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变”“行”不悖的教学之境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uangp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教学倡导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立足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炼出学科内为学生成长所共同关注的生活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的设计,依据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笔者曾观察了一节基于课程标准的主题教学课例,执教老师将该课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如下的几个环节。
  环节一:引出主题的视频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播放视频《人类的起源》,引出课题。
  环节二:基于主题的话题热身。因为此次课堂教学安排在下午第一节课,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教师精心预设了和教学主题相关的一个话题:请你列举出一个比你强大的生命体。
  环节三:深入主题的话题追问。面对学生多样的答案,教师追问:你有办法战胜或超越这些强大的生命体吗?在继续深入话题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强大”“学习”“智慧”和“有智慧和强大”四者之间的关系。但就在学生沉浸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智慧”的虚荣中时,教师又紧跟着追问:“人类的智慧仅仅表现在战胜或超越这些生命体吗?”这一追问让学生反思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万物生灵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环节四:基于主题的趣味探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分为两个流程。流程一:通过开展“猜猜我是谁”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从“人类生命独特性”过渡到“我的生命具有独特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流程二:通过开展“寻找生命价值”的小组活动,特别是“普通清洁工”“舍命救老人的青年大学生”等事例的讨论,学生认识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而这才是“我生命具有独特性,我是独一无二的”的根本依据。
  环节五:升华主题的课堂小结。在完全帮助学生理解“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以后,教师又通过一组生活群像(电子相册:《怒放的生命》)展示了生命的独特和追求生命独特的精彩。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有云:“题易学而难工。”从主题教学的实际操作来看,这句话可以仿为“主题难读且难教”。怎样根据课标设计适合的主题?怎样依据学情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主题教学?这节《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操作的范例和思维的想象。
  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行教师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和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材观一样,主题教学倡导“用教材教”,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甚至引领学生质疑和挑战教材。
  如上的这节《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课例,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展示“主题导入”“主题对话”“主题追问”“主题探讨”和“主题升华”五个环节,这些环节既来源于教材体系又高于教材体系:来源于教材主要体现在具体知识的学习落脚在教材中;高于教材主要体现在具体知识的深化和提升是在教材之外和主题之中的。
  主题教学“用教材教”的思路有利于进行政治学科的课程建设。“用教材教”首先是忠实教材,主题教学倡导依据教材来筛取、选用教学资源;“用教材教”更倡导多领域地开发课程资源,主题教学主张把多项资源有机整合于教学中,从而体现教师在政治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
  二、变“听话”为“对话”,行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真诚交流还是完成任务?这是教学实践时教师容易出现的一个矛盾。如果仅仅停留在“听话”的基础上,教学就会变得生硬、无趣和缺乏生命力。主题教学倡导基于真诚交流的师生对话。
  如上的《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课例中有大量的对话,但无论是在第二环节的“主题对话”,还是第三环节的“主题追问”,甚至是第四环节的“主题探讨”,教师要能做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知识在师生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从而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在这节课的教学相长。但主题教学倡导的“互动”本质上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动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去贴近、感悟知识。
  三、变“教书”为“铸魂”,行学生素质的深层建构
  主题教学倡导课堂上教师要“教书”更要“铸魂”。主题教学认为,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人格、情感与发展学生的认知同样重要,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要将美好的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而逐步融入学生的个性之中,促进学生人格和情感的全面生成。
  在如上课例的环节三中,教师通过追问让学生反思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万物生灵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体现主题教学在“教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铸魂行为。这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总之,尝试基于课标的主题教学,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有利于带动思想品德学科的课程发展,从而构建“变”“行”不悖的政治教学新境界。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高校科技创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河南省高等院校科技创业存在着诸如科技成果先天不足、管理体制滞后、科研任务繁重和精力分散、创业意识不强、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
赏识学生、赞扬学生这些教育理念对于每个教师来说已经成了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词了,这些理念的推广对于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改善师生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在这些曾经给基础教育带来变化的教育理念由于应用过度,在一定程度上给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有的甚至成为捆绊教师手脚的枷锁,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教师没有掌握好应用的尺度  从哲学当中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凡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也就不再
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常用的教学技能。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提供了师生彼此情感交流的机会,而且有助于教师动态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结合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提问教学法的意义及原则  1.意义分析  英语教学中,提问教学法在三个方面推动着英语课堂的发展。第一,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因此,教师通过课前的精心备课,将课堂教学目标通过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作为高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卞之琳一向以“智性”诗人著称,但在其前期的诗歌创作中却明显流露出浓重的悲情意识。本文用人本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批评方法,剖析与阐释这种悲情意识的缘起、文本呈现
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五载,担任班主任十年有余,没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什么特别有价值的经验在此炫耀,停留在记忆深处的只有班主任工作的艰辛和这份工作的平淡带给自己的充实。在这临近退休之际,只想浅谈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心得,以安慰自己的良知,同时也对社会尽点微薄余力。  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众所周知,没有什么物质的东西比人的生命更珍贵,世间万物皆不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然而,当今社会学生安全事故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