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适应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减负增效;信息技术;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6-046-01
一、更新观念
信息技术课应纳入常规教学管理,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状况的晴雨表,即成为必修课。学校必须转变观念,学校管理上要正规起来,建立科学的学科观,一旦教学管理层面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及时更新电脑室设备,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给信息技术教育以应有的重视。优化备课,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能力要有详细的了解,掌握教材精神、把握教学重点,以便根据学生实际安排教学进度,找准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精练易懂,便于学生掌握和实现,使学生全面参与学习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处理好教学关系
信息技术发展飞快,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新技术新应用的更新更是迅速,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理。在使用教材时,教材中所提到的软件,市场上已有更新的版本,因此应教会学生触类旁通。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与学生沟通感情,做学生的朋友,尽最大努力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和交互性,尽可能让学生一人一机,使教学氛围和谐宽松又热烈活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必修部分只有 “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占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
三、减负的根本途径
1.自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减负的基础
由于网络上的知识量浩如烟海,有别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在此过程中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对于课本来说,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面对一定的学习目标时,信息量更大,角度更多,知识更新更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搜索学习资料,面对大容量的信息,学生要学会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必须对其进行选择、分析和加工,网络学习就是很典型的一个模式,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其自学能力,学生还可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并且通过网络获得帮助。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网上对话、网上论坛、网上个人主页和博客等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将网络上搜索整理的学习资料与其他同学分享,最后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
2.动手——信息技术课程减负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不应是作为一门专业来学。我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比较有趣的语言来描述一些操作,教学中,我比较重视激发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如在教学“图像处理”单元中“魔术棒”这一工具时,我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它的强大功能,这可以使学生对图像处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学习资料,在有了这个心理基础之上,我再提出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其中的奥秘、动手实践,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设计,首先遵循本次课程改革“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即课程既需要关注全体学生,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其次,因为确定了培养信息素养为课程的目标,于是,内容及结构设计以这种意图的恰当表达为要旨。
3.分层——信息技术肩负的抓手
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老师的教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分层又是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程度,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分别对待,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完成任务。在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 “字处理软件”单元中,教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布置学生排版出一份主题小报。此时,要重点指导基础较差或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置出漂亮的版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而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刘睿智.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信息化的探讨[J].德州学院学报,2005(06).
[2]李艺,李冬梅主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京.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5).
[4]刘美凤,乌美娜.信息技术在国外高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1999(01).
关键词:减负增效;信息技术;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6-046-01
一、更新观念
信息技术课应纳入常规教学管理,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开展状况的晴雨表,即成为必修课。学校必须转变观念,学校管理上要正规起来,建立科学的学科观,一旦教学管理层面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及时更新电脑室设备,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给信息技术教育以应有的重视。优化备课,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能力要有详细的了解,掌握教材精神、把握教学重点,以便根据学生实际安排教学进度,找准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精练易懂,便于学生掌握和实现,使学生全面参与学习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处理好教学关系
信息技术发展飞快,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新技术新应用的更新更是迅速,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理。在使用教材时,教材中所提到的软件,市场上已有更新的版本,因此应教会学生触类旁通。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与学生沟通感情,做学生的朋友,尽最大努力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和交互性,尽可能让学生一人一机,使教学氛围和谐宽松又热烈活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必修部分只有 “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占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
三、减负的根本途径
1.自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减负的基础
由于网络上的知识量浩如烟海,有别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在此过程中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相对于课本来说,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面对一定的学习目标时,信息量更大,角度更多,知识更新更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来搜索学习资料,面对大容量的信息,学生要学会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必须对其进行选择、分析和加工,网络学习就是很典型的一个模式,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其自学能力,学生还可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并且通过网络获得帮助。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网上对话、网上论坛、网上个人主页和博客等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将网络上搜索整理的学习资料与其他同学分享,最后达到共同的学习目的。
2.动手——信息技术课程减负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不应是作为一门专业来学。我在教学中往往采用比较有趣的语言来描述一些操作,教学中,我比较重视激发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如在教学“图像处理”单元中“魔术棒”这一工具时,我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它的强大功能,这可以使学生对图像处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学习资料,在有了这个心理基础之上,我再提出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其中的奥秘、动手实践,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设计,首先遵循本次课程改革“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即课程既需要关注全体学生,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其次,因为确定了培养信息素养为课程的目标,于是,内容及结构设计以这种意图的恰当表达为要旨。
3.分层——信息技术肩负的抓手
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老师的教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讲授分层又是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程度,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分成相应的几个层次,分别对待,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完成任务。在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 “字处理软件”单元中,教师讲解对文字进行修饰的方法后,布置学生排版出一份主题小报。此时,要重点指导基础较差或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设置出漂亮的版面,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而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刘睿智.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信息化的探讨[J].德州学院学报,2005(06).
[2]李艺,李冬梅主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京.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5).
[4]刘美凤,乌美娜.信息技术在国外高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