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塘内记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lb0628w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政元的照片,拍的是老物件,寄放的是“乡愁”。春节刚过,人们的“乡愁”随着春运被散发到祖国各地,又被运回,这时再看金政元的照片,共鸣尤其明显。只是,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发展浪潮下,对于很多人来说,“乡愁”或许只能成为一种纸面上的记忆,而再随时间流逝,纸面上的记忆孔怕也会不再清晰。那么,在我们还能为自己记下“乡愁”时,拿起相机,记录自己曾经眷恋的旧时美好,便显得亲切,这种亲切也已超越摄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湾塘,一个在市级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山村,位于湖南省邵东县野鸡坪镇的东北面。此地是丘陵地段,只有几十户人家,村庄依山湾而建,傍池塘和小河而居,故而得名。这里以传统农业为主,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的小自然村落。
  与“湾塘”的缘,结于2003年7月;与夫人认识一年多后,她带着我踏入这个小小的村庄。由于自己的家乡已经历“城市化”发展,加上常年生活在大都市,小时候的快乐时光和在农村成长的经历,已经变成了思念和记忆,并渐渐模糊。当我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迎面扑来的尘土味,是那么芬芳、亲切;那一缕缕袅袅炊烟、那一声声鸡鸭鸟鸣、满村的狗吠、牧童的吆喝、田间的号子;那亲人站立村头盼我们归来,一下子让我有些泪眼朦胧,打开了我压抑已久的乡情。我知道这一生我爱的终究是山是水、是乡是土。从此,“湾塘”走进我生命的深处,那年我们在家里陪长辈们打完稻子、扳好包谷、收好红薯,我们才恋恋不舍地返回“魔都”。
  我和夫人每年都会回“湾塘”居住一段时间,带着孩子们去收割庄稼、去养鸡牧牛,去享受亲情的温暖和记忆的快乐。然而随着四季轮回、时间流失,这里的一切习惯和环境都在逐步变化,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年轻人进入城市里生活,小山村开始出现不同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村民们的生活想法,我看到田地开始荒芜、钢精水泥开始替代青砖黛瓦、牧童的吆喝田间的号子已经不复存在。看着那些已经“休假”很长时间的农具,看着那些已经不能使用了却依然被整齐摆放在某个角落的生活器具,我多嘴问了家里老人一句:“这些东西大多不能用了,为什么还放在这里占地方?”他的回答却令我泪奔,“放它们在这里吧,等我们不在了,随你们怎么处理。”简简单单一句话,蕴藏着多少依恋、多少无奈、多少迷茫。这些器具伴随着我们的祖辈一路走来,已经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也知道在一个快速变迁的时代,将很难回到往日的光景中生活,但他们坚持把它们留在身边,直至走完此生。我想,这是“湾塘”释不去的情怀,也是当下中国在社会大变迁中许许多多乡村的一个缩影。
  那我该记下什么?能够留下什么?2015年初,我就开始思考,想用相机记录自己的“乡愁”,是物非物,亦物亦情,那些器具有我的情感在里面,勾起我很多记忆。有些虽然破旧了,但我使用过,拍摄时记忆全部被捡回来,那种感觉很特别。
  我怀着恭敬之心,打开相机,按下快门,突然发现它们是如此得“和蔼可亲”,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尽管时间无情地在它们的面容中刻画出岁月的痕迹,但只要有人的温度在,它们并不落寞和陈旧,反而显得淡定雅致。湾塘和它们都终将成为历史,我要把它们记录下来、把一些岁月的痕迹记录下来,哪怕只是对自我的慰籍。
  拍摄这些老物件时,我几乎都是遵循它们原来的位置,因为它放在那里自有道理,虽然有些物件因为空间的局限会显得拥挤,但是如果我把它挪到不属于它本来的地方就会失去它本身的意义。虽然这样大概有些许遗憾,不过有时候遗憾也是美好的。
其他文献
鲍尔的家离英国布莱顿大学很近,步行只需约20分钟。1992年起,鲍尔就开始在布莱顿大学任教,当他1978年来到这里念大学时,大概也没想到会跟这所大学厮守得如此长久。除了教师,鲍尔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身份:马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  如果要将鲍尔的职业摄影生涯找一个正式的起点,应该是布莱顿大学的画廊。  跟当时大部分学生一样,就读艺术专业的鲍尔在毕业后开始环球旅行。特别之处在于,他的旅行时间相对长一些:
期刊
从《空凳子》到《全家福》,再到《遥望》,刘杰的系列作品“团圆三部曲”持续关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家庭团聚的问题。他用当代摄影语言表现新闻摄影题材,用三组作品对主题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观照,通过“有”来表现“无”,通过团聚的假象映照缺失的现实,作品自成体系。  在与刘杰的谈话中,我们好奇的是:  一位摄影师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代表作,个人情绪记忆会多大程度带入创作?  在刘杰通过团聚假象迂回表现缺失的尝试之中
期刊
2015年9月3日,全世界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在这里,中国第一次以阅兵的方式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阅兵仪式以它宏大的规模、精心的设计与顺畅的流程,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也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与海外华人华侨的心。  作为本次阅兵仪式媒体报道团队的中坚力量,新华社“国家摄影队”中的108名摄影记者,用镜头记录下这历史性时刻的精彩瞬间
期刊
下面这篇由德里安·海德兰、大卫·坎贝尔和保罗·兰伯特(Adrian Hadland, David Campbell, and Paul Lambert)执笔的调查报道发表于2015年9月,由英国斯特林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  tion)和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期刊
2003年,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State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增设了一个肖像摄影的评选奖项。在那之前,该馆只设有肖像美术奖,这个奖项以名人肖像绘画为评选对象,受到市民们的欢迎与喜爱。新设的肖像摄影奖跟美术奖类似,倾向于有名气的摄影师,以及展示他们镜头下的名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拍富豪、政要等名人是最有趣的。摄影师莫西·罗森茨威格(Moshe
期刊
2015年8月22日至30日,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北京市承办的最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来自200多个国家超过2000名运动员在47个项目上展开竞逐。  为期9天的世锦赛盛宴,田径翘楚云集、精彩角逐,无论从技巧还是体能方面,都在挑战人类极限。而竞技场边的摄影记者们,也扛着各种“长枪短炮”, 展开一场视觉艺术的竞技。 影像记录下的赛场激情、悲喜、厮杀,传递出田
期刊
王丽莉  2004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同年进入新华社摄影部体育照片采编室工作。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任伦敦分社摄影记者。参加过夏奥会、冬奥会、足球世界杯、亚运会等大型综合赛事和田径、游泳、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单项世锦赛以及温网、澳网和法网等大满贯赛的摄影报道工作,是新华社也是中国第一位有资格全权采访报道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英超)的摄影记者。  Q:你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
期刊
数码技术的发展曾导致传统摄影迅速衰减,淡出人们视野。不过,近些年一些 “ 古老的”摄影方法又开始回潮,湿版摄影就是其中之一。艺术领域里,湿版摄影的回归已在欧美、日本甚至中国催生出各种湿版名摄影俱乐部,有些湿版作品开始在画廊出售,湿版摄影术再度受到大众关注。一般认为,1851~1880年是摄影术的湿版时代,这一结论是以火棉胶的使用为前提。但在火棉胶之前,已经有一种蛋清技术被摄影家应用于风景摄影,这一
期刊
铂钯印相工艺,也被称作白金显像、铂金印制工艺等。简单地说,是经过紫外线照射和显影,底片感光剂中含有铂、钯成分的化合物被还原成金属状态的铂和钯,影像极为稳定,抵抗光照和氧化作用的能力极强,被称为“纸质不坏,影像长存”。有关铂钯印相工艺的实验和记载是从1830年左右开始的,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了,比银盐工艺还要早,经历了形成、发展、衰落、再兴起几个阶段。  1830年,德国人费迪南德·盖伦(Fer
期刊
谈到后期软件,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Adobe出品的Photoshop(简称PS)。其实Adobe旗下还有一款专为摄影师“量身定做”的照片编辑管理软件, Lightroom。它可以处理RAM格式照片(照片原始数据文件为RAW格式)、管理照片、最终发布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其核心功能主要是调整照片的曝光、白平衡、色彩、畸变、裁切等。而Photoshop不能直接处理RAW格式,需要额外安装Adob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