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吴中区一家成立20余年的老牌地方国有企业,苏州华东镀膜玻璃有限公司面对市场的冲击,曾一度陷入亏损的“泥潭”。两年前,公司经营管理层调整后,面对困境,新的经营团队主动抓结构调整,促转型,目前公司逐步扭亏为盈。
老企业焕“新颜”
7月中旬,正值江南暑热季,华东镀膜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的场景:操作人员仔细地观察各种玻璃的生产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一片片玻璃制品在生产流水线上经过加工,变成标准化产品。“企业发展越来越好,我们干活自然越来越有劲!”一位操作工站在流水线旁,边说边忙着手中的活。
苏州华东镀膜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根方介绍,公司始建于1993年,坐落于苏州吴中太湖之滨,是由央企中国建材、省属国资江苏远洋以及吴中国裕三家国资公司共同出资,总投资逾5亿元,占地8.5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宽敞,技术力量雄厚。
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公司结合行业的发展,一度赢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紧跟国内知名玻璃生产企业南玻、信义等行业“第一方阵”的步伐,企业在生产规模、营收效益上曾一度位居行业前十。
近几年来,受市场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了多重制约,2017年,企业一度陷入了经营亏损的窘境。
张根方坦言,作为一名进入公司多年的老员工,看着企业逐步陷入困境,很痛心。2017年7月,经与大股东国裕公司负责人交流沟通后,张根方毅然挑起了华东镀膜重整再出发的发展“重担”。
在三家股东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张根方和整个经营团队克服经营困境,对内调整管理,对外主动拓展。
两年多的时间里,客户增多了,产品的销路更广了,员工们的干劲也更足了。“我们结合公司总部在吴中的这个出发点,明确提出了‘根据地’的发展目标,努力把公司的产品在苏州地区的份额增上来,把以前流失的部分客户重新找回来,新的客户群服务起来。”
从2018年开始,华东镀膜公司生产经營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转变:当年从上一年度亏损2300余万减亏至500余万元,2019年,企业着力自主创新,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全年实现了盈亏平衡。
人心齐业务增
张根方坦言,作为企业的老员工,结合自身岗位的工作经历,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堵点、漏洞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刚一上任,张根方就和整个经营团队明晰了公司三年发展目标:一场“破釜沉舟、人心所向”的扭亏为盈攻坚战全面展开。
“职工要吃饭、企业要生存,我们唯有不等不靠,积极探寻企业生存发展之道。”张根方直言,这是公司的目标,也是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和共同追求。
人心齐了,放开手脚往前干。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实绩从负到正的根本性转变,华东镀膜从管理层到生产一线,致力于补短板。“以质量为纲、以市场为龙头”,守住企业主要产品基本盘的同时,坚持往中高端方向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向高质量发展要“生机”;同时,唱好挖潜增效、降本节支改革的重头戏。在“质”上实现跨越,公司结合玻璃行业的发展趋势,立足公司产能实际,围绕新产品研发,着力自主创新,大力探索轨道交通及智能玻璃开发,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产品接二连三研发成功,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公司在同行里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张根方和整个经营团队还主动在“量”上寻求突破,围绕市场核心,将客户开发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开拓中高端市场,扩大了企业的“朋友圈”。加强产销结合,实现精细排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了恒大、旭辉等知名地产公司及金螳螂、柯利达等装饰施工企业等多家客户的新订单。围绕在“降”上取得成效,华东镀膜紧扣成本这一“牛鼻子”,深入开展降本增效,抓住产品的产供销、物流仓储、材料单耗等关键环节的节支降耗管理。通过整合相关部门结构,精简并合理配置岗位人员,加强技术改造和人员培训,不断节本降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企业内部生产顺畅,产品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稳步上升,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镀膜玻璃、建筑玻璃、电子玻璃、轨道玻璃等主要玻璃大类产品。
在稳定产品的基础上,公司的产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作已见成效。其中,公司的钢化玻璃和中空玻璃产品通过国家CCC认证,部分产品通过了欧盟、加拿大、美国等标准检测,钢化玻璃为省内同行业唯一的“江苏省名牌产品”,镀膜玻璃连续11年为相关协会向全国推荐产品。企业还与国内多家知名工程装饰企业合作,LOW-E玻璃和镀膜、中空等建筑玻璃产品销往欧洲、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面对成绩,张根方说,这只是刚刚开始,企业转型的路还要走很远,但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老企业焕“新颜”
7月中旬,正值江南暑热季,华东镀膜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的场景:操作人员仔细地观察各种玻璃的生产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一片片玻璃制品在生产流水线上经过加工,变成标准化产品。“企业发展越来越好,我们干活自然越来越有劲!”一位操作工站在流水线旁,边说边忙着手中的活。
苏州华东镀膜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根方介绍,公司始建于1993年,坐落于苏州吴中太湖之滨,是由央企中国建材、省属国资江苏远洋以及吴中国裕三家国资公司共同出资,总投资逾5亿元,占地8.5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宽敞,技术力量雄厚。
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公司结合行业的发展,一度赢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紧跟国内知名玻璃生产企业南玻、信义等行业“第一方阵”的步伐,企业在生产规模、营收效益上曾一度位居行业前十。
近几年来,受市场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了多重制约,2017年,企业一度陷入了经营亏损的窘境。
张根方坦言,作为一名进入公司多年的老员工,看着企业逐步陷入困境,很痛心。2017年7月,经与大股东国裕公司负责人交流沟通后,张根方毅然挑起了华东镀膜重整再出发的发展“重担”。
在三家股东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张根方和整个经营团队克服经营困境,对内调整管理,对外主动拓展。
两年多的时间里,客户增多了,产品的销路更广了,员工们的干劲也更足了。“我们结合公司总部在吴中的这个出发点,明确提出了‘根据地’的发展目标,努力把公司的产品在苏州地区的份额增上来,把以前流失的部分客户重新找回来,新的客户群服务起来。”
从2018年开始,华东镀膜公司生产经營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转变:当年从上一年度亏损2300余万减亏至500余万元,2019年,企业着力自主创新,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全年实现了盈亏平衡。
人心齐业务增
张根方坦言,作为企业的老员工,结合自身岗位的工作经历,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堵点、漏洞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刚一上任,张根方就和整个经营团队明晰了公司三年发展目标:一场“破釜沉舟、人心所向”的扭亏为盈攻坚战全面展开。
“职工要吃饭、企业要生存,我们唯有不等不靠,积极探寻企业生存发展之道。”张根方直言,这是公司的目标,也是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和共同追求。
人心齐了,放开手脚往前干。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实绩从负到正的根本性转变,华东镀膜从管理层到生产一线,致力于补短板。“以质量为纲、以市场为龙头”,守住企业主要产品基本盘的同时,坚持往中高端方向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向高质量发展要“生机”;同时,唱好挖潜增效、降本节支改革的重头戏。在“质”上实现跨越,公司结合玻璃行业的发展趋势,立足公司产能实际,围绕新产品研发,着力自主创新,大力探索轨道交通及智能玻璃开发,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产品接二连三研发成功,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公司在同行里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张根方和整个经营团队还主动在“量”上寻求突破,围绕市场核心,将客户开发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开拓中高端市场,扩大了企业的“朋友圈”。加强产销结合,实现精细排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得了恒大、旭辉等知名地产公司及金螳螂、柯利达等装饰施工企业等多家客户的新订单。围绕在“降”上取得成效,华东镀膜紧扣成本这一“牛鼻子”,深入开展降本增效,抓住产品的产供销、物流仓储、材料单耗等关键环节的节支降耗管理。通过整合相关部门结构,精简并合理配置岗位人员,加强技术改造和人员培训,不断节本降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企业内部生产顺畅,产品质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稳步上升,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有镀膜玻璃、建筑玻璃、电子玻璃、轨道玻璃等主要玻璃大类产品。
在稳定产品的基础上,公司的产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作已见成效。其中,公司的钢化玻璃和中空玻璃产品通过国家CCC认证,部分产品通过了欧盟、加拿大、美国等标准检测,钢化玻璃为省内同行业唯一的“江苏省名牌产品”,镀膜玻璃连续11年为相关协会向全国推荐产品。企业还与国内多家知名工程装饰企业合作,LOW-E玻璃和镀膜、中空等建筑玻璃产品销往欧洲、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面对成绩,张根方说,这只是刚刚开始,企业转型的路还要走很远,但一定会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