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堕距等客观原因导致当今社会心理问题频发,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其中较为突出的方面。青少年往往面临着学业与生活双重压力,这一时期他们易迷失自我。心理“树洞”这一新兴事物具有隐私性强、方便快捷、可以结合线上线下模式有针对性、有靶向性地解决具体问题,有着巨大的潜力。文章分析了心理“树洞”的现状、优势与弊端并探讨了心理“树洞”用来解决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可行性。
关键词:“树洞”;文化堕距;心理问题;个性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平衡、不匹配,这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发。青少年面临着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由于内心尚不成熟,且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干扰,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
“树洞”一词本意是树木受伤后所形成的空心。树洞,后来成了隐藏秘密和不做回应的倾诉的象征,再后来逐渐发展为网络“树洞”的形式,其隐蔽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结合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本研究提出一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的心理“树洞”,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线下建立多元化的“树洞”现实空间,线上开发树洞网站与App,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给来访者提供倾诉场所及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发现青少年心理存在的问题并早期干预,缓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心理“树洞”对于解决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着巨大的前景。
一、青少年面临的心理问题
1.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是青少年最初依恋的来源,也可能是痛苦的冲突的来源。青少年的成长使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的自主,获得更多的自主,必然要从家庭转向外部, 并建立新的依恋关系。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都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来应对变化,而当他们之间的调整步伐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冲突。大量的实践证明,有缺陷的家庭教育和有不良影响的家庭环境等因素十分重要,不可忽视,因为它们往往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青少年在不良家庭环境下产生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家长也许并不能及时发现,而心理“树洞”却能通过用户的言行表现及时发现问题。
2.学业问题
青少年正处于中学阶段,学习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由于青少年的智力和能力有所差距,以及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及策略不同和“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然而部分人并没有正确认识这其中的关系,有些青少年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2]。
3.人际交往问题
青少年与同伴朋友交往频率要远远大于与家庭的交往,朋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会表现出许多心理上的不安与焦躁以及青春期性的萌动,而朋友能满足青少年归属与爱的需要,所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也非常重要。然而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自我同一性尚未形成,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存在诸多问题。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一旦出现问题,有些青少年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甚至通过极端的方法处理。这时他们需要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情感并为其保守秘密的地方,而具有隐私性隐秘性的心理“树洞”恰好能够发挥此作用,并及时阻止青少年迈向犯罪的边缘,从而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4.心理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是指青少年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和违反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或者他们无法习惯适应社会生活,而造成负面影响,危害自己、他人、甚至社会。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分为成瘾行为、内部失调和外部失调等方面,其中成瘾包括游戏及网络成瘾等;内部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青春期精神分裂和自杀倾向等;外部失调主要是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行为。许多研究都表明我国青少年问题仍然很多,情势依然严峻。而这些问题也主要是由于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没有被及时干预解决而造成的。
二、心理“树洞”的背景及现状
1.心理“树洞”的起源
“树洞”一词最初是指树木被虫蛀或者受到机械损伤后,长年累月形成的空洞,仍具有生命活力的树木所形成的空洞就称之为“树洞”。这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童话,把它定义为不能告人的秘密,纠结却有强烈的倾诉欲。最初“树洞”的形式是匿名信件,后来随着新型传播媒介的发展,“树洞”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2.心理“树洞”的发展
由传统媒介中的信件、电话再到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树洞”在向前发展着,而且与互联网联系日益密切。“树洞”在新媒体时代也在不断变化升级,从Web1.0时代到Web3.0时代,再到移动应用时代。“树洞”从网站平台发展到微博树洞和微信树洞,App。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树洞”的发展也变得更多元化、人性化。“树洞”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发泄平台,让围观秘密的人都成为宣泄者的观众,“树洞”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便捷的手段,受众范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受欢迎。
三、心理“树洞”的优势与匹配性
1.心理“树洞”的优势
首先,心理“树洞”的隐私性和隐蔽性为来访者的倾诉提供了防护层。青少年无论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方式进行心理咨询或者是倾诉,他们的心事秘密都会被严密的保护起来。就像是秘密到了“树洞”里面,并且被堵得严严实实,在这里,青少年可以放下心理防备,释放自己。其次,心理“树洞”的多元化平台以及线上线下的独特结合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有纸质的信件、电话倾诉和隔壁忏悔等方式,线下的心理“树洞”也会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线上的“树洞”有网站和App,青少年可进行线上心理咨询或倾诉,也可自由切换线上线下方式。最后,心理“树洞”的运营团队具有心理学背景,专业性强。来访者或用户中倘若存在偏激心理或者非常态并且不健康心理现象的青少年,其会在第一时间介入干预。
2.心理“树洞”与青少年的匹配性
青少年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问题青少年人数也越来越多。然而传统“树洞”对青少年影响甚微,并且传统“树洞”只是泛泛地影响着部分网民。尚处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仍以学业为主,很多学生在校并不能自主地接触网络。而心理“树洞”恰好弥补了这一点,线下心理“树洞”可以供青少年倾诉与心理咨询。此外,传统心理咨询室往往全校只有一个,而全校少说也有几千人,所以心理咨询室往往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心理“树洞”线上的方式使得青少年在家就可以进行倾诉及心理咨询,也大大节约了青少年的时間,使得青少年在校更专心地学习。心理“树洞”的匿名性、隐秘性以及线上线下的结合方式,能为青少年提供便捷的倾诉和心理咨询方式,也使得青少年放心倾诉内心的苦恼,得到心灵净化与压力释放。所以心理“树洞”和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匹配度。
四、前景及展望
1.心理“树洞”的发展前景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不只是身体上的健康,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只有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才可能会繁荣昌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压力不断增加,出现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各年龄阶段都有出现,但青少年心理问题更为普遍,青少年犯罪现象也相当严重。青少年迫切需要心理“树洞”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网络“树洞”发展参差不齐,专业心理咨询师缺乏,现在急需心理"树洞"的出现。心理“树洞”在当前青少年问题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2. 展望
总之,在当今社会文化堕距现象下,青少年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前互联网“树洞”及中学心理咨询室也存在诸多弊端,而心理“树洞”能够便捷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舒缓并解决心理问题,使青少年的心灵得到净化,使青少年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心理“树洞”的建立也可以解决部分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增加了就业岗位。本研究的心理“树洞”也是一种基于传统“树洞”与心理咨询合二为一的创新模式。心理“树洞”的独特优势将会极大地帮助改善处于暴风骤雨中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必将会越来越重视心理问题,未来心理“树洞”会得到极大的发展。笔者相信心理“树洞”的发展,将会极大改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但不止于青少年。
参考文献:
[1]韩刚.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家庭因素[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匡倩.青少年学业压力与身心健康[J].江苏教育,2017(32):38-39.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家级2018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075)。
作者简介:刘方,女,河南新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咨询新方法。
通信作者:王满,男,安徽合肥人,硕士,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团委书记。
关键词:“树洞”;文化堕距;心理问题;个性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平衡、不匹配,这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发。青少年面临着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由于内心尚不成熟,且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干扰,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近年来尤为突出。
“树洞”一词本意是树木受伤后所形成的空心。树洞,后来成了隐藏秘密和不做回应的倾诉的象征,再后来逐渐发展为网络“树洞”的形式,其隐蔽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结合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本研究提出一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的心理“树洞”,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线下建立多元化的“树洞”现实空间,线上开发树洞网站与App,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给来访者提供倾诉场所及心理咨询服务,及时发现青少年心理存在的问题并早期干预,缓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心理“树洞”对于解决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着巨大的前景。
一、青少年面临的心理问题
1.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是青少年最初依恋的来源,也可能是痛苦的冲突的来源。青少年的成长使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的自主,获得更多的自主,必然要从家庭转向外部, 并建立新的依恋关系。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都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来应对变化,而当他们之间的调整步伐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冲突。大量的实践证明,有缺陷的家庭教育和有不良影响的家庭环境等因素十分重要,不可忽视,因为它们往往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青少年在不良家庭环境下产生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家长也许并不能及时发现,而心理“树洞”却能通过用户的言行表现及时发现问题。
2.学业问题
青少年正处于中学阶段,学习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由于青少年的智力和能力有所差距,以及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及策略不同和“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然而部分人并没有正确认识这其中的关系,有些青少年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2]。
3.人际交往问题
青少年与同伴朋友交往频率要远远大于与家庭的交往,朋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会表现出许多心理上的不安与焦躁以及青春期性的萌动,而朋友能满足青少年归属与爱的需要,所以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也非常重要。然而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自我同一性尚未形成,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存在诸多问题。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一旦出现问题,有些青少年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甚至通过极端的方法处理。这时他们需要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情感并为其保守秘密的地方,而具有隐私性隐秘性的心理“树洞”恰好能够发挥此作用,并及时阻止青少年迈向犯罪的边缘,从而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4.心理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是指青少年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和违反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或者他们无法习惯适应社会生活,而造成负面影响,危害自己、他人、甚至社会。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分为成瘾行为、内部失调和外部失调等方面,其中成瘾包括游戏及网络成瘾等;内部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青春期精神分裂和自杀倾向等;外部失调主要是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行为。许多研究都表明我国青少年问题仍然很多,情势依然严峻。而这些问题也主要是由于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没有被及时干预解决而造成的。
二、心理“树洞”的背景及现状
1.心理“树洞”的起源
“树洞”一词最初是指树木被虫蛀或者受到机械损伤后,长年累月形成的空洞,仍具有生命活力的树木所形成的空洞就称之为“树洞”。这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童话,把它定义为不能告人的秘密,纠结却有强烈的倾诉欲。最初“树洞”的形式是匿名信件,后来随着新型传播媒介的发展,“树洞”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2.心理“树洞”的发展
由传统媒介中的信件、电话再到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树洞”在向前发展着,而且与互联网联系日益密切。“树洞”在新媒体时代也在不断变化升级,从Web1.0时代到Web3.0时代,再到移动应用时代。“树洞”从网站平台发展到微博树洞和微信树洞,App。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树洞”的发展也变得更多元化、人性化。“树洞”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发泄平台,让围观秘密的人都成为宣泄者的观众,“树洞”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便捷的手段,受众范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受欢迎。
三、心理“树洞”的优势与匹配性
1.心理“树洞”的优势
首先,心理“树洞”的隐私性和隐蔽性为来访者的倾诉提供了防护层。青少年无论是通过线上还是线下方式进行心理咨询或者是倾诉,他们的心事秘密都会被严密的保护起来。就像是秘密到了“树洞”里面,并且被堵得严严实实,在这里,青少年可以放下心理防备,释放自己。其次,心理“树洞”的多元化平台以及线上线下的独特结合能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有纸质的信件、电话倾诉和隔壁忏悔等方式,线下的心理“树洞”也会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线上的“树洞”有网站和App,青少年可进行线上心理咨询或倾诉,也可自由切换线上线下方式。最后,心理“树洞”的运营团队具有心理学背景,专业性强。来访者或用户中倘若存在偏激心理或者非常态并且不健康心理现象的青少年,其会在第一时间介入干预。
2.心理“树洞”与青少年的匹配性
青少年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问题青少年人数也越来越多。然而传统“树洞”对青少年影响甚微,并且传统“树洞”只是泛泛地影响着部分网民。尚处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仍以学业为主,很多学生在校并不能自主地接触网络。而心理“树洞”恰好弥补了这一点,线下心理“树洞”可以供青少年倾诉与心理咨询。此外,传统心理咨询室往往全校只有一个,而全校少说也有几千人,所以心理咨询室往往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心理“树洞”线上的方式使得青少年在家就可以进行倾诉及心理咨询,也大大节约了青少年的时間,使得青少年在校更专心地学习。心理“树洞”的匿名性、隐秘性以及线上线下的结合方式,能为青少年提供便捷的倾诉和心理咨询方式,也使得青少年放心倾诉内心的苦恼,得到心灵净化与压力释放。所以心理“树洞”和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匹配度。
四、前景及展望
1.心理“树洞”的发展前景
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不只是身体上的健康,心理健康也同样重要。只有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才可能会繁荣昌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压力不断增加,出现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各年龄阶段都有出现,但青少年心理问题更为普遍,青少年犯罪现象也相当严重。青少年迫切需要心理“树洞”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网络“树洞”发展参差不齐,专业心理咨询师缺乏,现在急需心理"树洞"的出现。心理“树洞”在当前青少年问题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2. 展望
总之,在当今社会文化堕距现象下,青少年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前互联网“树洞”及中学心理咨询室也存在诸多弊端,而心理“树洞”能够便捷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舒缓并解决心理问题,使青少年的心灵得到净化,使青少年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心理“树洞”的建立也可以解决部分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增加了就业岗位。本研究的心理“树洞”也是一种基于传统“树洞”与心理咨询合二为一的创新模式。心理“树洞”的独特优势将会极大地帮助改善处于暴风骤雨中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必将会越来越重视心理问题,未来心理“树洞”会得到极大的发展。笔者相信心理“树洞”的发展,将会极大改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但不止于青少年。
参考文献:
[1]韩刚.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家庭因素[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匡倩.青少年学业压力与身心健康[J].江苏教育,2017(32):38-39.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家级2018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075)。
作者简介:刘方,女,河南新乡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咨询新方法。
通信作者:王满,男,安徽合肥人,硕士,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