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俗话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中占有学校教育不能匹敌的地位。一般来说,家庭教育良好的学生,思想品质,人际交往,心理素质都处于不错的水平,性格开朗,举止礼貌,态度谦虚,具有较为良好的审美和学习能力。因此可知,发展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家庭基础。
关键词:家庭教育;作用;地位
一、何为家庭教育
邓佐君曾提出狭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邓佐君《家庭教育学》)且赵忠心提出“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凡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都是教育。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同辈人对同辈人,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赵忠心《家庭教育学》)。而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只讨论狭义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提出,幼儿在五岁之前是智力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学习能力最快。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孩子的行为举止,促使着孩子基本能力的形成。父母能否正确引导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将决定着孩子的成长。
(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孩子出生以后,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和父母在一起,接受者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有计划和无计划中进行的。家长自身的言行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影响着孩子的动手能力,生活态度以及待人接物的能力,而这种影响并不是一朝一幕就能形成,而是经过无数代渐渐形成,就如中国所言的家风。
(3)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辈母辈对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权力和威力。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大,而做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这也说明,父母对孩子存在着较大的制约力,犹如孩子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对父母的依赖。
(4)家庭鉴于的感染性。父母与孩子之间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孩子会密切关注父母的一举一动,别且对父母的行为举止进行模仿。当家长表现出高兴快乐等情绪时,孩子也会跟着高兴;而当家长表现出烦躁,郁闷,生气时,往往也会感染到孩子。当父母遇到困难惊惶无措时,都会使孩子无意识的吸收所有弱点。而当家长处事不惊,镇定自若,当然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好的影响。
(5)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家庭教育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要比学校教育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女。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朝夕相处,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表现给父母,父母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同,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的改正,教导,是问题扼制于萌芽状态。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由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中国逐渐由封闭变成开放,新思想冲击着旧思想,这样开放的大环境给家庭教育提供了机会同样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由于一些家长自身素质的局限,教育孩子仅凭自我认为,缺少一定的科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1)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其中最典型的有三种。第一种,娇惯式。一些父母并不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盲目满足孩子所有要求,使孩子生活上不能自理,人际交往中过于以自己为中心;第二种,专制式。很多家长坚信“棍棒中出孝子”盲目要求孩子,不会听取孩子的意见,使孩子过于内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被动;第三种,放任式。一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不管不问,很容易造成孩子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
(2)教育内容上的误区。有些家长过于专注于孩子成绩,给孩子灌输名次就是所有的思想,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过于注重名次排名,而忽视学习过程中常伴随的合作,互助的兴趣。而使孩子知识丰富却没有动手能力,不能够和其他同学交往,夜郎自大比比皆是;相反,有些家长只注重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知识的培养,使孩子意志薄弱,目光短浅。
四、家庭教育的地位
在生活中,我们提起教育,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学校教育,殊不知,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无法忽视的地位。众所周知,在古代,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面,而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组织性,强化型,简便性逐渐代替了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处于配合地位。但是家庭教育即为终身教育,是在孩子“人之初”阶段就开始,贯穿孩子的整个成长。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主要场所,广泛的教育范围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中的血缘关系,经济关系使孩子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最直接,最全面的教育。因此。一个孩子学习能力强,人际交往顺遂,生活能力优秀,态度谦虚,这其中,家庭教育应该起到了重要影响。但是从教育系统性来看,家庭教育远不及学校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并不能取代了学校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做好与学校的沟通工作,能够良好的配合学校教育,科学分析孩子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决定,使孩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建国著《家庭教育思考》,西安出版社2004版
[2]许建国著《当代父母为何难》,西安出版社2006版
[3]张武升主编《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版
[4]刘家丰著《素质教育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版
[5]杨建文,范希望编著《素质教育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版
[6]厉以贤主编的《马克思主意教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黄藤《学校教育基本功能新探》,《教育研究》2006年第十期
[8]叶文梓《论教育发展观的变革》,《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
黄倩倩(1994.09~),女,山东省威海人,济南市长清区山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
关键词:家庭教育;作用;地位
一、何为家庭教育
邓佐君曾提出狭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邓佐君《家庭教育学》)且赵忠心提出“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凡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都是教育。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同辈人对同辈人,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赵忠心《家庭教育学》)。而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只讨论狭义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提出,幼儿在五岁之前是智力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学习能力最快。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孩子的行为举止,促使着孩子基本能力的形成。父母能否正确引导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将决定着孩子的成长。
(2)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孩子出生以后,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和父母在一起,接受者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有计划和无计划中进行的。家长自身的言行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影响着孩子的动手能力,生活态度以及待人接物的能力,而这种影响并不是一朝一幕就能形成,而是经过无数代渐渐形成,就如中国所言的家风。
(3)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辈母辈对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权力和威力。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大,而做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着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这也说明,父母对孩子存在着较大的制约力,犹如孩子在物质生活和精神层面对父母的依赖。
(4)家庭鉴于的感染性。父母与孩子之间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孩子会密切关注父母的一举一动,别且对父母的行为举止进行模仿。当家长表现出高兴快乐等情绪时,孩子也会跟着高兴;而当家长表现出烦躁,郁闷,生气时,往往也会感染到孩子。当父母遇到困难惊惶无措时,都会使孩子无意识的吸收所有弱点。而当家长处事不惊,镇定自若,当然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好的影响。
(5)家庭教育的及时性。家庭教育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要比学校教育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女。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生活,朝夕相处,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表现给父母,父母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同,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的改正,教导,是问题扼制于萌芽状态。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由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中国逐渐由封闭变成开放,新思想冲击着旧思想,这样开放的大环境给家庭教育提供了机会同样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由于一些家长自身素质的局限,教育孩子仅凭自我认为,缺少一定的科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1)家庭教育方式的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其中最典型的有三种。第一种,娇惯式。一些父母并不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盲目满足孩子所有要求,使孩子生活上不能自理,人际交往中过于以自己为中心;第二种,专制式。很多家长坚信“棍棒中出孝子”盲目要求孩子,不会听取孩子的意见,使孩子过于内向,在人际交往中过于被动;第三种,放任式。一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不管不问,很容易造成孩子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
(2)教育内容上的误区。有些家长过于专注于孩子成绩,给孩子灌输名次就是所有的思想,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过于注重名次排名,而忽视学习过程中常伴随的合作,互助的兴趣。而使孩子知识丰富却没有动手能力,不能够和其他同学交往,夜郎自大比比皆是;相反,有些家长只注重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知识的培养,使孩子意志薄弱,目光短浅。
四、家庭教育的地位
在生活中,我们提起教育,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学校教育,殊不知,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无法忽视的地位。众所周知,在古代,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面,而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组织性,强化型,简便性逐渐代替了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处于配合地位。但是家庭教育即为终身教育,是在孩子“人之初”阶段就开始,贯穿孩子的整个成长。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主要场所,广泛的教育范围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中的血缘关系,经济关系使孩子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最直接,最全面的教育。因此。一个孩子学习能力强,人际交往顺遂,生活能力优秀,态度谦虚,这其中,家庭教育应该起到了重要影响。但是从教育系统性来看,家庭教育远不及学校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并不能取代了学校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做好与学校的沟通工作,能够良好的配合学校教育,科学分析孩子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决定,使孩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建国著《家庭教育思考》,西安出版社2004版
[2]许建国著《当代父母为何难》,西安出版社2006版
[3]张武升主编《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版
[4]刘家丰著《素质教育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版
[5]杨建文,范希望编著《素质教育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版
[6]厉以贤主编的《马克思主意教育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黄藤《学校教育基本功能新探》,《教育研究》2006年第十期
[8]叶文梓《论教育发展观的变革》,《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
黄倩倩(1994.09~),女,山东省威海人,济南市长清区山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