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在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包括注重地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根据实际创设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采用互动教学,注意学业评价能力化等,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学方式 教学情境 互动教学
地理经常被称为“小三门”、“次科”而不被重视,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在中考没有设置地理学科的地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社会的重视程度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两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具备基本的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新课程实施以来,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面做了以下的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创设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
1、精心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在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课前某些活动的刺激上,头脑里还有兴奋的余波,这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好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了铺垫。因此,恰如其分地导入是营造地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讲地理《中国的气候》一节关于我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时,我首先提出一道问题让大家思考:“7月底,北京连降大雨。王杰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了带雨衣。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王杰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刘艳爸爸妈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学生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激发了求知的欲望,于是带着问题先看书,再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爸爸是必要的,妈妈是多余的。为什么呢?教师带领学生边看图边讲解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分布、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规律等。学生终于明白:吐鲁番处于我国的干旱地区,7月份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所以没必要带雨具;广州处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又位于我国的南方,雨季来得早,退得晚,4月—10月份都处于雨季,所以有必要带雨具。通过问题式的情境创设,学生引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对地理学科产生好感,做到愿学、爱学、乐学。
课堂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接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设计时要注意目的性、趣味性以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运用身边事物,创设生活情境
地理教学过程,要力争把系统的地理科学原理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地理课堂应充分利用挂图、插图、照片、剪贴画等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或者从学生亲身经历和身边的实际出发,积极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情趣。
3、借助地理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游戏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穿插游戏,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无疑会提高教学质量。如政区拼图游戏;省名、省会名接龙比赛;猜地理谜语等。在游戏的情景与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象力和主动性都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玩中做,在做中學。一次成功的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贴于
政区拼图游戏是帮助学生掌握各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及各省级行政区轮廓的有效方法,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学中可以采取学生人手一幅拼图,游戏过程中可以鼓励基础好的学生不断变换内容,如由沿海到内地的方法;由南方到北方,再到青藏和西北地区的方法;由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方法等进行拼图,也可以用2到3幅拼图开展比赛活动。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省级行政区的知识,为今后中国地理的教学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意采用互动教学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留出思维的空间,“用教师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思维的灵感”,让他们在填补思维空间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读图”:“想一想”、“做一做”、或学生设问、或小组讨论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实践中,我们进行的课前“奇趣地理三分钟”活动、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都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效果也很好。
四、注意学业评价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改革死记硬背的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多数地理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并不是为了得高分而学习的,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就更不在乎地理成绩的高低。分数杠杆对无中考压力的地理学科几乎不起作用。
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更高要求。我觉得,能力型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迁移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评价既可以体现于知识和技能型评价的试卷中,也可以超越试卷,形式多样。在初一世界地理学习任务完成后,如果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大洲、一个国家、一个岛屿、一个高原等,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这个大洲、国家、岛屿、高原等的介绍文章”来考查学生,看谁写得最精彩。这样考查,其效果未必比一张笔试试卷逊色。能力型评价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评价的主观性往往更加突出一些,但只要正确对待,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在能力型评价的实施中,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使得评价更公开、公正,并且可以做到让同学们在评价中发现问题、向他人学习、自我完善,使得评价过程成为一种更好形式的学习、提高过程。
总之,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很多,如果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都能注意根据教师本人特点、新的学生特点、新的课程特点、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地理科学进展来改革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自己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常教常新,就能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学方式 教学情境 互动教学
地理经常被称为“小三门”、“次科”而不被重视,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在中考没有设置地理学科的地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社会的重视程度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两年上百课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仍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具备基本的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新课程实施以来,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面做了以下的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创设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
1、精心设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
在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课前某些活动的刺激上,头脑里还有兴奋的余波,这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好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了铺垫。因此,恰如其分地导入是营造地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讲地理《中国的气候》一节关于我国的降水和干湿地区时,我首先提出一道问题让大家思考:“7月底,北京连降大雨。王杰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了带雨衣。9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王杰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刘艳爸爸妈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学生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激发了求知的欲望,于是带着问题先看书,再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爸爸是必要的,妈妈是多余的。为什么呢?教师带领学生边看图边讲解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分布、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规律等。学生终于明白:吐鲁番处于我国的干旱地区,7月份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所以没必要带雨具;广州处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又位于我国的南方,雨季来得早,退得晚,4月—10月份都处于雨季,所以有必要带雨具。通过问题式的情境创设,学生引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对地理学科产生好感,做到愿学、爱学、乐学。
课堂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接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所以设计时要注意目的性、趣味性以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运用身边事物,创设生活情境
地理教学过程,要力争把系统的地理科学原理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地理课堂应充分利用挂图、插图、照片、剪贴画等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或者从学生亲身经历和身边的实际出发,积极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情趣。
3、借助地理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游戏的作用是多么重要。在地理教学中巧妙地穿插游戏,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无疑会提高教学质量。如政区拼图游戏;省名、省会名接龙比赛;猜地理谜语等。在游戏的情景与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象力和主动性都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玩中做,在做中學。一次成功的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贴于
政区拼图游戏是帮助学生掌握各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及各省级行政区轮廓的有效方法,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吸引力。教学中可以采取学生人手一幅拼图,游戏过程中可以鼓励基础好的学生不断变换内容,如由沿海到内地的方法;由南方到北方,再到青藏和西北地区的方法;由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方法等进行拼图,也可以用2到3幅拼图开展比赛活动。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省级行政区的知识,为今后中国地理的教学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意采用互动教学
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学校的课堂,也包括社区、野外的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留出思维的空间,“用教师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思维的灵感”,让他们在填补思维空间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读图”:“想一想”、“做一做”、或学生设问、或小组讨论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实践中,我们进行的课前“奇趣地理三分钟”活动、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都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效果也很好。
四、注意学业评价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改革死记硬背的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在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多数地理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并不是为了得高分而学习的,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就更不在乎地理成绩的高低。分数杠杆对无中考压力的地理学科几乎不起作用。
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更高要求。我觉得,能力型评价重在考查学生迁移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评价既可以体现于知识和技能型评价的试卷中,也可以超越试卷,形式多样。在初一世界地理学习任务完成后,如果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大洲、一个国家、一个岛屿、一个高原等,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这个大洲、国家、岛屿、高原等的介绍文章”来考查学生,看谁写得最精彩。这样考查,其效果未必比一张笔试试卷逊色。能力型评价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展示,评价的主观性往往更加突出一些,但只要正确对待,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在能力型评价的实施中,我们可以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使得评价更公开、公正,并且可以做到让同学们在评价中发现问题、向他人学习、自我完善,使得评价过程成为一种更好形式的学习、提高过程。
总之,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有很多,如果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都能注意根据教师本人特点、新的学生特点、新的课程特点、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地理科学进展来改革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自己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常教常新,就能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