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月来,笔者细读了蒋晓丽、殷俊等主编的“21世纪文化产业丛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2007年陆续出齐10卷),感觉非常有分量,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尹韵公先生的评价:整套丛书视野开阔、恢宏大气,精当论述不时闪现①。丛书对传媒产业和文化产业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谭玲、殷俊博士撰写的《动漫产业》就是“21世纪文化产业丛书”的著作之一,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动漫产业的专著,具有开拓性、原创性和前瞻性。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该著作作为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委托项目、成都市文化事业建设项目、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展示出两位学者密切关注社会现实、深入研究,创造性提出系列应用型理论服务于国家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的实际需要。该专著的主要创新在于:
在理论上对全球动漫产业格局进行了“三个世界”的划分,并在充分肯定动漫文化与动漫产业共生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动漫产业的发展之路
作者认为,处于当今世界动漫产业“第一世界”的是美、日、韩三国,英、法等部分欧洲国家处于“第二世界”,中国、印度等国起步较晚,处于“第三世界”。这一划分理清了全球动漫产业的发展格局。培育动漫文化,是政府和企业在发展动漫产业的过程中最容易忽视却又最不容忽视的地方,作者阐述动漫文化与动漫产业的共生关系,呼吁二者并举,这是有远见的创见。作者指出动漫文化的接受者就是动漫产品的消费者,要让动漫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就要为其正名,使之从目前亚文化、边缘文化的地位跃升为社会主流文化之一②。尽管这对于一个缺乏幽默气质的民族来说并不容易,但要成为动漫大国就理应如此。作者还强调通过制度规范(如分级制度、网络游戏实名制等)合理引导动漫文化,以实现动漫产业的长期、稳定、和谐发展。这些观点体现了两位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
集中探讨了动漫产业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提出了现实路径
在作者看来,动漫产品所营造出来的文化不仅应是健康无害的文化,还要是营养丰富的文化,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动漫产业与中国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当然,这也是打造中国动漫产业民族品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由之路。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结合的问题是一个看似老旧、实则很新的课题。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初期,民族文化与动漫作品结合得较好,出现了以《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为代表的一批时代经典。进入产业化轨道之后,民族化的步伐反而停滞不前。由于深陷改编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的窠臼,动漫产品的内容往往陈旧不堪,在形式上却盲目跟风,电脑动画大行其道,传统风格的水墨动画片、剪纸片、皮影片、拉毛动画片、贴纸片、木偶片等却日渐式微。这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可悲遗落,更是产业资源的巨大浪费。舍己之长与人相争实乃不智之举。于是,作者从选题、编剧、表现手法、形象设计、配音配乐、媒体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我国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结合的现实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③。这将有助于将我国突出的文化优势成功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中国民族文化在“视觉消费”时代焕发出持久的文化魅力与产业活力提供了理论支撑,提出了现实路径。
以理性态度剖析我国动漫产业的产业要素、产业环境、产业环节,提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
作者通过对欧美、日、韩动漫产业的梳理,总结归纳出当今动漫强国通行的政府发展模式和业界运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完备产业要素、优化产业环境、完善产业环节的具体措施④,充分的现实观照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使该书提出的对策建议富有战略价值。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张西明先生所言——“殷俊、谭玲博士在这个领域的耕耘和开拓,为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许多难能可贵的启示,更是一种可喜的期盼:随着类似新锐的观察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靠着从学理上汲取的源头活水,我国动漫产业将成长得更快、更高、更强⑤。”
注释:
①尹韵公:《筑起我们新的文化家园》,引自谭玲、殷俊《动漫产业·总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 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18页
③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190页
④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257页
⑤张西明:《动漫产业·评介》,引自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封底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工商大学传播研究所;俄罗斯圣比得堡大学国际传媒研究中心)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该著作作为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委托项目、成都市文化事业建设项目、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展示出两位学者密切关注社会现实、深入研究,创造性提出系列应用型理论服务于国家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的实际需要。该专著的主要创新在于:
在理论上对全球动漫产业格局进行了“三个世界”的划分,并在充分肯定动漫文化与动漫产业共生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动漫产业的发展之路
作者认为,处于当今世界动漫产业“第一世界”的是美、日、韩三国,英、法等部分欧洲国家处于“第二世界”,中国、印度等国起步较晚,处于“第三世界”。这一划分理清了全球动漫产业的发展格局。培育动漫文化,是政府和企业在发展动漫产业的过程中最容易忽视却又最不容忽视的地方,作者阐述动漫文化与动漫产业的共生关系,呼吁二者并举,这是有远见的创见。作者指出动漫文化的接受者就是动漫产品的消费者,要让动漫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就要为其正名,使之从目前亚文化、边缘文化的地位跃升为社会主流文化之一②。尽管这对于一个缺乏幽默气质的民族来说并不容易,但要成为动漫大国就理应如此。作者还强调通过制度规范(如分级制度、网络游戏实名制等)合理引导动漫文化,以实现动漫产业的长期、稳定、和谐发展。这些观点体现了两位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
集中探讨了动漫产业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提出了现实路径
在作者看来,动漫产品所营造出来的文化不仅应是健康无害的文化,还要是营养丰富的文化,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动漫产业与中国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当然,这也是打造中国动漫产业民族品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由之路。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结合的问题是一个看似老旧、实则很新的课题。在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初期,民族文化与动漫作品结合得较好,出现了以《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等为代表的一批时代经典。进入产业化轨道之后,民族化的步伐反而停滞不前。由于深陷改编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的窠臼,动漫产品的内容往往陈旧不堪,在形式上却盲目跟风,电脑动画大行其道,传统风格的水墨动画片、剪纸片、皮影片、拉毛动画片、贴纸片、木偶片等却日渐式微。这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可悲遗落,更是产业资源的巨大浪费。舍己之长与人相争实乃不智之举。于是,作者从选题、编剧、表现手法、形象设计、配音配乐、媒体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我国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结合的现实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③。这将有助于将我国突出的文化优势成功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中国民族文化在“视觉消费”时代焕发出持久的文化魅力与产业活力提供了理论支撑,提出了现实路径。
以理性态度剖析我国动漫产业的产业要素、产业环境、产业环节,提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
作者通过对欧美、日、韩动漫产业的梳理,总结归纳出当今动漫强国通行的政府发展模式和业界运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完备产业要素、优化产业环境、完善产业环节的具体措施④,充分的现实观照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使该书提出的对策建议富有战略价值。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张西明先生所言——“殷俊、谭玲博士在这个领域的耕耘和开拓,为我们带来的不只是许多难能可贵的启示,更是一种可喜的期盼:随着类似新锐的观察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靠着从学理上汲取的源头活水,我国动漫产业将成长得更快、更高、更强⑤。”
注释:
①尹韵公:《筑起我们新的文化家园》,引自谭玲、殷俊《动漫产业·总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 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18页
③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190页
④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257页
⑤张西明:《动漫产业·评介》,引自谭玲、殷俊《动漫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封底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工商大学传播研究所;俄罗斯圣比得堡大学国际传媒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