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层面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龙头和社会建设的人才保障系统,对社会和谐有序运行至关重要。当前,受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严峻挑战。我们南京理工大学着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和谐文化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为构建和谐校园、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
引领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校必须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的立身之本是人才培养。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德”乃为人之本,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引领全社会多元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主导,其本质属性和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相一致,和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相一致。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其以大学的使命担当体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内在要求,去引领价值追求、推动学校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决定了高校必须坚持将凝魂聚气作为重要责任。高等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龙头和高端,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传播先进知识、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社会发展、传承优秀文化的职责和使命,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子系统,对社会系统的运行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高等教育的从业者和接受者是整个社会人才培养的高地,不仅仅是知识的集聚和创新者,也应是道德的示范和引领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社会价值的内核,首先必须在高校这个有知识、有文化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地赢得广泛共识,使高校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示范区,并据此向全社会辐射和推广,有力推动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品质决定了高校必须坚持将校园和谐作为核心目标。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在高校层面的实践要求,既有着共性特点,又具有高校的具体特征。和谐不仅强调整齐一律、平衡对称,而且更强调“在差异中见协调”、“在不齐中见整齐”,在整体上使主客体达到矛盾统一,归根到底就是“和而不同”。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仅需要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促进高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还要深层次追求与“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大学精神相统一的发展目标,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同时,用主流的思想文化引导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而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品质。
引领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实践
优化舆论引导,提高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校园舆论环境是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推手,高校要抓牢课堂教学、校园媒体、学生社团等阵地,优化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增强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抓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主渠道,要通过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法、互动的教学研讨把“三个倡导”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讲清楚、讲透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每一门课程的教师都要坚守正确的教育信仰,秉持“学术研究有底线,课堂讲授有纪律”,正确对待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占领网络媒体新阵地。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迅速、影响面大、互动性强等优势,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交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用传播主流价值的信息占领网络阵地。网络传播要创新表达方式,通过“网言网语”、“微言微语”以及图文并茂等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感召力。培育理论社团潜阵地。大学生理论社团在集聚学生智慧、开展同伴教育、构建传播话语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应积极加以引导,使其成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我校多年来精心培育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理论学习型社团,在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辩、笃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向全校师生和社会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可或缺力量。
注重精神引航,增进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往感。大学精神是融合沟通高校师生个体气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纽带,高校要注重精神引航,激发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往。凝练精神文化。校训、校风、办学理念和校歌、校徽、校史等校园精神文化积淀不仅承载着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映照和契合,要对其进行总结凝练和宣讲传播,于无形中发挥其凝心聚力、传承价值的功能。营造景观文化。校园景观蕴含的文化内涵具有潜移默化的独特育人功能,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我校近年来着力打造以献身精神为核心,以奉献文化、和平文化为延伸的军工文化品牌,建成了以“止戈园——人民兵工发展之路”历史文化景观带、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兵器博物馆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景观,拓展了文化育人载体。打造标杆文化。在高校,无论是党政干部、一线教师还是科研工作者、教育管理者、后勤服务者,都有责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以高尚的品格、精湛的学术、敬业的精神、为人师表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要从广大师生中挖掘和培育典型标杆,注重对他们成长经历、实践感悟等内容的宣传,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朋辈示范等活动,讲好校园故事、传递校园好声音,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强化实践引擎,提升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强基固本的精神力量,更是鲜活具体的行为实践,必须同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师生成长发展的必备要素,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不可或缺。注重生活化的行为养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文明风范、引领社会风气;培养具有现代法治观念的人才,引导师生尤其是教师以宽容、坦诚、友善的方式处理师生关系、利益关系,以制度化、法治化的渠道合理表达诉求,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强常态化的实践锻炼,提倡广大师生结合所学专业和特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倡导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淡化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让崇尚公益成为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形成制度化的条件保障,在加强道德感染和教育感化的基础上,还应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形成相应的政策机制。近年来,我校在组织师生党员开展“百时奉献”和“党建标杆管理”等活动同时,加强建章立制,有效地促进了上述活动的持续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陈伟龄
引领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校必须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的立身之本是人才培养。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德”乃为人之本,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引领全社会多元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主导,其本质属性和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相一致,和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相一致。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其以大学的使命担当体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内在要求,去引领价值追求、推动学校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决定了高校必须坚持将凝魂聚气作为重要责任。高等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龙头和高端,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传播先进知识、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社会发展、传承优秀文化的职责和使命,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子系统,对社会系统的运行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高等教育的从业者和接受者是整个社会人才培养的高地,不仅仅是知识的集聚和创新者,也应是道德的示范和引领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社会价值的内核,首先必须在高校这个有知识、有文化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地赢得广泛共识,使高校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示范区,并据此向全社会辐射和推广,有力推动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品质决定了高校必须坚持将校园和谐作为核心目标。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在高校层面的实践要求,既有着共性特点,又具有高校的具体特征。和谐不仅强调整齐一律、平衡对称,而且更强调“在差异中见协调”、“在不齐中见整齐”,在整体上使主客体达到矛盾统一,归根到底就是“和而不同”。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仅需要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促进高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还要深层次追求与“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大学精神相统一的发展目标,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同时,用主流的思想文化引导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而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品质。
引领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实践
优化舆论引导,提高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校园舆论环境是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推手,高校要抓牢课堂教学、校园媒体、学生社团等阵地,优化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增强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抓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的主渠道,要通过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法、互动的教学研讨把“三个倡导”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讲清楚、讲透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每一门课程的教师都要坚守正确的教育信仰,秉持“学术研究有底线,课堂讲授有纪律”,正确对待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占领网络媒体新阵地。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迅速、影响面大、互动性强等优势,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交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用传播主流价值的信息占领网络阵地。网络传播要创新表达方式,通过“网言网语”、“微言微语”以及图文并茂等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感召力。培育理论社团潜阵地。大学生理论社团在集聚学生智慧、开展同伴教育、构建传播话语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应积极加以引导,使其成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我校多年来精心培育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理论学习型社团,在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辩、笃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向全校师生和社会群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可或缺力量。
注重精神引航,增进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往感。大学精神是融合沟通高校师生个体气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桥梁纽带,高校要注重精神引航,激发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往。凝练精神文化。校训、校风、办学理念和校歌、校徽、校史等校园精神文化积淀不仅承载着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映照和契合,要对其进行总结凝练和宣讲传播,于无形中发挥其凝心聚力、传承价值的功能。营造景观文化。校园景观蕴含的文化内涵具有潜移默化的独特育人功能,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我校近年来着力打造以献身精神为核心,以奉献文化、和平文化为延伸的军工文化品牌,建成了以“止戈园——人民兵工发展之路”历史文化景观带、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兵器博物馆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景观,拓展了文化育人载体。打造标杆文化。在高校,无论是党政干部、一线教师还是科研工作者、教育管理者、后勤服务者,都有责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以高尚的品格、精湛的学术、敬业的精神、为人师表的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要从广大师生中挖掘和培育典型标杆,注重对他们成长经历、实践感悟等内容的宣传,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朋辈示范等活动,讲好校园故事、传递校园好声音,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强化实践引擎,提升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强基固本的精神力量,更是鲜活具体的行为实践,必须同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师生成长发展的必备要素,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不可或缺。注重生活化的行为养成,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文明风范、引领社会风气;培养具有现代法治观念的人才,引导师生尤其是教师以宽容、坦诚、友善的方式处理师生关系、利益关系,以制度化、法治化的渠道合理表达诉求,以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强常态化的实践锻炼,提倡广大师生结合所学专业和特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倡导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淡化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让崇尚公益成为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形成制度化的条件保障,在加强道德感染和教育感化的基础上,还应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形成相应的政策机制。近年来,我校在组织师生党员开展“百时奉献”和“党建标杆管理”等活动同时,加强建章立制,有效地促进了上述活动的持续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