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12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余"来我院就诊.无眼红、眼痛,无畏光流泪;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厌食、疲劳等症状.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左眼0.05,右眼1.0.全身检查:体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裂隙灯及+90 D前置镜检查见双眼前节正常.右眼底正常;左眼视盘水肿,边界模糊且隆起,环视盘及黄斑区有星芒状硬性渗出,累及中心凹。
【机 构】
:
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12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余"来我院就诊.无眼红、眼痛,无畏光流泪;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厌食、疲劳等症状.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左眼0.05,右眼1.0.全身检查:体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裂隙灯及+90 D前置镜检查见双眼前节正常.右眼底正常;左眼视盘水肿,边界模糊且隆起,环视盘及黄斑区有星芒状硬性渗出,累及中心凹。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以及与患者视力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12月间确诊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112例116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和OCT检查.视力采用LogMAR视力表检查;眼底检查采用直接检眼镜和前置镜检查;OCT检查采用Zeiss HD-OCT,扫描速度27 000 A扫描/s,扫描区域6.0 mm× 6.0 mm,扫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黑色素含量与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黑色素对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方法 老龄多巴色素异构酶敲除小鼠(Dct-/-小鼠)和C57BL/6小鼠(野生型小鼠)各20只,分别为Det-/-/小鼠组和野生型小鼠组.采用临床电生理国际标准分别对各型鼠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记录其最大混合反应后各组随机处死2只小鼠,摘除眼球作为阴性对照.余下每组各18只小鼠,
例1 患者男,18岁.左眼被足球击伤后视物模糊2 h就诊.检查:左眼视力0.1(以下均为最佳矫正视力),屈光间质清晰,直接检眼镜检查见黄斑区视网膜浅脱离,黄斑中心凹见一圆形裂孔,大小约1/8视盘直径(DD),边缘不整齐.裂隙灯三面镜检查周边部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在相当于中心凹处有一窗样缺损,其周同视网膜荧光渗漏。
文稿中对统计学的表达应该体现研究设计、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两大部分。其中,(1)研究设计应体现其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后极部各个象限视网膜动静脉曲折度及分叉角的变异.方法 对比分析高度近视患者32例52只眼以及正常人22例30只眼后极部不同象限视网膜血管曲折度及分叉角大小,并比较高度近视后极部视网膜血管与正常眼的差异.多变量方差分析对结果 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高度近视眼由视盘发出平行走向黄斑的血管,动脉曲折度分别为(1.29±1.10)×10-4、(5.39±1.
患者女,45岁.因双眼视力严重下降于2009年4月来我院就诊.患者1990年3月因"双手中指、环指晨僵伴双侧腕关节疼痛2个月"于外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儿女,9岁.以左眼视物不见1个月就诊.1个月前偶然遮盖右眼时发现左眼视物不见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左眼视神经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剂量家长叙述不详.因治疗效果不佳自行停用药物来我院就诊。
目的 探讨Adie瞳孔的神经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具有光近反射分离及虹膜括约肌的节段性麻痹的Adie瞳孔特征的42例患者的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检查资料。其中,单侧瞳孔扩大者37例,双侧瞳孔扩大者5例。患者中,23例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头颅CT检查。另有14、5、9、18、11、5例患者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四肢肌电图、双下肢肌电图、视觉诱发电位(VEP)、体感诱发
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与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部承办的“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2010上海”于2010年3月12日至16日在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酒店召开。663位注册代表、17位海外嘉宾、国内7家眼科杂志的编辑部主任和编辑同仁、42家眼底病相关产品供应商的200多位工作人员共900余人出席了会议。
高度近视是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由于眼轴不断延长、巩膜葡萄肿形成,导致进行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漆裂纹形成~([1-3)].由于通常使用的检查手段不易发现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的血管弓旁视网膜异常,而光相十断层扫描(OCT)技术可以观察到神经视网膜界面及各层的细节,对及时发现玻璃体黄斑界面异常、黄斑劈裂等病理改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