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确立以生为“本”的学校德育理念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内核。以生为“本”之本,乃是学生“至人”“至性”“至我”,因此学校德育必须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坚持以生为本,得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为了学生为基础,在此前提之下,积极寻求学校德育的基本路向:顺导性情、多维视阈和教师垂范。
【关键词】以生为“本”;学校德育;基本路向
学校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核。毫无疑问,学校承担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社会转型和我国特殊国情的时代背景之下,学校德育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按我的理解,学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心智健全、品德高尚、文明守纪的合格公民,这也就是我们把要求学生“踏实做人,认真读书”作为学校德育基本要求的认识基点。
1.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
首先,我认为学校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个人的一生幸福。这是因为,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和高尚品行的人,一个拥有完善心智结构的人,一个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和承担义务的人,一个内心充溢对人类同情和爱的人,他的人生才具有饱满的生命张力。他的生活才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享有充分的幸福。
其次,我认为学校德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应是:唤起主体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的至性觉悟,弘扬学生的批判精神,让学生内心敞亮、个性彰显,让学生成为一个求真的人,一个行善的人,一个创美的人。
再次,我认为学校德育的现实意义在于:让教育进入心灵世界,回归生活领域,培育学生健康生活观念,理解世界关系,共享人类智慧,成为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成为对国家和人类有用的人。
2.以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学校德育需要转变我们惯常的思想模式和观念,改变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手段和方法,从思想上清理我们的德育认识,确立起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
“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思想已为我们所认同和接纳。但想要真正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仅是认同和接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深入地挖掘它的深刻含义和丰富内涵,并把它刻进我们的思想深处,贯穿在我们实实在在的教育之中,体现在我们真真切切的生活之中。
张扬生之“本”,即视生“至人”,达生“至性”,求生“至我”。这其中强烈地透射出人性和人道的思想本真,对于“家长式的、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文化残余来说,的确是一贴难得的洗毒剂”。[1]它让我们明白,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一个抽象的、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个真实的、具体的、生动的、充满活力的“人”。德育教育更需要在这一点上规正我们的认识。
认真理解“至人、至性、至我”的德育观,我们至少可以作出以下几点解读:
第一,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作为个体的真实存在。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觉悟、有经验和有自我意识的人,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基此,我们的教育不能无视他们内心的感受,不能脱离他们的思想实际和情感体验,即“至人”。
第二,尊重学生,知道学生是作为个体的具体存在。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是千人一面的、抽象的人,他们性向各异,有各别的生活经历、个性喜好、知识水平、心智技能、兴趣追求。我们的教育要有针对性和成效,就得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性向,即“至性”。舍此,教育无从谈起。
第三,信任学生,认同学生作为个体的自我存在。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主体,一个自我。相对于教师,学生是弱势群体,因此,他们更需要理解和同情。他们的喜怒哀乐需要有人分享和安慰;温饱冷暖需要有人关心和呵护;成功失败需要有人赞扬和分担;困惑焦虑需要有人帮助和理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锁,解开学生的心结,让学生自觉到自身的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即“至我”。
第四,引导学生,理解学生作为个体的合理存在。“教育的真正内涵,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2]比之于教师,学生毕竟是未谙熟的、成长和生成中的人,教师先验于学生的人生经历,累积于生活的丰富阅历。教育引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当是学生的引路人,以自己的学识和思想光辉沐浴他们成长,为学生照亮人生道路,把学生引向理想高处,让学生勇敢直面生活,使学生合理理解世界,真正地让学生成为一个本真的自我、大写的人!
3.学校德育的基本路向
学校德育需要面对新形势、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工作路向和途径。
3.1 顺导性情。“顺导性情”是先哲王阳明的教育观点。他认为,一切教育的有效性,都应基于受教育者的基本“性向”。所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3]主张“种德”需“养其心”,德育必须“顺应”学生的“天性”。无视性向、抹煞个性、背离性情的德育方式,不但不能很好地达成教育的预期效果,可能会导致另一种倾向:那就是教育的无效性和逆反性。这种情况在我们所了解到的为数不少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得到了某种印证。因此,“顺导性情”的德育指导思想是寻求德育基本路向的关键。理由有三:
其一,是基于“性向善”的人性假设。按照王阳明的观点,人性本无善恶,但后天环境的熏染会助善长恶,教育就是要唤起知善知恶的“良知”,并用制度规范“为善去恶”,即“格物”。他对他的学生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4]我认为在制度层面上我们设定人性为恶,可以有效防止人的为恶作乱;而在教育领域,我们必须设定人性向善作为我们教育的基点。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潜藏着一股正义向上的力量,每个人的内心都生长着蓬勃向上希望,每个人的胸中都拥有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这种“向上”“生长”“拥有”的性向正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二,是基于“子可教”的育人观念。子可教是儒家教育观点,意思是说“人是可以被教育的人”,“人是愿意被教育的”。教育是我们的神圣之责,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是我们神圣之职,“为了一切学生”,“教师眼中没有坏学生”,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观念,这应当成为我们学校德育的工作认识基点。
其三,是基于“情境域”的教育原则。任何情感的生发必缘于特定的“场景”,德育教育也离不开教育“背景”。那种认为教育就是“说教”的观念是大失偏颇的。自然,教育需要说教,尤其是德育教育,但仅此是不足够的。有人认为,所有的教育要素中,环境是第一位的,即所谓的环境育人,我把它称为“情境域”。现时的德育工作都寻找一种教育“载体”,这载体自然也是“情境域”的组成部分,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要素,如人际心理和学校文化氛围等。学校本身就是文化浓郁、文明昌盛的“境域”,在这样的境域中,人性向善是顺理成章,德育教育效果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3.2 多维视阈。现代社会是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是一个极度开放的社会,学校真真切切地成为了社会的一部分。因而,学校德育需要适度开放,寻求多维视阈,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正视现实,以一种真诚的对话情境和互动方式,以“生命的叙述与倾听”[5]方式,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各种真实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本能欲望,“以人的方式把握和理解人”[6],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的、自我的空间。对此我的粗浅想法是:
一是,开发“自组织”。在交往理论的视野中“道德教育是一种交往行为”,[7]这种交往不仅发生在师生之间阐释、商谈、同意、协调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生活中,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我认为后者的交往更具有道德实践的意义。为此可以借助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这样的学生自组织,积极开展各种学生团队活动,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增进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理解和感情,引导热爱学校,向往校园生活的倾向,“让学校成为学生们的精神家园”。
二是,“回归生活”。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学校德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随着对学校形式化、制度化以及脱离生活现象进行的批判,人们盼望能从“科技——工具理性制造的物质世界、技术世界的魔幻中解放出来,让人重新找回自我,让教育过程重新回到人的生活世界”[8]。结合学校的教育课程,如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以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全面呈现存在的道德面貌,使道德教育面向真实的社会生活”,[9]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校园,关爱生命,增进对学校和学习的理解。
三是,“心理援助”。现时,我们所碰触到的学生“问题”,有许多并非思想道德的问题,而是学习心理和社会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挫折、心理障碍会引发一些行为“怪异”或“偏离”道德规范,挣脱道德约束,这种行为偏离导致“制度犯规”或“身心伤害”。因此,针对出现日益增多的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对学生心理救助已迫在眉睫。我使用“援助”这个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确实有一些已经出现比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救援,借助心理教师和医生的努力,拯救复苏。二是对于大多数尚未出现或发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需要得到我们的心灵呵护和心理按摩。这成为我们学校德育新路向的一个重要领域。学校需要培养心智健康的四有新人,关注心理卫生和健康是当务之急。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自觉地履行这项工作职责:关注生命健康。
3.3 教师垂范。德育是一种熏陶,德育教育是一个渐进的、无声的、潜移的、感化的过程。德育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的率身垂范,这是一项不可缺或的前提。教师是否为学生作出行为表率和道德垂范,能否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生命样态”,需要我们作出回答。我赞同这样的观点:“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性’的人,然后才是一个专业的人”。[10]因此,教师必须时常“修炼”自己,努力成为一个“道德教师”(不是指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师,而是指有道德的教师)。
随着教师质性“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娈”的历史进步,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运动的发展,教师道德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即“从一般性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方向转移”。[11]因此,教师迫切需要确立先进的知识和道德观念,并尽量向学生传递这样的观念,所以教师“要经常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与学生进行生命的互动、观念的碰撞”,[12]“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表达美好的愿望,使学生觉得教师所提出的道德规范是源自教师心灵深处的愿望,不要言说口是心非的道德观点”。[13]一个教师能否成为道德教师,是否是道德教师,体现在他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这需要我们作出不懈努力。
为了学生,是我们信奉的教育信念,以生为本,是我们的教育基点。什么是“生”?什么是“本”?如何“为”之?需要认真思考并作出我们的回应。仅以此文,引发同行的深入探究,切实寻求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向,探索适合当代中学生的有效德育方式和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以生为“本”;学校德育;基本路向
学校教育坚持德育为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核。毫无疑问,学校承担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社会转型和我国特殊国情的时代背景之下,学校德育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按我的理解,学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心智健全、品德高尚、文明守纪的合格公民,这也就是我们把要求学生“踏实做人,认真读书”作为学校德育基本要求的认识基点。
1.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
首先,我认为学校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个人的一生幸福。这是因为,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和高尚品行的人,一个拥有完善心智结构的人,一个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和承担义务的人,一个内心充溢对人类同情和爱的人,他的人生才具有饱满的生命张力。他的生活才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享有充分的幸福。
其次,我认为学校德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应是:唤起主体的自我意识,激发学生的至性觉悟,弘扬学生的批判精神,让学生内心敞亮、个性彰显,让学生成为一个求真的人,一个行善的人,一个创美的人。
再次,我认为学校德育的现实意义在于:让教育进入心灵世界,回归生活领域,培育学生健康生活观念,理解世界关系,共享人类智慧,成为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成为对国家和人类有用的人。
2.以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学校德育需要转变我们惯常的思想模式和观念,改变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手段和方法,从思想上清理我们的德育认识,确立起正确的德育教育理念。
“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思想已为我们所认同和接纳。但想要真正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仅是认同和接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深入地挖掘它的深刻含义和丰富内涵,并把它刻进我们的思想深处,贯穿在我们实实在在的教育之中,体现在我们真真切切的生活之中。
张扬生之“本”,即视生“至人”,达生“至性”,求生“至我”。这其中强烈地透射出人性和人道的思想本真,对于“家长式的、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文化残余来说,的确是一贴难得的洗毒剂”。[1]它让我们明白,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一个抽象的、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个真实的、具体的、生动的、充满活力的“人”。德育教育更需要在这一点上规正我们的认识。
认真理解“至人、至性、至我”的德育观,我们至少可以作出以下几点解读:
第一,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作为个体的真实存在。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觉悟、有经验和有自我意识的人,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人。基此,我们的教育不能无视他们内心的感受,不能脱离他们的思想实际和情感体验,即“至人”。
第二,尊重学生,知道学生是作为个体的具体存在。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是千人一面的、抽象的人,他们性向各异,有各别的生活经历、个性喜好、知识水平、心智技能、兴趣追求。我们的教育要有针对性和成效,就得因人而异,尊重学生的性向,即“至性”。舍此,教育无从谈起。
第三,信任学生,认同学生作为个体的自我存在。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主体,一个自我。相对于教师,学生是弱势群体,因此,他们更需要理解和同情。他们的喜怒哀乐需要有人分享和安慰;温饱冷暖需要有人关心和呵护;成功失败需要有人赞扬和分担;困惑焦虑需要有人帮助和理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锁,解开学生的心结,让学生自觉到自身的存在意义和生命价值,即“至我”。
第四,引导学生,理解学生作为个体的合理存在。“教育的真正内涵,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2]比之于教师,学生毕竟是未谙熟的、成长和生成中的人,教师先验于学生的人生经历,累积于生活的丰富阅历。教育引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当是学生的引路人,以自己的学识和思想光辉沐浴他们成长,为学生照亮人生道路,把学生引向理想高处,让学生勇敢直面生活,使学生合理理解世界,真正地让学生成为一个本真的自我、大写的人!
3.学校德育的基本路向
学校德育需要面对新形势、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工作路向和途径。
3.1 顺导性情。“顺导性情”是先哲王阳明的教育观点。他认为,一切教育的有效性,都应基于受教育者的基本“性向”。所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3]主张“种德”需“养其心”,德育必须“顺应”学生的“天性”。无视性向、抹煞个性、背离性情的德育方式,不但不能很好地达成教育的预期效果,可能会导致另一种倾向:那就是教育的无效性和逆反性。这种情况在我们所了解到的为数不少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得到了某种印证。因此,“顺导性情”的德育指导思想是寻求德育基本路向的关键。理由有三:
其一,是基于“性向善”的人性假设。按照王阳明的观点,人性本无善恶,但后天环境的熏染会助善长恶,教育就是要唤起知善知恶的“良知”,并用制度规范“为善去恶”,即“格物”。他对他的学生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4]我认为在制度层面上我们设定人性为恶,可以有效防止人的为恶作乱;而在教育领域,我们必须设定人性向善作为我们教育的基点。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潜藏着一股正义向上的力量,每个人的内心都生长着蓬勃向上希望,每个人的胸中都拥有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这种“向上”“生长”“拥有”的性向正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二,是基于“子可教”的育人观念。子可教是儒家教育观点,意思是说“人是可以被教育的人”,“人是愿意被教育的”。教育是我们的神圣之责,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是我们神圣之职,“为了一切学生”,“教师眼中没有坏学生”,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观念,这应当成为我们学校德育的工作认识基点。
其三,是基于“情境域”的教育原则。任何情感的生发必缘于特定的“场景”,德育教育也离不开教育“背景”。那种认为教育就是“说教”的观念是大失偏颇的。自然,教育需要说教,尤其是德育教育,但仅此是不足够的。有人认为,所有的教育要素中,环境是第一位的,即所谓的环境育人,我把它称为“情境域”。现时的德育工作都寻找一种教育“载体”,这载体自然也是“情境域”的组成部分,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要素,如人际心理和学校文化氛围等。学校本身就是文化浓郁、文明昌盛的“境域”,在这样的境域中,人性向善是顺理成章,德育教育效果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3.2 多维视阈。现代社会是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是一个极度开放的社会,学校真真切切地成为了社会的一部分。因而,学校德育需要适度开放,寻求多维视阈,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正视现实,以一种真诚的对话情境和互动方式,以“生命的叙述与倾听”[5]方式,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各种真实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本能欲望,“以人的方式把握和理解人”[6],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的、自我的空间。对此我的粗浅想法是:
一是,开发“自组织”。在交往理论的视野中“道德教育是一种交往行为”,[7]这种交往不仅发生在师生之间阐释、商谈、同意、协调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生活中,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我认为后者的交往更具有道德实践的意义。为此可以借助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这样的学生自组织,积极开展各种学生团队活动,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增进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理解和感情,引导热爱学校,向往校园生活的倾向,“让学校成为学生们的精神家园”。
二是,“回归生活”。让德育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学校德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随着对学校形式化、制度化以及脱离生活现象进行的批判,人们盼望能从“科技——工具理性制造的物质世界、技术世界的魔幻中解放出来,让人重新找回自我,让教育过程重新回到人的生活世界”[8]。结合学校的教育课程,如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以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全面呈现存在的道德面貌,使道德教育面向真实的社会生活”,[9]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校园,关爱生命,增进对学校和学习的理解。
三是,“心理援助”。现时,我们所碰触到的学生“问题”,有许多并非思想道德的问题,而是学习心理和社会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挫折、心理障碍会引发一些行为“怪异”或“偏离”道德规范,挣脱道德约束,这种行为偏离导致“制度犯规”或“身心伤害”。因此,针对出现日益增多的学生心理问题,开展对学生心理救助已迫在眉睫。我使用“援助”这个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确实有一些已经出现比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需要救援,借助心理教师和医生的努力,拯救复苏。二是对于大多数尚未出现或发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更需要得到我们的心灵呵护和心理按摩。这成为我们学校德育新路向的一个重要领域。学校需要培养心智健康的四有新人,关注心理卫生和健康是当务之急。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自觉地履行这项工作职责:关注生命健康。
3.3 教师垂范。德育是一种熏陶,德育教育是一个渐进的、无声的、潜移的、感化的过程。德育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的率身垂范,这是一项不可缺或的前提。教师是否为学生作出行为表率和道德垂范,能否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生命样态”,需要我们作出回答。我赞同这样的观点:“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性’的人,然后才是一个专业的人”。[10]因此,教师必须时常“修炼”自己,努力成为一个“道德教师”(不是指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师,而是指有道德的教师)。
随着教师质性“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娈”的历史进步,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运动的发展,教师道德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即“从一般性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方向转移”。[11]因此,教师迫切需要确立先进的知识和道德观念,并尽量向学生传递这样的观念,所以教师“要经常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与学生进行生命的互动、观念的碰撞”,[12]“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表达美好的愿望,使学生觉得教师所提出的道德规范是源自教师心灵深处的愿望,不要言说口是心非的道德观点”。[13]一个教师能否成为道德教师,是否是道德教师,体现在他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这需要我们作出不懈努力。
为了学生,是我们信奉的教育信念,以生为本,是我们的教育基点。什么是“生”?什么是“本”?如何“为”之?需要认真思考并作出我们的回应。仅以此文,引发同行的深入探究,切实寻求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向,探索适合当代中学生的有效德育方式和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