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乌鸡的故事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h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3月18日,9枚乌鸡蛋离开母体;3月20日被放入神舟三号飞船;3月25日飞船发射;4月1日返回舱落地;4月2日9枚完好无损的乌鸡蛋进入孵化箱;4月23日3只太空乌鸡破壳而出;5月23日3只太空乌鸡“满月”……有关乌鸡的一切牵动着众人的心,而新闻背后的故事似乎更感人。
  
  药鸟·乌鸡
  
  太空乌鸡的正式名称为“丝羽乌骨鸡”,原产于中国长江下游的江西泰和武山等地,其特征为:身体轻小,行动迟缓,复冠、毛球头、绿耳、腭须、五趾、乌皮、乌骨、乌肉,羽毛白色、羽片与一般家鸡正羽不同,羽缺小钩,成丝状。
  在传统的中国人概念里,一直就将乌鸡当作一种滋补食品和治疗药品,汉代著名的《神农本草经》,对乌鸡本体和它各部位的药用价值都作了说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乌鸡也有相应记载。再版多次的日本畅销书《药鸟·乌鸡》中说,原产于江西泰和的乌骨鸡,其制品改善血液质量的效果相当明显。


  在乌鸡体内,维生素A的含量是鳗鱼的10倍,铁含量是菠菜的10倍,还含有大量目前用于保健品行业的DHA和EPA,广东人通常用来煲汤的竹丝鸡即是乌鸡的一种。
  
  为血统而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曾经掀起一股养殖乌鸡的热潮,全国各地竞相上马。纯种乌鸡相当娇贵,为保证乌鸡的产量、抗病性和产蛋率,当时的做法是大量将乌鸡与国外鸡种进行杂交,结果得出了相当强壮的乌鸡品种,但是这种乌鸡其药用价值与原来的纯种乌鸡有天壤之别,除了白毛乌骨之外,与普通家鸡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保存优良品种,为了使中国乌鸡能够在保留原有药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品种优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三个太空生命研究项目中为乌鸡留了一个位置。该项目名叫“太空乌鸡的培育”,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陈玮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宁教授负责,10多位专家合作完成。
  2001年7月,陈玮教授来到江西泰和乌鸡原产地武山,在10000多只纯种乌鸡里选择了600只,又从600只乌鸡里选出200只。在万里挑一的乌鸡产蛋中,又挑出了9枚鸡蛋随神舟三号遨游太空。
  


  为什么不用乌鸡呢?
  
  做动物实验不比植物实验,动物会乱跑,要吃喝拉撒,在生活上的要求不亚于一个航天员。在进行动物的航天搭载时,需要提供较为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不仅费用很大,而且在技术上也很困难。
  选用乌鸡蛋,只因为它个子小,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多放一些蛋。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受精卵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保存2~3周,仍能维持较高的胚胎能力。其实,就是这样的实验对飞船的要求仍是非常严格。温度、减震都有很高的要求。搭载的乌鸡蛋一个也没碎,这说明神舟三号飞船这些系统都非常好。
  
  展翅欲飞
  
  4月2日,9枚披着太空征尘的乌鸡蛋,被送入位于北京回龙观附近的国家家禽测定中心。在孵化箱里,它们和作为对照的同胞兄弟姊妹们一起度过了漫长的21个日夜。4月23日,在众多镜头的关注下一雄两雌3只太空乌鸡破壳而出。它们时而趴下歇会儿,时而努力地站起来,甚至扑腾扑腾毛茸茸的翅膀,做出想飞的样子。


  3个小家伙一出壳,就挨了一针,那是研究人员怕它们染上疾病而注射的防疫针,而它们的鸡爸爸和鸡妈妈们却没有享受到这一待遇。除此之外,在它们稚嫩的小翅膀上,研究人员还给它们和与它们同一血缘、一起出生的60只小乌鸡戴上了一种很轻的铝制标牌,以便识别。
  
  温暖的家
  
  4月23日下午,3只太空小乌鸡和60个小伙伴被送到位于北京西郊的实验室。它们的家是一个玻璃隔出来的小房间,里面有空调,电加热器、加湿器等。小家伙们需要的生存温度是35℃。小家伙们出生时的体重只有20多克,半个月长到70多克,到满月时已长到180多克。其实,它们吃的东西并不是太讲究,都是鸡场中常规的全价营养饲料,里面有棒子面、骨粉、杂粮等。
  





  孵蛋的人
  
  对此次实验的感觉,陈玮教授觉得就是一个“累”字,“一直马不停蹄地奔波,生怕它们出什么意外。心里很累,身体也很累。”为了保证蛋内组织、器官在运输途中不破坏,陈玮老师在这几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包装学、材料学、材料力学、振动力学、机械力学及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和空间环境的模拟实验。
  在小乌鸡孵出的最初几天里,陈玮老师和学生们一天24小时监护,比照顾病人还精心,唯恐小家伙们有点闪失,使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看着太空小乌鸡一天天的长大,陈老师轻轻地说:“现在,我也不觉得累了……”





  太空乌鸡一直深受媒体关注,有的媒体帮助征集名字;有的建议在它们大量繁殖后用来做乌鸡白凤丸;有的建议等他们长大后,送到动物园供大家欣赏。但对科研人员来说:首先是把实验做好。
  虽然只有9枚蛋上天,3只孵化出来,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看,数量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但这项实验毕竟已经开始,它所积累的经验和获得的成果是无价的。★(时旭)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在老年患者口腔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无明显血压异常及心脏病的60岁以上患者56例66颗牙编号分组,观察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在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牙槽外科及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采用VAS标尺法评价患者疼痛程度,评价麻醉效果,并监测患者在麻醉剂注射前、注射即刻、注射后5 min的心率和血压.结果: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时,注射、治疗疼痛程度
以低熔点合金Sn和Zn为原料,制备了Sn-Zn合金,采用XRD,DSC和激光热常数测试仪对产物结构和热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n-9Zn合金相变温度为198.1℃,相变潜热为65.8J/g,
新闻点击:航天飞机每年都要上天好几次,而6月5日上天的奋进号却让我们觉得亲切,因为其中有一位华裔航天员,他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张福林。您知道他的故事吗?    火箭专家+航天员    此次上天前,美国的网站和报纸就有了大量的报道,“一名真正的火箭专家成为了第2位上天飞行7次的太空英雄”。“弗兰克林·张-迪亚兹是众星闪烁的航天员中的佼佼者”。  张福林无愧于这些溢美之辞,作为首名拉美裔航天员,他于
期刊
6月5日到19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执行了编号为STS-111的飞行任务。两名俄罗斯和一名美国航天员组成的第五批国际空间站值守人员换下了在站上生活和工作了6个多月的第四批长住客,而航天飞机上的机组人员又继续为国际空间站这座人类太空前哨基地添砖加瓦。第7次上太空的华裔美国航天员张福林与法国航天员菲利普·培林此次共出舱进行了3次太空行走,将一个基座系统固定到站外的小型轨道车上,并成功地为站上机械臂更换
期刊
为探讨老年人脑梗塞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现将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166例中继发癫痫21例(12.5%)的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To investigate t
“奋进号”航天飞机6月5日至19日升空执行了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美国航宇局局长奥基弗在“奋进号”起飞后称,基地组织曾准备袭击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他说,“9·11”事件后搜集的各种情报资料都显示,基地组织曾拟将航天飞机作为袭击目标。“9·11”事件后,航天飞机每次发射时,发射场上空都有F-15战斗机巡逻,以防不测。美国空军还在卡纳维拉尔角部署了专门用于跟踪低空目标的防空雷达,以增强跟踪能力。另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5年间剖宫产病例1 200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各项相关数据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在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占第3位,并逐年升高;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但剖宫产率升高到20.00%以上时,围生儿病死率并不随
斗转星移,就在人们仍多少沉浸于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的回味与遐想之中时,日历已经翻到了2002年的下半年。基于计数观测,天文工作者发现:在一年中,下半年的流星总是比上半年的多。于是,进入下半年也就意味着观赏流星和流星雨的季节又到来了。但是对于流星这种古怪灵精的小东西,你了解它多少呢?其实有不少人都对它持有形形色色的错误认识呢。快看一看,你是否也曾经“误会”了流星?    误会一:流星与世人的祸福吉
期刊
众所周知,星的亮暗程度并不一样,有的亮些,有的暗些。天文学中用“星等”来表示它们的明亮程度。  星等的概念,是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伊巴谷在编制星表时首先提出来的。伊巴谷将恒星按照其亮度分为6个等级,一些最亮的星为1等,一些肉眼刚刚能看到的星为6等,1等与6等之间还有2、3、4、5几等,亮度越小,星等数越大。  19世纪5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古希腊天文学家规定的1等星的亮度大约是6等星亮度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