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直径钢顶管弹塑性设计方法的建立与探讨
【出 处】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发表日期】
:
2004年z1期
其他文献
在庆祝新中国60华诞的同时,我们迎来了(以下简称学报)创刊50周年.在这喜庆的时刻,我们特编辑出版了这本专辑,谨此作为向学报50华诞的献礼!
2008年奥运会辉煌的巨大车轮轰轰烈烈地驶过北京,它带来的震撼和光芒意味深远。它的离去才刚刚让我们咀嚼出这座城市的缺失,以及它留给北京的遗产有多么厚重…… 采访清华美院的邹文教授,本意要报道他为奥运会城市雕塑组织了3年的作品收集和在全世界十多个城市的展览。但他对北京城市建设的忧思显然喧宾夺主地压倒了记者最初的采访动机。知识分子特有的犀利严谨,冷静儒雅在他身上混合成一种率真的力量。从北京这个城
旧时的北京虽是京师所在,但医药事业却很落后。家祖缙桂先生擅长中医儿科,父张振启先生亦是皮科专家,故此笔者自幼对有关济世良医的故事耳闻目睹。 北京旧时有多少类行医者?他们是怎样的一种生存方式? 明清以来,京畿郊县,行医者大概分为四类。他们各行其道,彼此之间并不因生存而斗争。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服务对象不同,行医方式不同所成。 儒医,一等“贵族” 旧时的中国是农业社会,行医者或家传或
期刊
提起“同春楼”,老北京人都有个耳闻,但年轻人大概就没有听说过了。同春楼乃北京饮食界“‘八大楼’外又一楼”。 同春楼坐落在北京前门南大街路东,两层,楼上下分别设有雅座,另有二三十张散桌。前面有4间门脸房,开业于清道光年间,也是百年老号了,其生意兴隆非“八大楼”所能比。上世纪70年代,同春楼迁至酒仙桥,80年代又搬回了崇文区幸福大街路东,之后就开始每况愈下,今已无闻。同春楼虽然停业了,可它当年炒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