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主要是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一、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胡锦涛主席在“十六大”的讲话中已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策略。同理,学校教育也应该以教育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惟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1.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求新的精神
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学生由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我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例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先鼓励学生读题质疑:“爸爸和花儿指什么?”“爸爸的花儿落了,指什么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哲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我都给予肯定,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从“敢问”到“善问”又是一个飞跃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刚开始时,大多数学生只是从字、词方面考虑,但只要老师循循善诱,学生质疑就会越来越有质量。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鲁迅的小说《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小说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学生,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乌蓬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接下来跟学生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学生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
《木兰诗》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北方乐府民歌。学生对内容大都比较熟悉,且大多数看过由此改编过来的一些影视作品。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它改编成课本,让学生与木兰跨越时空,展开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再以“木兰美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探讨,受到人格的熏陶。
四、大胆挖掘教材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的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在《最后一课》的教学结尾时,我对学生们说道:“有人认为小弗郎士的可贵在于命运大转折的时刻,终于明白了学习是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武器。而有的人却认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等到做了亡国奴这一天,才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啊!”学生听了都深有感触,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爱国”这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挖掘教材内容,优化课堂结构,既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又培养了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横水镇一中)
一、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胡锦涛主席在“十六大”的讲话中已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策略。同理,学校教育也应该以教育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惟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1.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求新的精神
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学生由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我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例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先鼓励学生读题质疑:“爸爸和花儿指什么?”“爸爸的花儿落了,指什么落了?”“爸爸的花儿落了,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哲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我都给予肯定,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从“敢问”到“善问”又是一个飞跃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刚开始时,大多数学生只是从字、词方面考虑,但只要老师循循善诱,学生质疑就会越来越有质量。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教学点与兴趣点往往不一致,文本与学生脱节,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优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真切地感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学生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会主动,这样的课堂才会生动。鲁迅的小说《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文章,它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含香的水气,令人自失的笛声,还有一大帮顽皮无私友好的农村儿童一起煮豆的经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学生对小说中的生活环境和人物的感知认同程度也各不相同。有农村水乡生活经验的学生,觉得课文描述的就是自己的童年,而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学生,乌蓬船和豆子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为了让学生体味那豆香般的童年,在课堂上,我让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说起,接下来跟学生说起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和鲁迅童年生活的轶闻趣事。这样学生说得有劲,听得有味,阅读的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亦真亦幻的月夜,和那些孩子一道去品味豆子的清香。
《木兰诗》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北方乐府民歌。学生对内容大都比较熟悉,且大多数看过由此改编过来的一些影视作品。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它改编成课本,让学生与木兰跨越时空,展开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再以“木兰美在哪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探讨,受到人格的熏陶。
四、大胆挖掘教材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的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在《最后一课》的教学结尾时,我对学生们说道:“有人认为小弗郎士的可贵在于命运大转折的时刻,终于明白了学习是与侵略者作斗争的武器。而有的人却认为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等到做了亡国奴这一天,才明白这些道理有什么用啊!”学生听了都深有感触,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爱国”这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挖掘教材内容,优化课堂结构,既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又培养了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横水镇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