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1964年Sweet确立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sweet syndrome,SS) 的诊断后,虽然人们对它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发病的多样性,对其临床和病理表现尚未充分了解。本文报道1979~1990年西班牙的3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所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64年Sweet确立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性皮肤病(sweet syndrome,SS) 的诊断后,虽然人们对它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由于发病的多样性,对其临床和病理表现尚未充分了解。本文报道1979~1990年西班牙的3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所见。
其他文献
HIV阳性病人和其他疾病或化疗后致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特别容易发生真菌感染。表皮真菌感染常发生于HIV感染患者中,其常见的表皮真菌感染有:①脂溢性皮炎:30%~80%的艾滋病病人有脂溢性皮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可能是引起脂溢性皮炎病因之一,用酮康唑乳剂治疗可减少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的数量,同时可改善临床症状。
二甲胺四环素也称美满霉素(minocycline)广泛用于治疗痤疮和酒渣鼻。即使长期用药,副作用亦不多见,较为多见的是皮肤和甲状腺的色素沉着。皮肤色素沉着主要有二种类型:其一是瘢痕或炎症部位的局限性色素沉着,其二是正常皮肤上弥漫性色素沉着,后者是对称发生于面、腿,很少影响到全身皮肤。牙齿和甲有时受累。曾对色素进行分析,证明含铁、二甲胺四环素及黑色素。试验证明二甲胺四环素可对每个大鼠引起甲状腺色素沉
坏疽性脓皮病为皮肤破溃性疾病。目前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的方法很多,主要为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氯苯酚嗪、氨苯砜、柳氮磺胺吡啶以及外用色甘酸钠及高压氧等。本文就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问题作一综述。
为探讨维生素D复合物通过表皮细胞影响T细胞活化的机制,作者观察了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和钙泊三醇对人类同种异体混合表皮细胞-淋巴细胞反应(MECLR)的影响。
灰黄霉素治疗扁平苔藓(LP)有效,文献报告临床痊愈者占54.5%~70%。报 告每日量0.6~1.0g,一疗程不少于18g,治疗66例,有半数患者皮损消失,疗效与皮损的急性程度及疗程长短有关。另有作者观察到此药对所有新发皮损,可达临床痊愈或显效,而慢性丘疹性LP尽管治疗时间延长,仅半数患者临床痊愈和显效。
脉冲染料激光已广泛运用于皮肤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对其所致的副作用在大数量病例中的发生情况尚未有过报道。该文报道了500例各种皮肤血管疾病经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发生的副作用 从1992年9月至1993年6月,共500例皮肤血管疾病患者接受了染料激光治疗。其中鲜红斑痣297例,血管瘤43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96例,蜘蛛状血管瘤22例,樱桃状血管瘤2例,红色瘢痕13例,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症4例,皮肤异色症7例
为了研究母亲特殊类型抗Ro、La抗体同一过性或持久性新生儿狼疮(NLE)表现之间的关联并将其应用于预测,作者检测了4组母亲的抗体。分组根据小儿的情况进行。
作者建立了检测沙眼衣原体隐蔽性质粒和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比较彼此的敏感性并与培养法、抗原ELISA(IDEIA)和Clearview进行比较。将沙眼衣原体L2标准株做100~1010倍稀释,每一稀释度各取200μl分别做培养、IDEIA、Clearview和PCR。IDEIA和Clearview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用于PCR的标本经酚-氯仿抽提纯化,50μl PC
抗组蛋白抗体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特别是药物诱发的红斑狼疮,其次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最近有报告在硬皮病患者中,该抗体检出率也很高,作者为了更好地了解在硬皮病相关疾病(SRD)患者中,抗组蛋白抗体H2A,H2B,和抗双链DNA形成的(H2A-H2B)DNA复合物所起的病理生理作用,作了以下研究。
在二项70例病人的回顾性研究中,调查了长期低剂量依曲替酯副作用的出现率。依曲替酯治疗严重丘疹鳞屑性疾病有时需要长期应用。本组病人接受依曲替酯治疗长达11年,累积剂量11.6g~98.9g。皮肤粘膜毒性及高脂血症的严重性一般和剂量相关。16%的病人有新的骨骼和骨骼外钙化。这些病人至少有25g的依曲替酯累积剂量。长期低量使用依曲替酯引起的副作用通常是可以耐受的。建议当累积剂量接近25g时,应考虑对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