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知识是初中物理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对物理的学习是学生探索科学的重要途径,而如何使学生快速高效地学习物理知识是中学物理教师一直探讨研究的重点,对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目的是为了改变当前物理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状态,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物理学科素养。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感悟,以“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和“转换思想教学”三方面为切入点,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应用做初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转换思想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往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高中物理教学的需求与实际需要,长期的应试填鸭式教育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在被动接受过程中慢慢忘记学习的意义,使得“死读书”的学生严重脱离了社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应运而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地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对新的教學方式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进而有效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一、 巧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中学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的步伐,其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的思想、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有效途径,更是全面推进与落实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高中物理课本中,通常会通过卡通人物做实验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学习其中的原理,对知识进行预习或巩固练习,多媒体教学更是如此,通过文字、图像、音频、flash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有效融合将物理知识变得形象又有趣味性。其在教学应用过程中不仅能通过强烈的视觉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导入课程,还能优化实验教学,将复杂的物理知识简单化降低学生的思考强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功的概念及正负功的定义教学时,教材中只通过“起重机抓起并提高货物”“电动机带动列车运行”和“人使用握力器”等图片讲述“物体在受力的情况下发生能量变化时,表明力一定对物体做功”的概念,这种以图文表达概念的方式虽然对抽象定理解释有一定帮助,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做功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通过多媒体进行货物被起重机抓取改变重力势能、列车受牵引力作用改变动能、握力器受压力增加弹性势能的动态演示,就能直观地将物体受力做功的概念清楚表达;在“功的分类”教学中同样如此,通过“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小明拉小车往前走”和“小明拽小车减速到达目的地”的动画演示分别介绍“重力和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小明向前拉车的力做正功”“在拉车减速时做负功”的概念。由此可见,巧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二、 加强实验教学,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物理知识是对物理科学的初步认识,学生在系统的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物理是对普遍自然规律的进一步总结和升华,需要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在清晰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论证总结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亲身经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论证的科学探究过程,真正获得、了解、掌握物理科学规律知识。
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自由落体知识教学中,实验进行前给学生列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进行实验演示或实验操作,即受地球万有引力的作用,所有物体都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下落,问:不同重量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它们的重力加速度又是否相同?如何计算?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认为物体下落速度和加速度由重量大小决定,像棉花、纸张等重量轻的下落慢重力加速度小,而石块、金属块等重量大的下落快重力加速度大,然而通过在真空状态下羽毛与玻璃球同时下落的实验演示,颠覆了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在发现物理奥妙的同时对渴望学习物理知识,并希望能通过其他实验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这就需要学生亲自进行重力加速度测试实验,学生在通过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不同重量砝码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后,发现下落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重量大小无关,并测得重力加速度都约为10m/s2。
三、 运用转换思想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学生在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中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习水平,还会陷入“努力学习—得不到回报”的恶性循环中,并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利用转换思想的教学方法,就能使物理知识的学习由复杂性转化为简单性、抽象性转化为具体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
如,在“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内容教学时,学生容易将质点、坐标系等概念与数学坐标系相联系,会把质点的概念局限在很小的范围,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转换思想将质点转化为足球、列车等实质存在的物体,将参考系转化为操场、列车外的白杨树等现实场景,这种将陌生问题熟悉化的思想转换应用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又如在“曲线运动”的平抛运动教学时,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在只受重力作用的情况下运动轨迹为曲线,而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来研究物理规律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把“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分析起来就会显得简单容易。同样,学生在解决其他复杂问题时,可以通过分解转换的方式将问题简单化从而降低理解难度,进而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新形势下积极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优秀教学理念,切实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完善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肖军.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物理(力学部分)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5).
[2] 钟子涛.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
作者简介:陈吉宁,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转换思想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往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高中物理教学的需求与实际需要,长期的应试填鸭式教育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在被动接受过程中慢慢忘记学习的意义,使得“死读书”的学生严重脱离了社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应运而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地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对新的教學方式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进而有效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一、 巧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中学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的步伐,其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的思想、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有效途径,更是全面推进与落实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高中物理课本中,通常会通过卡通人物做实验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学习其中的原理,对知识进行预习或巩固练习,多媒体教学更是如此,通过文字、图像、音频、flash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有效融合将物理知识变得形象又有趣味性。其在教学应用过程中不仅能通过强烈的视觉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导入课程,还能优化实验教学,将复杂的物理知识简单化降低学生的思考强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功的概念及正负功的定义教学时,教材中只通过“起重机抓起并提高货物”“电动机带动列车运行”和“人使用握力器”等图片讲述“物体在受力的情况下发生能量变化时,表明力一定对物体做功”的概念,这种以图文表达概念的方式虽然对抽象定理解释有一定帮助,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做功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通过多媒体进行货物被起重机抓取改变重力势能、列车受牵引力作用改变动能、握力器受压力增加弹性势能的动态演示,就能直观地将物体受力做功的概念清楚表达;在“功的分类”教学中同样如此,通过“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小明拉小车往前走”和“小明拽小车减速到达目的地”的动画演示分别介绍“重力和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小明向前拉车的力做正功”“在拉车减速时做负功”的概念。由此可见,巧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二、 加强实验教学,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物理知识是对物理科学的初步认识,学生在系统的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高中物理是对普遍自然规律的进一步总结和升华,需要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究。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在清晰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论证总结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亲身经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论证的科学探究过程,真正获得、了解、掌握物理科学规律知识。
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自由落体知识教学中,实验进行前给学生列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进行实验演示或实验操作,即受地球万有引力的作用,所有物体都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下落,问:不同重量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它们的重力加速度又是否相同?如何计算?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认为物体下落速度和加速度由重量大小决定,像棉花、纸张等重量轻的下落慢重力加速度小,而石块、金属块等重量大的下落快重力加速度大,然而通过在真空状态下羽毛与玻璃球同时下落的实验演示,颠覆了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在发现物理奥妙的同时对渴望学习物理知识,并希望能通过其他实验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这就需要学生亲自进行重力加速度测试实验,学生在通过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不同重量砝码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后,发现下落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重量大小无关,并测得重力加速度都约为10m/s2。
三、 运用转换思想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学生在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中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习水平,还会陷入“努力学习—得不到回报”的恶性循环中,并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利用转换思想的教学方法,就能使物理知识的学习由复杂性转化为简单性、抽象性转化为具体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益。
如,在“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内容教学时,学生容易将质点、坐标系等概念与数学坐标系相联系,会把质点的概念局限在很小的范围,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转换思想将质点转化为足球、列车等实质存在的物体,将参考系转化为操场、列车外的白杨树等现实场景,这种将陌生问题熟悉化的思想转换应用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又如在“曲线运动”的平抛运动教学时,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在只受重力作用的情况下运动轨迹为曲线,而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来研究物理规律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把“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分析起来就会显得简单容易。同样,学生在解决其他复杂问题时,可以通过分解转换的方式将问题简单化从而降低理解难度,进而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新形势下积极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优秀教学理念,切实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完善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肖军.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物理(力学部分)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5).
[2] 钟子涛.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
作者简介:陈吉宁,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