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防范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治理水平、提升大学公信力和软实力的客观要求。目前,高校利益冲突的问题表现主要有交易型利益冲突、影响型利益冲突和“旋转”型利益冲突三种类型,高校应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防范利益冲突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评估排查和预警机制建设、推进校务党务公开、培育高校廉政廉洁文化,全面强化高校权力监督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校;防范;利益冲突;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6-0176-03
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入到新形势、新常态。2018年,“反腐”更是蝉联两会热词榜榜首[1],凸显了社会各界对于该问题的关注。2010年2月,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其中多次提到“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等内容。利益冲突主要是指政府官员公职上代表的公共利益与自身具有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既包括经济利益、专业利益,还包括个人名誉和影响力等[2]。在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这种在权利“灰色地带”产生的利益关系,已经成为我国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之一。作为公认的预防腐败的前瞻性策略之一,高校防范利益冲突对于加强新时期高校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完善腐败惩防体系、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师生凝聚力、推进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高校防范利益冲突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防范利益冲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要调查和摸清高校产生利益冲突的关键环节和其深层次的原因,不但要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和条件,还要从思想上提高高校领导干部拒腐抗变的意识,从理论教育、精神动力、保障条件、群众基础、舆论氛围等方面,多维度健全防范利益冲突的“屏障”,这是高校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建设,也是培养校园廉政文化、培育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举措,不但可以提升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思想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开展,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和理论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3],有助于高校形成“上下一心”预防腐败、加强权力监督的工作机制。
(二) 高校防范利益冲突是提高大学治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在教育部开展“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布局下,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推进高校各项党建工作、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已经成为各高校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建设正是建立完善、规范的大学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人事制度、科研体制管理、育人教育的工作目标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也渗透到了高校,由此产生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以权谋私、损害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等行为。利益冲突的矛盾是高校腐败的根源,需要从顶层制度和工作机制上进行科学设计,规范领导干部在采购、招生、职称评聘、资产管理、科研经费中的职责和权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高校防范利益冲突是提升大学公信度和软实力的必然选择
提升大学公信度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其在预防和惩治腐败方面的表现,高校的行为方式和领导干部、教师的处事准则是否能够取得社会认同,这在于公众和利益相关方对于高校的总体看法。如何减少权力寻租的危害,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养是高校反腐败工作始终“在路上”的一项长期任务。由于公众、家长、利益相关群体对于高校防范利益冲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较高的期待值,对于高校出现的个别腐败事件,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产生负面的舆论传播影响,所以促进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建设,有助于增强高校与各利益相关方的信任程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4]以积极的态度来对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作用机制和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有利于增强公众对于高校廉政文化的理解,树立高校的公信度和形象。
二、高校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
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主体主要指高校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一线人员,他们担任着掌握一定公权的职务,往往需要面对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抉择。当前的高校防范利益冲突工作水平与廉政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新时期下高校利益冲突的问题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5]。
(一) 交易型利益冲突
交易型利益冲突,是指高校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直接或间接从利益相关人那里收取私人利益。比如,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艺术类和体育类招生、自主招生、统一招考、同等学力等招生类型增多,这增加了招生工作的监管难度,为某些高校管理者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他们通过权钱交易等方式来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信息和各种录取便利,破坏了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再比如,随着高校的扩招,各高校建设新校区、新楼,规划搬迁等工程的速度也在加快,高校出现多起了分管基建的管理人员因为违规招投标、工程管理不规范、盲目施工产生的受贿事件,这些都是高校在基建工程中产生的交易型利益冲突,这也是高校廉政工作中需要重点监察的环节。
(二) 影响型利益冲突
影响型利益冲突,是指高校管理人员利用公权和职权的影响力,直接或間接地实现自己、亲属或利益相关者的私人利益。以高校科研经费违纪违法事件为例,许多高校教师都对科研经费的公有属性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科研项目负责人往往只看重学术成果,对经费管理和财务规定认识不到位,容易产生利用亲属开办公司违规套取科研经费、利用虚假发票报销或擅自将科研经费输送给利益相关者等行为,造成公共责任与私人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此外,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仍有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为子女操办婚礼宴席、收受高额礼金,为子女工作和经商提供资源和便利,裙带关系、公款消费、公费出国、公车私用、会议费用超标等,这些都属于影响型利益冲突。值得一提的是,在个人事项报告中瞒报虚报个人信息、私开公司、规避个人在企业兼职和社会团体兼职等信息,也属于高校防范影响型利益冲突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 “旋转”型利益冲突
“旋转”型利益冲突,是指高校管理人员具有公私双重角色,在履行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利用公权为自己、亲属或利益相关者谋取私人利益。与上述两种利益冲突相比较,这种更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学术腐败一直是高校廉政建设的重点问题,许多案例都是高校管理人员和学者利用学术资源谋取非正当利益,或者利用不正当资源谋取学术利益等,主要表现在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等[6]。某些高校管理人员聘请高级官员或知名人士担任挂名的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还有的高校管理者为官员获得博士学位提供便利,为谋求个人的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源不惜损害学校的利益,这些都是“旋转”型利益冲突的典型案例。“旋转”型利益冲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既对高校的廉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高校公信力造成了危害。
除上述三种类型外,高校利益冲突的高危领域还包括培训项目、采购招标、人事晋升、职称评聘、社会捐助、产学研合作等。这些利益冲突事件的防范,仅仅依靠对高校教师和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从制度根源和思想根源提高防范利益冲突的意识,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高校管理中的约束力和规范性。
三、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建设和实践路径
(一) 加快高校内部改革,建设务实高效的制度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是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利益冲突的最有效方法,要紧密围绕教育部关于健全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要求,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制定、改革和创新。以制度建设为出发点,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基建工程、采购招标、人事晋升、职称评聘、招生培训等工作重新拟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尽力减少高校管理人员利用职權谋取私利的空间,在制度制定和改进的过程中,要注意听取和吸收学校各阶层教职工的意见,并将制度改革成果定期向群众公布,接受广大群众对于重点领域制度建设工作的监督和意见。对于利益冲突的重点领域,要制定专门的措施,落实好“笼子”建设。例如,要从源头上解决对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建设,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要区别对待,在科研经费比较多的重点项目上,允许配备一名熟悉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秘书,把关项目预算,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阶段性公开,高校范围内还应定期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财务制度和审计管理的培训,加强高校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廉政和纪律意识。以此类推,要逐步形成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体系,一方面,提高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健全预防腐败的系统建设;另一方面,要从制度管理中求效益,提升工作整体的协调性和效率效果,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构建务实高效的管理体系。
(二) 完善评估排查和预警机制建设,强化权力监督
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好“一岗双责”,要全面提高党对行政权力、民主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管理和监督。高校应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角度,建立详细的权力清单,并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权力清单的覆盖范围、权力归属进行综合评估和鉴定。高校要建立利益冲突评估排查和预警机制,根据廉政风险发生的历史案例和损害程度,依据权力清单区分出风险控制等级,针对每一个风险点,依据该岗位职责上管理人员所掌握的公共权力和资源利益的多少,高校可以合理设定其可裁决的职权范围,并对其权力事项进行细化完善,再由高校纪委和人事管理方面的专家综合给出评估体系的建设意见。对于高风险的利益冲突,需要提高评估检查和预警防范的工作频率,加强对工作任务和内容的专项检查和定期巡视,让权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权力监督。
(三)加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力度,推进校务党务公开
依据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应推进校务党务公开工作,加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力度,增强公众、师生对办事流程、管理决策的认知程度,每一个管理决策都要有理可依、有据可循,不留死角。抓好各级责任人和管理者,尤其是针对招生管理等重大事项,要履行过程公开和公示制度,试点让部分利益相关者参与、旁听和监督重点环节,及时查缺补漏,力求逐步消弭利益冲突的“灰色地带”,解决好全过程动态管理等问题。高校校务党务公开,还应落实好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督导委员会和各级部门的办公会制度,根据事项权限的知晓范围,对决策过程、结果、相关责任人进行信息公开,提高集体决策的工作效率,增强决策的执行力度。
(四)培育高校廉政廉洁文化,增强师生拒腐抗变的意识
高校廉政廉洁文化建设重在长效机制的建设。首先,要立足于高校廉政工作的实际,充分考虑到广大师生对廉政廉洁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设计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分清重点,有的放矢。针对高校教师和管理者要重点培养廉政政策、纪律法规、道德修养、价值观教育等内容,针对大学生群体要重点培养法制观念、诚信教育、职业道德、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内容。为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还可以结合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廉洁教育。例如,会计学专业学生可以适当学习如何规避“小金库”、偷税漏税等问题,让学生从大学阶段就认识到未来职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利益冲突,提高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廉政廉洁教育还应注重创新宣传方式和载体。比如,可以开设廉政廉洁教育公众号或宣传教育平台,将知识性、信息性、警示性融为一体,针对招生、科研报销等重要时间节点,推送廉洁教育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在学生入学、重要节日前后,推送廉政提醒,防微杜渐,牢筑思想防线,防范利益冲突的发生。此外,还可以从微视频、微短片、漫画等形式入手,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思维,用师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发挥新媒体传播在廉洁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在高校反腐形势愈加严峻的当下,建立系统全面防范利益冲突的体系迫在眉睫,这也是在新时代下提高大学治理水平、提升大学公信力和软实力的客观要求。本文从高校利益冲突的表现、成因、解决路径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提高高校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教育方式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目前,国内高校利益冲突的表现还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等趋势,未来仍需持续关注高校防范利益冲突这一命题,只有这样,才能扎紧制度的“笼子”,使高校的廉政建设和廉洁教育呈现出“风清气正”的崭新局面。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政淇,张璁.人民网2018年“两会调查”结果出炉——反腐和社会保障最受关注[N].人民日报,2017-02-28(20).
[2] 公婷,任建明.利益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12(10):96-100.
[3] 王泽东.高校预防惩治腐败体系构建:以利益冲突为视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7-109.
[4]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5] 李成言,黄国珍.政府诚信建设与公务员诚信管理:防止利益冲突问题研究的政府管理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3(1):4-7.
[6] 林培锦.高校学术同行评议利益冲突:类型、根源与规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4):34-40.
[责任编辑:陈 明]
[关键词]高校;防范;利益冲突;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6-0176-03
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入到新形势、新常态。2018年,“反腐”更是蝉联两会热词榜榜首[1],凸显了社会各界对于该问题的关注。2010年2月,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其中多次提到“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等内容。利益冲突主要是指政府官员公职上代表的公共利益与自身具有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既包括经济利益、专业利益,还包括个人名誉和影响力等[2]。在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这种在权利“灰色地带”产生的利益关系,已经成为我国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之一。作为公认的预防腐败的前瞻性策略之一,高校防范利益冲突对于加强新时期高校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完善腐败惩防体系、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师生凝聚力、推进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高校防范利益冲突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防范利益冲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要调查和摸清高校产生利益冲突的关键环节和其深层次的原因,不但要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和条件,还要从思想上提高高校领导干部拒腐抗变的意识,从理论教育、精神动力、保障条件、群众基础、舆论氛围等方面,多维度健全防范利益冲突的“屏障”,这是高校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建设,也是培养校园廉政文化、培育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举措,不但可以提升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思想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开展,用先进的廉政文化和理论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3],有助于高校形成“上下一心”预防腐败、加强权力监督的工作机制。
(二) 高校防范利益冲突是提高大学治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在教育部开展“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布局下,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推进高校各项党建工作、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已经成为各高校发展改革的主要任务。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建设正是建立完善、规范的大学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是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人事制度、科研体制管理、育人教育的工作目标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也渗透到了高校,由此产生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以权谋私、损害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等行为。利益冲突的矛盾是高校腐败的根源,需要从顶层制度和工作机制上进行科学设计,规范领导干部在采购、招生、职称评聘、资产管理、科研经费中的职责和权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高校防范利益冲突是提升大学公信度和软实力的必然选择
提升大学公信度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其在预防和惩治腐败方面的表现,高校的行为方式和领导干部、教师的处事准则是否能够取得社会认同,这在于公众和利益相关方对于高校的总体看法。如何减少权力寻租的危害,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养是高校反腐败工作始终“在路上”的一项长期任务。由于公众、家长、利益相关群体对于高校防范利益冲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较高的期待值,对于高校出现的个别腐败事件,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产生负面的舆论传播影响,所以促进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建设,有助于增强高校与各利益相关方的信任程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4]以积极的态度来对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作用机制和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有利于增强公众对于高校廉政文化的理解,树立高校的公信度和形象。
二、高校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
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主体主要指高校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一线人员,他们担任着掌握一定公权的职务,往往需要面对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抉择。当前的高校防范利益冲突工作水平与廉政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新时期下高校利益冲突的问题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5]。
(一) 交易型利益冲突
交易型利益冲突,是指高校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直接或间接从利益相关人那里收取私人利益。比如,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艺术类和体育类招生、自主招生、统一招考、同等学力等招生类型增多,这增加了招生工作的监管难度,为某些高校管理者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他们通过权钱交易等方式来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信息和各种录取便利,破坏了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再比如,随着高校的扩招,各高校建设新校区、新楼,规划搬迁等工程的速度也在加快,高校出现多起了分管基建的管理人员因为违规招投标、工程管理不规范、盲目施工产生的受贿事件,这些都是高校在基建工程中产生的交易型利益冲突,这也是高校廉政工作中需要重点监察的环节。
(二) 影响型利益冲突
影响型利益冲突,是指高校管理人员利用公权和职权的影响力,直接或間接地实现自己、亲属或利益相关者的私人利益。以高校科研经费违纪违法事件为例,许多高校教师都对科研经费的公有属性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科研项目负责人往往只看重学术成果,对经费管理和财务规定认识不到位,容易产生利用亲属开办公司违规套取科研经费、利用虚假发票报销或擅自将科研经费输送给利益相关者等行为,造成公共责任与私人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此外,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仍有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利用职权为子女操办婚礼宴席、收受高额礼金,为子女工作和经商提供资源和便利,裙带关系、公款消费、公费出国、公车私用、会议费用超标等,这些都属于影响型利益冲突。值得一提的是,在个人事项报告中瞒报虚报个人信息、私开公司、规避个人在企业兼职和社会团体兼职等信息,也属于高校防范影响型利益冲突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 “旋转”型利益冲突
“旋转”型利益冲突,是指高校管理人员具有公私双重角色,在履行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利用公权为自己、亲属或利益相关者谋取私人利益。与上述两种利益冲突相比较,这种更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学术腐败一直是高校廉政建设的重点问题,许多案例都是高校管理人员和学者利用学术资源谋取非正当利益,或者利用不正当资源谋取学术利益等,主要表现在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等[6]。某些高校管理人员聘请高级官员或知名人士担任挂名的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还有的高校管理者为官员获得博士学位提供便利,为谋求个人的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源不惜损害学校的利益,这些都是“旋转”型利益冲突的典型案例。“旋转”型利益冲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既对高校的廉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高校公信力造成了危害。
除上述三种类型外,高校利益冲突的高危领域还包括培训项目、采购招标、人事晋升、职称评聘、社会捐助、产学研合作等。这些利益冲突事件的防范,仅仅依靠对高校教师和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从制度根源和思想根源提高防范利益冲突的意识,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高校管理中的约束力和规范性。
三、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建设和实践路径
(一) 加快高校内部改革,建设务实高效的制度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是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利益冲突的最有效方法,要紧密围绕教育部关于健全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要求,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制定、改革和创新。以制度建设为出发点,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基建工程、采购招标、人事晋升、职称评聘、招生培训等工作重新拟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尽力减少高校管理人员利用职權谋取私利的空间,在制度制定和改进的过程中,要注意听取和吸收学校各阶层教职工的意见,并将制度改革成果定期向群众公布,接受广大群众对于重点领域制度建设工作的监督和意见。对于利益冲突的重点领域,要制定专门的措施,落实好“笼子”建设。例如,要从源头上解决对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建设,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要区别对待,在科研经费比较多的重点项目上,允许配备一名熟悉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秘书,把关项目预算,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阶段性公开,高校范围内还应定期对项目负责人进行财务制度和审计管理的培训,加强高校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廉政和纪律意识。以此类推,要逐步形成高校防范利益冲突的制度体系,一方面,提高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健全预防腐败的系统建设;另一方面,要从制度管理中求效益,提升工作整体的协调性和效率效果,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构建务实高效的管理体系。
(二) 完善评估排查和预警机制建设,强化权力监督
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好“一岗双责”,要全面提高党对行政权力、民主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管理和监督。高校应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角度,建立详细的权力清单,并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权力清单的覆盖范围、权力归属进行综合评估和鉴定。高校要建立利益冲突评估排查和预警机制,根据廉政风险发生的历史案例和损害程度,依据权力清单区分出风险控制等级,针对每一个风险点,依据该岗位职责上管理人员所掌握的公共权力和资源利益的多少,高校可以合理设定其可裁决的职权范围,并对其权力事项进行细化完善,再由高校纪委和人事管理方面的专家综合给出评估体系的建设意见。对于高风险的利益冲突,需要提高评估检查和预警防范的工作频率,加强对工作任务和内容的专项检查和定期巡视,让权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强化权力监督。
(三)加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力度,推进校务党务公开
依据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应推进校务党务公开工作,加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力度,增强公众、师生对办事流程、管理决策的认知程度,每一个管理决策都要有理可依、有据可循,不留死角。抓好各级责任人和管理者,尤其是针对招生管理等重大事项,要履行过程公开和公示制度,试点让部分利益相关者参与、旁听和监督重点环节,及时查缺补漏,力求逐步消弭利益冲突的“灰色地带”,解决好全过程动态管理等问题。高校校务党务公开,还应落实好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督导委员会和各级部门的办公会制度,根据事项权限的知晓范围,对决策过程、结果、相关责任人进行信息公开,提高集体决策的工作效率,增强决策的执行力度。
(四)培育高校廉政廉洁文化,增强师生拒腐抗变的意识
高校廉政廉洁文化建设重在长效机制的建设。首先,要立足于高校廉政工作的实际,充分考虑到广大师生对廉政廉洁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设计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分清重点,有的放矢。针对高校教师和管理者要重点培养廉政政策、纪律法规、道德修养、价值观教育等内容,针对大学生群体要重点培养法制观念、诚信教育、职业道德、传统美德、社会公德等内容。为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还可以结合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廉洁教育。例如,会计学专业学生可以适当学习如何规避“小金库”、偷税漏税等问题,让学生从大学阶段就认识到未来职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利益冲突,提高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廉政廉洁教育还应注重创新宣传方式和载体。比如,可以开设廉政廉洁教育公众号或宣传教育平台,将知识性、信息性、警示性融为一体,针对招生、科研报销等重要时间节点,推送廉洁教育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在学生入学、重要节日前后,推送廉政提醒,防微杜渐,牢筑思想防线,防范利益冲突的发生。此外,还可以从微视频、微短片、漫画等形式入手,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思维,用师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发挥新媒体传播在廉洁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在高校反腐形势愈加严峻的当下,建立系统全面防范利益冲突的体系迫在眉睫,这也是在新时代下提高大学治理水平、提升大学公信力和软实力的客观要求。本文从高校利益冲突的表现、成因、解决路径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提高高校廉洁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教育方式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目前,国内高校利益冲突的表现还呈现出多样性变化等趋势,未来仍需持续关注高校防范利益冲突这一命题,只有这样,才能扎紧制度的“笼子”,使高校的廉政建设和廉洁教育呈现出“风清气正”的崭新局面。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政淇,张璁.人民网2018年“两会调查”结果出炉——反腐和社会保障最受关注[N].人民日报,2017-02-28(20).
[2] 公婷,任建明.利益冲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12(10):96-100.
[3] 王泽东.高校预防惩治腐败体系构建:以利益冲突为视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7-109.
[4]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
[5] 李成言,黄国珍.政府诚信建设与公务员诚信管理:防止利益冲突问题研究的政府管理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3(1):4-7.
[6] 林培锦.高校学术同行评议利益冲突:类型、根源与规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4):34-40.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