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画像石是漢代工匠在墓室、棺椁上雕刻的艺术作品,多以反映墓主留恋生前奢侈的生活,向往死后飞升仙界的愿望为主。这其实与庄子的“游”的唯心主义不谋而合,庄子相信“无污我”即能得到精神自由。而传统木刻版画中人们所相信的“龙凤呈祥”“百寿图”等由此考据,本文结合传统木板年画的创作题材、经营位置、造型方式以及色彩观念来考析,根据汉画像石中的“庄子审美”来思考木刻版画的创作。
关键词:汉画像石;木刻版画;庄子审美
在汉代,国家富强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背景下,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对其丧葬观念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儒家对于丧葬的影响更多的是其孝道思想趋于政治化的产物。汉画像石中多有东王母、西王公等杜撰出的神话人物,这说明汉代的墓主其愿望就是死后能得到成仙的愿望,这其实与儒家的“仁”学背道而驰,不能克己复礼即为不仁。这其实是庄子所追求的一种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就如同汉人死后希望升入仙界求得富贵。
传统木刻版画题材众多,包括“子孙万代”的喜图,“利市仙官”的百寿图等等,其中门神形象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唐代以来则出现了佛经版画以及成熟的雕版技术等。无论是佛祖,还是门神其实更多的是指人们一种美好的精神追求,同样,当今社会人们的创作方向无疑都是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活着讴歌生命,这种追求精神上的大自由就是本文多说的“庄子审美”。
《齐物论》中提及“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意思就是说世界“没有有和无”,庄子把他简述下来就能演变为一种无用与和。庄子认为无益于认知,不指向于实用就是无用,无用于社会,就能不被社会而束缚,最终能得到大自由。而“和”则是一种对立消磨的和谐统一。
一、无用
汉画像石的题材包罗万象,比较典型的多为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孔子见老子的历史人物考纪,泗水捞鼎的政治题材以及车马出行、老鼠嫁女的民间题材等。比如徐州地区出土的神话题材的《仙人骑羊》,这是一个摆放在神道旁边的石像生,羊作跪卧状,昂首,双目前视,羊角弯曲,身上刻毛;背上刻羽人,羽人正视前方,肩生双翼,双腿弯曲骑在羊身上。从这一石像生可以窥见,汉代人想用骑羊、骑虎、乘龙等神话中的升天工具来帮助自己飞升去仙境,达到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这种理想追求其实与庄子的“梦蝶”不谋而合,庄子在梦中变身成为蝴蝶,徜徉于自然,游离于人世。庄子希望在梦蝶中达到“游”的境界但这种“游”只是一种逃避,即是无用。汉代的人们有着追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美好愿望,但这种愿望多是因为前世富贵享乐,希望死后能后继续得到这种生活,或者比生前更好。这种思想并非指向“实用”,于社会没有益处,也无益于认知,也就是一种空想。这种“无用”其实是庄子审美里消极的一面,无益于社会,就能逃避社会。汉代的人对于死亡的逃避,以及不愿放弃荣华富贵的想法,正是这种无用,逃避现实等于死后飞升。
这种无用我们在木刻创作中更多的是对肌理的处理,传统木刻版画中的“四味”即刀味、木味、墨味和纸味就是对木刻版画肌理最重要的元素。刀刻在木板上的痕迹,木板自身的肌理,油墨拓印的痕迹,以及纸张的肌理四个要素,构成一幅版画作品。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会因为不可抗力产生不一样的作品效果,而这个过程就是“无用”。这种“无用”与所谓的逃避一切得到精神自由有所出入,这里应该是相反而言的“没有有”,也就是包容一切,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对于肌理的掌握只有一半的把握,我们抗拒不了不同的天气、湿度、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某些意外,这些超出规则之外的无法逃避的“无用”,就需要我们守恒转化为“没有有”,从而得到作品之外的精神解放。也就是跳出圈外。
二、和
经营位置即指构图,汉画像石的创作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但是在经营位置上一直都是选择均衡饱满的规律,对称性构图。比如徐州铜山县出土的《西王母》图,西王母端坐在画面中间,左右有蛇尾人身的侍者,其右侧是双玉兔捣药,右侧则是翼龙羽人,左右均匀,相互对称,互为呼应,即为均衡。这种左右内容并不一致却又能使画面均衡的经营位置就是庄子所指的第一层“和”的含义。
我们在进行木刻版画创作时,这种“和”的版画语言无所不在,传统的木刻版画就是黑与白的对立统一,我们选择放大白色的作用,就会缩小黑色的面积,但物质的质量是恒定不变的,所以我们最终能达到的就是一种黑与白的和谐统一。在马榕君木刻创作《玉米地》中,视觉中心的白色凸显主体,黑色则推进空间,同时,黑与白又互为依托,构造主体事物,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立统一就是“和”。这种“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多的是一种知觉。在木刻版画创作中,与黑白不能分离的是刀法,粗狂的线条代表着豪迈的知觉感受,纤细的小线又代表了温柔朦胧的感性体验,这些线与线之间,线与面之间的知觉感受,也是“和”。但这种“和”与黑白对立的和谐统一不同,这种“和”更多的追求的是种“无知”。
从汉化像石的经营位置我们不难看出,均衡规律的构图才是汉画像石的特点所在。这种特点是通过分层分格,对称呼应,散点透视的手法等手法来达到均衡。那么,什么是均衡?均衡更多的意义上是指重心放在了画面中心的一种知觉感受,这种知觉感受令人无限趋近于常规,这种常规就是人们再审美中表现的最舒适的状态,即“无知”。所以庄子所指的第二重“和”的意义就是这种“无知”。
我们在对刀法的技巧表现时,是脱离不开黑白对立的,黑与白的和谐统一并不能达到审美认知上的“和”,平刀的“蹭”感,斜刀的“切入”感,圆刀的“挖”感不能独立出挑,需要在统一下追求“无知”,追求“和”。
三、结语
在学习木刻版画的创作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审美鉴赏与创作方式中是我们现在学习状态中所缺失的。
参考文献
[1]万舒意,魏贤梅.徐州汉代故事的文化表达[J].文教资料,2019(14):45-46.
[2]巩家楠.浅析汉画像历史人物图像中的儒家思想[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06):15-18.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J].人民出版社,1963(07):162-173
作者简介:
江雨薇(1996.8),女,汉族,籍贯: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版画,研究方向:美术版画,
*此文章为中国区域性民族性传统版画在当代民间美术中创新应用的研究项目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019XKT307
关键词:汉画像石;木刻版画;庄子审美
在汉代,国家富强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背景下,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对其丧葬观念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儒家对于丧葬的影响更多的是其孝道思想趋于政治化的产物。汉画像石中多有东王母、西王公等杜撰出的神话人物,这说明汉代的墓主其愿望就是死后能得到成仙的愿望,这其实与儒家的“仁”学背道而驰,不能克己复礼即为不仁。这其实是庄子所追求的一种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就如同汉人死后希望升入仙界求得富贵。
传统木刻版画题材众多,包括“子孙万代”的喜图,“利市仙官”的百寿图等等,其中门神形象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唐代以来则出现了佛经版画以及成熟的雕版技术等。无论是佛祖,还是门神其实更多的是指人们一种美好的精神追求,同样,当今社会人们的创作方向无疑都是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活着讴歌生命,这种追求精神上的大自由就是本文多说的“庄子审美”。
《齐物论》中提及“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意思就是说世界“没有有和无”,庄子把他简述下来就能演变为一种无用与和。庄子认为无益于认知,不指向于实用就是无用,无用于社会,就能不被社会而束缚,最终能得到大自由。而“和”则是一种对立消磨的和谐统一。
一、无用
汉画像石的题材包罗万象,比较典型的多为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孔子见老子的历史人物考纪,泗水捞鼎的政治题材以及车马出行、老鼠嫁女的民间题材等。比如徐州地区出土的神话题材的《仙人骑羊》,这是一个摆放在神道旁边的石像生,羊作跪卧状,昂首,双目前视,羊角弯曲,身上刻毛;背上刻羽人,羽人正视前方,肩生双翼,双腿弯曲骑在羊身上。从这一石像生可以窥见,汉代人想用骑羊、骑虎、乘龙等神话中的升天工具来帮助自己飞升去仙境,达到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这种理想追求其实与庄子的“梦蝶”不谋而合,庄子在梦中变身成为蝴蝶,徜徉于自然,游离于人世。庄子希望在梦蝶中达到“游”的境界但这种“游”只是一种逃避,即是无用。汉代的人们有着追求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美好愿望,但这种愿望多是因为前世富贵享乐,希望死后能后继续得到这种生活,或者比生前更好。这种思想并非指向“实用”,于社会没有益处,也无益于认知,也就是一种空想。这种“无用”其实是庄子审美里消极的一面,无益于社会,就能逃避社会。汉代的人对于死亡的逃避,以及不愿放弃荣华富贵的想法,正是这种无用,逃避现实等于死后飞升。
这种无用我们在木刻创作中更多的是对肌理的处理,传统木刻版画中的“四味”即刀味、木味、墨味和纸味就是对木刻版画肌理最重要的元素。刀刻在木板上的痕迹,木板自身的肌理,油墨拓印的痕迹,以及纸张的肌理四个要素,构成一幅版画作品。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会因为不可抗力产生不一样的作品效果,而这个过程就是“无用”。这种“无用”与所谓的逃避一切得到精神自由有所出入,这里应该是相反而言的“没有有”,也就是包容一切,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对于肌理的掌握只有一半的把握,我们抗拒不了不同的天气、湿度、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某些意外,这些超出规则之外的无法逃避的“无用”,就需要我们守恒转化为“没有有”,从而得到作品之外的精神解放。也就是跳出圈外。
二、和
经营位置即指构图,汉画像石的创作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但是在经营位置上一直都是选择均衡饱满的规律,对称性构图。比如徐州铜山县出土的《西王母》图,西王母端坐在画面中间,左右有蛇尾人身的侍者,其右侧是双玉兔捣药,右侧则是翼龙羽人,左右均匀,相互对称,互为呼应,即为均衡。这种左右内容并不一致却又能使画面均衡的经营位置就是庄子所指的第一层“和”的含义。
我们在进行木刻版画创作时,这种“和”的版画语言无所不在,传统的木刻版画就是黑与白的对立统一,我们选择放大白色的作用,就会缩小黑色的面积,但物质的质量是恒定不变的,所以我们最终能达到的就是一种黑与白的和谐统一。在马榕君木刻创作《玉米地》中,视觉中心的白色凸显主体,黑色则推进空间,同时,黑与白又互为依托,构造主体事物,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立统一就是“和”。这种“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多的是一种知觉。在木刻版画创作中,与黑白不能分离的是刀法,粗狂的线条代表着豪迈的知觉感受,纤细的小线又代表了温柔朦胧的感性体验,这些线与线之间,线与面之间的知觉感受,也是“和”。但这种“和”与黑白对立的和谐统一不同,这种“和”更多的追求的是种“无知”。
从汉化像石的经营位置我们不难看出,均衡规律的构图才是汉画像石的特点所在。这种特点是通过分层分格,对称呼应,散点透视的手法等手法来达到均衡。那么,什么是均衡?均衡更多的意义上是指重心放在了画面中心的一种知觉感受,这种知觉感受令人无限趋近于常规,这种常规就是人们再审美中表现的最舒适的状态,即“无知”。所以庄子所指的第二重“和”的意义就是这种“无知”。
我们在对刀法的技巧表现时,是脱离不开黑白对立的,黑与白的和谐统一并不能达到审美认知上的“和”,平刀的“蹭”感,斜刀的“切入”感,圆刀的“挖”感不能独立出挑,需要在统一下追求“无知”,追求“和”。
三、结语
在学习木刻版画的创作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审美鉴赏与创作方式中是我们现在学习状态中所缺失的。
参考文献
[1]万舒意,魏贤梅.徐州汉代故事的文化表达[J].文教资料,2019(14):45-46.
[2]巩家楠.浅析汉画像历史人物图像中的儒家思想[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27(06):15-18.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J].人民出版社,1963(07):162-173
作者简介:
江雨薇(1996.8),女,汉族,籍贯: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版画,研究方向:美术版画,
*此文章为中国区域性民族性传统版画在当代民间美术中创新应用的研究项目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019XKT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