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作文中的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师教授的重点部分。而对于一篇议论文来说,开頭部分更显得更为重要。下面,本人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设问破题目法”“阐释破题法”“类比破题法”“对比破题法”四个方面,对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开篇技巧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习作;开篇技巧
议论文的写作学习是为了高考中的作文部分,一般情况下,议论文是高考作文的“常客”。而对于高中学生的应试来说,开头写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作文的得分情况。因为,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时间是很短的,想要在短时间中抓住阅卷教师的眼球,就需要一定的开篇技巧,而技巧众多,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了。为此,进行下面的探究。
一、设问破题法
在议论文开篇技巧中,有这样一个技巧,设问破题法。顾名思义,这个方法就是利用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抓住阅卷教师的注意力。这有点像是创设出一个具体的情景,只不过是以提问的方式,步步为营,一个问题引入一个情景,一步步的由表及里,由外到内,逐渐深入,从而获得阅卷教师的欣赏。它的基本公式是“问题+论述”,对论题进行不断地追问,从而得出文章的论点。
例如,2001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意是,一个人抛弃了诚信,那么这种情形引起了你的何种想法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对于这个作文题目,学生就可以用设问破题,“诚信是什么?诚信是沙漠中的一口水井;诚信是冰天雪地风声凄凄中的一户人家;诚信是夜半无月恰遇一灯;诚信是......”这样用设问开篇,将抽象的诚信转化成了具体的生活场景或是生动具体的画面呈现了出来,可以让读者直观的感受到诚信对人们的意义。在举一个例子,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遇见美,古老的城墙,夜半盛开的昙花,青青草地......,就美来写一片议论文。学生就可以从设问开篇,“美是什么,李白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白居易说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美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样用设问开头,用设问结语,使读者觉得文章对仗工整,孕有美感。
二、阐释破题法
在议论文的开篇技巧中,有这样一个技巧,阐释破题法。即,通过作者主观的论述、阐叙、解释,挖掘话题表面背后的本质深意,从而深化主题,明确写作方向。这个方法的好处可以用成语开门见山来概括,不同于设问破题的步步深入,它一开始就一股脑的直捣蜂巢,一针见血地点名本文的主要论点,这个方法的针对性很强,不是什么题目都可以使用的,一般使用情况是对一个用词语总结一个话题。
例如,诺贝尔文学家莫言写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学生就可以利用阐释法,“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那什么是欠缺?什么又是持恒呢?然后学生进行相关阐释,进行一番理论阐释后,作者在进行具体的例子的阐述,像是著名的雕像,断臂的维纳斯,亦或是罗丹将自己雕好的雕像砍去了双手等例子”,运用阐述破题,能够使读者觉得文章的脉络逻辑清晰,使文章更加严谨。
三、 类比破题法
在议论文的开篇技巧中,有这样一个技巧,类比破题法。这是学生比较常用的一个方式,即语文文章诗歌等题材常见的比兴手法。在议论文中,一般是利用假设一个比喻或者采取类比的方式,先避题,叙说别的事物,然后一点一点的进入到主题。这个方法比起设问破题和阐释破题,更加的生动形象,也更加能够突出作者的文采。它的公式是“类比事物+论点阐释”。
例如,再写关于熟能生巧主旨的议论文题目的时候,学生可以在开篇用类比破题,讲述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这个故事就能够和熟能生巧点题,或者,学生可以写王羲之练字的故事,用院子中水池中的水涮笔,最后将一池水染黑的故事,利用类比法,可以使议论文的论点鲜明深刻,生动具体。
四、对比破题法
在议论文的开篇技巧中,有这样一个技巧,对比破题法。显而易见,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和强调中心论点。和设问破题、阐释破题和类比破题对比,它的优点就是更能够显示作者对文章论点的强调和支持。它的基本公式是“对比+论点”,借助对比的说话,观者能够很轻易的抓住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思维逻辑,也是学生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文言文《过秦论》中,可以看到对比法的应用,在文章第二段,有九国的联盟与秦国的实力作对比,还有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在文章第四段第五段,还有大量的对比手法的应用,而这些对比的应用,又形成了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故可见,对比的手法使得文章的论点更加能够凸显出来,升华了文章的论点。
综上所述,作文章是花功夫花时间的事情,有了技巧,只是增加了学生写出好议论文的概率,这说明好文章除了技巧还需要作者具备别的因素。在明确这点后,教师在众多技巧,像是,设问破题、阐释破题、类比破题和对比破题等技巧的教授中,需要帮助学生踏实掌握好其中的一个技巧,然后多加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议论文的开篇技巧。
参考文献
[1] 曹红勇.议论文开头出彩方法例谈.文学教育(下),2010(6).
[2] 范艳红.议论文开篇方法例谈.教育教学论坛,2009(1).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习作;开篇技巧
议论文的写作学习是为了高考中的作文部分,一般情况下,议论文是高考作文的“常客”。而对于高中学生的应试来说,开头写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作文的得分情况。因为,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时间是很短的,想要在短时间中抓住阅卷教师的眼球,就需要一定的开篇技巧,而技巧众多,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了。为此,进行下面的探究。
一、设问破题法
在议论文开篇技巧中,有这样一个技巧,设问破题法。顾名思义,这个方法就是利用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从而抓住阅卷教师的注意力。这有点像是创设出一个具体的情景,只不过是以提问的方式,步步为营,一个问题引入一个情景,一步步的由表及里,由外到内,逐渐深入,从而获得阅卷教师的欣赏。它的基本公式是“问题+论述”,对论题进行不断地追问,从而得出文章的论点。
例如,2001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意是,一个人抛弃了诚信,那么这种情形引起了你的何种想法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对于这个作文题目,学生就可以用设问破题,“诚信是什么?诚信是沙漠中的一口水井;诚信是冰天雪地风声凄凄中的一户人家;诚信是夜半无月恰遇一灯;诚信是......”这样用设问开篇,将抽象的诚信转化成了具体的生活场景或是生动具体的画面呈现了出来,可以让读者直观的感受到诚信对人们的意义。在举一个例子,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遇见美,古老的城墙,夜半盛开的昙花,青青草地......,就美来写一片议论文。学生就可以从设问开篇,“美是什么,李白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白居易说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美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样用设问开头,用设问结语,使读者觉得文章对仗工整,孕有美感。
二、阐释破题法
在议论文的开篇技巧中,有这样一个技巧,阐释破题法。即,通过作者主观的论述、阐叙、解释,挖掘话题表面背后的本质深意,从而深化主题,明确写作方向。这个方法的好处可以用成语开门见山来概括,不同于设问破题的步步深入,它一开始就一股脑的直捣蜂巢,一针见血地点名本文的主要论点,这个方法的针对性很强,不是什么题目都可以使用的,一般使用情况是对一个用词语总结一个话题。
例如,诺贝尔文学家莫言写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学生就可以利用阐释法,“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那什么是欠缺?什么又是持恒呢?然后学生进行相关阐释,进行一番理论阐释后,作者在进行具体的例子的阐述,像是著名的雕像,断臂的维纳斯,亦或是罗丹将自己雕好的雕像砍去了双手等例子”,运用阐述破题,能够使读者觉得文章的脉络逻辑清晰,使文章更加严谨。
三、 类比破题法
在议论文的开篇技巧中,有这样一个技巧,类比破题法。这是学生比较常用的一个方式,即语文文章诗歌等题材常见的比兴手法。在议论文中,一般是利用假设一个比喻或者采取类比的方式,先避题,叙说别的事物,然后一点一点的进入到主题。这个方法比起设问破题和阐释破题,更加的生动形象,也更加能够突出作者的文采。它的公式是“类比事物+论点阐释”。
例如,再写关于熟能生巧主旨的议论文题目的时候,学生可以在开篇用类比破题,讲述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这个故事就能够和熟能生巧点题,或者,学生可以写王羲之练字的故事,用院子中水池中的水涮笔,最后将一池水染黑的故事,利用类比法,可以使议论文的论点鲜明深刻,生动具体。
四、对比破题法
在议论文的开篇技巧中,有这样一个技巧,对比破题法。显而易见,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和强调中心论点。和设问破题、阐释破题和类比破题对比,它的优点就是更能够显示作者对文章论点的强调和支持。它的基本公式是“对比+论点”,借助对比的说话,观者能够很轻易的抓住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思维逻辑,也是学生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文言文《过秦论》中,可以看到对比法的应用,在文章第二段,有九国的联盟与秦国的实力作对比,还有九国会盟之时与惨败之后两种情况的对比,在文章第四段第五段,还有大量的对比手法的应用,而这些对比的应用,又形成了秦国前后兴亡的对比。故可见,对比的手法使得文章的论点更加能够凸显出来,升华了文章的论点。
综上所述,作文章是花功夫花时间的事情,有了技巧,只是增加了学生写出好议论文的概率,这说明好文章除了技巧还需要作者具备别的因素。在明确这点后,教师在众多技巧,像是,设问破题、阐释破题、类比破题和对比破题等技巧的教授中,需要帮助学生踏实掌握好其中的一个技巧,然后多加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议论文的开篇技巧。
参考文献
[1] 曹红勇.议论文开头出彩方法例谈.文学教育(下),2010(6).
[2] 范艳红.议论文开篇方法例谈.教育教学论坛,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