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本人就目前义务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守以下三大追求做了详细阐述。即坚持在思想上追求德育深入骨髓,只有从骨髓里、血液里认识到教育与德育须臾不可分离的本质,教育者才可能真正理解德育的重要,真正发自内心地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坚持在目标上追求培养合格公民,培养一个同时具备道德文明素养,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的学生,应当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坚持在策略上追求德育专业化水平,要想实现真正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思维上有所创新,在行动上有所坚持。
一、在思想上追求德育深入骨髓
在口头上让人承认德育的重要并不困难,而在实际工作中,德育的重要性却总是被放在脑后。除社会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德育重要性缺乏透彻理解。教育工作者至少应当从以下三个角度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一)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
北师大檀传宝教授曾经说过说:“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足以说明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般人来说,德、智、体、美、劳应该全面发展,其中德育为先,这样更能促成他们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德育在我国非常重要,它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统帅。当然“教育”有健康的教育和不健康的教育。只不过健康的教育与健康的德育关联,不健康的教育则意味着错误的德育蕴含其中而已。所以教育工作者与其死记硬背文件上的某些教条,远不如认真思考“教育究竟为何”的深意。
(二)教师没办法不参与德育
许多教育者,尤其是科任教师往往并不认为自己真的是“德育工作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只在教授某些科學知识而已,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只是在教科学知识。但是任何一节课都会有“直接的德育”“间接的德育”“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一个教育的事实。
(三)德育是工作更是灵魂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德育工作更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学校德育的确是“工作”,因为没有具体、细致的德育工作,德育目标就无法真正落实。但是德育不仅仅是那些具体和直接的德育“工作”。我们不难发现,让人具有一定德行、成为合格公民等德育目标实际上应当是全部教育的目标。这也是教育大家们一再强调道德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原因。因此,只有从骨髓里、血液里认识到教育与德育须臾不可分离的本质,教育者才可能真正理解德育的重要,真正发自内心地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二、在目标上追求培养合格公民
目前我们面临两种与德育有关的重大课题。一是公民的基本文明素养如何得到切实提高?二是如何通过教育提升公民素养?
对于前者,社会公众可能有一定的认识。要让我们每一个人幸福生活,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就是你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生活环境之中。反过来说,我们需要最起码的社会生活道德——让我们的食品、药品安全起来,让我们可以享用符合标准的空气、生活用水,让我们不再因为违背交通法规失去太多的生命,让我们“祖国的花朵”生活在一个安全的成人世界之中……如此等等。目前诸多社会乱象虽然不全是“缺德”单方面的原因所导致,但是许多人道德缺失也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后者,教育工作者则可能需要更多、更清醒的自觉。这是因为,学生教育对于实现中国梦都是极其重要的课题。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一种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一定需要更加积极、理性的公民。目前学校德育要有实效,就必须尊重一个最基本的现实,今天的学生都有更强烈的自主性、自尊心、参与意识。继续搞强制灌输的老一套、培养只会听话的乖宝宝,只会让教育走进死胡同,更无法回应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呼唤。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才是当前学校教育最为重要的责任之一。
三、在策略上追求德育专业化水平
目前,培育健康人格的工作需要实现专业化。因此,从实施策略上要全方位提升德育专业化水平,是落实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最重要选择。要提升德育专业化水平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德育决策的专业化
实现德育决策专业化不仅要求德育工作的领导者虚心、自觉学习,成为有专业判断力的决策者,而且需要在德育决策过程中真正意义上尊重专业意见。而一个最简单的生活经验就是:“不是命运让你凑巧走到某个领导岗位,你一定就是那个领域当然在行或专业的决策者。”一些文件套话连篇、了无新意,就是因为领导本身的水平有限,只能停留在经验的层面,而又无心求教于他人。总之德育决策涉及更为广阔的教育天地,决策的专业化是德育专业化的关键。
(二)德育队伍的专业化
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就是教师德育专业化,而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主要是因为所有从教人员都是直接德育、间接德育、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的参与者。我们不能设想一个士兵没有学会瞄准、射击就奔赴战场。同理,所有教育者也必须具备起码的德育专业知识、能力才能从事教育。
(三)德育研究的专业化
无论德育决策的专业化还是德育队伍的专业化,都有一个前提——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科学研究及其成果是真实存在、可以信赖的。虽然近年来我们的德育理论已经进步不少,但是与德育实践的迫切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虽然国外德育研究成果可供借鉴的积累已经相当可观,但这些成果在国内的应用,也需要众多专业德育研究者的艰苦努力。因此立德育人的事业迫切需要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德育工作者。
总之,德育是大事业,需要大气魄、大决心,更需要最大的努力。真正的德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完全不用刻意“提升”,也不用“专门创新”。要想实现真正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思维上有所创新,在行动上有所坚持。
(责编
一、在思想上追求德育深入骨髓
在口头上让人承认德育的重要并不困难,而在实际工作中,德育的重要性却总是被放在脑后。除社会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德育重要性缺乏透彻理解。教育工作者至少应当从以下三个角度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一)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
北师大檀传宝教授曾经说过说:“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足以说明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般人来说,德、智、体、美、劳应该全面发展,其中德育为先,这样更能促成他们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德育在我国非常重要,它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统帅。当然“教育”有健康的教育和不健康的教育。只不过健康的教育与健康的德育关联,不健康的教育则意味着错误的德育蕴含其中而已。所以教育工作者与其死记硬背文件上的某些教条,远不如认真思考“教育究竟为何”的深意。
(二)教师没办法不参与德育
许多教育者,尤其是科任教师往往并不认为自己真的是“德育工作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只在教授某些科學知识而已,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只是在教科学知识。但是任何一节课都会有“直接的德育”“间接的德育”“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一个教育的事实。
(三)德育是工作更是灵魂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德育工作更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学校德育的确是“工作”,因为没有具体、细致的德育工作,德育目标就无法真正落实。但是德育不仅仅是那些具体和直接的德育“工作”。我们不难发现,让人具有一定德行、成为合格公民等德育目标实际上应当是全部教育的目标。这也是教育大家们一再强调道德是教育的“唯一目的”原因。因此,只有从骨髓里、血液里认识到教育与德育须臾不可分离的本质,教育者才可能真正理解德育的重要,真正发自内心地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二、在目标上追求培养合格公民
目前我们面临两种与德育有关的重大课题。一是公民的基本文明素养如何得到切实提高?二是如何通过教育提升公民素养?
对于前者,社会公众可能有一定的认识。要让我们每一个人幸福生活,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就是你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生活环境之中。反过来说,我们需要最起码的社会生活道德——让我们的食品、药品安全起来,让我们可以享用符合标准的空气、生活用水,让我们不再因为违背交通法规失去太多的生命,让我们“祖国的花朵”生活在一个安全的成人世界之中……如此等等。目前诸多社会乱象虽然不全是“缺德”单方面的原因所导致,但是许多人道德缺失也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后者,教育工作者则可能需要更多、更清醒的自觉。这是因为,学生教育对于实现中国梦都是极其重要的课题。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一种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一定需要更加积极、理性的公民。目前学校德育要有实效,就必须尊重一个最基本的现实,今天的学生都有更强烈的自主性、自尊心、参与意识。继续搞强制灌输的老一套、培养只会听话的乖宝宝,只会让教育走进死胡同,更无法回应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呼唤。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才是当前学校教育最为重要的责任之一。
三、在策略上追求德育专业化水平
目前,培育健康人格的工作需要实现专业化。因此,从实施策略上要全方位提升德育专业化水平,是落实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最重要选择。要提升德育专业化水平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德育决策的专业化
实现德育决策专业化不仅要求德育工作的领导者虚心、自觉学习,成为有专业判断力的决策者,而且需要在德育决策过程中真正意义上尊重专业意见。而一个最简单的生活经验就是:“不是命运让你凑巧走到某个领导岗位,你一定就是那个领域当然在行或专业的决策者。”一些文件套话连篇、了无新意,就是因为领导本身的水平有限,只能停留在经验的层面,而又无心求教于他人。总之德育决策涉及更为广阔的教育天地,决策的专业化是德育专业化的关键。
(二)德育队伍的专业化
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就是教师德育专业化,而教师的德育专业化主要是因为所有从教人员都是直接德育、间接德育、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的参与者。我们不能设想一个士兵没有学会瞄准、射击就奔赴战场。同理,所有教育者也必须具备起码的德育专业知识、能力才能从事教育。
(三)德育研究的专业化
无论德育决策的专业化还是德育队伍的专业化,都有一个前提——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科学研究及其成果是真实存在、可以信赖的。虽然近年来我们的德育理论已经进步不少,但是与德育实践的迫切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虽然国外德育研究成果可供借鉴的积累已经相当可观,但这些成果在国内的应用,也需要众多专业德育研究者的艰苦努力。因此立德育人的事业迫切需要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德育工作者。
总之,德育是大事业,需要大气魄、大决心,更需要最大的努力。真正的德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完全不用刻意“提升”,也不用“专门创新”。要想实现真正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思维上有所创新,在行动上有所坚持。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