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机惠民”工程开启已经10年,为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市农机局给各县农机部门下达了“五个一定要”工作任务,其中的第四条,一定要坚持规范化管理,做到依法治机;第五条,一定要不断提高农机队伍建设的水平。是我们县农机校的工作重点,如何完成此重任,对目前农机校的培训工作做如下探讨:
一、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41号令,认真搞好拖拉机培训机构资格认证工作
对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机构的资格认证,是进一步规范我省拖拉机驾驶培训行业的管理,确保拖拉机培训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过去省农机局也曾为县农机校颁发过指定办学单位的牌匾,至今还挂在学校的门口。在当时不指定农机校也是独家培训单位,没有竞争,而今是经济社会,培训自然被推向了市场,所谓“社会化”,我理解为谁有能力,谁具备培训资质条件,谁就可以申请培训资格认证,取优淘劣,这就是无情的市场竞争。所以这次培训机构资格认证,是对农机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练场地、房屋土地产权等全方位的资质监检与考核,取得资格认证书,是对农机校办学权力给予法律上的保护。面对改革和培训资格认证的双重考验,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在做好初检的各项工作外,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等建设,按农业部制定的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好教学,编写好教案,备好课。用实力争取到永久的培训资格。
二、创效益与为有机户服务并行,要效益的同时更应要公益
我校从五八年建校至今已五十多年,最早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农具操作手学校要给学员每人每天生活补助8毛钱,后来收几十元学费到现在的几百元。二十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最低标准收取学费,包括免费的技术咨询。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百分之百是农民,目的是为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所以农机培训工作称得上是公益性的,是专门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国家的富民政策,给部分农民购买大中型拖拉机30%的补贴,部分收获机械给38%的补贴,都是为农民减轻负担,让农民早日富起来,农民富裕了,观念也改变了。现在田间运输的马车、毛驴几乎都换了农用三轮车,原来的马拉犁田间作业几乎都改成了拖拉机作业,既省时,又省力。据农机普查初步统计,农用三轮车几千台,拖拉机几千台,它们是农民手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闲时它们也跑运输,赶集卖菜,上公路,因为他们没接受过培训,不懂技术,净闹出许多笑话。例如:怕进沙土,将空气滤清器用塑料袋包得严严实实,然后起动车,找不到不着火的原因:油底壳内的机油用光了,不知道添加造成烧瓦抱轴;手扶拖拉机下坡转弯反向操作根本不懂,造成伤腿等事故屡屡出现,举不胜举。如何把他们管理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技术培训,减少农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不安全因素,保障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这是急待解决的课题,怎样构建起快捷、和谐培训与安全的桥梁,就农机校本身很难解决。所以建议如下:
a上级政府部门,应指令地方乡、村政府协调工作,帮助农民,由农机校利用农闲或晚上上门培训。
b经考试合格后由农机监理部门发给行驶证、驾驶证,让他们有安全保障。
c用最低的收费或像种粮食一样,由国家给予适当的农田作业补贴。先办证、照然后给补贴,无证、照不予补贴。
三、加速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培养年轻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大数量分散的小型农机户需要农机技术,新型农机具,高科技电子技术在大型拖拉机、收获机械上的应用,需要教师的知识必须更新。老教师面临离岗,年轻教师不能马上胜任,这种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现象,已成为我地区大多数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有的学校不得已反聘已退休的老教师顶岗),这是必须尽快解决的当务之急,迫在眉捷。农机培训事业的发展与农业机械化的振兴,需要构建一支有实际经验,有理论水平,有上进心和责任感的年轻的师资队伍。
1、给年轻教师任务,让他们有压力感,提高他们自治学习的能力
现代的年轻人,没有老一代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钻研精神,加之老教师在岗,他们感觉不到压力,也没有紧迫感,为了让他们早日担起农机培训的重担,必须给他们任务,督促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农机技术,提高他们自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年轻教师,是老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老交替是自然的规律,而当年轻教师不能胜任,老教师就要提前离岗,无疑会造成青黄不接,这对农机培训事业是一个严重的损失。所以老教师在离岗前,把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农机教学经验和技术经验,留给年轻人,让农机培训事业后继有人,是每个老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县级农机校是国营事业编单位,由于编制限制,包分配时大专院校毕业生进不来,即使改革后实行聘用制,现代的大学生也不会来应聘,因为工作条件离他们要求的太差。所以培养年轻教师,只能从本单位做起,这是知识的接力,经验的传播,是师德,是奉献,是老教师未来得及闪光的亮点,在年轻人身上的体现,尽到了责任,才能安心说再见。
3、培养年轻教师与接受培养,需要密切与默契的配合
培养年轻的农机教师,是知识的延续,是农机事业的期望与寄托。但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年轻教师主动配合。假如年轻人没有知识的渴求,那就伤掉了老教师的期望。其实培养年轻教师的实质,就是向年轻教师倾诉几十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技术经验,甚至很多是书本上找不到的东西,既可节省学习时间,又避免走弯路,试问这样的知识代沟有什么不值吗?
四、规范学校的管理,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的需求
过去县级农机校的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受经济社会效益的影响,管理水平也不盡相同,这限决于领导,领导机构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好的管理不仅能出效益,而且学校的工作会一环扣一环,会把握住很多机遇,创可观的效益。
现代农机已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快捷的网络信息,会提高人们的竞争意识,催人奋进,这就是现实的脚步。所以要求农机校的管理必须是适应时代的,上一个档次的管理,才有实际意义。
教学设备的管理。淘汰旧车型、旧设备、购进新车型、新设备,包括新机具,设专人建立档案管理。这要依学校的经济条件,可逐步完善进行。
教学的管理。按农业部新颁布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建立新的教学档案。教师要按新的教学大纲认真编写好教案,同时要收集新车型、新技术、新资料,在暂时没有新教材的情况下,讲出农民有机户所需的新知识。
学员档案的管理。要按农业部新印发的表格设专人负责填写,然后装订成册,入专柜保管。
学校的资质管理。学校的资质包括人、财、物三个方面一律实行档案化管理。除公开上墙的管理制度外,财务制度外,都要入微机实行现代化的管理,便于调用。
一、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41号令,认真搞好拖拉机培训机构资格认证工作
对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机构的资格认证,是进一步规范我省拖拉机驾驶培训行业的管理,确保拖拉机培训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过去省农机局也曾为县农机校颁发过指定办学单位的牌匾,至今还挂在学校的门口。在当时不指定农机校也是独家培训单位,没有竞争,而今是经济社会,培训自然被推向了市场,所谓“社会化”,我理解为谁有能力,谁具备培训资质条件,谁就可以申请培训资格认证,取优淘劣,这就是无情的市场竞争。所以这次培训机构资格认证,是对农机校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练场地、房屋土地产权等全方位的资质监检与考核,取得资格认证书,是对农机校办学权力给予法律上的保护。面对改革和培训资格认证的双重考验,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在做好初检的各项工作外,进一步完善教学设施、设备等建设,按农业部制定的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好教学,编写好教案,备好课。用实力争取到永久的培训资格。
二、创效益与为有机户服务并行,要效益的同时更应要公益
我校从五八年建校至今已五十多年,最早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农具操作手学校要给学员每人每天生活补助8毛钱,后来收几十元学费到现在的几百元。二十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最低标准收取学费,包括免费的技术咨询。因为我们服务的对象百分之百是农民,目的是为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所以农机培训工作称得上是公益性的,是专门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国家的富民政策,给部分农民购买大中型拖拉机30%的补贴,部分收获机械给38%的补贴,都是为农民减轻负担,让农民早日富起来,农民富裕了,观念也改变了。现在田间运输的马车、毛驴几乎都换了农用三轮车,原来的马拉犁田间作业几乎都改成了拖拉机作业,既省时,又省力。据农机普查初步统计,农用三轮车几千台,拖拉机几千台,它们是农民手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闲时它们也跑运输,赶集卖菜,上公路,因为他们没接受过培训,不懂技术,净闹出许多笑话。例如:怕进沙土,将空气滤清器用塑料袋包得严严实实,然后起动车,找不到不着火的原因:油底壳内的机油用光了,不知道添加造成烧瓦抱轴;手扶拖拉机下坡转弯反向操作根本不懂,造成伤腿等事故屡屡出现,举不胜举。如何把他们管理起来,并给予必要的技术培训,减少农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不安全因素,保障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这是急待解决的课题,怎样构建起快捷、和谐培训与安全的桥梁,就农机校本身很难解决。所以建议如下:
a上级政府部门,应指令地方乡、村政府协调工作,帮助农民,由农机校利用农闲或晚上上门培训。
b经考试合格后由农机监理部门发给行驶证、驾驶证,让他们有安全保障。
c用最低的收费或像种粮食一样,由国家给予适当的农田作业补贴。先办证、照然后给补贴,无证、照不予补贴。
三、加速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培养年轻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大数量分散的小型农机户需要农机技术,新型农机具,高科技电子技术在大型拖拉机、收获机械上的应用,需要教师的知识必须更新。老教师面临离岗,年轻教师不能马上胜任,这种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现象,已成为我地区大多数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有的学校不得已反聘已退休的老教师顶岗),这是必须尽快解决的当务之急,迫在眉捷。农机培训事业的发展与农业机械化的振兴,需要构建一支有实际经验,有理论水平,有上进心和责任感的年轻的师资队伍。
1、给年轻教师任务,让他们有压力感,提高他们自治学习的能力
现代的年轻人,没有老一代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钻研精神,加之老教师在岗,他们感觉不到压力,也没有紧迫感,为了让他们早日担起农机培训的重担,必须给他们任务,督促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农机技术,提高他们自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年轻教师,是老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老交替是自然的规律,而当年轻教师不能胜任,老教师就要提前离岗,无疑会造成青黄不接,这对农机培训事业是一个严重的损失。所以老教师在离岗前,把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农机教学经验和技术经验,留给年轻人,让农机培训事业后继有人,是每个老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县级农机校是国营事业编单位,由于编制限制,包分配时大专院校毕业生进不来,即使改革后实行聘用制,现代的大学生也不会来应聘,因为工作条件离他们要求的太差。所以培养年轻教师,只能从本单位做起,这是知识的接力,经验的传播,是师德,是奉献,是老教师未来得及闪光的亮点,在年轻人身上的体现,尽到了责任,才能安心说再见。
3、培养年轻教师与接受培养,需要密切与默契的配合
培养年轻的农机教师,是知识的延续,是农机事业的期望与寄托。但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年轻教师主动配合。假如年轻人没有知识的渴求,那就伤掉了老教师的期望。其实培养年轻教师的实质,就是向年轻教师倾诉几十年积累的教学经验、技术经验,甚至很多是书本上找不到的东西,既可节省学习时间,又避免走弯路,试问这样的知识代沟有什么不值吗?
四、规范学校的管理,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的需求
过去县级农机校的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受经济社会效益的影响,管理水平也不盡相同,这限决于领导,领导机构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好的管理不仅能出效益,而且学校的工作会一环扣一环,会把握住很多机遇,创可观的效益。
现代农机已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快捷的网络信息,会提高人们的竞争意识,催人奋进,这就是现实的脚步。所以要求农机校的管理必须是适应时代的,上一个档次的管理,才有实际意义。
教学设备的管理。淘汰旧车型、旧设备、购进新车型、新设备,包括新机具,设专人建立档案管理。这要依学校的经济条件,可逐步完善进行。
教学的管理。按农业部新颁布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建立新的教学档案。教师要按新的教学大纲认真编写好教案,同时要收集新车型、新技术、新资料,在暂时没有新教材的情况下,讲出农民有机户所需的新知识。
学员档案的管理。要按农业部新印发的表格设专人负责填写,然后装订成册,入专柜保管。
学校的资质管理。学校的资质包括人、财、物三个方面一律实行档案化管理。除公开上墙的管理制度外,财务制度外,都要入微机实行现代化的管理,便于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