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鸿雁意象,折射人性光辉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鸿雁群居水边,飞时一般排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它每年秋季南迁,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代书信。鸿雁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古诗词中的鸿雁意象意蕴丰富。诗词作者常常借它抒情言志,折射出美好的人性光辉。在此仅就苏轼词中的鸿雁意象进行分析。
  
  一、托鸿雁传书,抒发苏轼深切浓烈的思亲怀乡之情。
  
  鸿雁传书出于《汉书·苏武传》,古典诗词常用这个典故。苏轼词《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苏轼写此词于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徜徉于池馆内外。春风吹拂,薄云迅飞,新燕呢喃。但词人自比失意而身心受损的沈约。乐景哀情相衬,其哀伤之情更深。苏轼一生屡遭贬谪,颠沛流离。“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如今连鸿雁也不捎个信来。此时失意而身心受损的词人多么希望得到亲人的安慰鼓励,同时又多么思念故园亲人。再则鹧鸪啼声,俗谓似“行不得也,哥哥!”故词人应该在思念他远方的弟弟子由。因为苏轼在屡遭迫害的过程中,弟弟子由总是以信或诗文给予苏轼鼓励与安慰。词人时见鸿雁的栖息之地(沙上),却不见鸿雁捎信来,再结合“此情惟有落花知”一句,此时词人内心之孤苦,思亲怀乡之深切,不言而喻。
  
  二、以“孤鸿”为喻,表现苏轼不愿苟同流俗的高洁情怀。
  
  苏轼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词是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不愿“视时上下,而变其学”(《送杭州进士诗序》)。词中说“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最后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雁不在树木上而在江洲苇丛中栖息,这本是习性所致,苏轼赋予它独特的意志,目的是抒写自己被贬后孤芳自赏,不肯随人俯仰的傲岸与高洁。因此这首词苏轼是以“孤鸿”自喻,显示自己行为品质的高洁,表现自己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不愿苟同流俗的高洁情怀。
  
  三、借“孤鸿”比喻苏轼超然物外、处之泰然的精神境界。
  
  苏轼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卷帘,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此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四年。苏轼为何对消逝在烟雨迷茫中的“孤鸿”如此记忆犹新,久久难以忘怀呢?此词是以忆景写景。词人身受贬斥,“欹枕”江南烟雨,视线追随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神游寥廓天空,词人精神的翼翅随鸿雁自由自在地飞翔。词人被贬黄州,像“孤鸿”,虽孤独寂寞,但能旷达超脱,怡然自得,陶醉在“山色有中无”的佳境中。正如下片所言,只要胸中有一点“浩然气”(正气和节操),刚正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词人与张怀民皆被贬黄州,都能“不以谪为患”,“不以物伤性”,“自放山水间”(《黄州快哉亭记》),相互勉励,藐视邪恶,超然物外,不以世事萦怀。因此,词人在此借“孤鸿”比喻自己超然物外、处之泰然的精神境界,展现了自己身处逆境、豁达不羁、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正如《临江仙》词所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四、托鸿雁反映苏轼体恤黎民百姓的赤子情怀。
  
  苏轼词《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此词是苏轼调离徐州后赴湖州途中写的,又题作“别恨”,此词抒发他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背归鸿,去吴中”,写途中之景,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此归故居,而词人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南去吴中湖洲。苏轼是把徐州当成了故乡,自叹不如归鸿。苏轼不忍离开徐州,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归鸿而去。徐州既逢难再,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苏轼为何将徐州当成了故乡?苏轼调往徐州后,从内心里爱上了这个地方,与徐州人民结下了生死与共的情谊,甚至想终老徐州。徐州人民爱戴他,敬佩他。当他调离徐州时,满城人民攀辕挽留,哭声填巷。苏轼对徐州的一草一木,对徐州人民感情甚深,恋恋不舍。“归鸿”有故居可归,而词人却要离开他视为故乡的徐州。因此此词借“归鸿”流露出苏轼对徐州人民的思念之情,更反映了苏轼体恤黎民百姓的赤子情怀。其实苏轼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虽遭政治磨难,仍关心现实,体恤人民,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以贯之的。
  苏轼作为一代文豪,我们从他的鸿雁意象中,可以看到他在颠沛流离中希望得到亲人的鼓励慰藉和对故园亲人的深切浓烈的思念之情,不愿苟同流俗的高洁情怀,超然物外、处之泰然的精神境界,体恤黎民百姓的赤子情怀。苏轼词中鸿雁意象折射出的美好的人性光辉映照出苏轼更为丰满高大的形象。
其他文献
在一次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愁眉紧锁,表情迷茫,时而托腮凝思,时而低头写画,百无聊赖地翻几页书,然后长叹一口气。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呢?为何气氛如此沉闷?为何学生如此为难?了解语文教学的人一定猜到了,这是在上作文课。作文历来是老师和学生最头疼的,有的学生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学生翻出《优秀作文大全》、《作文宝库》等来临时抱佛脚。究其原因,无非是缺少素材,缺少热情和体验。而现如今,要想激起
期刊
我曾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杜十娘去意已决,投江前还要刻意妆扮?”“刘兰芝自遣前妆扮得‘精妙世无双’时是什么心情?”等问题,却很少学生能较清晰地阐释其中的审美意义,既对宝黛木石前盟以泪报恩无动于衷,也无法理解李甲既已痛悔大哭,杜十娘为何还要“怒沉”。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虽然已经接受了十年左右的语文教育,但学生的审美意识还是相当薄弱。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促进学生素养
期刊
诗歌语言区别于一般的日常语言,而古典诗歌更以其表达的陌生化给今天的中学生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和隔膜。因此,读懂古代诗歌,首先有一个扫除文本障碍的问题,这是走进文本的基础;同时,诗歌是一种更纯粹的语言艺术,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主要依托于对诗歌语言的咀嚼和品味。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语言的赏析,离不开对古人遣词造句、匠心独运的体会。因此,古诗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切入点和依托点。可是当前
期刊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一册中的一篇课文,篇幅短小,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值得探讨的问题也非常丰富,虽系文言文,语言却较通俗,学生借助工具书可以很快扫除文字障碍,非常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尝试。    【教学理念】    与现在流行的以展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感悟或评价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课堂相比,这个案例可能存在着诸多的不同,我们这里
期刊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的串讲法一直占据讲坛,叶圣陶先生早就批评过的那种逐字逐句翻译讲解的私塾式的教法依然盛行。这种教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极为不利。笔者近年来在教法改革上作了一些尝试,设计了如下三种课型:    一、自读引导课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教学生,就是要在“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由于文言文产生年代久远,背景复杂,而学生的知识面
期刊
范读,是教师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课文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适时的范读非常重要。  聋校同普通学校一样,而且更迫切需要充分给学生学习有声语言的机会,这对教师的范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事实上,由于观念上的偏差,聋校的教师范读得太少了。有些教师认为:聋生听不好,精彩的范读一点也不起作用,讲读课
期刊
相思是一缕“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而以相思为题材的古典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或许正应了韩愈那一句话:欢娱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闺怨相思,离愁别绪的诗词往往被诗人抒发得淋漓尽致。但诗人在抒发相思情感时所采用的写法却各有迥异。在这里,我想谈一下表现相思时所采用的“揉直使曲”的手法,以飨读者。  清代的文论家袁枚在《续诗品·取径》中云:“揉直使曲,叠单使复,山爱武夷,为游不足……一
期刊
长期以来,语感和语感教学一直是广大教师的认识“盲区”,不知语感为何物,认为语感这一概念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培养学生语感是专家学者的事儿,与自己无关。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要求阅读教学要注意“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培养被摆在了一个重要高度。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其实语感并不神秘,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感
期刊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活动。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现代化的技术为阅读提供了多渠道的信息来源,阅读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方式,更多地运用超文本阅读方式,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极大的冲击。当今超文本的制作强调了一种大众文化意志,大众的感官取悦性已经超过了客观性的维度。  当今中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叛逆,对高高在上的知识阶层的不屑,不可避免地受到由大众媒体造成的文学世俗化、直观化和感性化
期刊
很多人对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解读仅限于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认为格调明快清朗,无论怎么品,也难以品出物境的幽雅、蒙眬、幽静之美。对一篇文章的解读,应在了解作者生活环境、性格、气质、爱好和际遇的基础上进行,条分缕析,才能去伪存真。下面,根据我在教学中的理解,浅要谈一谈《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先说说“政治附会说”和“曲高和寡论”。功利主义和极“左”思想的长期影响,使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流失殆尽。人们把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