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众健身的开展,瑜伽运动在国内迅速发展,瑜伽理疗也逐渐受到各阶层人群的青睐。为了探讨瑜伽对慢性疾病的理疗功效,本文从瑜伽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方面着手分析,通过文献检索,查找国内外关于瑜伽干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运用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变化汇总分析瑜伽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相关实验数据表明,瑜伽干预伴随着HRV及高频指标(HF)的提高,得出结论瑜伽可以提高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平衡自主神经,对改善心血管健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瑜伽 自主神经系统(ANS) 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a)-0008-02
瑜伽发源于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化和传播已经有了自身一整套完整的科学体系,至今瑜伽已发展多个体系,内容丰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等)的发生几率也在不断上升。就高血压而言,仅在中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因此关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证明,瑜伽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提高心率变异性(HRV)以及HRV中的高频指标(HF),对心血管机能健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分析瑜伽对心血管健康、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为人们科学、坚持的练习瑜伽提供理论基础。
1 自主神经系统与心率变异性
1.1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能调节内脏、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SNS)和副交感神经(PNS)两个系统。通常,一个器官都分布有两系统的神经纤维,保持着双重的神经支配,多数是相互拮抗、相辅相成的。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拮抗性地调整人体的心率、呼吸、腺体分泌及肝、肾上腺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分布等。
自主神经失衡是指由于生理或病理的原因,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任意一方(或双方)的功能增强(或降低),使原来建立的“协调-对抗”平衡发生改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参与了心脏的许多病理变化过程,发现心功能减退、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等心脏异常事件前后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呈现交感和迷走神经活性失衡的各种表现。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伴随着交感神经系统(SNS)的过度兴奋,并且高血压患者的SNS兴奋程度与血压增加的绝对值呈正相关[1]。
1.2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HRV)代表了一种量化标测,即通过测量连续正常R-R间期变化的变异性来反映心率变化程度,这种变化、波动可以精细地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及该系统对各种因素的应答。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协调地控制心脏的节律变化,使心脏节律有序地、周期性地进行变化。一旦由于某种原因使这种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将导致心率的改变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心率变化常包含着交感和迷走神经的相互作用,HRV分析可反映心血管系统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2]。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减少有关;一般认为HRV降低为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可降低室颤阈,属不利因素;HRV升高为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可使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提高室颤阈,属保护因素,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的标志是更大的心率变异性。众多研究表明,基于瑜伽的干预后,心率变异性指数显示自主神经平衡朝向迷走神经显著改变,显著减轻压力、愤怒、抑郁、焦虑和神经症状等[3]。
HRV中时域和频域分析是临床常用的分析方法,其中频域分析能定量地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节[4]。
时域常用指标分析如下。
(1)SDNN: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代表HRV的总和。
(2)PNN50:相邻RR间期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反映迷走神经活性指标,其数值越高,HRV也越高,表明迷走神经活性也越高。
频域常用指标分析如下。
(1)高频指标(HF):频段为0.15~0.4Hz,反映迷走神经活性,可作为检测心脏迷走神经调节水平的定量指标。
(2)低频指标(LF):频段为0.04~0.15Hz,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复合调节功能,某些情况下可反映交感神经张力,随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強而增加。
(3)LF/HF比值: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均衡性,比值增加反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2 通过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瑜伽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Krishnan对14名健康的瑜伽练习者和14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瑜伽练习者进行为期6个月(90min/次,5次/周)的随机对照实验,在仰卧休息时用闭眼进行10min的心电图(ECG导联II)。数据表明,实验后瑜伽组的SDNN是53.86±21.35,对照组33.86±22.66,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2);瑜伽组LF是253.22±40.43,对照组是388.29±60.55,LF指标下降显着(P=0.00),瑜伽组的HF是996.2±45.31,对照组是208.51±15.1,增加显着(P=0.05),LF/HF降低但不显著(P=0.43)。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瑜伽组的HF(副交感神经支配量度)显著上升,LF显著下降,LF/HF比值下降,说明瑜伽练习使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迷走神经支配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下降[5]。 赵敬国等人进行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对瑜伽完全呼吸慢性适应的随机对照实验,对比5周完全呼吸训练(30min/次,5次/周)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瑜伽完全呼吸组实验后,LF显著性减少(P<0.05),LF/HF显著降低(P=0.09);对照组各项指标五周前后两次测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5周完全呼吸训练可使自然呼吸状态下安静时交感神经的紧张性降低,同时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有所升高[6]。
Krishna对130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瑜伽组进行为期12周的瑜伽治疗以及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评估瑜伽干预对心率、血压、心脏自主功能(通过短期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影响。数据表明,瑜伽组心率HR、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显著,LFnu(低频标化)下降显著(实验前68.98±12.77,实验后30.314±8.42,P<0.001),LF/HF比值显著降低(实验前3.38±3.36,实验后0.45±0.16,P<0.001)。HFnu(高频标化)显著增加(实验前31.01±8.42,实验后69.68±8.42,P<0.001)[7]。何琳在对安静状态下女性瑜伽健身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后受试者的HF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LF/HF的比值下降,但不显著。HF指标的升高说明经过一年的瑜伽锻炼迷走神经张力提高[2]。
通过相关研究的数据分析得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瑜伽干预,测得的LF(交感神经参数)、LF/HF比值普遍下降,HF(副交感神经参数)升高,综合前人研究的数据分析说明坚持练习瑜伽可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提高副交感神经活性,平衡自主神经功能,增强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3 结语
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血管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协调与对抗关系在一个更高的功能层面上达到新的平衡,总体表现为安静状态的心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心迷走神经活性升高瑜伽作为一种中等偏低强度的运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练习,可以平衡自主神经系统,提高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对心血管健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益民,何胜虎,乔华.交感神经系统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1):1016.
[2] 何琳.安静状态下女性瑜伽健身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80-81.
[3] Murugesan M. IMPACT of Yoga on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A]. Stti[C].2015.
[4] 許婕.瑜伽运动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9.
[5] Krishnan M, Bhavani B, Kabali B, 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effect of Isha Yoga on cardiac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using short-term heart rate variability[J]. J Ayurveda Integr Med, 2012, 3(2):91.
[6] 赵敬国,曹丽凤,刘俞宏.瑜伽完全呼吸对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3):151-154.
[7] BH Krishna, P Pal, GK Pal, et al. Effect of yoga therapy on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ac autonomic function in heart failure[J].Journal of Clinical
关键词:瑜伽 自主神经系统(ANS) 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a)-0008-02
瑜伽发源于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化和传播已经有了自身一整套完整的科学体系,至今瑜伽已发展多个体系,内容丰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等)的发生几率也在不断上升。就高血压而言,仅在中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因此关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证明,瑜伽可以增加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提高心率变异性(HRV)以及HRV中的高频指标(HF),对心血管机能健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分析瑜伽对心血管健康、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为人们科学、坚持的练习瑜伽提供理论基础。
1 自主神经系统与心率变异性
1.1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能调节内脏、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SNS)和副交感神经(PNS)两个系统。通常,一个器官都分布有两系统的神经纤维,保持着双重的神经支配,多数是相互拮抗、相辅相成的。迷走神经为第10对脑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拮抗性地调整人体的心率、呼吸、腺体分泌及肝、肾上腺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分布等。
自主神经失衡是指由于生理或病理的原因,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任意一方(或双方)的功能增强(或降低),使原来建立的“协调-对抗”平衡发生改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参与了心脏的许多病理变化过程,发现心功能减退、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等心脏异常事件前后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呈现交感和迷走神经活性失衡的各种表现。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伴随着交感神经系统(SNS)的过度兴奋,并且高血压患者的SNS兴奋程度与血压增加的绝对值呈正相关[1]。
1.2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HRV)代表了一种量化标测,即通过测量连续正常R-R间期变化的变异性来反映心率变化程度,这种变化、波动可以精细地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及该系统对各种因素的应答。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协调地控制心脏的节律变化,使心脏节律有序地、周期性地进行变化。一旦由于某种原因使这种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将导致心率的改变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心率变化常包含着交感和迷走神经的相互作用,HRV分析可反映心血管系统的自主神经功能状况[2]。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减少有关;一般认为HRV降低为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可降低室颤阈,属不利因素;HRV升高为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可使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提高室颤阈,属保护因素,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的标志是更大的心率变异性。众多研究表明,基于瑜伽的干预后,心率变异性指数显示自主神经平衡朝向迷走神经显著改变,显著减轻压力、愤怒、抑郁、焦虑和神经症状等[3]。
HRV中时域和频域分析是临床常用的分析方法,其中频域分析能定量地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节[4]。
时域常用指标分析如下。
(1)SDNN: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代表HRV的总和。
(2)PNN50:相邻RR间期差>50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反映迷走神经活性指标,其数值越高,HRV也越高,表明迷走神经活性也越高。
频域常用指标分析如下。
(1)高频指标(HF):频段为0.15~0.4Hz,反映迷走神经活性,可作为检测心脏迷走神经调节水平的定量指标。
(2)低频指标(LF):频段为0.04~0.15Hz,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复合调节功能,某些情况下可反映交感神经张力,随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強而增加。
(3)LF/HF比值: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均衡性,比值增加反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2 通过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瑜伽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Krishnan对14名健康的瑜伽练习者和14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瑜伽练习者进行为期6个月(90min/次,5次/周)的随机对照实验,在仰卧休息时用闭眼进行10min的心电图(ECG导联II)。数据表明,实验后瑜伽组的SDNN是53.86±21.35,对照组33.86±22.66,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2);瑜伽组LF是253.22±40.43,对照组是388.29±60.55,LF指标下降显着(P=0.00),瑜伽组的HF是996.2±45.31,对照组是208.51±15.1,增加显着(P=0.05),LF/HF降低但不显著(P=0.43)。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瑜伽组的HF(副交感神经支配量度)显著上升,LF显著下降,LF/HF比值下降,说明瑜伽练习使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迷走神经支配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下降[5]。 赵敬国等人进行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对瑜伽完全呼吸慢性适应的随机对照实验,对比5周完全呼吸训练(30min/次,5次/周)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瑜伽完全呼吸组实验后,LF显著性减少(P<0.05),LF/HF显著降低(P=0.09);对照组各项指标五周前后两次测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5周完全呼吸训练可使自然呼吸状态下安静时交感神经的紧张性降低,同时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有所升高[6]。
Krishna对130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瑜伽组进行为期12周的瑜伽治疗以及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评估瑜伽干预对心率、血压、心脏自主功能(通过短期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影响。数据表明,瑜伽组心率HR、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显著,LFnu(低频标化)下降显著(实验前68.98±12.77,实验后30.314±8.42,P<0.001),LF/HF比值显著降低(实验前3.38±3.36,实验后0.45±0.16,P<0.001)。HFnu(高频标化)显著增加(实验前31.01±8.42,实验后69.68±8.42,P<0.001)[7]。何琳在对安静状态下女性瑜伽健身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前后受试者的HF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LF/HF的比值下降,但不显著。HF指标的升高说明经过一年的瑜伽锻炼迷走神经张力提高[2]。
通过相关研究的数据分析得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瑜伽干预,测得的LF(交感神经参数)、LF/HF比值普遍下降,HF(副交感神经参数)升高,综合前人研究的数据分析说明坚持练习瑜伽可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提高副交感神经活性,平衡自主神经功能,增强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3 结语
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血管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协调与对抗关系在一个更高的功能层面上达到新的平衡,总体表现为安静状态的心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心迷走神经活性升高瑜伽作为一种中等偏低强度的运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练习,可以平衡自主神经系统,提高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对心血管健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益民,何胜虎,乔华.交感神经系统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1):1016.
[2] 何琳.安静状态下女性瑜伽健身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80-81.
[3] Murugesan M. IMPACT of Yoga on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A]. Stti[C].2015.
[4] 許婕.瑜伽运动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9.
[5] Krishnan M, Bhavani B, Kabali B, 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effect of Isha Yoga on cardiac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using short-term heart rate variability[J]. J Ayurveda Integr Med, 2012, 3(2):91.
[6] 赵敬国,曹丽凤,刘俞宏.瑜伽完全呼吸对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3):151-154.
[7] BH Krishna, P Pal, GK Pal, et al. Effect of yoga therapy on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ac autonomic function in heart failure[J].Journal of Clin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