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核心筒抗震性能及理论研究”(项目编号:8072007),在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筒体抗震研究过程中,不断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并在工程应用中显著提高了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
项目组突破传统单一不同特性材料组合为主的组合结构概念,研发了不同竖向抗侧力体系组合与不同特性材料组合联合应用的剪力墙和筒体结构及其构件,形成了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多重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新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抗震试验、理论和技术研究,为提高高层建筑、特别是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提供了新的抗震体系及其关键理论与技术支撑。
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等支持,获得经费1700余万元。研发出的新型组合结构抗震性能好、性价比合理,显著提高了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研究成果已在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等10省市的472万平方米的工程中推广应用,特别是在20余项大型复杂建筑中应用,显示了其重大的工程价值和应用前景,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基于上述成果,项目组共发表论文198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54篇,所发表的论著被国内外引用1495篇次;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2项;部分研究成果已被国家有关行业标准采用,先后获得省部级鉴定成果5项。其中在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项目组共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研究成果“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简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属国内外首创,先后获得了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项研究也促进了教学工作,2008年曹万林教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项目组突破传统单一不同特性材料组合为主的组合结构概念,研发了不同竖向抗侧力体系组合与不同特性材料组合联合应用的剪力墙和筒体结构及其构件,形成了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多重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新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抗震试验、理论和技术研究,为提高高层建筑、特别是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提供了新的抗震体系及其关键理论与技术支撑。
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等支持,获得经费1700余万元。研发出的新型组合结构抗震性能好、性价比合理,显著提高了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研究成果已在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等10省市的472万平方米的工程中推广应用,特别是在20余项大型复杂建筑中应用,显示了其重大的工程价值和应用前景,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基于上述成果,项目组共发表论文198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54篇,所发表的论著被国内外引用1495篇次;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2项;部分研究成果已被国家有关行业标准采用,先后获得省部级鉴定成果5项。其中在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项目组共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研究成果“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简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属国内外首创,先后获得了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项研究也促进了教学工作,2008年曹万林教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