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销员对销售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许多企业都设有专门的促销部门和管理人员。重视程度是够了,但管理、使用促销员时,却存在许多误区,损失巨大。
误区一:促销员话术培训囫囵吞枣
黎叔在《天下无贼》里说: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才。好人才要靠培养,因此,说到培训,没有企业不重视。尤其在新品上市之初,产品知识、肢体语言、话术培训,一个都不少。
但培训的实战效果怎样?一开始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到后来无声无息、偃旗息鼓,也就在转眼之间。究其根本,在于培训工作没有结合市场的节奏。企业的培训部门或促销主管往往以为,几次照本宣科的培训,就能一劳永逸了。但哪有一口就能吃成胖子的好事儿?
笔者一直要求自己和促销主管进行阶段性营销话术培训,根据促销员的素质、经验、学习能力,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等因素来培训促销员。实践证明,僵化、一成不变、脱离实际的培训,对提升促销员能力、促进销售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新品入市,随着市场进程的变化,话术培训内容就必须随之而变。
第一阶段,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一无所知。这时的市场目标是鼓励消费者尝试性购买,扩大试用人群。这时,话术培训必须围绕成交率展开,实用的推销技巧和全面的产品知识培训是该阶段的重点,再辅以必要的现场演示或产品试吃/试用。争取让陈列辐射区内的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被吸引,并产生购买。就像游击队之歌里唱的: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第二阶段,消费者对产品逐渐熟悉,销售增量出现瓶颈,这时要想在终端突破销量,必须通过终端拦截,向存量市场要销量。围绕这 目标,该阶段话术培训应侧重于熟练掌握自身品牌和竞争品牌的优劣点上:数量、价格,功能、包装、卖点、品牌、企业实力等。只要和竞争品牌存在差异,都可以成为说服顾客购买的理由。
这部分培训内容,在书本上几乎找不到可以现学现用的经验,只有通过各区域市场在各自的终端促销中发现、总结出有效话术,行通过话术培训推广开来。比如,可以将几名业绩特别好的促销员的促销经验总结出来,让所有的促销员都来学习、演练。方法很简单,但非常有效。
第三阶段,挖掘老顾客潜力,提高客单量。单个KA覆盖的区域消费群较为固定,消费者光顾的频率,甚至包括其在终端内的购物路线,都相对固定。所以,经过前两阶段努力,新品立稳脚跟后,要想深挖终端的销售潜力,就必须将着力点放到老顾客身上——提高客单量。因此,这一阶段的话术培训,必须全力围绕在提高老顾客单位产出上。
老顾客的单位产出由两方面决定:购买频率和单次购买量。购买频率由顾客习惯决定。通过培训,可以让促销员根据产品特性,向顾客宣导一种更科学的使用方法,以加快产品消耗,提高客单量。如,建议顾客由每天使用一次,改为每天使用两次;或建议提高单次使用量,或建议顾客全家使用。如此等等,自然提高了产品的流转速度。
如何提高老顾客的单次购买量呢?那就要打好“经济牌”和“人情牌”。所谓“经济牌”,就是帮老顾客算经济账,利用不同规格包装之间的量价差异,争取让其购买大规格包装;利用促销活动,让其一次性多买一些。至于“人情牌”,则是利用老顾客对产品的信任,建议他多买一些,可以送送长辈、送送亲朋好友。这一招在保健品业屡试不爽,用行话讲,就是“推大单”。
以上三点,基本囊括了不同形态的产品,从上市之初到产品热销,促销员必须掌握的阶段性话术。为什么强调“阶段性”,核心还是在于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战性和实效性,避免“光说不练假把式”。
误区二:例会重心在“例”不在“会”
几乎每个促销主管都会定期开促销员例会,重要性不用我来讲,无非是持续保持、提升促销员的销售能力和销售动力。
但我们也看到,绝大多数“促销员例会”的重心都在“例”上了:反正每个星期都要开这么一次,只是一个惯例而已。多数情况是主管有口无心地随便讲讲,促销员左耳进右耳出地随便听听。言者无心,听者寥寥,上下一齐和稀泥,差不多就过去了。
促销员例会怎样开才有效呢?
一个高效的例会,由例会目的,例会组织、例会内容流程三个部分组成:
1.促销员例会目的。
□为促销员答疑解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掌握近期销售动态,及时制定、调整近期销售目标;
□模拟演练,提升实战能力;
□收集终端及竞品信息。
2.促销员例会组织。
□周期:配置促销员不到3个月以内的新市场,必须坚持促销员周例会;3个月以上的,如促销员对话术掌握较好,可适当调整为2周一次;
□时间:建议在客流较少的周一或周二上午;
□地点:办事处、经销商或分销商办公场所;
□准备:提前确定时间、场地、会议所需物品,如《促销员管理手册》等文件资料、白板、笔等;通知促销员带好所需物品,如:《终端销售周报表》、纸、笔等。
3.促销员例会的内容与流程(见附表)。
附表
误区三:貌似科学、实则无理的目标考核
受教育程度影响,促销员的自律和自我学习能力相对偏差,因此,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目标考核或绩效考核,来刺激促销员的销售积极性。所涉及的考核工具也是五花八门,什么SMART原则、360度绩效考核等等。但这些东西真的有效吗?
促销员的待遇大部分都是“低工资+高提成”(部分成熟企业例外),原因很简单:结果说明一切,多干多得,少干少拿。实际上,这个制度是最无理、也最荒谬的考核制度!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就我们所说的问题,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促销员的工资少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不公平!
为何不公平?
试想想,不同区域市场状况不同,就算是同一城市,不同终端的客流量、顾客消费力都大大不同。不考虑这些因素,你设置的貌似科学的“目标考核制度”有何公允可言?导致的恶果是,好终端的促销员不用卖力也能拿高提成;差终端的促销员也不愿意卖力销售,成天只是自怨自艾为何没被派到好卖场!这样的促销队伍,还有何战斗力可言?
单纯的销量考核或末位淘汰制,是促销员管理中最大的一个误区!
为解决绩效考核的公平性问题,我们尝试推广了“动态目标管理法”。“动态目标管理法”有横向、纵向两大参考指标。通过分析纵向指标——单一终端的历史销售数据,我们给该促销员设定一个合理的绩效目标——如该终端近半年的月均销量。促销员必须完成目标的80%,方可获得保底工资,超出部分则接统一标准提成。若参加该终端开展的特殊陈列、促销活动等,则当月绩效目标上升一定百分点(具体点数按不同行业的经验而定)。
同时,为避免监管不严导致舞弊行为,我们设定了横向指标。在充分考虑终端销售潜力差异和促销员能力差异前提下,设置促销员工资差距封顶——同一区域市场内收入最高和收入最低的促销员,两者之间的工资差距不应超过多少元(具体数值根据行业而定)。超过这一限值,表明我们的地区主管或城市经理设立的促销员绩效目标有问题。因为在成熟的市场,KA销量一定是有规律的,可预判的。
公平性有了,我们如何保障促销员队伍的稳定性呢?
促销员是编外身份,极度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你不拿她们当自家人,她们能拿你当自家人?一旦压力增大,或有更好待遇,她们就会离开。所以,在促销员管理中,我们增加了一些人性化元素:如每月绩效考评结束后,全国促销员队伍的前十名,都将收到一份总部寄出、营销副总手签的嘉奖卡;过生日的促销员,也会收到一份小小的生日礼物;大区季度考核前三名的促销员,会受邀参加大区的管理层季度工作例会;我们专门要求大区经理必须定期参加各地区的促销员例会等等。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管理者会嗤之以鼻,“这不过是笼络人心的小技巧罢了,早过时了”。但实践证明,这些非常简单的温情措施,在稳定队伍、提高队伍凝聚力方面收效甚巨。管理的核心要义,绝不是用我们的冷酷无情让员工战战兢兢、循规蹈矩。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管理者深思。
误区一:促销员话术培训囫囵吞枣
黎叔在《天下无贼》里说:21世纪最贵的就是人才。好人才要靠培养,因此,说到培训,没有企业不重视。尤其在新品上市之初,产品知识、肢体语言、话术培训,一个都不少。
但培训的实战效果怎样?一开始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到后来无声无息、偃旗息鼓,也就在转眼之间。究其根本,在于培训工作没有结合市场的节奏。企业的培训部门或促销主管往往以为,几次照本宣科的培训,就能一劳永逸了。但哪有一口就能吃成胖子的好事儿?
笔者一直要求自己和促销主管进行阶段性营销话术培训,根据促销员的素质、经验、学习能力,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等因素来培训促销员。实践证明,僵化、一成不变、脱离实际的培训,对提升促销员能力、促进销售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新品入市,随着市场进程的变化,话术培训内容就必须随之而变。
第一阶段,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一无所知。这时的市场目标是鼓励消费者尝试性购买,扩大试用人群。这时,话术培训必须围绕成交率展开,实用的推销技巧和全面的产品知识培训是该阶段的重点,再辅以必要的现场演示或产品试吃/试用。争取让陈列辐射区内的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被吸引,并产生购买。就像游击队之歌里唱的: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第二阶段,消费者对产品逐渐熟悉,销售增量出现瓶颈,这时要想在终端突破销量,必须通过终端拦截,向存量市场要销量。围绕这 目标,该阶段话术培训应侧重于熟练掌握自身品牌和竞争品牌的优劣点上:数量、价格,功能、包装、卖点、品牌、企业实力等。只要和竞争品牌存在差异,都可以成为说服顾客购买的理由。
这部分培训内容,在书本上几乎找不到可以现学现用的经验,只有通过各区域市场在各自的终端促销中发现、总结出有效话术,行通过话术培训推广开来。比如,可以将几名业绩特别好的促销员的促销经验总结出来,让所有的促销员都来学习、演练。方法很简单,但非常有效。
第三阶段,挖掘老顾客潜力,提高客单量。单个KA覆盖的区域消费群较为固定,消费者光顾的频率,甚至包括其在终端内的购物路线,都相对固定。所以,经过前两阶段努力,新品立稳脚跟后,要想深挖终端的销售潜力,就必须将着力点放到老顾客身上——提高客单量。因此,这一阶段的话术培训,必须全力围绕在提高老顾客单位产出上。
老顾客的单位产出由两方面决定:购买频率和单次购买量。购买频率由顾客习惯决定。通过培训,可以让促销员根据产品特性,向顾客宣导一种更科学的使用方法,以加快产品消耗,提高客单量。如,建议顾客由每天使用一次,改为每天使用两次;或建议提高单次使用量,或建议顾客全家使用。如此等等,自然提高了产品的流转速度。
如何提高老顾客的单次购买量呢?那就要打好“经济牌”和“人情牌”。所谓“经济牌”,就是帮老顾客算经济账,利用不同规格包装之间的量价差异,争取让其购买大规格包装;利用促销活动,让其一次性多买一些。至于“人情牌”,则是利用老顾客对产品的信任,建议他多买一些,可以送送长辈、送送亲朋好友。这一招在保健品业屡试不爽,用行话讲,就是“推大单”。
以上三点,基本囊括了不同形态的产品,从上市之初到产品热销,促销员必须掌握的阶段性话术。为什么强调“阶段性”,核心还是在于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战性和实效性,避免“光说不练假把式”。
误区二:例会重心在“例”不在“会”
几乎每个促销主管都会定期开促销员例会,重要性不用我来讲,无非是持续保持、提升促销员的销售能力和销售动力。
但我们也看到,绝大多数“促销员例会”的重心都在“例”上了:反正每个星期都要开这么一次,只是一个惯例而已。多数情况是主管有口无心地随便讲讲,促销员左耳进右耳出地随便听听。言者无心,听者寥寥,上下一齐和稀泥,差不多就过去了。
促销员例会怎样开才有效呢?
一个高效的例会,由例会目的,例会组织、例会内容流程三个部分组成:
1.促销员例会目的。
□为促销员答疑解惑、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掌握近期销售动态,及时制定、调整近期销售目标;
□模拟演练,提升实战能力;
□收集终端及竞品信息。
2.促销员例会组织。
□周期:配置促销员不到3个月以内的新市场,必须坚持促销员周例会;3个月以上的,如促销员对话术掌握较好,可适当调整为2周一次;
□时间:建议在客流较少的周一或周二上午;
□地点:办事处、经销商或分销商办公场所;
□准备:提前确定时间、场地、会议所需物品,如《促销员管理手册》等文件资料、白板、笔等;通知促销员带好所需物品,如:《终端销售周报表》、纸、笔等。
3.促销员例会的内容与流程(见附表)。
附表
误区三:貌似科学、实则无理的目标考核
受教育程度影响,促销员的自律和自我学习能力相对偏差,因此,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目标考核或绩效考核,来刺激促销员的销售积极性。所涉及的考核工具也是五花八门,什么SMART原则、360度绩效考核等等。但这些东西真的有效吗?
促销员的待遇大部分都是“低工资+高提成”(部分成熟企业例外),原因很简单:结果说明一切,多干多得,少干少拿。实际上,这个制度是最无理、也最荒谬的考核制度!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就我们所说的问题,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促销员的工资少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不公平!
为何不公平?
试想想,不同区域市场状况不同,就算是同一城市,不同终端的客流量、顾客消费力都大大不同。不考虑这些因素,你设置的貌似科学的“目标考核制度”有何公允可言?导致的恶果是,好终端的促销员不用卖力也能拿高提成;差终端的促销员也不愿意卖力销售,成天只是自怨自艾为何没被派到好卖场!这样的促销队伍,还有何战斗力可言?
单纯的销量考核或末位淘汰制,是促销员管理中最大的一个误区!
为解决绩效考核的公平性问题,我们尝试推广了“动态目标管理法”。“动态目标管理法”有横向、纵向两大参考指标。通过分析纵向指标——单一终端的历史销售数据,我们给该促销员设定一个合理的绩效目标——如该终端近半年的月均销量。促销员必须完成目标的80%,方可获得保底工资,超出部分则接统一标准提成。若参加该终端开展的特殊陈列、促销活动等,则当月绩效目标上升一定百分点(具体点数按不同行业的经验而定)。
同时,为避免监管不严导致舞弊行为,我们设定了横向指标。在充分考虑终端销售潜力差异和促销员能力差异前提下,设置促销员工资差距封顶——同一区域市场内收入最高和收入最低的促销员,两者之间的工资差距不应超过多少元(具体数值根据行业而定)。超过这一限值,表明我们的地区主管或城市经理设立的促销员绩效目标有问题。因为在成熟的市场,KA销量一定是有规律的,可预判的。
公平性有了,我们如何保障促销员队伍的稳定性呢?
促销员是编外身份,极度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你不拿她们当自家人,她们能拿你当自家人?一旦压力增大,或有更好待遇,她们就会离开。所以,在促销员管理中,我们增加了一些人性化元素:如每月绩效考评结束后,全国促销员队伍的前十名,都将收到一份总部寄出、营销副总手签的嘉奖卡;过生日的促销员,也会收到一份小小的生日礼物;大区季度考核前三名的促销员,会受邀参加大区的管理层季度工作例会;我们专门要求大区经理必须定期参加各地区的促销员例会等等。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管理者会嗤之以鼻,“这不过是笼络人心的小技巧罢了,早过时了”。但实践证明,这些非常简单的温情措施,在稳定队伍、提高队伍凝聚力方面收效甚巨。管理的核心要义,绝不是用我们的冷酷无情让员工战战兢兢、循规蹈矩。这一点,值得我们所有管理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