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佤族“猎头”祭祀的习俗由来已久,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渐废止,一直被视为人类学研究的活化石。本文试对佤族“猎头”习俗的各种起源进行梳理,探寻生存需求与这一习俗之间根深蒂固的因果关系,并对佤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展开探讨。
【关键词】:佤族;猎头习俗;起源;释读
一、“猎头”及“猎头文化圈”
“猎头”往往被称为“猎头血祭”、“猎头祭鼓”、“砍人头”。它属于原始杀人祭祀的一种。这种用人祭祀的习俗并非佤族独有,也并非中国独有,在亚洲的中国、东南亚诸国、美洲的印第安人等都有迹可循,虽然这些习俗时秩不一、内容有异,但都存在于一个共同的社会形态中,即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时期。[1]在亚洲范围内,曾长期存在过一个东至台湾高山族、南达印度尼西亚达雅克人、北至我国湖广、两广地区的燎人,西为云南佤族所形成的猎头文化圈子。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进程中,这一圈子逐渐消失。其先后顺序为:明清时期,我国湖广、两广地区的燎人率先革除猎头这一习俗,其次是南洋诸岛,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台湾高山族也废除了猎头的习俗,至1958年,经中央政府和佤族反复协商,佤族人的猎头习俗停止在1958年。
二、佤族猎头习俗的起源
佤族猎头是以武装出征的方式猎取人的头颅,多采取数人或单人出去伏击几个或单个的路人,形同狩猎,故称“猎头”,这是猎头最主要的方式。另外,部落或村寨之间的械斗及战争中取得的人头也称为猎头,但不是主要方式。传说佤族猎头习俗的起源主要与洪水和祭谷有关。如以前佤族居住的地方发大水,淹没徒弟和房屋,并且死了很多人,墙上的壁虎告诉佤族人说贡一个人头给神,洪水就会停,人们没办法就照做了,水果然停了,自此,砍人头祭祀就在佤族人中形成了气候;孔明教蛮人种谷,但给佤族人的却是煮熟过的种子,不会发芽,又去请教孔明,他教佤族人用人头祭谷,果然获得丰收。自此,人头祭谷也就成了气候。虽然在学术研究中,传说并无依据,但是也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启发。
学界学者也对佤族猎头的起源展开了诸多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佤族猎头习俗是用来祭祀木鼓的。木鼓是佤族的象征,传统佤族村寨里都放有一个木鼓,多用红毛树或椿树的树干制成,有大有小。木鼓是佤族文化中一种有灵魂、有知觉、有感情的灵物,是佤族文化中主体神木依吉下到人间时依附的器物,是佤族文化中祈求生存繁衍的崇拜物,是“生”的象征。[2]二是猎头习俗源于古老的食人习俗和习俗。腹葬即将村落或部族中死去的英雄或者是具有超强能力的成员分而食之,以期传承或者获得死者所具有的能力。三是猎头习俗源于血族复仇。即佤族村寨与村寨之间发生冲突,死伤在所难免,从此相互结下仇恨,每个村寨都已猎杀对方人口作为自己的荣誉和贬低对方的手段,如此你来我往,以致村落之间的仇恨数代人不解。
三、佤族猎头习俗的释读
佤族猎头这一习俗,在当今现代文明社会看来,是一种血腥的、违背人伦的陋习,但是以一种客观的学术研究来审视佤族猎头习俗,我们会发现,佤族猎头习俗的存在实际上是佤族社会生产力极度落后的真实写照,这种在现代社会看来残忍而且血腥的杀戮集中体现了食物对于人生存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这一关系在猎头习俗的各种起源说中都有体现。
从佤族猎头起源的传说来看,无论是洪水还是获取鼓舞,其实都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没供人头,洪水来了,淹没土地,庄稼没了收成;供了人头,洪水退了,谷物丰收了,人们有食物吃。不用人头祭祀,谷物不发芽,为了使谷物发芽,用人头祭祀。实际上,人们猎头祭祀神灵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食物,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其为生存的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
从猎头用来祭祀木鼓来看,木鼓是佤族人心中的通天之器,祭木鼓时敲响鼓,掌管农作物生长的神“司欧布”就会知道有人来祭拜,来享用贡品时就会给佤族人带来丰收。这样看来,猎头祭木鼓也是为了获得神的眷顾,给自己的部落带来丰收,维持自身的生存。不用其它动物的头而用人头来祭祀,是因为人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下最有价值的东西,人头祭是在向神表达最高的尊崇,目的也是为了获得神更多的眷顾;猎头的对象是其他村落或部族的人而不是本村落的人,是因为杀死其他村落的成员本身就是对自己竞争对手的打击,是为了在有限的生存空间内壮大自身实力,在激烈的生存争夺战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从另外一种观点来看,“木鼓是佤族生殖崇拜的体现,木鼓外形像女人的下体,鼓锤则像男根,击鼓也就是模仿男女交媾,有生殖繁衍后代之意,”[3]用头颅来祭祀木鼓,是祈求激发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使自己的村落人丁兴旺,也是一种生的需求。
从猎头习俗源于食人习俗和腹葬习俗的观点来看。早期原始先民确有食人的习俗,其产生原因主要为食物匮乏导致的饥不择食,从而将族群内的老弱病残和战争中俘获的俘虏当作食物来源和补充;腹葬则主要是希望通过吃掉死去的本族部落的人,特别是拥有超常人智慧和能力的人,从而继承和获得他们所拥有的超强能力。不难看出,食人和腹葬也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或者壮大生存力量而进行的,只不过二者之间完成目的的方式存在差异,——食人是因为生存已经受到现实威胁,是一种本能;腹葬则是一种储备,是一种对生存的未雨绸缪。
综上所述,无论是传说起源,还是学者研究的起源说,猎头习俗的最终目的都是以满足生存需要和壮大生存力量为落脚点而进行的,是一种对生的本能需求。
四、佤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从1958年佤族废止猎头习俗开始,猎头习俗的消失经历了买头、借头、刻木雕人做替身、用其他动物头颅做替身等数个过程,足见其对佤族人影响之大和在佤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佤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猎头和木鼓及剽牛等佤族传统文化也在逐渐演变。特别是近年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佤族地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商业化的入侵导致佤族传统文化原有意义逐渐消亡,一些旅游景点敲响了木鼓,“剽牛卖肉”也成为吸引游客的手段之一。发展经济固然是第一要务,但是,如何在开发中保护佤族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和焦点。
首先,政府必须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在开发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积极引导佤族人解放思想,同时尊重当地人的意愿,不能搞“唯经济论”和GDP至上;在引进开发的过程中注重质而非量,做好项目的评估工作。其次,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应当遵循基本的道德底线,不能因经济利益而曲解、误导传统文化的本意;同时,可以考虑由商业资本投入开发,本地人经营管理的新型模式,即利用了商人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本地人经营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文化的变质变味。再次,佤族本民族应当重视起传统文化的保护,尽快建立起传统文化保护体系,自觉抵制外界对本民族文化的误导,面对强势文化的误解和歪曲,不能随波逐流,放任不管,只有这样,佤族文化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代代相传。
注释:
[1]赵洪泽,《佤族猎头习俗的认知》[J].思茅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
[2]左永平,《解读佤族猎头祭鬼》[J],思茅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8,4.
[3]付爱民,《佤族木鼓文化解析研究》[J],文化研究,2006,01.
参考文献:
[1]赵洪泽,《佤族猎头习俗的认知》[J].思茅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
[2]王胜华《西盟佤族猎头习俗和头颅崇拜》[J],中国文化,2009,11.
[3]左永平,《解读佤族猎头祭鬼》[J],思茅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8,4.
[4]付爱民,《佤族木鼓文化解析研究》[J],文化研究,2006,01.
[5]高宏慧,《论临沧佤族节祭文化的特点与开发》[J],临沧高等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5,01.
[6]杨竹芬,《论佤族生殖崇拜》[J],临沧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2010,12.
【关键词】:佤族;猎头习俗;起源;释读
一、“猎头”及“猎头文化圈”
“猎头”往往被称为“猎头血祭”、“猎头祭鼓”、“砍人头”。它属于原始杀人祭祀的一种。这种用人祭祀的习俗并非佤族独有,也并非中国独有,在亚洲的中国、东南亚诸国、美洲的印第安人等都有迹可循,虽然这些习俗时秩不一、内容有异,但都存在于一个共同的社会形态中,即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时期。[1]在亚洲范围内,曾长期存在过一个东至台湾高山族、南达印度尼西亚达雅克人、北至我国湖广、两广地区的燎人,西为云南佤族所形成的猎头文化圈子。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明进程中,这一圈子逐渐消失。其先后顺序为:明清时期,我国湖广、两广地区的燎人率先革除猎头这一习俗,其次是南洋诸岛,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台湾高山族也废除了猎头的习俗,至1958年,经中央政府和佤族反复协商,佤族人的猎头习俗停止在1958年。
二、佤族猎头习俗的起源
佤族猎头是以武装出征的方式猎取人的头颅,多采取数人或单人出去伏击几个或单个的路人,形同狩猎,故称“猎头”,这是猎头最主要的方式。另外,部落或村寨之间的械斗及战争中取得的人头也称为猎头,但不是主要方式。传说佤族猎头习俗的起源主要与洪水和祭谷有关。如以前佤族居住的地方发大水,淹没徒弟和房屋,并且死了很多人,墙上的壁虎告诉佤族人说贡一个人头给神,洪水就会停,人们没办法就照做了,水果然停了,自此,砍人头祭祀就在佤族人中形成了气候;孔明教蛮人种谷,但给佤族人的却是煮熟过的种子,不会发芽,又去请教孔明,他教佤族人用人头祭谷,果然获得丰收。自此,人头祭谷也就成了气候。虽然在学术研究中,传说并无依据,但是也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启发。
学界学者也对佤族猎头的起源展开了诸多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佤族猎头习俗是用来祭祀木鼓的。木鼓是佤族的象征,传统佤族村寨里都放有一个木鼓,多用红毛树或椿树的树干制成,有大有小。木鼓是佤族文化中一种有灵魂、有知觉、有感情的灵物,是佤族文化中主体神木依吉下到人间时依附的器物,是佤族文化中祈求生存繁衍的崇拜物,是“生”的象征。[2]二是猎头习俗源于古老的食人习俗和习俗。腹葬即将村落或部族中死去的英雄或者是具有超强能力的成员分而食之,以期传承或者获得死者所具有的能力。三是猎头习俗源于血族复仇。即佤族村寨与村寨之间发生冲突,死伤在所难免,从此相互结下仇恨,每个村寨都已猎杀对方人口作为自己的荣誉和贬低对方的手段,如此你来我往,以致村落之间的仇恨数代人不解。
三、佤族猎头习俗的释读
佤族猎头这一习俗,在当今现代文明社会看来,是一种血腥的、违背人伦的陋习,但是以一种客观的学术研究来审视佤族猎头习俗,我们会发现,佤族猎头习俗的存在实际上是佤族社会生产力极度落后的真实写照,这种在现代社会看来残忍而且血腥的杀戮集中体现了食物对于人生存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这一关系在猎头习俗的各种起源说中都有体现。
从佤族猎头起源的传说来看,无论是洪水还是获取鼓舞,其实都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没供人头,洪水来了,淹没土地,庄稼没了收成;供了人头,洪水退了,谷物丰收了,人们有食物吃。不用人头祭祀,谷物不发芽,为了使谷物发芽,用人头祭祀。实际上,人们猎头祭祀神灵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食物,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其为生存的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
从猎头用来祭祀木鼓来看,木鼓是佤族人心中的通天之器,祭木鼓时敲响鼓,掌管农作物生长的神“司欧布”就会知道有人来祭拜,来享用贡品时就会给佤族人带来丰收。这样看来,猎头祭木鼓也是为了获得神的眷顾,给自己的部落带来丰收,维持自身的生存。不用其它动物的头而用人头来祭祀,是因为人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下最有价值的东西,人头祭是在向神表达最高的尊崇,目的也是为了获得神更多的眷顾;猎头的对象是其他村落或部族的人而不是本村落的人,是因为杀死其他村落的成员本身就是对自己竞争对手的打击,是为了在有限的生存空间内壮大自身实力,在激烈的生存争夺战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从另外一种观点来看,“木鼓是佤族生殖崇拜的体现,木鼓外形像女人的下体,鼓锤则像男根,击鼓也就是模仿男女交媾,有生殖繁衍后代之意,”[3]用头颅来祭祀木鼓,是祈求激发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使自己的村落人丁兴旺,也是一种生的需求。
从猎头习俗源于食人习俗和腹葬习俗的观点来看。早期原始先民确有食人的习俗,其产生原因主要为食物匮乏导致的饥不择食,从而将族群内的老弱病残和战争中俘获的俘虏当作食物来源和补充;腹葬则主要是希望通过吃掉死去的本族部落的人,特别是拥有超常人智慧和能力的人,从而继承和获得他们所拥有的超强能力。不难看出,食人和腹葬也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或者壮大生存力量而进行的,只不过二者之间完成目的的方式存在差异,——食人是因为生存已经受到现实威胁,是一种本能;腹葬则是一种储备,是一种对生存的未雨绸缪。
综上所述,无论是传说起源,还是学者研究的起源说,猎头习俗的最终目的都是以满足生存需要和壮大生存力量为落脚点而进行的,是一种对生的本能需求。
四、佤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从1958年佤族废止猎头习俗开始,猎头习俗的消失经历了买头、借头、刻木雕人做替身、用其他动物头颅做替身等数个过程,足见其对佤族人影响之大和在佤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佤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猎头和木鼓及剽牛等佤族传统文化也在逐渐演变。特别是近年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佤族地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商业化的入侵导致佤族传统文化原有意义逐渐消亡,一些旅游景点敲响了木鼓,“剽牛卖肉”也成为吸引游客的手段之一。发展经济固然是第一要务,但是,如何在开发中保护佤族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和焦点。
首先,政府必须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在开发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积极引导佤族人解放思想,同时尊重当地人的意愿,不能搞“唯经济论”和GDP至上;在引进开发的过程中注重质而非量,做好项目的评估工作。其次,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应当遵循基本的道德底线,不能因经济利益而曲解、误导传统文化的本意;同时,可以考虑由商业资本投入开发,本地人经营管理的新型模式,即利用了商人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本地人经营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文化的变质变味。再次,佤族本民族应当重视起传统文化的保护,尽快建立起传统文化保护体系,自觉抵制外界对本民族文化的误导,面对强势文化的误解和歪曲,不能随波逐流,放任不管,只有这样,佤族文化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代代相传。
注释:
[1]赵洪泽,《佤族猎头习俗的认知》[J].思茅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
[2]左永平,《解读佤族猎头祭鬼》[J],思茅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8,4.
[3]付爱民,《佤族木鼓文化解析研究》[J],文化研究,2006,01.
参考文献:
[1]赵洪泽,《佤族猎头习俗的认知》[J].思茅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0.
[2]王胜华《西盟佤族猎头习俗和头颅崇拜》[J],中国文化,2009,11.
[3]左永平,《解读佤族猎头祭鬼》[J],思茅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8,4.
[4]付爱民,《佤族木鼓文化解析研究》[J],文化研究,2006,01.
[5]高宏慧,《论临沧佤族节祭文化的特点与开发》[J],临沧高等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5,01.
[6]杨竹芬,《论佤族生殖崇拜》[J],临沧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