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博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博事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制约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和文博事业的发展。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文博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促进文博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文博事业;发展;创新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文博事业也随之兴起。文博事业的发展事关社会文明与进步,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家安全与形象。发展文博事业要有利于传承地域文明和优秀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有利于百姓的文化需求与享受。因此,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文博事业发展的问题:
一、加强对文物资源的保护
对文物资源的保护,首先要确立对文物资源规划管理的理念,将行政保护与规划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过程中,反映一定的社会需求、地域特色以及使用性质等。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对文物的法律保护,做好对博物院的规划工作,科学制定好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此外,要加强对文物资源的行政保护力度,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为依据,制定符合本地优秀文物的规范。在挖掘和传承优秀地域文明的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创造地域文化品牌。
二、加强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博事业的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对文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进而提升对文物抢救、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水平。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管理技术已在我国部分博物院中逐步利用,信息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取得了不断进步。
加强对文博事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提高对其认识水平。当前,我国对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位还不够明确,缺乏系统的科学规划;对信息化建设的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重开发、轻维护等现象较为严重。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切实转变上述观念,从思想上提高对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紧对文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专项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文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以实现对规划的科学指导、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等。
加强文博信息化建设要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遗产大国和文明古国。但是,从目前看来,我国对文博信息的开发利用还比较滞后,对信息的服務化水平还比较低。为了有效对文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博物院可以通过文物调查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强化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博信息资源,同时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维护以及重视对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整合资源,拓展博物院社会地位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都不止有一个博物院,但是各个博物院之间的资源分配并不均衡。即使像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其藏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更新理念,有效利用国有、社会和民间资源,充分发挥“博”和“物”两个特色优势,才能在资源上、形态上实现联动互惠,才能在促进博物院新发展的同时,提升并拓展博物院的社会地位。
博物院的展览活动实际上是对资源的优化整合,藏品资源是博物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藏品的有限性却无法满足博物院举办的各类展览活动。因此,在利用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要优化整合单一资源,激活长期闲置资源,汇聚孤立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博事业发展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长期任务。人是博物院中最活跃的因素,办好博物管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加强博物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队伍建设。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博物院要想保持发展的活力,就应该加强对文博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五、加快文博事业改革创新
文博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文博事业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服务人民、服务全党的高度思考文博事业发展问题,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战略出发科学分析文博工作的现状,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推进文博事业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其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于经济领域的发展,其发展的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我国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进程,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文博事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远远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新形势下文博事业的发展,要本着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原则,切实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应对挑战,以推动文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东海.创新,中国文博事业深化改革的动力[J].中国博物馆,1990(04).
[2]王海微.关于文物及文博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7).
关键词:文博事业;发展;创新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文博事业也随之兴起。文博事业的发展事关社会文明与进步,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国家安全与形象。发展文博事业要有利于传承地域文明和优秀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有利于百姓的文化需求与享受。因此,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文博事业发展的问题:
一、加强对文物资源的保护
对文物资源的保护,首先要确立对文物资源规划管理的理念,将行政保护与规划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过程中,反映一定的社会需求、地域特色以及使用性质等。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对文物的法律保护,做好对博物院的规划工作,科学制定好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此外,要加强对文物资源的行政保护力度,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为依据,制定符合本地优秀文物的规范。在挖掘和传承优秀地域文明的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创造地域文化品牌。
二、加强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博事业的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对文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进而提升对文物抢救、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水平。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管理技术已在我国部分博物院中逐步利用,信息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取得了不断进步。
加强对文博事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提高对其认识水平。当前,我国对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位还不够明确,缺乏系统的科学规划;对信息化建设的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重开发、轻维护等现象较为严重。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切实转变上述观念,从思想上提高对文博事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加紧对文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以及对文化遗产的专项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文博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以实现对规划的科学指导、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等。
加强文博信息化建设要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遗产大国和文明古国。但是,从目前看来,我国对文博信息的开发利用还比较滞后,对信息的服務化水平还比较低。为了有效对文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博物院可以通过文物调查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强化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博信息资源,同时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维护以及重视对信息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整合资源,拓展博物院社会地位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都不止有一个博物院,但是各个博物院之间的资源分配并不均衡。即使像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其藏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更新理念,有效利用国有、社会和民间资源,充分发挥“博”和“物”两个特色优势,才能在资源上、形态上实现联动互惠,才能在促进博物院新发展的同时,提升并拓展博物院的社会地位。
博物院的展览活动实际上是对资源的优化整合,藏品资源是博物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而藏品的有限性却无法满足博物院举办的各类展览活动。因此,在利用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要优化整合单一资源,激活长期闲置资源,汇聚孤立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博事业发展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队伍建设是系统工程,长期任务。人是博物院中最活跃的因素,办好博物管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加强博物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队伍建设。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博物院要想保持发展的活力,就应该加强对文博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五、加快文博事业改革创新
文博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文博事业必须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服务人民、服务全党的高度思考文博事业发展问题,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战略出发科学分析文博工作的现状,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推进文博事业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其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于经济领域的发展,其发展的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我国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进程,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文博事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远远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新形势下文博事业的发展,要本着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原则,切实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应对挑战,以推动文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东海.创新,中国文博事业深化改革的动力[J].中国博物馆,1990(04).
[2]王海微.关于文物及文博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