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3月18日,9枚乌鸡蛋离开母体;3月20日被放入神舟三号飞船;3月25日飞船发射;4月1日返回舱落地;4月2日9枚完好无损的乌鸡蛋进入孵化箱;4月23日3只太空乌鸡破壳而出;5月23日3只太空乌鸡“满月”……有关乌鸡的一切牵动着众人的心,而新闻背后的故事似乎更感人。
药鸟·乌鸡
太空乌鸡的正式名称为“丝羽乌骨鸡”,原产于中国长江下游的江西泰和武山等地,其特征为:身体轻小,行动迟缓,复冠、毛球头、绿耳、腭须、五趾、乌皮、乌骨、乌肉,羽毛白色、羽片与一般家鸡正羽不同,羽缺小钩,成丝状。
在传统的中国人概念里,一直就将乌鸡当作一种滋补食品和治疗药品,汉代著名的《神农本草经》,对乌鸡本体和它各部位的药用价值都作了说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乌鸡也有相应记载。再版多次的日本畅销书《药鸟·乌鸡》中说,原产于江西泰和的乌骨鸡,其制品改善血液质量的效果相当明显。
在乌鸡体内,维生素A的含量是鳗鱼的10倍,铁含量是菠菜的10倍,还含有大量目前用于保健品行业的DHA和EPA,广东人通常用来煲汤的竹丝鸡即是乌鸡的一种。
为血统而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曾经掀起一股养殖乌鸡的热潮,全国各地竞相上马。纯种乌鸡相当娇贵,为保证乌鸡的产量、抗病性和产蛋率,当时的做法是大量将乌鸡与国外鸡种进行杂交,结果得出了相当强壮的乌鸡品种,但是这种乌鸡其药用价值与原来的纯种乌鸡有天壤之别,除了白毛乌骨之外,与普通家鸡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保存优良品种,为了使中国乌鸡能够在保留原有药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品种优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三个太空生命研究项目中为乌鸡留了一个位置。该项目名叫“太空乌鸡的培育”,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陈玮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杨宁教授负责,10多位专家合作完成。
2001年7月,陈玮教授来到江西泰和乌鸡原产地武山,在10000多只纯种乌鸡里选择了600只,又从600只乌鸡里选出200只。在万里挑一的乌鸡产蛋中,又挑出了9枚鸡蛋随神舟三号遨游太空。
为什么不用乌鸡呢?
做动物实验不比植物实验,动物会乱跑,要吃喝拉撒,在生活上的要求不亚于一个航天员。在进行动物的航天搭载时,需要提供较为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不仅费用很大,而且在技术上也很困难。
选用乌鸡蛋,只因为它个子小,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多放一些蛋。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受精卵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保存2~3周,仍能维持较高的胚胎能力。其实,就是这样的实验对飞船的要求仍是非常严格。温度、减震都有很高的要求。搭载的乌鸡蛋一个也没碎,这说明神舟三号飞船这些系统都非常好。
展翅欲飞
4月2日,9枚披着太空征尘的乌鸡蛋,被送入位于北京回龙观附近的国家家禽测定中心。在孵化箱里,它们和作为对照的同胞兄弟姊妹们一起度过了漫长的21个日夜。4月23日,在众多镜头的关注下一雄两雌3只太空乌鸡破壳而出。它们时而趴下歇会儿,时而努力地站起来,甚至扑腾扑腾毛茸茸的翅膀,做出想飞的样子。
3个小家伙一出壳,就挨了一针,那是研究人员怕它们染上疾病而注射的防疫针,而它们的鸡爸爸和鸡妈妈们却没有享受到这一待遇。除此之外,在它们稚嫩的小翅膀上,研究人员还给它们和与它们同一血缘、一起出生的60只小乌鸡戴上了一种很轻的铝制标牌,以便识别。
温暖的家
4月23日下午,3只太空小乌鸡和60个小伙伴被送到位于北京西郊的实验室。它们的家是一个玻璃隔出来的小房间,里面有空调,电加热器、加湿器等。小家伙们需要的生存温度是35℃。小家伙们出生时的体重只有20多克,半个月长到70多克,到满月时已长到180多克。其实,它们吃的东西并不是太讲究,都是鸡场中常规的全价营养饲料,里面有棒子面、骨粉、杂粮等。
孵蛋的人
对此次实验的感觉,陈玮教授觉得就是一个“累”字,“一直马不停蹄地奔波,生怕它们出什么意外。心里很累,身体也很累。”为了保证蛋内组织、器官在运输途中不破坏,陈玮老师在这几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包装学、材料学、材料力学、振动力学、机械力学及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和空间环境的模拟实验。
在小乌鸡孵出的最初几天里,陈玮老师和学生们一天24小时监护,比照顾病人还精心,唯恐小家伙们有点闪失,使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看着太空小乌鸡一天天的长大,陈老师轻轻地说:“现在,我也不觉得累了……”
太空乌鸡一直深受媒体关注,有的媒体帮助征集名字;有的建议在它们大量繁殖后用来做乌鸡白凤丸;有的建议等他们长大后,送到动物园供大家欣赏。但对科研人员来说:首先是把实验做好。
虽然只有9枚蛋上天,3只孵化出来,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看,数量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但这项实验毕竟已经开始,它所积累的经验和获得的成果是无价的。★(时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