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春天,满眼皆芳菲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j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师;成长;学习
  我已担任了19年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多年来,我曾一直信奉师道尊严,学生越怕自己越好,认为把书教好、管好纪律是最好的工作效果。曾经有时急于求成,没有把握好严与爱的分寸。平时,也喜欢那些讲文明、懂礼貌、成绩好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完成作业,成绩差、经常违纪的学生,却是冷眼相待,冷言相向。
  记得一次遇上一名同学违纪,第一次教育他时还能做到耐心,然而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时,我便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甚至火冒三丈,撂下一句:“你怎么就屡教不改呢!”
  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有的学生会想家,当他们因想家而流泪时,开始我还能做到用手抚摸他们的肩膀,和颜悦色地对其安慰鼓励。但如果他们两个周、一个月仍想家流泪时,我便没有耐心了。要么不理了,要么想:这个孩子为什么这么怪、这么固执,真是没救了……历经几度花开花落,在这样的工作理念与行动中,我有时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
  为了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一直爱好心理学的我从2010年开始深入学习心理学,并决心考取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在济南报名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后,我便挤时间钻研心理学专业知识、咨询技术,积极参加心理健康培训,汲取各种营养。我还经常参加各级各类青少年心灵成长沙龙活动、亲子活动等。通过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以优异成绩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回顾几年的学习与成长,我感慨万千,静心回眸反思,发现自己在教育的方方面面正悄然改变。
  一、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在慢慢改变
  每天面对学生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日子久了,他们的优点会慢慢地被掩盖起来,我眼里容不下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有时不自觉地在心里给学生贴上了“坏”的标签。平时,我只对听话、守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评价高,打心眼里喜欢,而对那些学习习惯不好、成绩差、经常违反纪律的同学评价很低。现在,我认识到:学生不是工厂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产品,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认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容忍学生的缺点,允许学生犯错,还要允许学生问题的反复,耐心等待学生醒悟。经过长时间的坚持,我渐渐发现我的育人心态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原来积极、包容、有耐心了,学会了等待和“接纳”。所以,无论是聪明的、懂事乖巧的学生,还是后进的、调皮捣蛋的学生,我都能够打心里接纳他们,并能够因材施教。
  我清晰地认识到,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单看他的成绩或是守不守纪律,其实每个学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身上都有闪光点,如勤劳、勇敢、大度、动手能力强等。渐渐地,我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再那么单一,不再那么挑剔、苛刻。
  二、育人方式有所改变
  以前,我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比较急躁,也比较简单,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现在我明白了,“人都需要盐,但是,一颗颗大盐粒子,让人生生吞下去,谁爱吃?要是把它放在菜里、汤里,那吃起来就很舒服。”舜和禹在治水上的不同只有一个字:由“堵”变为“疏”,但治水效果截然不同。当我弯下腰,与问题学生平等对话时,学生的阻抗情绪没有了,吐露了真心,有问题时也愿积极主动地改正了。
  最有魅力的教师是用民主平等的处事方式征服学生思想的人,而不是用暴力教条奴役学生思想的人。现在,我的教育方式由原来一味地在办公室里对学生进行说教,变成了和学生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和学生一起养一盆花、和学生聊一聊中外名人……恰当的情境教育,让学生对自身问题的领悟与理解更加深刻,这时再对学生进行提醒与引导,效果很好。于是,那些给我惹麻烦、调皮捣蛋、经常犯错的学生越来越少,我与他们的一次次相处,竟让他们有了巨大的转变。
  我还经常开展爱与感动的教育,如和学生一起分享一则意味深长的故事;为学生诵一首小诗;当学生过生日时,拿出10分钟,和全班同学为其举行一次小小的生日庆祝会……如此教育,温馨而有效,而这点点滴滴都让我和学生受益匪浅,也变成了我最弥足珍贵的记忆。
  如果教师高高在上,严厉地训斥,学生可能会屈从于力,而不心服于德。当我们尊重学生,以服务的理念因势利导去帮助学生,则会收获另一番教育成果。
  三、工作心态更加阳光
  以前,我常常被组织活动、转化学生、迎接检查等工作搞得焦虑紧张、身心疲惫而找不到原因。工作中遇到不如意时,心里会非常烦躁,如再碰上学生犯错,根本静不下心处理,而是感觉学生在添乱,便对学生大加呵斥。糟糕的教育方式使我得到了更为糟糕的教育结果与不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几年的学习成长,我越来越感受到:工作中的困惑、烦恼,其实是因为自己的心态没有调整好。
  李镇西老师说过:在班级里没有坏学生,只有存在缺点的好学生。学生毕竟是孩子,不犯错的孩子、没有缺点的孩子是不存在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成人尚且做不到十全十美,更何况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呢?老师的职责就在于适时引导和帮助这些学生改掉不足、完善自我、学会成长。现在,每当我不经意在心里给学生贴上“坏”标签,对问题学生焦躁不已时,总是会想起李老师的
  嘱咐。
  时过境迁,那些与学生相处过程中的困惑和纠结也渐渐消散。在不断地学习与成长中,我幡然醒悟:工作中凡事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心会舒坦,幸福指数也会升高。每天我都告诉自己要以充沛的热情、饱满的干劲、和谐的心境投入工作、拥抱生活、享受人生。
  我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现在,面对班级扣分单,一点感觉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我首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自己的工作疏忽在哪里?”如此一来,面对导致扣分的学生,我会心平气和地询问情况,耐心解决问题,而不是怒不可遏。能让自己工作并快乐着的教师,才是智慧型教师。因为,灵魂的愉悦是支撑生命前行的巨大力量。这样,我们教书育人的工作就会充满真诚、平静与和谐,一路阳光相伴。
  四、芳菲各异,营造美丽的春天
  独木不成林,一花不是春。我们不能只把目光与期望投注于艳丽的大红花上,其实那些小黄花、小紫花,甚至是不起眼的小狗尾巴草、摇曳的小草,也自有其可爱之处。朱自清先生说过:“小草青得逼你的眼,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不正像我们身边各有千秋的学生吗?美丽可爱而又异彩纷呈。校园需要他们、社会需要他们,祖国需要他们,不同的容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好、不同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纳他们,并不断用正能量帮他们顺利成人、健康成才。当我的心中有了越来越多的爱与宽容,有了越来越多的平等与公正,有了越来越多的欣赏与期待时,我逐渐感觉到每个如花的生命都是那么与众不同而又自然可爱。
  我是一名园丁,只愿花儿美丽、草儿清香,我喜欢在耕耘忙碌中体味幸福,在平淡平凡中追求美丽。怀阳光心态,实施感动与爱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激情和活力。
  我现在是一名教师、一名心理咨询师,但我更想继续成长为一名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的使者,与学生彼此照耀前行。我会铭记:如果我是绿色的,学生就是健康的!如果我是阳光的,学生就是温暖的!如果我们的心中拥有一个春天,那么我们的眼前也一定芳菲异彩、风景别样。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云峰中学,烟台,2614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心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困难重重的工作,投身其中,需要有冲劲,有耐力,有激情,有智慧;心理教师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背起行囊,需要有勇气,有志向,有热忱,有  胸怀。”  自从2009年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天津市津南区一所中学参加工作,我踏上心理健康教育这条道路转眼已过去五年。五年的专职心理教师经历,已足够留给我上述切身感受。  回首这五年,有过迷茫,
〔关键词〕教师;文化创新;文化定势;内部动力  当下,“创新”是个“出镜率”很高的词,在教育界也不例外。在课题研讨、成果交流、经验分享、听课评课的过程中,都少不了这两个字的参与。教育创新需要教师的创新,有创造力的学生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来培养,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建立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机制,呼吁教师的文化创新。“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态度倾向等,都会对其文化创新
〔关键词〕 游戏;心理活动课;教学模式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心理辅导活动课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钟志农老师曾介绍过,浙江省在2007 年“百课万人”心理辅导课展示活动中,在浙江大学等高校专家的指导下,尝试总结并推出了12种活动课型。同样的,上海市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在五届课程大赛的带动下也经历了井喷式发展。  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开启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良好开端,营造了良好的课程研究氛围,推出了一批精良
编者按:北京市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确立的全国十个实验基地的重点实验点。北京市教委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1年成立了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指导委员会,出台了《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北京市始终坚持“建设队伍,注重研究,典型示范,创建氛围”,稳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8年,本刊记者调研了北京市10个区县的57所中小学校。调研中发现,北京市在解决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
主题阐释  本期的主题是拥抱内在小孩,在这个大家可能很熟悉的故事里,有每个人的影子。每个人内心中都住着一个或几个小小孩,他们就是我们心理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我”。  当你内心的小小孩呼唤你的时候,你注意到他们了吗?你如何觉察他们的存在?你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期待吗?当他们伤心、失望的时候,你如何与他们对话?当他们需要支持和注视的时候,你如何回应他们?当他们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你如何和他们在一
【编者按】山西省晋中市以实现教育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为己任,以构建中小学德育序列化体系为抓手,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为目标,大力实施五项工程,扎实开展五个创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小学德育序列化体系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荣誉称号。2012年,晋中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近日,本刊特约编
关键词:科林斯;僭主;神话模式;口述历史  公元前7—6世纪是古希腊僭主政治盛行的时期。希腊本土、爱琴诸岛、小亚西海岸以及南意大利的很多希腊人城市出现了强人统治者,他们没有纯正合法的世袭血统,没有民众合法的政治授权,他们僭取王位,实行强暴的独裁统治,但也推行了某些富国强兵、有利于城邦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举措。科林斯的父子两代僭主库普塞洛斯(Cypselus,约公元前657/656—前628/627年在
﹝关键词﹞青春期;性教育;现状;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的年龄界定为10~19岁,小学高年级学生约10~12岁,已经进入青春初期。青春期性教育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较为理想。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任务在于,要在青少年的性本能刚刚苏醒之前就使他们的理智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他们知道应取的态度和该走的方向。”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现状,有针对
〔关键词〕校园恐惧症;资源整合;实地训练  一、案例描述  小M,男,小学就读于父母工作的学校,天资聪慧,学习成绩优秀,一直担任班长、科技队队长,操控航模技巧娴熟,曾多次获省市级优异名次。身为教职工子女,且其父亲是学校的中层领导,小M小学6年一直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全面照顾和关注,是名符其实的“校园宠儿”。  但当小M带着憧憬踏入梦寐以求的重点中学后,一切都变了。由于身边高手云集,优秀学生比比皆是,不
【活动目标】  1.让父母了解爱也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责骂只能让孩子对父母反感。  2.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和对孩子的爱心,增强与父母的感情。  【活动形式】  体验活动;讲述故事;亲子交流  【课前准备】  1.邀请学生母亲参加活动,并请一位母亲准备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最好是全家三口的系列照片  2.一间遮光性较好的教室  3.教室中间摆放两排椅子,供母亲和孩子面对面坐着  4.每个孩子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