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艺术内涵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q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人民播音事业80年的发展历程中,播音创作始终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演变和形成是不断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结果。不论播音的语言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播音创作艺术风格始终贯穿着爱憎分明的情感底色、真挚朴素的审美基点、典雅庄重的文化格调,将时代精神、民族气质、中国气派融于其中,留下了一个个饱含浓郁时代气息、具有深厚思想意义、充盈无穷艺术意蕴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人民播音 创作风格 情感底色 审美基点 文化格调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拉开了人民播音事业的序幕。党的人民播音事业在80年的实践过程中,创作出了饱含浓郁时代气息、具有深厚思想意义、充盈艺术意蕴的作品和节目,践行着人民播音事业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庄严历史使命,形成了爱憎分明、真挚朴素、典雅庄重的人民播音创作风格。
  一、爱憎分明: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情感底色
  爱憎分明是一种负载着丰富情感的情绪表达,既是對真善美满腔热情地支持赞扬,亦是对假恶丑旗帜鲜明地反对批判。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于抗战时期,其后又经历了解放战争的洗礼,主要是适应军事战争和政治宣传的双重需要,承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揭露敌人的罪恶阴谋,鼓舞广大军民群众的任务。播音员作为党的喉舌,以战士的身份、战斗的姿态出现,表现出坚定的党性和无畏的精神,他们和浴血奋战的将士一样,忠诚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播音员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革命者应有的战斗风格。延安陕北时期的播音风格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生动有力,是党的宣传报道指导思想的充分体现,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新中国成立以后,迎来了大张旗鼓、热火朝天的社会建设时期,播音创作也紧紧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展开,国内外重大新闻、鼓舞人心的生产建设消息、典型人物及先进事迹、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都通过播音员清晰准确、铿锵有力、声情并茂的声音传播出去。这时的播音火药味儿已慢慢消退,充满了对祖国建设发展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对先进人物的赞美和崇敬,鼓舞着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爱憎分明”不仅是一种情绪表达,更是一种判断、态度与立场。任何节目内容、有声语言表达,都存在着感情和态度上的差异,播音创作必须立场明确,不能有丝毫的模糊或似是而非。20世纪60年代,中苏论战期间,以夏青为代表的多位播音员播出了《九评》,尽管当时我国在经济建设等方面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据理力争。夏青的播音没有剑拔弩张,而是在一气呵成的语势里彰显分量,反映了一代人的心声,体现出全国人民奋发向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亮明了中国人民在这场意识形态领域论战中的鲜明态度,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面对一些国家的打压和抹黑,中国播音员坚决进行舆论反击,表明立场、澄清谬误,让更多的人了解事实的真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系列评论有理、有力、有节,语言简洁直白接地气,态度鲜明坚决有气度,留下了“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等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之声,播音员的播音直抒胸臆、态度坚定、入木三分,表达出了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坚定无畏的信心,威武霸气、大快人心,赢得一致好评。
  爱憎分明的情感来自于中国人民疾恶如仇、明辨是非的性格,来自于中华民族光明磊落、自强不息的精神。战争年代时的爱憎分明成为我们对敌战争中的利器,也成为之后播音创作的情感源流和内生动力,这种情感渗透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阶段的播音创作中,体现在了新闻、评论、通讯、文艺等各类作品及节目中,成为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情感底色。
  二、真挚朴素: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审美基点
  “真”是美的前提,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情感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是艺术创作的直接原动力。播音创作并不是简单地见字出声,它是创作主体充分调动心理感受和生理机能的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播音创作讲究“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播音员主持人通过感觉、知觉打开现实生活的大门,接收来自大千世界的讯息,进而激发其内心反映和情感体验。这种从生活中激发的主观体验,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又通过朴素自然的方式呈现出来。朴素是中华民族质朴民风的体现,是朴实无华、化繁为简之美,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一直推崇返璞归真、天然去雕饰。“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播音创作中的真挚朴素,不是“听其自然”“随心所欲”,而是要去除粉饰与做作,情声和谐,它既是创作者追求真实诉求的体现,又是创作者心理情感表达的体现,既是创作者内生的情感因子,又是创作者外显的表达格调,成为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审美基点。
  在人民播音事业的初创期,延安并没有专业播音员。第一代播音员边学边干、多方借鉴、摸索规律。因此,人民播音从一开始就带着劳动人民的质朴气质和朴素情感,并非从技巧入手,而是将内容和情感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力求真实、准确、鲜明、生动。齐越常说“播音要动真格的”,他的播音情真意切,无论是大气磅礴还是细腻动人,无论是慷慨激昂还是深沉浓烈,他的情感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真心、真切、真诚。他认为,播音创作应该是真情实感、朴实无华的,语言技巧是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手段,滥用技巧或者卖弄技巧都会影响播音创作。
  真挚朴素的审美取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播音员主持人。从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并重的新闻综合节目《午间半小时》,到信息量大、内容广泛、语态丰富的《新闻纵横》,从娱乐性、互动性为一体的文艺节目《今晚八点半》,到口语化交流、实时互动、轻松灵动的《一路畅通》,从内容实用性强,主持自然质朴的《为您服务》到平民视角、平民情感、平民语言的《南京零距离》。在80年的播音创作中充满人文关怀、真挚朴素的节目,真正地与听众进行互动交流并成为朋友,这种交流超越了大众化、口语化的语言交流,抵达了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的情感交流。   三、典雅庄重: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文化格调
  中华民族经历千年沧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路、“礼尚往来”的处世方略、“象外之象”的内省体验、“气韵生动”的性灵昭示,造就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庄重美。1949年10月1日,人民广播实况广播了开国大典,在人民广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和重大的政治意义。齐越和丁一岚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播音声情并茂,不仅把现场的动人情景传达给了在场以及收音机前海内外的听众,更把全国人民心中的喜悦和自豪传递给了全世界。从那时起,播音创作的定位开始有了质的变化,播音员的声音开始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和标志,成为体现大国风度和气派的载体,典雅庄重、稳健自信的播音真实形象地展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心胸宽广、不卑不亢的品格风貌。
  播音工作在发挥信息传播、价值引领作用的同时,还担负着文化传承、文明互鉴的功能,播音工作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审美取向。一方面,从艺术风格上讲,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播音员主持人庄重稳健,从容自信,体现出权威感和可信度;作为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播音员主持人真诚朴实、娓娓而谈,表现出平等交流的亲切感;作为民族语言的示范者,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规范准确、清晰流畅,体现出汉语的美感。另一方面,从传播的功能和效果上讲,典雅庄重的艺术风格反映着真实的客观现实生活和真实的主观评价,不夸张不渲染是尊重受众、还原事实的表现,也是对中华民族大国气度的最佳诠释。
  从新闻节目来看,在几代播音员的共同努力下,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和《全国新闻联播》以及后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新闻播音清晰准确、字正腔圆,既继承了延安陕北时期的播音风格,又不断与时俱进,体现新的时代需求,形成了端庄大气、权威厚重、沉稳典雅的播音语言风格,树立了国家级新闻媒体信息发布的可信性和权威性,为地方台以及其他类型的播音创作提供了范本、树立了典型,是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
  文艺节目方面,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美好愿望和情感期待的《春节联欢晚会》于1983年首次播出,它植根于民俗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土壤,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始终贯穿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将伦理情感、文化诉求、审美趣味凝聚其中,几十年来已经成为一种典雅而庄重的文化仪式。《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是这场文化传播活动的重要元素,展现端庄从容的大国风范、体现沟通交流的亲和质朴、能够活跃气氛的机智幽默、令人赏心悦目的仪态仪表是受众对于主持人的综合要求,也是统领节目主持人的传播诉求。
  春晚的主持风格是庄重之美、大气之美的集中呈现,这种审美品位也融入了后来的各类文化综艺节目,从《综艺大观》《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到《星光大道》《经典咏流传》《朗读者》都充分体现了典雅庄重的文化格调和艺术追求,主持人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内在气质和文化魅力,与受众达到了心理共情、精神共鸣的和谐统一。
  四、结语
  回首人民播音事业80年的发展历程,我們在播音创作、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来自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来自于丰富多彩的时代生活,来自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深刻变化,来自于播音工作者们以堂堂之声与时代足音的和谐共鸣。这其中留下了很多老一辈播音员摸索和奋斗的足迹,他们充满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革命热情,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以勇敢的开拓者的姿态,为人民广播播音创作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代变化、技术革新,播音主持创作始终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经历了从“宣传”到“传播”的理念之变、“武器”到“桥梁”的功能之变、“文本”到“人本”的技法之变,从以“播”为主,到“播”“说”结合,再到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人民播音创作风格的演变和形成是不断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结果。不管播音的语言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播音创作艺术风格始终贯穿着爱憎分明的情感底色、真挚朴素的审美基点、典雅庄重的文化格调,表现出统一的中华文化基因和艺术内涵。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当前,不断发展的全媒体引发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媒体格局的大变化,播音创作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顺势而为,从政治立场、创作道路、传播内容、思维方式、表达样态、风格形成等几个方面入手,彰显语言智慧敏锐、变化精妙、充满个性的特质,发挥语言言事省人、言理服人、言情感人的作用,营造语言美感,树立语言典范,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诠释爱憎分明、典雅庄重、真挚朴素、稳健自信的具有时代精神、民族气质、审美风范、中国气派的人民播音创作风格。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新时代综艺节目引导力研究”(项目编号:GD200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周涛.《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及传播理念[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4]喻梅.播音创作之“变”与“不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1).
  【编辑:孙莹】
其他文献
摘要:为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战‘疫’”系列宣传号召,众多网络媒体平台适时策划了抗“疫”栏目,帮助人民群众舒缓“宅家”的焦虑情绪。腾讯微视在此次疫情期间,上线了“疫情知识官”专栏,组织网友在线互动,在娱乐放松的同时传播防疫科普知识。腾讯微视积极做好短视频平台参与和宣传工作,吸引了大批官方账号入驻,收获了大量网友点赞和关注。本文分析了腾讯微视在疫情期间策划的“疫情知识官”等多个抗“疫”系列专题,
摘要:随着移动资讯市场竞争要素向内容生产和受众体验的下沉,如何加强聚合力建设,已经成为移动新闻客户端改革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对处于第二甚至第三梯队的主流新闻客户端来讲,更是其能否突破重围实现后发赶超的重点。本文在总结主流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聚合力问题表征的基础上,以“天眼新闻”为例,探讨了其在强化内容生产聚合力方面的实践探索,对打造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的聚合力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主流新闻
摘要: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暴发。作为疫情初期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武汉的疫情变化始终牵动着14亿国人的心。新华社深入一线,跟随武汉的抗疫、封城、解封,制作了武汉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全景展现武汉抗“疫”以来的英雄群谱,源于体验采访、蕴于故事挖掘、现于创作笔墨,引发了受众共鸣,一经播出后好评如潮。本文结合《英雄之城》的实例,探析该全景式纪录片成为爆款文化产品的原因。  关键词:纪录片
摘要:新媒体的即时性特征给新闻报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闻报道如何在这样的语境下兼顾报道的速度与深度成为难点。作为《北京青年报》深度报道的官方公众号,“北青深一度”在长期的报道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兼顾了速度与深度,实现了提升速度、坚守深度的目标。  关键词:新媒体 突发事件 深化报道 北青深一度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移动化、碎片化已经成为用户信息消费的主要方式,以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促使我国传媒业态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跨界”主持人的冲击下,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对传统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全面升级,孵化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持人,是当前我国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改革的重中之重。2019年,《主持人大赛》阔别八年后全新归来。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公开选拔播音主持人才的重要渠道,其人才評选标准直接体现出主流媒体对新时代
摘要:中国新闻社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以对外报道为核心业务、服务于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和与之联系的外国人为定位。经过60年的发展,中新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报道的“桥头堡”。近年来,中新社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调整报道策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国际化的报道格局,在构建国际话语体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中新社对外报道成功特色的研究,对明确国内新闻媒体对外报道的建设方向,提高中国
摘要:随着各类电商平台的层出不穷,电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塑造优质品牌就成为各大电商之间进行竞争的重要选择。本文以“蘑菇街”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品牌传播策略中的品牌定位、傳播对象、销售渠道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其品牌传播的经验,希望可以对“蘑菇街”自身的品牌传播和进一步的发展、扩张有实质性的帮助,同时也能引发其他电商品牌传播策略的思考。  关键词:电商平台 “蘑菇街” 品牌传播  21世纪是品牌营
摘要:社交媒体时代是技术引领的时代,是平台化的时代,也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品牌建构在移动互联网传播领域面临营销革命。本文尝试从品牌传播视角出发,结合符号学理论,探讨社交媒体背景下品牌形象建构的创意传播策略。  关键词:社交媒体 品牌形象 创意传播 沟通元 微风格  社交媒体的崛起冲击着传统媒体塑造的品牌价值积累和呈现方式,消解了原有的品牌效力,品牌建构不仅在媒介通路上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品
摘要:“广告文案”是高校广告学专业的学位课,也是实践综合运用性极强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建构主义与信息技术教育融合视角,积极建设与探索金课课程教学模式,旨在创设学习情境化,提升学习活动的高效与互动化,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以及培养高级思维、创新视阈和综合统筹能力。  关键词:金课 “广告文案” 建构主义 信息技术融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2018年11月召开的“中国大
电视作为一种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的传播媒介,目前虽受到短视频APP、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影响,但其仍拥有较大的传播影响力.以电视音乐节目为例,其以电视为传播媒介、以综艺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