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出,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已经从数学知识的传授向数学核心素养的探究进行了转移。为了有效满意这一需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有效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建设,以便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保障。本文就当前我国小学数学在教学工作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开展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旨在为我国教育总体水平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核心素养;应用策略;现实意义
作为小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工作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相关资料显示,在小学阶段,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多数学生在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其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解,从而对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干扰[1]。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相对较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过于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指出,为了有效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化工作。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主要指人们对于社会环境因素进行应对的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从特征上看,核心素养主要特点包括涵盖范围广泛、功能性丰富、适用环境多元化以及较强的复杂性。与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相比,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相对更为复杂,且其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相对更大[2]。
二、小数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主要培养内容
(一)抽象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抽象思维能力的创建,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进行分析与推理,从而实现相关习题的有效解答。
(二)公式应用能力
从目的上看,公式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有效强化学生对于各类数学计算公式的理解,以便保障其可以在计算过程中对公式进行有效的应用。
(三)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能力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对统计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计算,从而为学生统计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四)数学建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能力主要用于帮助学生有效发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公式的形式对其进行表述,从而提升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
三、小数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深化数学本质教学
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通过对数学本质进行深化挖掘,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在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实现对于事物本质的思考。例如,在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对于计算方式进行思考[3]。比如,教师可以将正方体的一角进行小正方体的切除,同时组织学生能对剩余部分的面积进行计算,以便帮助其更好地了解物体表面积计算的本质,从而有效对其核心素养的强化进行辅助。
(二)创建良好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积极推动教学环境的创建,以便有效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同时,通过教学氛围的优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教学环节的参与度,从而实现其思维的有效发散,对于其良好思维模式的建构具有积极地意义。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中《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组成学生分组对生活中具有上述两种图形特征的事物进行列举与讨论,从而帮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强化对于两种图形的理解与认识。
(三)加强师生关系交流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有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有效增进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同时,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确立,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数学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的信心,对于其核心素养的建立具有积极地意义[4]。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中《简易方程》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方程计算比赛,并对做对全部题目的学生给予及时地肯定与鼓励。同时,对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应积极进行解答,以便增强其对于方程计算的理解。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将会进一步得以提升。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有效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优化,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了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做好教学观念的变革与教学方法的优化,增强教學工作的针对性,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以便为其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贵荣.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90+131.
[2]潘小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54-155.
[3]马广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144-145.
[4]张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44+53.
关键词:小学教育;核心素养;应用策略;现实意义
作为小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工作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相关资料显示,在小学阶段,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多数学生在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相对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其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解,从而对数学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干扰[1]。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相对较大,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过于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指出,为了有效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化工作。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主要指人们对于社会环境因素进行应对的各项能力的综合体现,从特征上看,核心素养主要特点包括涵盖范围广泛、功能性丰富、适用环境多元化以及较强的复杂性。与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相比,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相对更为复杂,且其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相对更大[2]。
二、小数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主要培养内容
(一)抽象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抽象思维能力的创建,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进行分析与推理,从而实现相关习题的有效解答。
(二)公式应用能力
从目的上看,公式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有效强化学生对于各类数学计算公式的理解,以便保障其可以在计算过程中对公式进行有效的应用。
(三)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能力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对统计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计算,从而为学生统计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四)数学建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能力主要用于帮助学生有效发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公式的形式对其进行表述,从而提升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
三、小数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深化数学本质教学
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通过对数学本质进行深化挖掘,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在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实现对于事物本质的思考。例如,在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对于计算方式进行思考[3]。比如,教师可以将正方体的一角进行小正方体的切除,同时组织学生能对剩余部分的面积进行计算,以便帮助其更好地了解物体表面积计算的本质,从而有效对其核心素养的强化进行辅助。
(二)创建良好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积极推动教学环境的创建,以便有效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同时,通过教学氛围的优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教学环节的参与度,从而实现其思维的有效发散,对于其良好思维模式的建构具有积极地意义。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中《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组成学生分组对生活中具有上述两种图形特征的事物进行列举与讨论,从而帮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强化对于两种图形的理解与认识。
(三)加强师生关系交流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有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有效增进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同时,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确立,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数学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的信心,对于其核心素养的建立具有积极地意义[4]。例如,在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中《简易方程》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方程计算比赛,并对做对全部题目的学生给予及时地肯定与鼓励。同时,对于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应积极进行解答,以便增强其对于方程计算的理解。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将会进一步得以提升。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有效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优化,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为了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做好教学观念的变革与教学方法的优化,增强教學工作的针对性,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以便为其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贵荣.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90+131.
[2]潘小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54-155.
[3]马广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144-145.
[4]张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