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中,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掘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可以从问题探究、活动体验、创作学习等方面进行开展。本文也从这幾点出发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开展方式
数学课程中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动口、动手的实践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通过实践方式,理解数学知识。
1.问题探究方式
以问题探究模式开展实践活动课程是指通过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探索问题情境中数学问题的解答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形成对问题的解答模式。
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我便以问题情景的方式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知识之后,我为学生播放了一个短视频。视频中一个妈妈和一个孩子正在对家里的电费进行统计,妈妈报出从1月到10月份的电费数额,孩子正在将这些电费进行记录。从视频中妈妈报出的电费中,便可以看出,这一家的用电情况并不稳定。于是,视频中的孩子便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每个月的电费都不太一样呢?”这时,视频停顿下来。我便借助这一情景中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大家有没有观察过自己家里的用电情况呢?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也来统计一下自己家中的用电量与电费,制成折线统计图。”由此,便通过为学生设置问题情景的方式,为学生开展了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在接下来需要对自己家里的用电情况进行统计,根据家里的电费计算出用电量,并制作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在形成统计图之后,学生便发现家里6、7、8这几个月的用电量是比较大的。于是,学生便开始着手调查表这几个月中用电量大的原因。经过调查发现,由于这几个月天气比较炎热,家里空调的使用、电热水器的使用是比较频繁的。所以才导致用电量的增大。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问题探究的方式能够作为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形式。
2.活动体验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活动课程中,将数学知识融于简单的活动体验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运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对于活动体验方式的设计,要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测量长度》一课时,我便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学生自己的身高进行测量。让学生将自己在课上掌握的测量方法,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由此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逐渐熟练测量长度的方法。在此实践活动课程上,我给学生提供了直尺、软尺、卷尺等多种测量工具,让学生选用不同的工具对相应的物体进行测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运用直尺测量课桌的长度,用软尺测量自己的肩宽,用卷尺测量自己的身高。在测量过程中,学生还会彼此相互配合,有人进行动手测量,有人进行读数,有人做好记录。由此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熟练掌握测量的方法。可见,运用活动体验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有效的。
3.创作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即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己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实践任务。在此活动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充分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体验。
如,在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便让学生自己剪出一些轴对称图形。在此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根据轴对称的知识,对图形的图案进行设计,并进行剪裁,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许多不同的形状,并将这些形状剪裁出来。学生在创作了许多图形之后,我再让学生将自己的图形展示出来,大家一起在判断学生设计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在此过程中,便能够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再次进行复习,使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由此可见,以创作学习方式也能够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能使学生在活动课程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体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运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以此开展实践活动课程;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实践体验的方式,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课程。这些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方式,都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并不断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丁艳伦.让学生成为数学探究与实践活动的主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66.
[2]黄婷.活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127.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开展方式
数学课程中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动口、动手的实践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通过实践方式,理解数学知识。
1.问题探究方式
以问题探究模式开展实践活动课程是指通过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探索问题情境中数学问题的解答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形成对问题的解答模式。
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我便以问题情景的方式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知识之后,我为学生播放了一个短视频。视频中一个妈妈和一个孩子正在对家里的电费进行统计,妈妈报出从1月到10月份的电费数额,孩子正在将这些电费进行记录。从视频中妈妈报出的电费中,便可以看出,这一家的用电情况并不稳定。于是,视频中的孩子便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每个月的电费都不太一样呢?”这时,视频停顿下来。我便借助这一情景中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大家有没有观察过自己家里的用电情况呢?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也来统计一下自己家中的用电量与电费,制成折线统计图。”由此,便通过为学生设置问题情景的方式,为学生开展了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在接下来需要对自己家里的用电情况进行统计,根据家里的电费计算出用电量,并制作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在形成统计图之后,学生便发现家里6、7、8这几个月的用电量是比较大的。于是,学生便开始着手调查表这几个月中用电量大的原因。经过调查发现,由于这几个月天气比较炎热,家里空调的使用、电热水器的使用是比较频繁的。所以才导致用电量的增大。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问题探究的方式能够作为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形式。
2.活动体验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在实践活动课程中,将数学知识融于简单的活动体验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运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对于活动体验方式的设计,要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测量长度》一课时,我便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学生自己的身高进行测量。让学生将自己在课上掌握的测量方法,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由此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逐渐熟练测量长度的方法。在此实践活动课程上,我给学生提供了直尺、软尺、卷尺等多种测量工具,让学生选用不同的工具对相应的物体进行测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运用直尺测量课桌的长度,用软尺测量自己的肩宽,用卷尺测量自己的身高。在测量过程中,学生还会彼此相互配合,有人进行动手测量,有人进行读数,有人做好记录。由此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熟练掌握测量的方法。可见,运用活动体验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是有效的。
3.创作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即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己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实践任务。在此活动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充分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体验。
如,在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便让学生自己剪出一些轴对称图形。在此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根据轴对称的知识,对图形的图案进行设计,并进行剪裁,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许多不同的形状,并将这些形状剪裁出来。学生在创作了许多图形之后,我再让学生将自己的图形展示出来,大家一起在判断学生设计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在此过程中,便能够将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再次进行复习,使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由此可见,以创作学习方式也能够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能使学生在活动课程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体验。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运用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以此开展实践活动课程;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实践体验的方式,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课程。这些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方式,都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并不断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丁艳伦.让学生成为数学探究与实践活动的主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66.
[2]黄婷.活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