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旧时的北京虽是京师所在,但医药事业却很落后。家祖缙桂先生擅长中医儿科,父张振启先生亦是皮科专家,故此笔者自幼对有关济世良医的故事耳闻目睹。
北京旧时有多少类行医者?他们是怎样的一种生存方式?
明清以来,京畿郊县,行医者大概分为四类。他们各行其道,彼此之间并不因生存而斗争。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服务对象不同,行医方式不同所成。
儒医,一等“贵族”
旧时的中国是农业社会,行医者或家传或由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传承。北京因是首都,文化底蕴深厚,所以第一类首推为“儒医”。
所谓“儒医”即是秀才大夫,他们是以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为教材,不在索取报酬上斤斤计较。
北京的儒医有两种群体。一种是内廷太医院的大夫,还有经此门径传授的行医者;另一类则是在家中开设门诊,只开方不配药的秀才大夫。这个儒医群体相互之间时常往来聚会,面对流行疾病以及接触的病人情况进行磋商,这种以儒医统领京城的局面一直维护到清朝末期。
韩一斋先生是光绪年间太医院院判李子余的弟子,在太医院任恩粮。民国初年,在府右街石板房胡同寓所悬壶济世。
冯济卿先生早年曾为太医院吏目,民国初年,在崇文门外东河槽2号寓所济世。关月波先生则不同于太医院出身的名儒医,他开设的医馆取名“乐道堂”。早年还曾设私塾馆教授四书,以博览古典医学图书作为“远师”,通过自学理论后临床诊病行医40多年。他对肝硬变腹水、天花、麻疹、猩红热等时疫急症十分擅长。
清末民初的京城儒医远不止这些代表人物,还有很多因时代变迁而埋没。西方教会医院进入北京后,使得在京的社会名流以及官员商绅等多相信西医,北京儒医的地位每况愈下,以致在民国初期竟与一般药铺的“堂医”为伍,步入到直接与出售药品和经纪人之间的矛盾中,使之逐步成为具有江湖气的郎中。
堂医,名副其实的实践家
北京的药业向来行其商道,每个药铺都有自己的经营风格。除了经营南北生熟地道药材外,他们还兼营批发京畿各地乡镇。一般如西鹤年堂、同仁堂等大药铺设有参茸专柜,也有专门经营人参、鹿茸、牛黄、麝香、狗宝、虎骨的药铺,此类药铺都称为“参局子”,他们的药库很讲究,麝香、牛黄等还要设在地窨子里。
著名画家吴镜汀、吴光宇昆仲的祖上就是专营参茸的。当年在东绒线、石碑胡同一带都知道吴家参局子。这种专营名贵药材的药局一般不设门脸儿,多是以家庭为中心营业,从外观上看就是个宅门寓所的样子。
旧时素有买药不诊病之说,所以京城药铺掌柜以及东家只做中药的买卖,不准为患者诊病。各行都有章法规矩,彼此维护买卖生意的规则。如此一则可以使药铺不会为出售名贵药材赢得暴利而让患者担心,二则还可以让药铺与患者之间不会直接产生误会和麻烦,三则在抓药时由领柜监督不至于出现纰漏。早年,药铺包药时要把每味药分包,在纸上还印有药效及主治功能。一般开设药铺必须有位坐堂应诊的大夫,此位应诊的先生即是第二类医生——“堂医”。
旧时,北京的堂医分为两种,一种是名医轮流坐堂诊病,另一种则是久坐某一药铺的普通医生。此种堂医是京城医药界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但见多识广,而且擅长各科杂症,与三教九流各阶层的病人都能对答如流,在临床诊病方面有诸多经验。但堂医的文化程度却良莠不齐,甚至有的大夫还不能对付一般的常用字。
清末以来,随着西医传入北京,使得不少“儒医”从业“堂医”,从而使北京的“堂医”达到鼎盛。
乡医,难登大雅之堂
明清以来京城医者多半以家传方式行医,此种家庭世代行医,而又不到药铺坐堂开方,他们多是自己炮制各种药剂,诊治一般头疼脑热的常见季节病症,此种大夫即是第三类医生——“乡医”。
“乡医”的含义在北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世代在某一地区居住行医的家庭,另一种则是向师父学徒期满后自行在家中开业行医者。区别于儒医的地方就是不开方剂,只是依照病人的症状治疗。
因系世代家传行医,有很多秘不外传的偏方或诊治手段。除了针灸、拔罐子,还能捏积治疗小儿食积、奶积等。对于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等病,凭借家传经验利用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民国年间,京城最后的乡医仅由回教民众传留。其中最擅长的科目也仅限外科,但疗效在当时任何医术都不能与之相比。
宣武门外香炉营刘云峰与刘少峰父子的医馆擅长治疗各类脓疮,他们还是尚小云主办的荣春社京剧科班的校医。他们刘家行医世代相传近百年,后辈耳熏目染大都能诊病开方。
丁德恩原名庆三,因医德高尚被人们尊称为“丁三巴儿”。“巴儿”是京中对回民的尊称,即是“爷”的意思。他在崇文门外羊市口开设“德善医室”,治疗各种外科以及皮科疾病。自行研制的白降丹、红升丹等成药疗效显著,可以与西医的消炎粉媲美。他的诊所是一座小木楼,故有“外科小楼丁”的绰号。
丁三巴儿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能背诵《外科正宗》,还把多年诊病的经验整理成《德善医室疡科效方》。他还经常舍药义诊。当时乡医的外科手术还处于原始阶段,诊所总是出资待患者进餐后再开刀。偶有患者排脓不畅时,这位丁三巴儿就会用清水漱口后吸脓排净,这种原始治疗方法使得患者们无不视为救星。
旧时,京畿各处以及关厢、村镇都或多或少地分布着乡医,他们因久居某地几代行医,基本维护着当地民众的诊疗,因为行医者的文化程度不高以及多数为经验诊病,所以历来不被儒医或堂医所尊重,故其他门户的行医者多不入此门习医。
铃医,虎口取骨的杂家
在京城的行医者还有最后一类医生,他们是左手提着一个小药箱,右手举着一个环形串铃的江湖郎中,这就是第
四种——“铃医”。
所谓“铃医”是指他们右手举的那个环形串铃,这个串铃好似太上老君手中握的环子,但中间加上了几颗铁蛋子,右手举过头顶后向左猛转,使得铃铛发出“哧、哧”的独特响声,这种声音与其他生意人用的响器家伙发音都不同,使人一听就知道是郎中来了。
郎中手里拿的这个环形串铃可不一般,它是唐朝的药王爷孙思邈所传。据说当年孙真人出长安入山修炼的半路,遇到一只老虎张嘴跪地乞求孙真人诊病。原来是老虎的口腔中有一根残骨卡住。孙真人随即就用药担上的一个铜环撑住虎口,顺手将虎口中的那根残骨头取了出来,老虎匍匐跪地相随孙真人入山。后人为了纪念孙真人为老虎诊病,以铁或响铜制环形串铃铛,取名为“虎衔”,民间口语称为“虎子”。
此类铃医于民国时期就在京城消失了,但在外城周边或郊区乡镇还偶尔出现。他们是一种游走的行医方式,原有自己的买卖道儿,与其他几类医生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生意冲突。而其他几类医生的病症还要仰仗这些铃医们来治疗,这就是所谓的“医不自医”。
另有一些串乡铃医还兼兽医,骡、马、驴、牛、驼、羊、猪、犬以及鸡、鸭、鹅等的疾病都能治疗,还擅长治疗被动物咬伤以及红伤。那个虽然不大的小药箱却如百宝箱,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病症,仅凭着这个小药箱,全都能对付。
儒医名家叶天士曾经为一个让狗蝇钻进鼻孔的病焦急,各种医学书籍中都没有如何治疗的办法。用镊子往外夹根本没有效果,那个狗蝇还是一个劲儿地往鼻孔里钻。名医叶天士也急得心如火燎,听得街上有一个铃医在打串铃,叶先生马上叫人把那个铃医请来,询问如何应对这种急症。那个铃医一笑说:“用一撮热狗毛,塞入鼻孔,狗蝇一闻狗毛见热犯味儿,狗蝇自然往外爬,钻到狗毛中带出来。”以此法治疗果然见效。叶老先生千恩万谢,拿出许多银钱致谢,而这位铃医临走时却说:“见识有深浅,各行有高低。钱财如粪土,人情属第一。”尔后言明,同行诊病无须用钱。
此四类医者有共同的祖师爷,就是被唐太宗敕封的药王孙思邈真人。儒医祖师是扁鹊、张仲景,堂医除了前几位神圣,还要兼供东汉名将裴彤,乡医一般多供华佗。伊斯兰教信徒则不能拜偶像,还须虔诚教门地起个古兰经名。孙思邈是铃医的嫡祖师,华佗也是他们必须祭祀的祖师。
旧时的这几类医生之间有着良性的循环链,“儒医”的病人是没病看病的贵族阶级,“堂医”的病人是有病看病的社会群体,“乡医”的病人多是就近就医或是专科诊病,而“铃医”则是专为看不起病或没看过病的劳苦民众解决燃眉之急。“儒医”制不了药,“堂医”开不了刀,“乡医”救不了命,“铃医”拿钱就跑。这虽然是当时社会对这四类医者的概括,但他们在社会中曾经起到互补作用。
编辑/冯 岚 [email protected]
北京旧时有多少类行医者?他们是怎样的一种生存方式?
明清以来,京畿郊县,行医者大概分为四类。他们各行其道,彼此之间并不因生存而斗争。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服务对象不同,行医方式不同所成。
儒医,一等“贵族”
旧时的中国是农业社会,行医者或家传或由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传承。北京因是首都,文化底蕴深厚,所以第一类首推为“儒医”。
所谓“儒医”即是秀才大夫,他们是以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为教材,不在索取报酬上斤斤计较。
北京的儒医有两种群体。一种是内廷太医院的大夫,还有经此门径传授的行医者;另一类则是在家中开设门诊,只开方不配药的秀才大夫。这个儒医群体相互之间时常往来聚会,面对流行疾病以及接触的病人情况进行磋商,这种以儒医统领京城的局面一直维护到清朝末期。
韩一斋先生是光绪年间太医院院判李子余的弟子,在太医院任恩粮。民国初年,在府右街石板房胡同寓所悬壶济世。
冯济卿先生早年曾为太医院吏目,民国初年,在崇文门外东河槽2号寓所济世。关月波先生则不同于太医院出身的名儒医,他开设的医馆取名“乐道堂”。早年还曾设私塾馆教授四书,以博览古典医学图书作为“远师”,通过自学理论后临床诊病行医40多年。他对肝硬变腹水、天花、麻疹、猩红热等时疫急症十分擅长。
清末民初的京城儒医远不止这些代表人物,还有很多因时代变迁而埋没。西方教会医院进入北京后,使得在京的社会名流以及官员商绅等多相信西医,北京儒医的地位每况愈下,以致在民国初期竟与一般药铺的“堂医”为伍,步入到直接与出售药品和经纪人之间的矛盾中,使之逐步成为具有江湖气的郎中。
堂医,名副其实的实践家
北京的药业向来行其商道,每个药铺都有自己的经营风格。除了经营南北生熟地道药材外,他们还兼营批发京畿各地乡镇。一般如西鹤年堂、同仁堂等大药铺设有参茸专柜,也有专门经营人参、鹿茸、牛黄、麝香、狗宝、虎骨的药铺,此类药铺都称为“参局子”,他们的药库很讲究,麝香、牛黄等还要设在地窨子里。
著名画家吴镜汀、吴光宇昆仲的祖上就是专营参茸的。当年在东绒线、石碑胡同一带都知道吴家参局子。这种专营名贵药材的药局一般不设门脸儿,多是以家庭为中心营业,从外观上看就是个宅门寓所的样子。
旧时素有买药不诊病之说,所以京城药铺掌柜以及东家只做中药的买卖,不准为患者诊病。各行都有章法规矩,彼此维护买卖生意的规则。如此一则可以使药铺不会为出售名贵药材赢得暴利而让患者担心,二则还可以让药铺与患者之间不会直接产生误会和麻烦,三则在抓药时由领柜监督不至于出现纰漏。早年,药铺包药时要把每味药分包,在纸上还印有药效及主治功能。一般开设药铺必须有位坐堂应诊的大夫,此位应诊的先生即是第二类医生——“堂医”。
旧时,北京的堂医分为两种,一种是名医轮流坐堂诊病,另一种则是久坐某一药铺的普通医生。此种堂医是京城医药界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但见多识广,而且擅长各科杂症,与三教九流各阶层的病人都能对答如流,在临床诊病方面有诸多经验。但堂医的文化程度却良莠不齐,甚至有的大夫还不能对付一般的常用字。
清末以来,随着西医传入北京,使得不少“儒医”从业“堂医”,从而使北京的“堂医”达到鼎盛。
乡医,难登大雅之堂
明清以来京城医者多半以家传方式行医,此种家庭世代行医,而又不到药铺坐堂开方,他们多是自己炮制各种药剂,诊治一般头疼脑热的常见季节病症,此种大夫即是第三类医生——“乡医”。
“乡医”的含义在北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世代在某一地区居住行医的家庭,另一种则是向师父学徒期满后自行在家中开业行医者。区别于儒医的地方就是不开方剂,只是依照病人的症状治疗。
因系世代家传行医,有很多秘不外传的偏方或诊治手段。除了针灸、拔罐子,还能捏积治疗小儿食积、奶积等。对于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等病,凭借家传经验利用针灸治疗效果显著。
民国年间,京城最后的乡医仅由回教民众传留。其中最擅长的科目也仅限外科,但疗效在当时任何医术都不能与之相比。
宣武门外香炉营刘云峰与刘少峰父子的医馆擅长治疗各类脓疮,他们还是尚小云主办的荣春社京剧科班的校医。他们刘家行医世代相传近百年,后辈耳熏目染大都能诊病开方。
丁德恩原名庆三,因医德高尚被人们尊称为“丁三巴儿”。“巴儿”是京中对回民的尊称,即是“爷”的意思。他在崇文门外羊市口开设“德善医室”,治疗各种外科以及皮科疾病。自行研制的白降丹、红升丹等成药疗效显著,可以与西医的消炎粉媲美。他的诊所是一座小木楼,故有“外科小楼丁”的绰号。
丁三巴儿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却能背诵《外科正宗》,还把多年诊病的经验整理成《德善医室疡科效方》。他还经常舍药义诊。当时乡医的外科手术还处于原始阶段,诊所总是出资待患者进餐后再开刀。偶有患者排脓不畅时,这位丁三巴儿就会用清水漱口后吸脓排净,这种原始治疗方法使得患者们无不视为救星。
旧时,京畿各处以及关厢、村镇都或多或少地分布着乡医,他们因久居某地几代行医,基本维护着当地民众的诊疗,因为行医者的文化程度不高以及多数为经验诊病,所以历来不被儒医或堂医所尊重,故其他门户的行医者多不入此门习医。
铃医,虎口取骨的杂家
在京城的行医者还有最后一类医生,他们是左手提着一个小药箱,右手举着一个环形串铃的江湖郎中,这就是第
四种——“铃医”。
所谓“铃医”是指他们右手举的那个环形串铃,这个串铃好似太上老君手中握的环子,但中间加上了几颗铁蛋子,右手举过头顶后向左猛转,使得铃铛发出“哧、哧”的独特响声,这种声音与其他生意人用的响器家伙发音都不同,使人一听就知道是郎中来了。
郎中手里拿的这个环形串铃可不一般,它是唐朝的药王爷孙思邈所传。据说当年孙真人出长安入山修炼的半路,遇到一只老虎张嘴跪地乞求孙真人诊病。原来是老虎的口腔中有一根残骨卡住。孙真人随即就用药担上的一个铜环撑住虎口,顺手将虎口中的那根残骨头取了出来,老虎匍匐跪地相随孙真人入山。后人为了纪念孙真人为老虎诊病,以铁或响铜制环形串铃铛,取名为“虎衔”,民间口语称为“虎子”。
此类铃医于民国时期就在京城消失了,但在外城周边或郊区乡镇还偶尔出现。他们是一种游走的行医方式,原有自己的买卖道儿,与其他几类医生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生意冲突。而其他几类医生的病症还要仰仗这些铃医们来治疗,这就是所谓的“医不自医”。
另有一些串乡铃医还兼兽医,骡、马、驴、牛、驼、羊、猪、犬以及鸡、鸭、鹅等的疾病都能治疗,还擅长治疗被动物咬伤以及红伤。那个虽然不大的小药箱却如百宝箱,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病症,仅凭着这个小药箱,全都能对付。
儒医名家叶天士曾经为一个让狗蝇钻进鼻孔的病焦急,各种医学书籍中都没有如何治疗的办法。用镊子往外夹根本没有效果,那个狗蝇还是一个劲儿地往鼻孔里钻。名医叶天士也急得心如火燎,听得街上有一个铃医在打串铃,叶先生马上叫人把那个铃医请来,询问如何应对这种急症。那个铃医一笑说:“用一撮热狗毛,塞入鼻孔,狗蝇一闻狗毛见热犯味儿,狗蝇自然往外爬,钻到狗毛中带出来。”以此法治疗果然见效。叶老先生千恩万谢,拿出许多银钱致谢,而这位铃医临走时却说:“见识有深浅,各行有高低。钱财如粪土,人情属第一。”尔后言明,同行诊病无须用钱。
此四类医者有共同的祖师爷,就是被唐太宗敕封的药王孙思邈真人。儒医祖师是扁鹊、张仲景,堂医除了前几位神圣,还要兼供东汉名将裴彤,乡医一般多供华佗。伊斯兰教信徒则不能拜偶像,还须虔诚教门地起个古兰经名。孙思邈是铃医的嫡祖师,华佗也是他们必须祭祀的祖师。
旧时的这几类医生之间有着良性的循环链,“儒医”的病人是没病看病的贵族阶级,“堂医”的病人是有病看病的社会群体,“乡医”的病人多是就近就医或是专科诊病,而“铃医”则是专为看不起病或没看过病的劳苦民众解决燃眉之急。“儒医”制不了药,“堂医”开不了刀,“乡医”救不了命,“铃医”拿钱就跑。这虽然是当时社会对这四类医者的概括,但他们在社会中曾经起到互补作用。
编辑/冯 岚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