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棉纺大省看产业现状(连载之一)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至12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在徐文英会长部署下,专门组织调研队伍,派朱北娜、朱兰芬、王加毅三个副会长带队,分组分路线对我国的棉纺织生产主要省份山东、江苏和河南省等开展了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和同企业家的座谈,进一步掌握了纺织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山东、江苏、河南是我国棉纺织大省,纱产量分别居全国的一、二、三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三个省的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占全国总纱产量的60%左右,在我国纱产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变化可谓是行业的晴雨表。
  通过本次对各地区的实际调研,调研组看到,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基本上是满负荷生产,几乎没有关车、停台等现象,亦无倒闭关门现象,产品的销售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或增加,但是利润却大幅下滑。据了解,小企业、或被称之草根经济的家庭作坊鉴于市场需求下降,有关门停产现象,其中的1/3仍在正常开台,1/3的虽已经关车仍在等待经济回暖。还有1/3的企业已经将设备卖掉。进入2008年9月份后,企业形势严峻,产品价格下滑严重,国际市场萎缩,国内市场竞争加劇。
  通过走访和与企业座谈,调研组了解到,受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普遍感到生存压力增大,资金周转困难,没有利润空间,市场环境恶劣,对行业未来发展持观望态度占一定比例。
  
  问题1: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技改投资受制约
  
  可以看出,近34%的企业已明显感到资金紧张、周转困难,而53%资金尚能正常周转的企业也感到压力很大,三个地区被调查企业相比较而言,山东省的企业44%感到资金严重紧张,江苏、河南相对感到资金略微紧张的企业占比较大,河南对此项调查持谨慎态度。调查显示,企业目前最担心的是担心银行只收不贷,企业的资金周转面临巨大挑战,具体分析如下:
  企业融资途径单一
  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仅有个别企业有少量的民间借贷;国家各银行不看好纺织行业的发展是纺织企业资金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
  银行贷款难度加大
  尽管近来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银行放贷审批条件依然严格,歧视性信贷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纺织企业融资难。
  目前,国家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施行了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在落实上还需要一些过程,而且目前各个银行的年度任务基本完成,下放贷款速度慢、力量小,信贷系统对纺织企业在贷款方面的歧视政策,导致纺织企业贷款非常困难,有的甚至无法取得贷款。
  受经济形势的影响,银行开始对中小企业和一些运行质量欠佳的企业收贷,这对于那些本来就艰难生存的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如河南许昌地区有企业反映今年还将上年贷款额的近29%收回;此外银行还对一些大企业进行“抗耐压”测试,也就是虽然收贷后可以再放贷,但中间延缓1个月以考察企业资金链的承受能力。
  2008年四季度以来,为了增强资金流动性、刺激消费,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先后下调存贷款相关利率,但是,各银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同程度的上浮了贷款基准利率,纺织企业的贷款压力依然存在。
  资金回笼困难
  受市场影响,绝大多数企业的应收账款成倍增长,且账款回收时间延长,资金周转率降低,企业资金紧张情况更加严峻。
  目前,江阴地区大部分纺纱企业受下游市场影响,应收账款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而河南地区一些供纱、供布企业考虑到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货款支付能力大幅下降,有单不敢接,接单不敢放。据企业反映,原来10-15天的回款期限目前多数已延长至2个月左右,甚至回款期限无望。
  尽管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收账问题,但呆、坏账比例仍在增加。
  目前大部分企业以销定产,产成品库存维持在正常水平,但江阴地区的部分企业受产品品种影响,色纺类产品库存较大,占用了部分资金;而河南地区11月份以来产销率普遍下降到80%。许昌地区有企业反映由于市场问题,产品积压严重,应该停产,但考虑到社会稳定的责任问题,向政府申请贴息给企业维持生产,随之而来矛盾的是生产的产品可能还会积压,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前一阶段,较低的棉价是纺织企业购棉的好时机,由于企业资金普遍紧张,几乎没有企业囤积棉花,只能随用随买。
  市场销售形势严峻,制约了企业投资
  从调研结果来看,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持徘徊观望态度的居多,多数企业低价销售产品,大部分企业已经低于成本销售库存,这一方面是为了尽可能的减缓资金周转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临近过年,企业希望在节前能及时发放工资和奖金,稳定职工队伍。
  基于以上原因,各地区企业再投资侧重点已明显区分:在走访和座谈的20家江苏企业中,只有l家企业有计划投资,绝大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江阴地区的大部分企业则明确表示在形势好转以前不会再投资;山东许多企业则希望在此阶段进行技术改造,但资金问题制约着企业;而河南一些企业仍有大力投资,加强技改的意愿。
  
  问题2: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率逼近底线
  
  可以看出,26%的企业利润率为0,正面临着亏损,19%的企业已经开始亏损。实际上,江苏、山东亏损-的企业已经超过了这个平均数。
  各项成本上涨是把企业利润吃掉的一项重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利润下滑、获利空间缩小除了销售不畅以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项成本大幅上涨,企业消化承受能力已经到底线。主要有:
  原料成本:今年上半年棉花价格一路上涨,7月以后却急转直下,但是棉纺企业基本是存储原棉的生产方式,目前还是消耗高价原棉的过程,这种生产的延时性使得低价原料还没有传递到产品时就已面临下游客户的压价,企业不得不承担了这部分价差损失;更严重的是进口棉花的滑准税政策仍然是压在纺织企业原料成本上的一个沉重负担。
  用工成本:由于新劳动法的实施,工人工资平均水平普遍提高15%,加之各项保险合同等费用都增大了企业的用工成本。调查结果显示,所调研的江苏地区工人平均工资1600~1800元/月,山东地区工人平均工资1400~1600元/月,河南地区工人工资为900~1200元/月。江阴、许昌、邹平均有企业反映,2008年有的企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工人工资上调了3-4次,平均两个多月上调一次,上涨幅度超过25%。
  水、电、煤、运成本:今年以来电费上涨幅度较大,今年以来企业用电成本已上升15%~20%左右,且地区间不平衡性显著;而煤价全年波动幅度较大,最高价格几乎是最低价格的2倍,电、汽等价格随着煤价上涨后并不未随煤价下跌而下降,给企业增加了很大的成本负担,其成本的增加又不能同步传递给下游产品,使得棉纺织企业生产压力加大,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配件、物料(浆料)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运输成本平均上 涨了10%。
  税收成本:被调查的企业普遍反应税收压力较大,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高征低扣”,所有的企业都认为纺织行业进销项税应统一执行17%的税率。
  利息成本:调查显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加之今年前三季度的加息政策,利息率平均上调了10%~20%,而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利率则平均上调了20%~30%。企业负担了较高的利息成本,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以来企业负担的利息成本平均上涨了32.25%。
  
  问题3: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疲软,企业销售困难
  
  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47%的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下降幅度最高达30%。山东省销售收入下降的企业已经接近一半。
  实际出口价格下跌,外销订单难接
  实地调研和座谈的企业大部分以内销或间接出口为主,部分去年外销占一定比例的企业,今年的外销额也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
  前三季度,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企業汇兑损失加大。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尤其是人民币兑美元从7.5到6.8的快速升值阶段使纺织企业的产品出口失去了价格优势,把已经成熟的国际市场拱手让给了印度、越南等国家。虽然目前人民币汇率暂时相对稳定,但是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想要重新占有失去的市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受汇率影响,尽管产品的出口价格(美元)略有上升,但实际价格(人民币)却是下降的,过低的价格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不得不减少外销比例。
  目前出口市场的显著特点是订单难接,这一方面是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前的金融风暴,外销市场需求疲软;虽然下半年国家两次缓步上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并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但与当前纺织企业成本大幅上长比,这些政策显得力度太小。
  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特色产品销路较好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内销的主要问题有:
  从价格来看,市场竞争激烈,甚至出现了个别企业大量低价倾销的现象;间接出口的上游企业受下游出口价低的连锁影响,被迫降价。
  从产品来看,纯棉品种竞争较为激烈,混纺产品、色纺纱、色织布等特色产品市场相对较好。
  从宏观环境来看,尽管国家宏观支持政策频繁出台,但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企业的传递时间过长,企业仍未感到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
  
  问题4:创新力度减缓
  
  调研发现,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力度不够,或者说是无心创新,维持在原有常规产品上,寄希望于以量和低价回笼资金。新产品的市场小且被接受时间长,而企业的创新投入一般比较大,相比较而言,短期收益肯定不理想。因此被调查的大多数企业表示,在目前资金紧张、形势不好的情况下,维持生存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很难致力于创新。我们发现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尤其是那些注重产品品质的企业不仅能够维持一个较为稳定的销售价格,同时也具有稳定的销售市场。
  
  (本文节选自《中国棉纺织工业协会赴山东、江苏及河南等省份调研棉纺织产业情况的报告》。连载二、三将在后两期刊登)
其他文献
在国内服装零售市场仍呈现散乱纷杂态势之时,体育用品的零售渠道业态变革脉络已越来越清晰,随着滔搏、胜道、领跑三大体育用品渠道巨头崛起,体育用品零售渠道的掌控权和话语权的归属也将渐渐集中,当然这还要取决于他们各自跑马圈地的速度和战略运营的决策。    霸者为王    三分格局的渠道业态看似是以2007年四川劲浪、深圳龙浩、沈阳的鹏达、浙江的锐力四大区域性零售商合并组建为领跑体育股份公司而初具规模,领跑
期刊
编者按:  本期“科技”栏目通过“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和传统环锭纺纱技术的对比,让对此项技术感兴趣的读者详细了解“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的突破性原理和应用优势。    环锭纺纱的优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环锭纺纱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纺纱技术,自从近200年前发明该技术以来(大概是1830年左右国外发明了该项技术和设备),由于其卷绕和加捻同时进行的特点,特别是成纱质量的特点决定了他的
期刊
中国纺织:在今年纺织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重在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在国家投资拉动的新一轮经济建设中,被广泛看好,会成为带动整体纺织业增长的亮点,您怎样看?  王天凯: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将会成为今后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亮点,这一定论是毫无疑问的,产业用纺织品是纺织行业中最具有潜力和高附加值的技术性产品。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在终端纺织品应用领域所占的比例仅为15
期刊
《最底层的10亿人:最贫穷国家为何日益衰败?如何起死回生?》是保罗·科利尔的一部新作,被《经济学人》评为2007百佳商业经济图书之一。作者系牛津大学非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这部优秀的著作汇集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并回答了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国家陷入衰败,如何才能确定拯救的良方。  大家对贫困世界的通常看法是,全球有10亿人生活在最发达的国家中,还有50亿人生活在尽管贫困但快速发展的国家中。
期刊
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互联网时代中高端管理软件领导厂商,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一直以来,新中大积极应对企业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不断研发行业领先的优秀管理软件产品,全力帮助中国企业实现信息化先进管理,在纺织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上新中大软件同样拥有众多成功案例,帮助一大批企业提高了管理水平。近期,本刊记者专访了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石钟韶。    
期刊
2008年秋天,天高云淡。站在破土动工的浙江勤联纺织织造有限公司六层办公大楼的建设工地上,公司董事长冯祥甫的脸上漾起喜悦的笑容。如今,勤联公司拥有占地50余亩的生产场地,已经建起了一幢幢漂亮的生产厂房,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当地众多家纺企业中引人注目。许村家纺的发展热土上,勤联正如一颗茁壮成长的常青树,永葆事业常青。  望着正在建设施工的办公大楼,冯祥甫回想起创业的艰难感慨万千。他抚今追昔,时常
期刊
2008年以来,我国纺织行业面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集中释放、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涨的严峻发展环境,困难前所未有。全行业通过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对各项不利因素进行消化,行业经济在困境中仍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产销均较上年同期有小幅增长。但由于外部不利因素的作用力度远远超过行业能够消化的范围,行业出现了产销全面减速、盈利能力明显下滑、亏损企业不断增多,亏损额
期刊
“在当前行业困难较重的形势下,不少中小企业纷纷倒闭,金融危机给纺织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尽管如此,我们依然不能放弃依靠创新求发展的决心。政府政策的调整,只能是一个导向,得到暂时的支持和压力缓解,根本的出路还是企业自身的创新和产业调整,所以我们依然要下决心把创新的事业做好。为此,纺织行业仍然需要表彰先进,传播经验,带动全行业的创新。”近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中国纺织》杂志总编孙淮滨
期刊
第八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于2008年10月20日至22日亮相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为业界带来产业用纺织品在农业、建筑、医疗、环保、防护等12个最终应用领域的丰富产品与科研成果。  本届博览会与第十四届面辅料博览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同期举办。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赵翠琴介绍,本次展会面积达11500平方米,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1家企业参展,其中海外企业108家,德
期刊
10月21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再次宣布,11月1日起上调348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纺织品、服装约占海关税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这是今年继8月1日之后,国家对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的第二次上调。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特别是欧美等主销市场疲软的严峻形势下,这次上调的一个百分点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下降、利润缩水的局面,但这次调整的举措,无疑给逆境中遭遇“寒冬”的出口企业,尤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