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毋容置疑,这应该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需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但该如何解读文本,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思考。我们扪心自问:在日常的教学中,自己的思想是否常被教参左右?是否拥有过属于我们自己的“结论”?很多时候,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停留在直观的、浅层次的理解上,这种浅层次主要表现在:1、装在“教参”的套子里2、在人家的教案中裹足不前;3、以练习题取代教学内容;4、以“教师个人的好恶”为依据。
对于这些现象,一直以来虽然也在思考,企图能改变一些传统的积弊,但总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式的停留在表面,但最近亲历的一次公开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准备过程,引起了我对教材钻研的一些思考,改变了我的一些习贯的做法,自己觉得受益匪浅,想写下来供同行们茶余饭后浏览。
这是一篇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文章,对于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中国孩子来说,“战争”实在是一个过于遥远而陌生的字眼,更不必说是否会有由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体验。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这个中国孩子的内心世界呢?在忐忑不安中,我一次又一次拿起教材、认真阅读。终于读出了一点自己对于教材特色的理解:开头部分作者很细腻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这种“情”,后半部分层层推进呼吁和平这个“理”,为什么呼吁和呼吁什么界线清晰明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这一训练点留给我们很大的教学创造的空间。但是,本文语文训练的点不易把握,课文中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学生不容易理解,课堂中不容易上出语文味。
根据自己对文本特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试教过程中,处理好了“情”与“理”的关系,完善了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在“理”的推进中渗透“情”
“为了更好地诠释教材中的‘情’与‘理’”,我将主要教学思路设定为“在层层推进呼吁和平的‘理’中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具体思路为:“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全世界孩子的呼声——所有人的呼声”;“今天的呼声——一直以来的呼声——永远的呼声(祈祷和平)。”第二层次的推进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我初步设计了让学生从“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这句中写信时的“51年前”理解到对现在读信时来说是“63年前”,通过这样的设计来体会人类对于和平的呼唤是一直以来的事,也是永远的期盼。
此外,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进行朗读指导,穿插一些句子练习。针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这一训练点,我还设计了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环节。试图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战争”一词有着感性的认识,也了解人类已经为维护和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又学习了信息收集的一些方法。课堂中,通过事件、数据、图片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世界并不太平”。这样一来,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缩短文本和学生的差距,同时也能让学法的指导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追求课的“语文味”
完成了自以为还流畅的教学设计,便开始着手第一次试教试教。四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原先的那一点点沾沾自喜在专家、同事们的意见声变成了尖锐的问题:课的“语文味”在哪里?这是“思想品德课”还是“语文课”?
于是,我重新审视、研读教材,发现:关键还是应让学生对于来自于现实的事实、数据、图片等资料有充分的理解和感悟,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词语、句子练习,通过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以及反复朗读,让这堂课尽显“语文味”。而对于第二层次的推进,重新又设计了从“武”的组成(止戈为武)中猜测“武”字的本意(即停止战争),以达到理解人类一直在呼唤和平的本意。再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深入体会这层意思。
三、让学生走进文本
为了让学生对资料有更深的理解,在每次出示资料后,我都会提问:“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在我多次相同的问题下,答案数次出现重复或雷同。孩子们的理解都停留在了同一个层次上,并没有达到事先设想的“层层深入”的效果。虽然通过“武”字的组成来猜测“武”的本意这一做法,对学生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帮助,但对于文本中“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这一句话,学生们始终没能领会到其中的内涵所在。
然而由于一再要求学生谈理解、说想法,忽视了对朗读的指导和自己对文本内涵的深刻感悟,导致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于一种回答问题的被动状态,自始至终让老师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也就不能完全走进文本。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情“味尽失!
怎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情理交融”?只有在“理”的推进中渗透“情”,恰当地把握好“理”与“情”之间的度,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入“情”入“理”! 于是,我再次拿起教材。在反复咀嚼、反复品味中,我读出了文本中蕴涵的“理”味的确很浓,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今天”在这里指什么时候?(1996年);
(2)从“发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1945”年到“雷利写信的1996年”之间,世界上有发生战争吗?(搜集到資料的请举手)
(3)现在我们读信的“今天”又指什么时候?(2008年)
(4)从“雷利写信的1996年”到“我们读信的2008年”,这中间发生过什么战争吗?(搜集到资料的请举手)
(5)知道吗?就在这几天,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都在发生着战争。
设计了这样五个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穿插有感情朗读,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这一内涵,进而明白和平是人们一直以来的呼喊,也是永远的祈祷。
四、启示:
这一堂课是结束了,但自己觉得,这教材还没有读透。这次备课的经历,让我对教材的钻研工作,有了更多的体验,更多的思考。
我认为,一拿到教材,首先要做的应该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阅读上数遍,读后要问自己读懂了什么、自己读懂的东西哪些要让学生也读懂、用什么方式方法让学生读懂。我在拿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急忙看了“教参”,对照“教参”里的解读,我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篇政治性很强的文章,一定得上出政治味道来!
对于这些现象,一直以来虽然也在思考,企图能改变一些传统的积弊,但总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式的停留在表面,但最近亲历的一次公开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准备过程,引起了我对教材钻研的一些思考,改变了我的一些习贯的做法,自己觉得受益匪浅,想写下来供同行们茶余饭后浏览。
这是一篇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文章,对于生活在和平环境里的中国孩子来说,“战争”实在是一个过于遥远而陌生的字眼,更不必说是否会有由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体验。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这个中国孩子的内心世界呢?在忐忑不安中,我一次又一次拿起教材、认真阅读。终于读出了一点自己对于教材特色的理解:开头部分作者很细腻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这种“情”,后半部分层层推进呼吁和平这个“理”,为什么呼吁和呼吁什么界线清晰明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这一训练点留给我们很大的教学创造的空间。但是,本文语文训练的点不易把握,课文中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学生不容易理解,课堂中不容易上出语文味。
根据自己对文本特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试教过程中,处理好了“情”与“理”的关系,完善了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在“理”的推进中渗透“情”
“为了更好地诠释教材中的‘情’与‘理’”,我将主要教学思路设定为“在层层推进呼吁和平的‘理’中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具体思路为:“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全世界孩子的呼声——所有人的呼声”;“今天的呼声——一直以来的呼声——永远的呼声(祈祷和平)。”第二层次的推进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我初步设计了让学生从“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这句中写信时的“51年前”理解到对现在读信时来说是“63年前”,通过这样的设计来体会人类对于和平的呼唤是一直以来的事,也是永远的期盼。
此外,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进行朗读指导,穿插一些句子练习。针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这一训练点,我还设计了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环节。试图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战争”一词有着感性的认识,也了解人类已经为维护和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又学习了信息收集的一些方法。课堂中,通过事件、数据、图片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世界并不太平”。这样一来,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缩短文本和学生的差距,同时也能让学法的指导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追求课的“语文味”
完成了自以为还流畅的教学设计,便开始着手第一次试教试教。四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原先的那一点点沾沾自喜在专家、同事们的意见声变成了尖锐的问题:课的“语文味”在哪里?这是“思想品德课”还是“语文课”?
于是,我重新审视、研读教材,发现:关键还是应让学生对于来自于现实的事实、数据、图片等资料有充分的理解和感悟,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词语、句子练习,通过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以及反复朗读,让这堂课尽显“语文味”。而对于第二层次的推进,重新又设计了从“武”的组成(止戈为武)中猜测“武”字的本意(即停止战争),以达到理解人类一直在呼唤和平的本意。再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深入体会这层意思。
三、让学生走进文本
为了让学生对资料有更深的理解,在每次出示资料后,我都会提问:“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在我多次相同的问题下,答案数次出现重复或雷同。孩子们的理解都停留在了同一个层次上,并没有达到事先设想的“层层深入”的效果。虽然通过“武”字的组成来猜测“武”的本意这一做法,对学生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帮助,但对于文本中“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这一句话,学生们始终没能领会到其中的内涵所在。
然而由于一再要求学生谈理解、说想法,忽视了对朗读的指导和自己对文本内涵的深刻感悟,导致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于一种回答问题的被动状态,自始至终让老师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也就不能完全走进文本。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情“味尽失!
怎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情理交融”?只有在“理”的推进中渗透“情”,恰当地把握好“理”与“情”之间的度,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入“情”入“理”! 于是,我再次拿起教材。在反复咀嚼、反复品味中,我读出了文本中蕴涵的“理”味的确很浓,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今天”在这里指什么时候?(1996年);
(2)从“发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1945”年到“雷利写信的1996年”之间,世界上有发生战争吗?(搜集到資料的请举手)
(3)现在我们读信的“今天”又指什么时候?(2008年)
(4)从“雷利写信的1996年”到“我们读信的2008年”,这中间发生过什么战争吗?(搜集到资料的请举手)
(5)知道吗?就在这几天,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都在发生着战争。
设计了这样五个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穿插有感情朗读,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这一内涵,进而明白和平是人们一直以来的呼喊,也是永远的祈祷。
四、启示:
这一堂课是结束了,但自己觉得,这教材还没有读透。这次备课的经历,让我对教材的钻研工作,有了更多的体验,更多的思考。
我认为,一拿到教材,首先要做的应该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地阅读上数遍,读后要问自己读懂了什么、自己读懂的东西哪些要让学生也读懂、用什么方式方法让学生读懂。我在拿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时,急忙看了“教参”,对照“教参”里的解读,我潜意识里认为:这是一篇政治性很强的文章,一定得上出政治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