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心灵的三重门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师;文化创新;文化定势;内部动力
  当下,“创新”是个“出镜率”很高的词,在教育界也不例外。在课题研讨、成果交流、经验分享、听课评课的过程中,都少不了这两个字的参与。教育创新需要教师的创新,有创造力的学生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来培养,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建立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机制,呼吁教师的文化创新。“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态度倾向等,都会对其文化创新的实现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关注外部机制建设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如何挖掘教师创新的内部动力,关注是什么因素阻碍着教师迈出创新的步伐,并为破解这种因素找到应对
  之道。
  林崇德认为,创新的具体体现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应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意义或者个人价值的产品”。以此类推,一名教师出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积极调动各种资源,使某个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的过程就是创新。教师的创新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创新,这是由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这里所说的“问题”,指的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感到困难的情境,因而,对它的解决需要“创新”元素的加入。我用三句话来描述这种创新: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以前做不到的,现在做到了;以前做到的,现在做得更好。
  教学问题本身千变万化,时代发展又使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问题超出了我们的固有经验,令人倍感压力和挑战,于是,在我们身边会听到这样一些消极的声音:
  “学生太差了,怎么教也教不会”;
  “我这科是副科,学生一点都不重视”;
  “学校的规章制度太繁琐了,根本没有个人发展的空间”……
  这些抱怨,阻碍了我们直面问题,创新也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教师创新的内部动力,来自于三层自我突破,我称之为“心灵的三重门”,这三层突破是:
  一、直面问题,承担责任,不再以受害者的姿态生活
  1.为学生提供好的服务是我们的责任
  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提供好的服务,这与师德无关。毫不夸张地说,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没有学生,就不会有教师这一职业的存在,我们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饭碗。就像开餐厅的人不能抱怨顾客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一样,“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差、越来越懒、越来越不求上进,这课没法教”之类的抱怨其实是站不住脚的。餐厅若想生存,需要努力揣摩顾客的需求,提供更对口味的饭菜和让顾客更满意的服务。教师也是如此,在抱怨的同时,我们更该心存感激,正是因为他们不够完美,才需要为人师者的引导,我们也才有了存在的价值。因此,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难以与学生合拍的时候,我们在烦躁不安、焦灼气恼的同时,更该问自己一句:“我该做些什么以便让这个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2.我们一直都有选择的权利
  推卸责任是人的本能,许多抱怨的人以受害者的心态描述他们对现状的不满,但其实,我们一直都有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离开生源差的学校,去一个优质校;也可以选择去教一门主科,让自己不再受学生冷落;还可以选择离开教师行业,去往你认为更适合自己的职业乐土……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作出调整和新的抉择。但是,别忘了,在这个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当我们对服务对象进行挑选的时候,也该同时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经得起别人的挑选。如果我们有能力脱离目前的困境,进入一个更令人愉悦的工作环境当然好,但如果你依然留在原来的岗位上,请不要说你无可选择,因为“留下”也是一种选择。留下之后,你也拥有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继续抱怨,也可以选择着手解决问题。其实,抱怨的感觉未必优于直面问题,只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这时,我们需要问自己一句:“我是否甘心一直过这样一种充满抱怨、冷漠和无可奈何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下定决心向这种生活说“不”,我们就可以进入到直面问题、承担解决问题责任的阶段。这个决定一旦作出,我们往往会如释重负,有一种希望和喜悦会进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注入生机和能量。此时,我们带着憧憬开始新的探索,试着去冲破第二重门——突破文化定势。
  二、用心思考,做回自我,摆脱文化定势的挟持
  1.什么是文化定势
  我们常说:创新需要突破思维定势,但我认为,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更需要突破的是一种文化定势,这种定势像一道看不见的屏障,阻碍我们奔向问题解决的光明之处。什么是文化定势呢?概括地说,文化定势是某个群体具有的一种信念或者情感,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这个群体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阻碍教师创新的文化定势及其表现
  我把阻碍教师创新的文化定势概括为三类——服从权威、恐惧、随波逐流。
  服从权威的文化在课改中表现最为明显:一次,我在一所学校旁听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的校内公开课,讲的是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节课没有设计学生活动,也没有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整节课一直是那位教师主讲,只是在讲的中间穿插一些停顿提问:如“这一句诗人用哪个词突出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下面的学生纷纷小声应答,教师接着学生的应答继续讲。从课改的角度讲,这节课并不符合课改精神,既没有体现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也没有精心设计的师生问答,但是,作为听众的我,却有一些独特的感受。这首词我并不陌生,但是,这位教师的讲解,把我带入到了词的意境当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情感的起伏、愤慨、无奈……这些体验,让我对这首词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知,从我的个人感受上来说,我觉得,她讲得好极了。但是,听课的其他老师会怎么评价这节课呢?恰巧,我的身边坐着该校语文学科的带头人,一位小有名望的权威级人物。我把头转向他,试着问:“您觉得这课怎么样?”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冲这上课方式,这课就不行!”我没有参加后面的评课,但是心头的疑问却挥之不去,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如果一个教师的讲解,能够让听众对所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共鸣,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是不是开展了学生活动,是不是创设了课堂问答呢?后来,我就这个问题请教了其他教研人员,他们给出的回答是:有些属于深层次体验的内容,只靠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是无法领悟的,必须靠教师的引导。在语文课上,对古诗词的深度理解,单单依靠学生之力很难达到,所以,这位教师这样做并无不妥,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合适的,那就是,既然是一节公开课,最好能选一个和课改精神比较吻合的、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来上,这样示范效果比较好。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课堂方式的变革,必须服从于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原则,要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一节公开课,为了展示某种理念的使用,在本无需重墨的环节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这节课就是失败了,而且我们要警惕:这样的课可能会误导其他教师模仿学习。服从权威是因为跟着权威走可以省去独立思考的繁累,也能免于遭受质疑的危险。   “恐惧的文化”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有深刻阐释。教师的恐惧主要来自学生、学生家长、同行、领导、专家等群体的评价。我们担心评价结果会降低我们的个人认同、挫伤自信,也害怕个人利益因此受到损失。创新意味着风险,可能弄巧成拙,别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有什么资格解决呢?许多人可能等着看你的笑话,成功了也未必会落好,吃力不讨好的事谁会去干呢?于是,我们退缩在权威的大旗后面,无所作为地随大流前行,形成了“随波逐流的文化”。
  上述三种文化相互连接和支撑,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网,将我们禁锢于其中。这张网,以它看似无与伦比的安全性,让我们甘心放弃追求心灵的自由,而成为它的奴仆。我们让权威主宰了我们的教学,让抱怨成为推卸责任的武器,让“大伙都是这样”成为自甘现状的借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个人的“自我心理图式”,这图式是文化的产物,又反过来加剧了文化的存在,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相互助长的态势,它让我们远离了创新。最可怕的还不是这种文化定势的存在,而是我们被裹挟在其中而视其为理所当然。可是,难道我们不曾在某个时刻,突然扪心自问:“难道我甘于一直这样下去?难道我甘于处在安全的抱怨之中,却让自己的心灵远离自由?难道这些问题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我能不能尝试着去做些什么?”一旦这种思想在心中萌芽,我们就可能突破原有的心理图式,实现自我心理图式的创新,从而使问题解决成为可能。
  三、开放心灵,重审价值,实现心理图式的创新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自我心理图式在不断发生改变,包含三个递进的阶段,我把它概括为“能不能”“肯不肯”“值不值”。
  “能不能”是一种自我认知,当一个难题摆在面前,我们首先会去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解决,如果这个环节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会进入到第二个阶段“肯不肯”。“肯不肯”体现的是主观意愿,我们面对的教育教学难题,正因其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才会遗留下来成为难题。即使我们认为自己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我们还是要思量一下愿不愿意为之付出精力。如果回答仍然是“愿意”,那么,我们的一只脚就已经迈入了问题解决的门槛。但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同于我们日常学习所遇到的难题,对前者而言,哪怕只是进行部分的解决,都可能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免不了遭遇挫折打击、感觉困难重重,此时我们会进行价值判断,问自己这样做“值不值”,是不是还要继续努力、继续付出。我们常用“意志”一词来衡量一个人做事的持久能力,而我认为,价值驱动是意志的幕后推手,能走多久往往取决于“值不值”这一环节的价值判断。
  心理图式的创新意味着换一种角度去衡量人生的价值。记得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中美学生创新能力对比的。文中,一位美国教授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他说:“你们中国人总说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但我并不这么看。我注意到,许多中国学生是很有创造力的,在一些方面他们做得甚至比美国学生还要好。但是,中美学生之间有一个最大的区别,中国学生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这件事能给他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而美国学生在做事的时候,更多思考的是这件事能给这个社会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这二者的区别决定了他们在创新的路上能走多远。”
  是的,如果只把目光投向短期的既得利益,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浅尝辄止,因为如果以个人利益为目标,当我们询问自己“值不值”的时候,会更多地盘算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创造更多服务于个人利益的“价值”,比如,选择一些短平快的问题解决方式,选择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很难耐住大的创新成果出现之前的长久寂寞。2009年,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其40多年前发明光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当年提出用光传输信号的大胆设想,被业界视为匪夷所思,冷嘲热讽不绝于耳。从1963年着手研究,到1981年第一个光纤系统面世,是“想要找到一种更轻便的通讯介质,让人们过上更好生活”的强烈愿望,驱使他不懈努力,实现了通讯界的创新革命。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三位发明石墨烯的科学家,他们获取石墨烯的方法,让我既吃惊又钦佩。因为这方法看上去太笨,但它却成就了巨大的创新,二者的反差给我以强烈的震撼。石墨烯存在于我们使用的铅笔芯当中,但它是一种极薄的物质,很难用常规方法获取。三位科学家使用了被称为“机械微应力”技术的方法来获取这种物质,他们用透明胶条,将一张纸上的铅笔笔迹进行反复黏贴与撕开,从而让粘在胶条上的石墨片变得越来越薄,最终通过显微镜在其中找到了石墨烯。这过程简单到连一个小孩子都会做,可是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作支撑,没有始终如一的价值认定,有谁能够日复一日把时间花费在这重复单调、枯燥无味的简单劳作之中?
  创新不是某些幸运人物睡梦中的灵光一现,它来源于实实在在的努力,来源于我们内心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来源于我们不满足于人云亦云,来源于我们想要挑战自我,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当我们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时,我们的思维会发生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因为它意味着我们以新的视角去探索改善事物的可能性,从而把感知的触角伸到四面八方。牛顿不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苹果砸中的,苹果只是用来点燃他前期思考积累的导火索。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一线教师是最有资格讨论教育创新的人,因为我们有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需要的只是多一点思考,多向自己提一些问题,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上。有了这些准备,我们的神经就会变得格外敏锐,它会更容易地捕捉到问题解决相关的信息,将其纳入我们的思维体系。所以,教育改革不应是教育专家的纸上谈兵,而应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的身体力行。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好,而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必然伴随着创新的发生。
  创新离我们有多远?其实就是一颗心的距离。创新需要心灵的解放,当我们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摆脱服从权威、恐惧和随波逐流的文化定势,更新自我心理图式,用价值追求驱动个人为解决问题不断努力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走在了创新的路上。创新,应该成为教师文化的应有之意。
  (作者单位: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北京,100091)
  编辑/黄才玲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自我中心;合理情绪疗法;案例分析  个案分析  某天,一个高高瘦瘦的女生推开心理咨询室的门。  “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吗?”我对她说。  她说:“老师,我最近很烦恼。我觉得我同桌很烦。班主任的一项工作不就是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吗?为什么我跟我同桌合不来,她却不给我换座位?”  请她落座后我了解了她的个人情况,原来她叫小A,现在初一,家中的独女,成绩中等,刚刚小升初,朋友圈重新建立,加之性格孤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行为;心理防御机制  课堂问题行为我们可以简单认为是指发生在课堂上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比如:上课玩手机、交头接耳、私换座位、传递纸条、凝神发呆、私下看小说、胡写乱涂、口出怪音、敲打作响、打架斗殴等。课堂问题行为,如不及时矫正和干预,会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教学管理的一大难点,对教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本文主要通过调查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了解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探索适合闵行区教师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1.闵行区教师职业倦怠测试的基本情况  抽样调查的教师2019人,刚刚上岗的教师55人(2.7%),2年到5年教龄的340人(16.8%),6年到20年教龄的1221人(60.5%),21年教龄以上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团体箱庭疗法;萨提亚家庭治疗  在中学心理个案辅导中,越来越多的存在家庭问题的学生来到心理咨询室咨询。他们或者来自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或者父母关系不和,经常争吵。总之,家庭关系不和给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均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大多沉默寡言,上进心不强,学习普遍较差。他们往往咨询的是人际关系、学业困扰、情绪困扰等一系列问题。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是每个青春期
〔摘要〕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它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学生一旦出现抽动症状对生活的不良影响十分显见,有部分学生在抽动控制后仍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会引起人际关系紧张。辅导老师通过耐心的倾听和沟通以及行为训练等,帮助来访者提高处理人际关系和应对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走出自卑,提升自信。  〔关键词〕抽动症;自卑;人际关系;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G44
内蒙古教育系统关工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于2008年5月29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区正阳街小学召开。自治区教育厅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潘维堂、张佑中及全区各盟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自治区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贾汉章,呼伦贝尔市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春光、秘书长祝宝忠,海拉尔区教育局副局长胡洪涛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海拉尔区教育系统各基层单位主管领导、心理教师、关工委常务副
〔关键词〕学习心理;心理调节;小学生   【活动理念】  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任务,需要学习者的全身心投入。小学生由于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不长,积累的学习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调节。怎样才能使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扎实呢?这就要帮助学生掌握调节学习心态的科学方法。本活动设计紧紧围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宗旨,采取活动体验法为主,心灵沟通法、交流汇报法等为辅来组织教学,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2005年河南省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课题组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了网上调查。问卷链接在河南省教育厅网站主页上。问卷的设计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群体、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涉及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学业、上网、娱乐、家庭、德育工作等十个
提 要:山东地区汉代祠堂后壁楼阁拜谒图的意义是内含在汉代墓葬的升仙仪式意义之中的。在这种终极性的信仰意义参照下,祠主受祭的传统观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检视楼阁拜谒图中包括双层楼阙、仙界符号、高大的正坐老者以及正在施行跪拜礼仪者的各种元素,可以肯定楼阁拜谒图的真正意义并非祠主受祭,而为“祠主拜谒王母仙界使者”,是祠主由人界进入仙界的重要仪式过程。  关键词:祠主;升仙仪式;楼阁拜谒图;王母仙界  
〔关键词〕心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心灵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困难重重的工作,投身其中,需要有冲劲,有耐力,有激情,有智慧;心理教师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背起行囊,需要有勇气,有志向,有热忱,有  胸怀。”  自从2009年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天津市津南区一所中学参加工作,我踏上心理健康教育这条道路转眼已过去五年。五年的专职心理教师经历,已足够留给我上述切身感受。  回首这五年,有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