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是意义的传递,是意义的再生。而意义不是确定的、唯一的和客观存在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精确理解原作,另一方面要进行合理的表达,所以说翻译的过程是理解,表达,校对的过程。翻译不是字对字的表达,而是一种再创造。本文将从翻译的过程中探求翻译的意义及意义的再生。
关键词:意义的传递;意义的再生;理解;表达
一.如何理解“翻译是意义的传递”?
1.意义的基本释义
有传统观点认为:语言的不同,只是外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或者说只是“名”的差异。也就是说,如果把翻译当作一种简单的符号转换活动的话,那么,只要将A语言的符号转换成B语言的符号就可以完成任务,即翻译的过程是不同符号的转换。而这种传统的语言意义观及由此产生的翻译观显然行不通。由此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而索绪尔的语言观和意义观中包含三种意义,一是“差别构成意义”。比如我们要看一个人的胖瘦,我们不能只是看他本身,而是要将他与其他人进行对比以后才能进行判断。二是在系统中区分差别,确定意义或价值。三是意义存在于价值,又跟价值有所不同。比如,英语中“shock”、“astonish”、和“amaze”都有“惊奇”的意思,但是程度不一,“astonish”程度最高,“shock”和“amaze”次之。这种细微的差别是有价值的,而这种价值只有在它们所构成的关系中才能实现。
2.意义的分类
奈达指出,“语法也是一种具有意义的语言现象。凡是词组以上的语言单位,其意义并不简单地是词组中各个词项的意义的总和。词组的整体意义中有一部分是为该词组中各个词项的意义的总和。词组的整体意义中有一部分是为该词组的特定语法结构所决定的。”后期奈达将意义区分为“修辞意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这样的意义分类法对翻译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莫里斯提出“概念意义”或“认知意义”。区别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握发讯者的真实意图,继而在译文中表现出来,需要译者正确区分不同的语义,要有选择的进行传译。言内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语用意义则是语言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从这些意义的分类中,我们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明确注意区分语言和言语。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文本,除了关注语言的特征之外,译者更应该关注言语的特征,即作者的语言风格。重视上下文或语境因素。重视发讯人、收讯人和语符之间呈现的各種关系。
二、对意义再生的探讨
对翻译而言,最有效、最直接的帮助,就是在理论上明确了意义不是给定的,词语的意义不是给定的,词语的意义不是孤立的,文本的意义不是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要产生意义,需要交流者双方的参与,需要交流者双方所处的特定环境,需要激活意义所不可缺的交流的社会性。翻译的过程就是理解、表达、校对的过程。在理解与把握了原文的基础上,要让它在另一种语言中重新获得生命,离不开在新的文化、新的语言中所使用的环境与条件。要把握整个文本的意义,而不能机械的将词句的意义进行简单地相加。
而我们还面临的是语义含混和多义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如果是在科学或者说明之类的文本中,意义传达越是准确就越好。而文学作品则不然。因为它要作用于人的感觉,追求的是丰富的联想,所以文学作品中也就会多一些比喻和暗示。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往往有意追求某种多义和含混。在理论上,如果能在译文中创造一个空间,使原文中的两种意义都获得再生,那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两者不能兼得,译者应该本着对原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谨慎处理作品中的含混之处,不能以让读者明白为借口,将原文的多义缩小为单位,将原文的含蓄变为直露。
而我们在解读或者翻译一些重要的经典作品或文学名著时,会遇到“意义的缺乏”或“意义的过剩”。“意义的缺乏”有时也被称为“语义不足”,即语言表达无法令读者完全掌握其意义的情况,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言不尽意”。这种情况在翻译中颇为常见,某些作家的语言过于简练、过于抽象,翻译过来后可能令读者无法理解,这时,译者会以注解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译者的任务是要调遣译入语或目的语所提供的语言手段,着力去建立一个相应的阅读空间,而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去字梏。在翻译中,要正确把握每个词的意义,必须细心地揣摩作者的意图,全面的把握上下文的关系。要在动态的语境中正确领悟字词的意义。正如余光中所言:“逐字对译,必然造成死译,充其量只能成为剥制的标本:一根羽毛也不少,可惜是一只死鸟,徒有其形貌,没有飞翔。”在这个意义上,要破除字的桎梏,译者首先必须破除流行的翻译观,在其指导之下自觉地改除习惯性的逐字对译的习惯。
2.重组句。傅雷谈到:“我们在翻译的时候,通常都是胆子太小,迁就原文字面,原文句法的时候太多。要避免这些,第一要精读熟读原文,把原文的意义,神韵全部把握住了,才能放大胆子。”因此,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使原文以另一种语言形式复活,使字和字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建空间。所谓建空间,我们是针对于文本的整体意义而言的。在原文中,字面意义与言外之意是不矛盾的,它们的和谐存在正是由作者创造的空间所确保的。这在客观上,也就需要译者根据原文本中所遇到的不同情况,透过作者的匠心,通过“接受选择,修正,重组”在译文中重建一个开放的空间,让目的语读者得以通过译文与作者建立对话的关系。
结语
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需要在译作中体现出来,其价值是在读者的反映中体现出来,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得出理论,也需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也要不断创新,使翻译实践更紧密地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谭载喜.西方翻译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简介
苏清清,(1994-),女,汉族,籍贯: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单位:河北传媒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关键词:意义的传递;意义的再生;理解;表达
一.如何理解“翻译是意义的传递”?
1.意义的基本释义
有传统观点认为:语言的不同,只是外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或者说只是“名”的差异。也就是说,如果把翻译当作一种简单的符号转换活动的话,那么,只要将A语言的符号转换成B语言的符号就可以完成任务,即翻译的过程是不同符号的转换。而这种传统的语言意义观及由此产生的翻译观显然行不通。由此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而索绪尔的语言观和意义观中包含三种意义,一是“差别构成意义”。比如我们要看一个人的胖瘦,我们不能只是看他本身,而是要将他与其他人进行对比以后才能进行判断。二是在系统中区分差别,确定意义或价值。三是意义存在于价值,又跟价值有所不同。比如,英语中“shock”、“astonish”、和“amaze”都有“惊奇”的意思,但是程度不一,“astonish”程度最高,“shock”和“amaze”次之。这种细微的差别是有价值的,而这种价值只有在它们所构成的关系中才能实现。
2.意义的分类
奈达指出,“语法也是一种具有意义的语言现象。凡是词组以上的语言单位,其意义并不简单地是词组中各个词项的意义的总和。词组的整体意义中有一部分是为该词组中各个词项的意义的总和。词组的整体意义中有一部分是为该词组的特定语法结构所决定的。”后期奈达将意义区分为“修辞意义、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这样的意义分类法对翻译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莫里斯提出“概念意义”或“认知意义”。区别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握发讯者的真实意图,继而在译文中表现出来,需要译者正确区分不同的语义,要有选择的进行传译。言内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语用意义则是语言符号与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从这些意义的分类中,我们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明确注意区分语言和言语。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文本,除了关注语言的特征之外,译者更应该关注言语的特征,即作者的语言风格。重视上下文或语境因素。重视发讯人、收讯人和语符之间呈现的各種关系。
二、对意义再生的探讨
对翻译而言,最有效、最直接的帮助,就是在理论上明确了意义不是给定的,词语的意义不是给定的,词语的意义不是孤立的,文本的意义不是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要产生意义,需要交流者双方的参与,需要交流者双方所处的特定环境,需要激活意义所不可缺的交流的社会性。翻译的过程就是理解、表达、校对的过程。在理解与把握了原文的基础上,要让它在另一种语言中重新获得生命,离不开在新的文化、新的语言中所使用的环境与条件。要把握整个文本的意义,而不能机械的将词句的意义进行简单地相加。
而我们还面临的是语义含混和多义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如果是在科学或者说明之类的文本中,意义传达越是准确就越好。而文学作品则不然。因为它要作用于人的感觉,追求的是丰富的联想,所以文学作品中也就会多一些比喻和暗示。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往往有意追求某种多义和含混。在理论上,如果能在译文中创造一个空间,使原文中的两种意义都获得再生,那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两者不能兼得,译者应该本着对原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谨慎处理作品中的含混之处,不能以让读者明白为借口,将原文的多义缩小为单位,将原文的含蓄变为直露。
而我们在解读或者翻译一些重要的经典作品或文学名著时,会遇到“意义的缺乏”或“意义的过剩”。“意义的缺乏”有时也被称为“语义不足”,即语言表达无法令读者完全掌握其意义的情况,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言不尽意”。这种情况在翻译中颇为常见,某些作家的语言过于简练、过于抽象,翻译过来后可能令读者无法理解,这时,译者会以注解的形式来解决问题。
译者的任务是要调遣译入语或目的语所提供的语言手段,着力去建立一个相应的阅读空间,而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去字梏。在翻译中,要正确把握每个词的意义,必须细心地揣摩作者的意图,全面的把握上下文的关系。要在动态的语境中正确领悟字词的意义。正如余光中所言:“逐字对译,必然造成死译,充其量只能成为剥制的标本:一根羽毛也不少,可惜是一只死鸟,徒有其形貌,没有飞翔。”在这个意义上,要破除字的桎梏,译者首先必须破除流行的翻译观,在其指导之下自觉地改除习惯性的逐字对译的习惯。
2.重组句。傅雷谈到:“我们在翻译的时候,通常都是胆子太小,迁就原文字面,原文句法的时候太多。要避免这些,第一要精读熟读原文,把原文的意义,神韵全部把握住了,才能放大胆子。”因此,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使原文以另一种语言形式复活,使字和字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建空间。所谓建空间,我们是针对于文本的整体意义而言的。在原文中,字面意义与言外之意是不矛盾的,它们的和谐存在正是由作者创造的空间所确保的。这在客观上,也就需要译者根据原文本中所遇到的不同情况,透过作者的匠心,通过“接受选择,修正,重组”在译文中重建一个开放的空间,让目的语读者得以通过译文与作者建立对话的关系。
结语
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需要在译作中体现出来,其价值是在读者的反映中体现出来,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得出理论,也需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也要不断创新,使翻译实践更紧密地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谭载喜.西方翻译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简介
苏清清,(1994-),女,汉族,籍贯: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单位:河北传媒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