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时代经济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drop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绩效审计作为现代审计发展的新阶段,已成为世界审计主流,并已在中国起步、发展,本文试通过对绩效审计产生发展过程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的对照分析,对政府绩效审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关键词 绩效;绩效审计;建议
  
  绩效审计是从一些国家的政府审计实践中出现并逐步形成规范的,其形成与政府职能的扩大有关,是财务审计的扩展和深入,因此,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绩效审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仍将不断加深和拓宽。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中对“绩效审计”的定义是:“除了合规性审计,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它涉及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这就是绩效审计”。然而, 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在不同国家使用术语不同,美国审计总署使用“绩效审计”术语;加拿大称“综合审计”;瑞典称“效果审计”;英国称“货币价值审计”;我国有不少学者将这种类型的审计称为“效益审计”,近年来,包括我国国家审计署也更多地使用“效益审计”这一称谓。本文对此不作区别,试通过对绩效审计产生发展过程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的对照分析,对政府绩效审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一、关于绩效的真正内涵
  
  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绩效。近年来,“绩效”逐渐成为各级政府机构和组织经常使用的名词,但往往被简单地界定为结果或者行为。实际上,“绩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三个基本特征即经济、效率和效果(3E),其中“效率”一词同时还包括物品的质量或服务的水平以及机构所做贡献的质量。但是,具体到某个项目,绩效的三个特征又有主次之分,度量的因素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而判断绩效真正内涵的唯一途径就是项目的核心效用。核心效用偏重于效果,绩效就表现为结果;核心效用偏重于经济或效率,绩效就表现为行为。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反映了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政府绩效审计就是要审查核心效用与为实现核心效用而投入的公共财政资金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执行政府绩效审计时,只有准确地把握绩效的真正内涵,才能提高审计的绩效。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历史和我国的实践
  
  1.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历史
  政府绩效审计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于70年代。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引导西方世界,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公共开支日益增加,巨额财政资金被占用,纳税人负担加重,公众开始对公共资源节约和效益日益关注,要求对受托管理资源的政府官员所负经济责任进行审查。具有独立地位和专业资格的审计机关承担了这个任务,从而把财务审计推进到绩效审计的范围。70、80年代全球性的行政改革,要求评估政府绩效、减少和优化政府职能。通过绩效审计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帮助立法机构和社会监督政府成为必然。而审计内容的扩大和要求的提高,促使审计与管理相融合,经济管理、统计、计算机、工程等学科的知识技术和多种专业人员,为绩效审计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
  美国最早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美国审计总署60年代就把注意力转向了“3E”的审计,70年代绩效审计占到工作量的86%以上。90年代,绩效审计主要围绕卫生保健、社会保障、自然资源和环保、运输安全、美国国际利益、政府与犯罪和恐怖威胁作斗争的能力等重点工作领域来开展,每年发表1000多份报告,有力地削减了美国政府的预算和可避免开支,提高税收1000多亿美元,仅2003年审计总署创造的可计量财务收益达354亿美元,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绩效审计工作。2004年美国审计总署变更名称为政府责任办公室,更加明确地表明审计总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联邦政府的绩效。
  3.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2年《宪法》规定了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1983年国家审计署和各级地方审计机关成立,最初的审计工作与财务检查无异, 80年代中期个别审计机关开展对少数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但受主客观条件限制,类似工作直到90年代初都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审计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审计工作转入以政府财政收支特别是预算执行审计为主导的轨道,对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2001年开始,审计机关逐渐开展对行业审计调查、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基金审计及公共工程的绩效审计的实践探索,如2001年的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资金审计,2007年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审计,2002年到2007年,深圳市审计局累计完成了100多个独立的绩效审计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国家审计署《2003-2007年五年审计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并把绩效审计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
  尽管如此,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仍显不足。相关公开数据表明,被国家审计署称为“效益审计”的绩效审计,全国审计机关在2007年1至11月投入效益审计的工作量仅占全部审计工作量的25%左右,而在2006年同期则不到15%;而国家审计署2007年涉及效益审计的工作量也只占到其全部审计工作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涉及效益审计的项目仅16个,与美国审计总署不存在可比性。国家总署负责人也承认,我国效益审计的内容、范围、技术方法以及实际作用都非常有限,仍处于探索阶段。
  
  三、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原因
  
  毋庸置疑,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通过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微观审计和深入分析,揭露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损失、浪费、流失等重大问题,对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财政资金损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审计署和各级审计部门开展绩效审计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点。
  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束缚(社会及政府部门负责人对绩效审计工作不甚了解甚至有抵触心理)、体制的影响(行政式政府审计体制独立性差)、法规的制约(缺乏政府绩效审计法规和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立法支持)、理论研究的滞后、有组织的理论探讨和人才培训的欠缺、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素质不能适应政府绩效审计要求等等,以及国家对发展绩效审计的指导思想的偏差(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这类审计主要以查处和揭露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专项资金审计,而且是对最急需、最突出的项目或资金探索开展绩效评估)、地方各级审计部门将开展绩效审计作为时髦工作和亮点工作来推进、社会公众对绩效审计的不甚了了,这些因素综合导致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缓慢。
  
   四、解决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的对策建议
  
  绩效审计的形成和发展,不仅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且依赖民主的增强。正如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思想家和教育家杨时展教授所说:“随着社会的再进一步发展,民主权利的再进一步增长,人民又进而要求,一切取之于民的,必须经济有效地用之于民,用于民而不经济,用于民而没有达到人民预期的效果,政府仍要负责任。”随着十七大以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人民利益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层在各种业务工作会议上对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具备了大发展的条件。要推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笔者就以下方面就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审计工作者认识和业务水平与技能
  审计机关要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绩效审计,组织业务培训,让大多数政府审计人员逐步掌握绩效审计的基本知识,在实践中能够结合本专业技能运用绩效审计的方法。要进行政府环境培训,使审计人员深刻了解政府工作并对政府业绩形成有价值的评判。要进行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培训,重点提高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的能力和经验。要进行具体绩效审计项目的技能培训,如统计学、社会科学、计算机技术等。
  2.适当扩大绩效审计的范围,妥善选择试点项目
  选择的试点项目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既要考虑到试点项目在社会上可能形成的影响力和影响面,也要考虑到它是否是政府有关决策部门比较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审计难度和审计成本。应该侧重选择那些相对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又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项目。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尽可能与财务审计结合起来一起搞,这样可以利用财务审计的结果,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在客观条件受到限制、两者不能同步进行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利用以前财务审计已经取得的信息资料。
  3.建立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依据
  首先,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认真总结在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取得的绩效评价方面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绩效审计准则。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从绩效审计的概念内涵、绩效审计体制、绩效审计的权限和法律依据及绩效审计的程序与方法及等方面去构建一个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可行性理论框架,以避免审计活动的盲目进行。
  4.加大绩效审计成果转化利用
   绩效审计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工作,促进改进,提高效益,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每个绩效审计结果都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所得出的结论要充分加以运用,广泛进行宣传,形成期盼绩效审计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在开展大型项目时,可借鉴绩效审计的方法,对相关指标提前开展绩效审计模拟,将发现问题的过程前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杜绝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刑俊芳.效益审计中国模式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 孙平.《绩效审计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财会月刊,2006.6.
  [3] 陈晓嫒.《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之我见》,中国审计,2005.6.
  [4] 张晓燕、欧阳春花.《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的研究》当代经济2007.2(下).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的美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兴起,至上个世纪90年代,“美丽经济”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人们也开始认识美丽的经济价值。从早期的时装表演,服务行业到美女公关、美女礼仪、美女代言发展到美丽消费:化妆、美容、服装、影视、会展、广告甚至商业、旅游业、银行业等等。  关键词 吉林;美丽经济效益;美丽赛事    美丽经济源自西方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美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20
期刊
摘 要 城建资金不足,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一个主题,本文从开发城建资金来源、城建资金的使用效益管理、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健全投融资机制等方面论述如何加强城建资金的效益管理从而缓解城建资金的不足,加快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 城建资金;效益管理    城市建设与城市化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城市建设的质量关系到城市化的速度、规模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对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认为陕西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方面的优势和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对陕西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 旅游;核心竞争力;钻石体系    一、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在西部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的陕西无疑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陕西省科技实力雄厚,高校林立,文化遗存丰富,拥有特色鲜明的民间
期刊
摘 要 内部控制模式的研究停滞不前成为制约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的瓶颈。本文全面系统的分析内部控制模式的经济含义和现实选择。从内部控制的经济学理论入手,在分析内部控制经济本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选择出在内部控制研究中更有解释力的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采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从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两个角度剖析内部控制模式,并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内部控制模式。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总面积18915平方公里,总人口798.57万,其中农村人口 679.47 万人。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于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生长繁育,水稻、麻类、水产等产量均居河南省首位,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有耕地资源1187万亩,常用耕地面积852.9万亩,全年粮食平均播种面积在1100万亩左右,年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0%。  关键词 粮食;生产;发展;思考 
期刊
摘 要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研究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创新途径    一、引言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形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其本身的
期刊
摘 要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格局,我国的产业结构需要迅速进行调整与升级,以获得更持续的国家竞争优势和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升级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投资的具体战略选择给出了相关建议,对于企业把握国家对外投资政策与脉搏,从而更好的进行对外投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对外投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竞争环境发生了较
期刊
摘 要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具有社会性的经济组织。企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产生于商品经济时期。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18世纪工业革命产生了大机器生产方式,企业才得以迅速普遍地发展起来。  关键词 企业;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绿色营销    现代企业是企业的现代形态,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核心,具有推动社会进步、
期刊
摘 要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要从工程项目实际出发,从人工、材料、机械与质量等方面进行降低成本管理,才是适应市场竞争的源动力。  关键词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建设工程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我国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对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品是工程项目,企业成本管理的中心就是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因此,将工程项目的施
期刊
摘 要 CS战略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而其真正内涵则是双赢营销,即顾客先赢,企业后赢,而只要顾客先赢,企业就应该也一定能赢。这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必须的。  关键词 CS战略;顾客让度价值;顾客总价值;顾客总成本;双赢营销;心智模式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市场营销的新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同时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纷纷使出解数,开展CS活动。然而,这种活动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